我国创业板市场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创业板市场特征
【摘要】我国创业板创建至今已三年有余。
这三年里,这一市场的总体表现还算良好,但其中也存在不少令人牵肠挂肚的问题,比如发行“三高“、股东套现、高管辞职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与创业板市场的特殊性有关。
本文将视角投向创业板,对这一市场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以对该市场做一充分、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创业板;股权集中;行业分布;公司治理
创业板是服务于具有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新兴资本市场,有着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催化风险投资体系形成等多重经济功能。
自20世纪60年代起,各国就开始重视创业板对证券市场的重要作用,先后建立起创业板市场并迅速发展壮大,目前世界上已经相对成熟的市场有美国nasdaq、英国aim、日本jasdaq等。
在这种背景趋势下,我国的创业板市场(gem)于2009年10月30日开板,旨在为那些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但规模小、风险大、不符合主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准入门槛较低的融资平台,以解决部分企业的资金需求。
一、股权集中度高,家族色彩浓厚
综合目前已经在创业板挂牌的上市公司公开的招股说明书,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公司的控制股东里都能看到直系亲属的影子。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2月17日,17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以父子、兄弟、夫妻等家族方式联合持股占公司股份比例超过40%的公司达到三成以上。
另外,以2011年2月15日在创业板上市的五
家公司为例,鸿特精密、朗源股份、腾邦国际、中海达、四方达五家公司各自的实际控制人卢楚隆、戚大广、钟百胜、廖定海、方海江和付玉霞夫妇分别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权的45%、58.49%、49.22%、40.1%、49.68%。
公众公司的股权出现如此高的集中度不能不使人咋舌。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股权高度集中并非一无是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控制股东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忠诚度、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因为大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控制股东多为公司的原始发起人,从主观上讲,这些控制股东对公司怀揣着强烈的使命感,充满着做大做强的责任心;而从客观上讲,控制股东多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进行绑定,通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可是凡事总有两个方面,由于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机构、股权分布、信息披露等事项都是由家族控制,这种弊端极易导致控制股东为一己私利而作出损害公司以及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比如在限售股解禁后不受约束,他们在短期内可以先操纵股价后高抛低吸等手段高频率地获取暴利。
二、行业分布集中,经营风险大
根据深交所2013年1月22日统计资料,深交所各个板块的行业分布如下表1-2-1所示:
表1-2-1 深圳证券交易所各板块行业结构比较
单位:只
根据表1-2-1可知,截止2013年1月22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
司总数是355家,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制造业(227家),占比63.94%,与深交所市场66.16%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其次是信息技术行业(77家),占比21.69%,超过深交所市场10.25%的平均水平;然而其他七个行业总计51家,占比14.38%,低于深交所市场23.59%的平均水平。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发现:与深交所整个市场相比较,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凸显了集中度高、不平衡的特点(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
事实上,这种现象无论对我国创业板市场也好,还是对整个证券市场也罢,乃至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都不是个令人欣喜的局面,相反令人堪忧。
首先,对创业板市场来说,上市公司的行业过分集中,无法实现行业间抵消市场系统风险的效果;其次,对整个证券市场来说,我国已初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且创业板的设板初衷就是为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但现状却是创业板市场中占比最高的行业是制造业这一传统行业,无法体现其优势,不利于整个证券市场中各个层次的定位和发展;再次,对我国整体经济来讲,国家已经制定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目标,但创业板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也是不利于国家经济制度建设的。
三、治理结构不健全,控制股东影响甚大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多为家族企业,“一股独大”、“一言堂”现象明显,公司的经营决策权集中在家族核心成员手中,形成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高度统一的局面,在董事、监事等高管中往往采用
亲缘化人事安排;而且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具备启动资金及专业技术的出资者组建的,存在存续时间短、规模小、高利润与高不确定性并存等不利现象,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也很难健全。
笔者统计的下面两张表格即反映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股东在公司中的任职情况以及公司高管的亲缘化情况:表1-2-2 控制股东兼任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情况表
表1-2-3 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族控制状况
【参考文献】
[1]危兆宾.论创业板家族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行为控制[j].企业家天地,2011(05).
[2]徐莉萍,辛宇,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1).
[3]焦妍妍.论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田现雷.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