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护理ppt(完整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侧枝循环建立和开放:PVP>200mmH2O
食管静脉曲张:胃冠状V-食管V、肋间V、奇V 腹壁静脉曲张:脐V-副脐V、腹壁V 痔静脉扩张:直肠上V-直肠中、下V
图示侧枝循环建立和开放
腹水:是LC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腹水形成的机制:钠、水的过量潴留 门脉高压:PVP>300mmH2O 低白蛋白血症: <30g/L 淋巴液生成增多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多 抗利尿激素增多:致水重吸收增多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肝硬化
(Hepatic cirrhosis)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本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原则 3.熟悉本病的辅助检查 4.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病理及预后
讲授主要内容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定义
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 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
症 肝脏仅有纤维组织增生或仅有肝细胞结节增生均不能称为
肝硬化。如先天性肝纤维化和局灶结节性肝细胞增生
各种原因 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损伤与修复反复交替 肝小叶结构改建、肝血液循环途径改建, 肝变形、变硬 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
பைடு நூலகம்
病理
形态学分类
小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多在 3~5 mm,不超过1 cm,最常见
大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 10~30 mm, 最大达50 mm
胆道、败血症、自发性腹膜炎等 ➢ 自发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长、腹膜刺激征等
肝肾综合征(HRS):又称功能性肾衰
特征:自发性少尿或无尿 氮质血症 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 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
机理:肾血管收缩,致肾皮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 ●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去甲肾分泌增加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 ● 肾PGs合成减少,血栓素(TXA2) 增多 ● 内毒素血症:增加肾血管阻力 ● 白细胞三烯产生增加,引起肾血管收缩
慢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 肝淤血缺氧
肝细胞坏死、纤维化 淤血性肝硬化
病因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
网状支架塌陷: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再生结节形成: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
状肝细胞团 假小叶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自汇管区-汇
管区或自汇管区-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 叶重新分割 肝内血循环紊乱: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再生结节挤压; 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小支相互形成支通吻合支等,形成门 脉高压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营养差、消瘦乏力、皮肤干枯、肝病面容, 可有不规则低热、夜盲、浮肿等
消化系统症状:厌食,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纳差、 腹胀、腹泻、黄疸等
出血倾向和贫血: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消化 道出血。出血原因: a.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b.脾功能亢进 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肝硬化流行病学特点
◆ 人群平均年发病率为25-400/10万 ◆ 中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疾病之一
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4.3% - 14.2%(中国) 高发年龄 35 - 50岁 男女比例约为 3.6 - 8∶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毒性肝炎 酒精中毒 血吸虫病 胆汁淤积 循环障碍 工业毒物、药物 营养障碍
代谢障碍 血色病 肝豆状核变性 Alpha-1抗胰蛋白酶缺乏
免疫紊乱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因不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病因
病毒性肝炎:乙型最常见
病因
酒精中毒: 摄入乙醇80g/d,10年以上降低肝对毒物抵抗力 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 酒精性肝炎 肝硬化
病因
胆汁淤积 损伤肝细胞 胆汁性肝硬化 循环障碍
内分泌紊乱 ➢ 主要有雌激素↑、雄激素↓-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
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 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蜘蛛痣、毛细血管扩
张、肝掌 ➢ 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肤色素沉着 ➢ 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有
促进作用
门脉高压症表现 发生机制:门脉阻力增加 门脉血流量增多 临床表现
肝肺综合征: 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 的三联征
原发性肝癌:多在大结节或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基 础上发生。短期内出现肝迅速增大、持续肝区疼痛、 肝表面发现肿块或血性腹水,应怀疑
腹水
体征
肝触诊 早期:表面尚平滑 晚期:表面颗粒状,可触及结节,常无压痛
其他: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腹壁静 脉曲张等
图示肝掌和蜘蛛痣
图示男性乳房发育和腹壁静脉曲张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性胃病 消化性溃疡
肝性脑病:最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感染: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下降,常并发细菌感染-肺部、
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代偿期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
轻微腹泻。间断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 或治疗后可缓解 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 脾轻-中度肿大 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症状 门脉高压表现 全身多系统表现
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大小结节混合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肝硬化的器官病理改变
肝硬化 门脉高压和侧枝循环开放 脾脏肿大 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肠病 肝肺综合征 睾丸或卵巢、甲状腺、肾上腺皮质萎缩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常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可潜 伏3~5年或10年以上,少数因短期大片肝坏死, 3~6个月可发展成肝硬化
治疗 护理
复习肝脏解剖生理知识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机体代谢的枢纽 肝脏的主要功能:
物质代谢:参与三大物质的代谢 合成功能:清蛋白、凝血酶原、凝血因子 灭活激素:雌激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 解毒作用:清除血氨 分泌胆汁: 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 门V--提供营养 肝A--提供氧气
食管静脉曲张:胃冠状V-食管V、肋间V、奇V 腹壁静脉曲张:脐V-副脐V、腹壁V 痔静脉扩张:直肠上V-直肠中、下V
图示侧枝循环建立和开放
腹水:是LC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腹水形成的机制:钠、水的过量潴留 门脉高压:PVP>300mmH2O 低白蛋白血症: <30g/L 淋巴液生成增多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多 抗利尿激素增多:致水重吸收增多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肝硬化
(Hepatic cirrhosis)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本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原则 3.熟悉本病的辅助检查 4.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病理及预后
讲授主要内容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定义
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 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
症 肝脏仅有纤维组织增生或仅有肝细胞结节增生均不能称为
肝硬化。如先天性肝纤维化和局灶结节性肝细胞增生
各种原因 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纤维组织增生、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损伤与修复反复交替 肝小叶结构改建、肝血液循环途径改建, 肝变形、变硬 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
பைடு நூலகம்
病理
形态学分类
小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多在 3~5 mm,不超过1 cm,最常见
大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 10~30 mm, 最大达50 mm
胆道、败血症、自发性腹膜炎等 ➢ 自发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长、腹膜刺激征等
肝肾综合征(HRS):又称功能性肾衰
特征:自发性少尿或无尿 氮质血症 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 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
机理:肾血管收缩,致肾皮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 ●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去甲肾分泌增加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 ● 肾PGs合成减少,血栓素(TXA2) 增多 ● 内毒素血症:增加肾血管阻力 ● 白细胞三烯产生增加,引起肾血管收缩
慢性心衰、缩窄性心包炎 肝淤血缺氧
肝细胞坏死、纤维化 淤血性肝硬化
病因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
网状支架塌陷: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再生结节形成: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
状肝细胞团 假小叶形成: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自汇管区-汇
管区或自汇管区-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 叶重新分割 肝内血循环紊乱:血管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再生结节挤压; 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小支相互形成支通吻合支等,形成门 脉高压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营养差、消瘦乏力、皮肤干枯、肝病面容, 可有不规则低热、夜盲、浮肿等
消化系统症状:厌食,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纳差、 腹胀、腹泻、黄疸等
出血倾向和贫血: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消化 道出血。出血原因: a.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b.脾功能亢进 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肝硬化流行病学特点
◆ 人群平均年发病率为25-400/10万 ◆ 中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疾病之一
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4.3% - 14.2%(中国) 高发年龄 35 - 50岁 男女比例约为 3.6 - 8∶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毒性肝炎 酒精中毒 血吸虫病 胆汁淤积 循环障碍 工业毒物、药物 营养障碍
代谢障碍 血色病 肝豆状核变性 Alpha-1抗胰蛋白酶缺乏
免疫紊乱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因不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病因
病毒性肝炎:乙型最常见
病因
酒精中毒: 摄入乙醇80g/d,10年以上降低肝对毒物抵抗力 乙醇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乙醛 酒精性肝炎 肝硬化
病因
胆汁淤积 损伤肝细胞 胆汁性肝硬化 循环障碍
内分泌紊乱 ➢ 主要有雌激素↑、雄激素↓-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
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 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蜘蛛痣、毛细血管扩
张、肝掌 ➢ 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肤色素沉着 ➢ 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有
促进作用
门脉高压症表现 发生机制:门脉阻力增加 门脉血流量增多 临床表现
肝肺综合征: 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 的三联征
原发性肝癌:多在大结节或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基 础上发生。短期内出现肝迅速增大、持续肝区疼痛、 肝表面发现肿块或血性腹水,应怀疑
腹水
体征
肝触诊 早期:表面尚平滑 晚期:表面颗粒状,可触及结节,常无压痛
其他: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腹壁静 脉曲张等
图示肝掌和蜘蛛痣
图示男性乳房发育和腹壁静脉曲张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性胃病 消化性溃疡
肝性脑病:最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感染: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下降,常并发细菌感染-肺部、
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代偿期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
轻微腹泻。间断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 或治疗后可缓解 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 脾轻-中度肿大 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症状 门脉高压表现 全身多系统表现
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大小结节混合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肝硬化的器官病理改变
肝硬化 门脉高压和侧枝循环开放 脾脏肿大 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肠病 肝肺综合征 睾丸或卵巢、甲状腺、肾上腺皮质萎缩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常隐匿,病情进展缓慢,可潜 伏3~5年或10年以上,少数因短期大片肝坏死, 3~6个月可发展成肝硬化
治疗 护理
复习肝脏解剖生理知识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机体代谢的枢纽 肝脏的主要功能:
物质代谢:参与三大物质的代谢 合成功能:清蛋白、凝血酶原、凝血因子 灭活激素:雌激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 解毒作用:清除血氨 分泌胆汁: 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 门V--提供营养 肝A--提供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