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2018年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2018年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20分,卷面分3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23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冬日的川山麓,尽管沟壑纵横,万木凋零,虫蛙(▲)xiāo声匿迹,今夜,黄沙却不再肆(▲)nüè,月光皎洁,缄默。山南的窑洞前,这里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人山人海,一场撞破羁绊、(▲)zhèn撼心灵、扫除怅(▲)wǎng的元宵节万人腰鼓即将开始。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 分)

(1) ▲,珠帘暮卷西山雨。(《滕王阁诗》)

(2)漠漠轻寒上小楼,▲。(《浣溪沙》)

(3)《礼运》中的倡导“物尽其用”,这与《大道之行也》中的“▲,▲”这句话意思相近。

(4) 古人的技艺往往令人啧啧称奇:如明代奇巧人王叔远送给学洢的核舟小窗上刻有小字,如左刻“▲,▲ ”,就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5) 世界万物皆有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彩”,于是有了《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鸟“▲,▲ ”;有了轼《卜算子》中的鸿“▲,▲ ”。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3分)

A.缘.溪行(顺着)处处志.之(做标记)

B.水尤清冽.(清澈)虽.有嘉肴(虽然)

C.左右芼.之(挑选)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D.矜寡孤.独(幼而无父的人)不以.其道(按照)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古今词义的差别,有的词义缩小了,如:“金”原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B.《诗经》是“五经”之一,其他四经分别是《尚书》《礼记》《论语》《周易》。C.《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长篇哲学小说,通过一名哲学导师艾伯特向一个叫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D.端午节最初为中国古代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因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4分)

部长找我单独谈了话,对我颇有指责,说我骄傲,脱离政治,说起我在联时曾为了广播发脾气。事实上,是我在那里录音后,讲好了要听一遍,选择一下,最后再决定;约好了几次,电台方面都失信,害得我跑了好几次,我便有些火,在回来的路上,在翻译同志面前表现的很气,结果被反映到上头去了。当然,这样我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可见做人该如何小心。部长谈话时态度诚恳至极,使我不能不感动。后来我提起阿诺索夫的建议来,他倒表示颇为热心,说这是可以的。

①这段文字选自《▲》,文中的“我”是▲,

②这段文字是“我”在▲(填国家名称)向▲诉说了部长对自己的不满,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委屈。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捞月亮的母亲

石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寒寒率率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有删改)

3

②▲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6.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7.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8.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2分)

9.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4分)

(二)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主题阅读

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随后,此节目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热议。

【嘉宾说】

诗词大会火了,节目点评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对此并不觉得意外。她提到一则旧闻,2017年初,有人在微博上出题:“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找网友续对,短短三天时间,阅读量就超过了三百万,并引发了巨大的接诗热潮。“我从那件事知道,中国人的诗心是没有死的。”面对“诗词大会等于背诗大会”的质疑,她认为“记忆本身是不可耻的事,现在讲素质教育,好像记忆变成可耻的了,如果没有记忆,传承本身断裂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点评嘉宾,师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对诗词的走红保持了一份警惕:“咱不能有了诗词大会,就说诗词教育比别的任何教育都更重要……诗词火了,但在日常的国民基础教育序列中,还是应该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

而另一位点评嘉宾,师大学文学院教授邵波看来,诗词大会的任务,仅止于唤醒、影响大众学习诗词的热情。真正的诗词学习在生活中。他说:“文人、士大夫写诗写词,山野村夫也可以去学习。东坡就有很多布衣之交、方外之交,他们也经常有诗词游戏之作。”

(摘自南方周末《诗词大会凭什么火》) 【媒体评】

语文报:今天的《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引起一片赞歌,一是勾引出人们对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怀念,人们眼里心中早已被金灿灿的利益充满,诗词文化也已无奈落魄,走得很远很远。在此物欲横流之时,听听曼妙优美的古代诗词,看看精彩纷呈的选手表演,也算是春节之时的一种休闲消遣。电视台将此放在这个时段,想来也是煞费苦心,善做经营。二是迎合了当今的教育现实,满足了很多人心惯有的教育情感。目前的教育,虽然经历了几次改革,有很大进步,但始终难以挣脱知识中心,记忆至上的藩篱。课堂上传授的是知识,作业练习的是知识,复习记忆的是知识,考试应答的是知识。此次“大会”获得冠军的16岁女生,在学校里就有六本有关诗词的“校本课程”,据说所答问题皆在其中。学生学习任务之一,就是背诵记忆这些诗句。

(摘自《中国诗词大会:火从何来,烧往何处》) 网易:有媒体披露,从1991年,即回归之前开始,《诗词大会》就每年一届,已经坚持了26届,尤其重要的是,《诗词大会》不是比赛背诵,而是比赛创作。通过阅读港人创作的这些诗词,人们不仅看到了商业都会之外一个诗意的,更看到了港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和坚守。何谓文化血脉?何谓软实力?几千年前先民的一句吟唱至今还可以让人感同身受潸然泪下,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摘自《诗词大会火了,诗教传统待兴》) 【专家谈】

新京报:最近很火的文化类节目,像《中国诗词大会》您有没有看过?

骥才:挺好的,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尝试。可以激起人们对诗词的兴趣,但是也不要指望人们对诗歌的兴趣,靠几台节目就能起到多大作用。文化影响人,必须得影响人的心灵、人的气质,这才是真正的影响,而不是做几台节目热闹热闹,炒作炒作。

新京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骥才:我之前也写过提案,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编者注),就是从法国知道的,他们在那一天,所有博物馆不要钱,所有学校、社区,让人们亲近自己的文化遗产。我曾参加过奥地利一个社区的诗歌朗诵会,在萨尔茨堡一个郊区的房子里,我展览我的画,我还看过他们表演民间舞蹈。这些都是全民自发举行的活动。如果全民有这样的文化自觉,我觉得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文明才会活跃起来。

(摘自新京报《传统文化要在生活中去学习》) 10.请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在【专家谈】部分画横线的空白处,使得访谈文字上下文连贯通畅。( ▲ ) (2分)

A.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这种文化自觉?

B.热播的文化类节目,能培养文化自觉吗?

C.请问什么算是“真正的影响”?

D.那培养文化自觉应该怎么做?

11.通过三则材料,概括“诗词大会火了”的原因。(3分)

12.阅读下面两则网友的帖子,结合材料,也跟帖表达你对这档节目的思考和建议。不少于30字。(2分)

小鲁: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太棒了,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也培养了观众的情操,更重要的是,让许多年轻人、小朋友开始热爱诗词歌赋。持久坚持下去,就会潜移默化,提高民众整体素质呀。热切期望诗词大会坚持办下去。

小夏:作为一个中学生,武亦姝的才华和形象都令人喜爱和佩服,但我始终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和理解古诗词,诗词应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审美体现,是心灵与自然借助传统文化的对话,它没有那么功利,那么直接,那么剑拔弩。

13.阅读材料,探究问题。(3分)

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百花的生日。某校学生会准备在花朝节这一天组织活动以引导同学们亲近传统文化。学生会准备了两个活动方案:(1)制作“花朝节诗词”手抄报;(2)踏青赏花寻诗意。

你喜欢哪个方案?请你结合选文材料的相关容作出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三衢道中咏柳(5 分)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①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①却,再的意思。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14.诗人此行看似平淡却路遇惊喜,“却”字,“▲”和“▲”这几个词突出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喜出望外之情。(2 分)

15.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衡道中的见闻感受。请赏析“梅子黄时日日晴”一句。(3 分)

(二)(15分)

【甲】道真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乃延家,杀豚进之。独尽豚,了不。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余半,乃还之。后为吏部郎, 妪儿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由,问母,母告之。于是资牛酒诣道真,道真曰:“去,去!无可复用相报.”

【乙】道真遭乱,于河侧为人牵船,见一老妪操橹,道真嘲之曰:“女子何不调机弄杼?因甚傍河操橹?”女答曰:“丈夫何不跨马挥鞭?因甚傍河牵船?”又尝与人共饭素盘草舍中见一妪将两小儿过并着青衣,嘲之曰:“青羊引双羔。”妇人曰:“两猪共一槽。”道真无语以对。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 分)

又尝与人共饭素盘草舍中见一妪将两小儿过并着青衣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常渔.草泽(▲) (2)于是资牛酒诣.道真(▲)

(3)无可复.用相报(▲) (4)道真无语以对.(▲)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善歌啸.若啸.呼状

B.因.甚傍河牵船罔不因.势象形

C.此中人语.云道真无语.以对

D.乃.还之乃.不知有汉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乃延家,杀豚进之。

20.结合两文的具体事例和人物语言,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道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语言运用(50 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象的背后有真相,事物的背后是规律;成功的背后可能是汗水,荣誉的背后也许是眼泪;恨的背后难道就不可能是深爱?严的背后又何尝不可以是包容!……多一种观察的角度,就多一道风景,多一个思考的角度,就多一份深刻。

请以“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不少于600字。

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答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3分)

1.(4分)

2.(10分)

(1)(2)

(3)

(4)

(5)

3.(3分)

4.(1)(2分)

(2)(4分)①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5.(3分)①②

6.(3分)

7. (2分)

8. (2分)

9.(4分)

10.(2分)

11.(3分)

12.(2分)

13.(3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14.(2分)

15.(3分)

16.(2分)

又尝与人共饭素盘草舍中见一妪将两小儿过并着青衣

17.(4分)(1)(2)(3)(4)

18.(3分)

19.(3分)

20.(3分)

四、语言运用

21. 作文。(50分)

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23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4 分) 销 虐 震 惘 2.古诗文名句(10 分) 画栋朝飞南浦云 晓阴无赖似穷秋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3. B 4.文学常识与

(6 分) 答案: B 《傅雷家书》 傅聪 波兰 傅雷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答案:5.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④“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事例的概括。注意题干中的“从‘我’的角度概括”,同时,应仿照题目中已提供的样例。 6.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眼病)的情节作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表达作用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应从结构上和容上两个角度作答。写对三点得满分

7.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和把握。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处境、性格、心理甚至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作铺垫,暗示人物命运等。“提”“牵…‘踏…‘摸”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属于动作描写;“瘦弱的母亲”属于外貌描写;“用力地”“弓着腰”吃力地”属于神态描写。

8.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容的理解和把握。根据题干“联系全文”,该题的答案应从全文中寻找。写对两点得满分。

9.A “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B 也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C 还指母亲的言行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既要结合文中的故事情节,同时也要结合本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此题根据容由浅入深,有层次,每点一分,结合具体容分析得一分。

10.C 骥才没有直接说“影响”,而是说了法国的例子,政府的举措对市民的影响。

11.①中国人热爱古代诗词文化,诗词大会引发了人们对诗词文化的怀念;②诗词大会激发了人们对诗词的兴趣,唤醒了大众学习诗词的热情;③契合当今知识、记忆为中心的教育现状,满足了很多人心惯有的教育情感。

12.示例一:感诗词大会让我体会到了古代语言难以描绘的情感,真是受益良多啊。古人对情感的表达依然可以为忙碌的现代人找到情感抒发的落脚点。感选手的精彩表现和嘉宾的精到点评,节目唤醒了我对古诗词的热爱。希望节目组在各地增设海选赛,我要好好积累,积极报名。

示例二: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希望大会能增设“嘉宾带你赏诗情”的环节,并能形成鉴赏古诗词的系列微讲座,让普通民众都能受到诗词的美的熏。

示例三:《诗词大会》与《中国诗词大会》作对比,人家比的是作词赋诗,考查实际运用,才是真正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希望第三季能增设嘉宾对诗词格律创作方面的一些常识,并尝试选手进行简单的创作和吟诵展示。

示例四:《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是开创性的,比起那些娱乐明星综艺让观众受益更多。看看诗词大会,了解古圣贤的诗词人生,玩玩飞花令的游戏,生活需要诗词的点缀。节目在与观众互动方面还可以开通更多渠道,当然能像娱乐节目一样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基层的话,会让更多人亲近它。

13.示例一:我喜欢“制作‘花朝节诗词’手抄报”这一活动方案。因为手抄报可以把古代有关花朝节的诗词抄录下来展示,在抄录中可以了解有关花朝节的习俗、知识,这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也可以试着把自己写的或者是同学写的关于春天关于花的诗歌抄录在手抄报上,这就为同学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平台。

示例二:我喜欢“踏青赏花寻诗意”这一活动方案。因为这一活动能够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出校门走进广阔的自然天地,去寻找春天欣赏春花,感受自然的美;同时踏青赏花时不妨吟诗作赋,在自然环境中吟诵诗歌。这样的活动,是到生活中去学习传统文化,是真正影响同学们的心灵,影响同学们的气质的活动。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答案:不减添得

交代了诗人行路的时间,而这一年的黄梅季节很特殊,不是阴雨绵绵,而是天气晴好,这位下文诗人充满惊喜的行程做铺垫,也烘托诗人愉悦、轻松的心情。

16. 又尝与人共饭素盘草舍中/ 见一妪将两小儿过/ 并着青衣

17.捕鱼拜访再次回答 18.A

19.(老妇人)于是就邀请(道真)到家里,(并且)杀小猪进献给他(吃)。乃、延和省略是得分点。

20.(1)吃了老妇的小猪肉,提拔老妇的儿子,知恩图报。(2)吃人家东西不言;礼貌不周。(3)嘲笑携带孩子的老妇,不尊重他人。(4)从他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率真、清高、卖弄的人。(5)擅长歌啸也可以得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的背后,侧重点在背后,另一个关键点在换角度考虑问题(观景观物看人)最后就是感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