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教学
摘要: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本文从语感的概念谈起,再结合语感的形成论述语感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最后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关键词:语感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了解到:很多学生会提到“我凭感觉读这首诗、这篇文章,结果我和作者想的一样。”问他(她)为什么,只回答:“凭语感。”那么何为语感呢?在孩子们的理解中就是对文字的一种感觉。其实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感悟和同化”,或者说语感是人对语言一种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在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于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在现实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高年级的学生的语感比低年级的语感强。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联想能力、判断能力等诸多因素。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所以高年级的孩子们语感普遍比低年级的学生强。可见,语感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是仅凭天生的资质。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提高。而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能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意识不到语感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有
的老师虽然也意识到了语感的重要性,但是却不会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其实,语感并不仅仅是一种对言语材料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虽短暂,却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如果一个学生语感能力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的感觉。在阅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意义、体会情感、领会其产生的意境,而且还能读懂弦外之意,而语感差的学生接触语言文字时,仅能领略言语材料的表面意思,甚至会曲解文意。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任何一个人在浩如烟海的语言文字面前,穷其毕生精力,也只能取其一粟。语感强的人,获取信息的效率高,在竞争中所拥有的资本就会充足一些。因此,时代要求人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语感水平。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现在罗列出来,仅当抛砖引玉了。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感是伴随读、写、听、说、思而形成的。在教学中,我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借助朗读去领悟、表达,在读中逐步训练语感。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诵读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多次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能使词语、句式、情感在人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内化为能力了。
二、“美”读文本
阅读中对美的欣赏,也能加深对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习语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教学生阅读,就是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体会作者笔下语言的神韵和妙境给人带来的美感,磨砺敏锐的语感。
三、听说结合,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课前师生会举行美文欣赏活动。每天请一个学生读一篇文章,其余学生认真听,读完之后随机请几个学生谈听后感,最后老师就学生谈的听后感作总结。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接收优美的语言,有哲理的文字。经过大脑加工之后,对听到的文章进行评价。我认为在教学中要积极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语感,如此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提高。
四、“悦”读生活
语感是把人和语言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而语言则是把人与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唤起学生对生活的
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学生对自然对生活是敏感的,那么对来源于生活和自然的文学作品自然是敏感的,从而能从最初的自然和生活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五、读摘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读书不光读还要记,读时圈划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其实圈划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在培养学生的语感。长此以往如此训练,语感自然形成。然后我要求学生在自己准备的摘抄本上摘抄下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的优美文段,哲理性文段,这些文字是文章的精华部分,学生摘抄下来后反复阅读,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六、读写结合
写作,其实就是将平时学习、生活中积累的东西加工成文本。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表达技巧和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来,推敲字词,想象比较,反复领悟,以此来锤炼语感。
七、发展想象力
发展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必需。学生有良好的想象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在朗读时,我们就要指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对某种事物的描述,通过想象,获得表象。必要时,还可通过创造性思维,扩充、丰富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的思维与生活的情境联系起来,去感知语言文字的灵活性,同时进行想象力的培养。
语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意识到语感的重要性,并且从多个角度去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他会越教越轻松。因为一个学生对语言敏感了,对生活敏感了,对自然敏感了。它会内化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会让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能走进文学殿堂,那么他学语文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了,学生会越学越轻松,老师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
[2]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