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知识讲座的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地,矿井水的防治应当从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着 手,即从区域到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开始,确定Biblioteka Baidu田在 水 文地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重点分析地下水的补给、 径 流和排泄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最好以水文地质单元 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地下水流场、水化学场的分析建立水 文地质概念模型。
对于井田而言,应重点分析矿井充水条件,确定 充水 水源和导水通道,对水害类型做出划分,同 时,对水害 威胁程度做出评价。
.
• 地表水:即地面的河流、水库、水塘、湖泊等
• 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以下岩层空隙中的重力水称 地下水
•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矿区降雨 量是决定矿井充水程度的根本因素,它直接支配 着矿井涌水量的大小。
• 老窑老空水:小煤矿和本矿的采空区及废弃巷道 由于长期停止排水而保存的地下水。
• B、充水途径:即涌水通道,分天然通道和人为 通道。
源开发过程中 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
.
矿井水害是地下水非正常涌入井巷和工作 面的现象, 这里,一方面要强调它的突发性,另一方面要强调它的灾 害性。 • 二、矿井水害的防治思想
矿井水害是可以防治的,只要搞清矿井的充水 特征, 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不仅可以安全 采出受水威胁的 煤炭资源,而且能够提高矿井 防治水技术水平,从而为 矿床水文地质学的发 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矿井水害防治的工作重点是对水患做出诊断,同时应 提出具体的防治水措施。事实上,水患预测预报、评价、 防治水措施三者缺一不可,三要素共 同构成防灾、减灾 的目标路线。
.
• 三、在长期与煤矿水害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 经验,使得人们对矿井水害类型的认识水平日益提高。目 前,对矿井水害类型的划分基本形成如下观点:
• C、充水强度大小,即矿. 井涌水量的大小
矿井充水水源及其勘探途径
矿坑充水水源(按空间位置)
顶板水
底板水
预 疏 放 探 查 条 件
放 水 试 验 条 件
.
老空水
确定 采空 区面 积和 积水 范围
充水途径
天然通道
人为通道
导 水 裂 隙
导 水 断 层
陷 落 柱
岩 溶 塌 洞
顶 板 三 带
底 板 底 鼓
4、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 煤壁后引起蒸发形成雾气。
.
5、发出“嘶嘶”水叫声,或压力水线。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煤壁摩擦会 发出声响,有时能听到空洞泄水声。
6、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水色发浑。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8、煤层发潮发暗,炮眼涌水。 • 上述预兆并不是每次突水都会全部出现,而是出现其中一个两个,就要采
防 水 煤 岩 柱
不 良 钻 孔
点状通道
线状通道
.
面状通道
顶板三带
冒
裂
沉
落
隙
降
带
带
带
.
地下水(按含水介质)
孔
裂
岩
隙
隙
溶
水
水
水
.
煤矿水害的特点
• 我矿炭煤井开采一1煤层,主要含水层有:顶板太原群下 段L1-L3灰岩含水层,向上是L7-L8灰岩含水层、第四系砾 岩砂岩含水层。底板下是奥陶纪灰岩(O2)含水层,该层 厚度大,含水丰富,不易疏干,我矿主要受它的威胁。
• 例:我矿1979年那次淹井事故,井底水闸门关闭后,因为 水闸门防水煤柱不足造成的。而1996年8月6日东翼因水 头煤矿出水涌入我矿,我们及时关闭十上山水闸门。2003 年9月1日西翼一八采区18020工作面采空区发现涌水,经 调查是汛期洪水通过丁烟河泻入小关煤矿间接溃入一八采 区的,最后关闭一六采区-20m水平大巷水闸门。有效控 制了水势。
• 1、按水源类型划分: 顶板水、底板水、老空水 • 2、按导水通道划分:断层突水、陷落柱突水、裂隙岩体
突水、封闭不良钻孔突水、煤(岩)柱突水 • 3、按水源含水介质类型划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
科学分类体现了人们对事物认识高度和认识水平, 也 是学科发展水平的标志,我们经常运用科学分类手段对矿 井水害类型做出分类并加以细化。
• 含水层:既能储存重力水又能让水自由流动的岩层。
.
• 岩溶水: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被水溶蚀后产生 的空隙称岩溶(喀斯特)
• 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又称喀斯特水 • 断层:岩层沿断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分正断层、
逆断层、平移断层。 • 断层破碎带裂隙、孔洞可连通各个含水层,也可能是采空
.
四、解决煤矿水害问题的切入点
A、涌水水源
煤
矿 水
B、涌水通道
害
C、涌水水量
• 我们讲如何防治水,首先要了解矿井涌水条件,即涌水 水源和涌水通道,二者综合作用称为矿井充水条件,二 者缺一不可,还有一条是涌水量超过了排水能力即“失 控”,就会造成矿井水灾。
• A、充水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老空水
.
五、矿井突水预兆
• 井下透水前,一般都有预兆,识别和掌握这些预兆可以 及时撤离险区人员,防止伤人事故,井下工作人员掌握 这些预兆非常重要
1. 煤壁“挂红”。这是因为积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等,在煤 层或岩石裂隙表面有红色水秀,使煤岩层表面出现红锈 色水珠,这一般是老空水的征兆,水味发涩,有臭蛋气 味
丰阳煤矿培训科
教案
课程名称: 矿井防治水 任课教师: 王 伟 东
.
第一讲 矿井防治水概论
• 一、矿井水害的定义和一般特点
•
矿井水害是指在煤矿基建和生产过程中地下水涌入
采掘空间,由于排水能力相对不足而造成 淹没巷道、工
作面、采区、矿井(不同水平乃至 整个矿井)的现象,它轻 则影响生产,重则造成 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是煤炭资
区积水、地表水等水体
.
煤矿水害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 1、地面的防洪措施不力。 • 2、水文地质情况不明:井巷接近老窑区、充水
断层、强含水层、陷落柱时,未严格执行探放水 制度,盲目施工;或探放水措施不当而造成淹井 或伤亡事故 。 • 3、相对落后的水害防治技术不能满足生产条件 要求 • 4、地质构造沟通含水层,而隐蔽型导水构造的精 细探查技术与装备不足 • 5、冒顶破坏了上覆隔水层。 • 6、乱采乱挖防水煤柱 .
.
2、煤壁“挂汗”。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透过煤岩体的细 微裂隙而使煤壁凝成水珠的现象,但有时空气中 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壁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 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方法是剥去一薄层 ,观察里面是否有潮气,若有是透水预兆。
3、煤壁发凉,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 骤然下降有阴冷感觉。但在地热高的矿井,水温 高时温度反而升高。
一般地,矿井水的防治应当从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着 手,即从区域到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开始,确定Biblioteka Baidu田在 水 文地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重点分析地下水的补给、 径 流和排泄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最好以水文地质单元 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地下水流场、水化学场的分析建立水 文地质概念模型。
对于井田而言,应重点分析矿井充水条件,确定 充水 水源和导水通道,对水害类型做出划分,同 时,对水害 威胁程度做出评价。
.
• 地表水:即地面的河流、水库、水塘、湖泊等
• 地下水:赋存于地表以下岩层空隙中的重力水称 地下水
•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矿区降雨 量是决定矿井充水程度的根本因素,它直接支配 着矿井涌水量的大小。
• 老窑老空水:小煤矿和本矿的采空区及废弃巷道 由于长期停止排水而保存的地下水。
• B、充水途径:即涌水通道,分天然通道和人为 通道。
源开发过程中 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
.
矿井水害是地下水非正常涌入井巷和工作 面的现象, 这里,一方面要强调它的突发性,另一方面要强调它的灾 害性。 • 二、矿井水害的防治思想
矿井水害是可以防治的,只要搞清矿井的充水 特征, 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不仅可以安全 采出受水威胁的 煤炭资源,而且能够提高矿井 防治水技术水平,从而为 矿床水文地质学的发 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
矿井水害防治的工作重点是对水患做出诊断,同时应 提出具体的防治水措施。事实上,水患预测预报、评价、 防治水措施三者缺一不可,三要素共 同构成防灾、减灾 的目标路线。
.
• 三、在长期与煤矿水害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 经验,使得人们对矿井水害类型的认识水平日益提高。目 前,对矿井水害类型的划分基本形成如下观点:
• C、充水强度大小,即矿. 井涌水量的大小
矿井充水水源及其勘探途径
矿坑充水水源(按空间位置)
顶板水
底板水
预 疏 放 探 查 条 件
放 水 试 验 条 件
.
老空水
确定 采空 区面 积和 积水 范围
充水途径
天然通道
人为通道
导 水 裂 隙
导 水 断 层
陷 落 柱
岩 溶 塌 洞
顶 板 三 带
底 板 底 鼓
4、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 煤壁后引起蒸发形成雾气。
.
5、发出“嘶嘶”水叫声,或压力水线。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煤壁摩擦会 发出声响,有时能听到空洞泄水声。
6、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水色发浑。 7、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8、煤层发潮发暗,炮眼涌水。 • 上述预兆并不是每次突水都会全部出现,而是出现其中一个两个,就要采
防 水 煤 岩 柱
不 良 钻 孔
点状通道
线状通道
.
面状通道
顶板三带
冒
裂
沉
落
隙
降
带
带
带
.
地下水(按含水介质)
孔
裂
岩
隙
隙
溶
水
水
水
.
煤矿水害的特点
• 我矿炭煤井开采一1煤层,主要含水层有:顶板太原群下 段L1-L3灰岩含水层,向上是L7-L8灰岩含水层、第四系砾 岩砂岩含水层。底板下是奥陶纪灰岩(O2)含水层,该层 厚度大,含水丰富,不易疏干,我矿主要受它的威胁。
• 例:我矿1979年那次淹井事故,井底水闸门关闭后,因为 水闸门防水煤柱不足造成的。而1996年8月6日东翼因水 头煤矿出水涌入我矿,我们及时关闭十上山水闸门。2003 年9月1日西翼一八采区18020工作面采空区发现涌水,经 调查是汛期洪水通过丁烟河泻入小关煤矿间接溃入一八采 区的,最后关闭一六采区-20m水平大巷水闸门。有效控 制了水势。
• 1、按水源类型划分: 顶板水、底板水、老空水 • 2、按导水通道划分:断层突水、陷落柱突水、裂隙岩体
突水、封闭不良钻孔突水、煤(岩)柱突水 • 3、按水源含水介质类型划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
科学分类体现了人们对事物认识高度和认识水平, 也 是学科发展水平的标志,我们经常运用科学分类手段对矿 井水害类型做出分类并加以细化。
• 含水层:既能储存重力水又能让水自由流动的岩层。
.
• 岩溶水: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被水溶蚀后产生 的空隙称岩溶(喀斯特)
• 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又称喀斯特水 • 断层:岩层沿断裂面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分正断层、
逆断层、平移断层。 • 断层破碎带裂隙、孔洞可连通各个含水层,也可能是采空
.
四、解决煤矿水害问题的切入点
A、涌水水源
煤
矿 水
B、涌水通道
害
C、涌水水量
• 我们讲如何防治水,首先要了解矿井涌水条件,即涌水 水源和涌水通道,二者综合作用称为矿井充水条件,二 者缺一不可,还有一条是涌水量超过了排水能力即“失 控”,就会造成矿井水灾。
• A、充水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老空水
.
五、矿井突水预兆
• 井下透水前,一般都有预兆,识别和掌握这些预兆可以 及时撤离险区人员,防止伤人事故,井下工作人员掌握 这些预兆非常重要
1. 煤壁“挂红”。这是因为积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等,在煤 层或岩石裂隙表面有红色水秀,使煤岩层表面出现红锈 色水珠,这一般是老空水的征兆,水味发涩,有臭蛋气 味
丰阳煤矿培训科
教案
课程名称: 矿井防治水 任课教师: 王 伟 东
.
第一讲 矿井防治水概论
• 一、矿井水害的定义和一般特点
•
矿井水害是指在煤矿基建和生产过程中地下水涌入
采掘空间,由于排水能力相对不足而造成 淹没巷道、工
作面、采区、矿井(不同水平乃至 整个矿井)的现象,它轻 则影响生产,重则造成 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是煤炭资
区积水、地表水等水体
.
煤矿水害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 1、地面的防洪措施不力。 • 2、水文地质情况不明:井巷接近老窑区、充水
断层、强含水层、陷落柱时,未严格执行探放水 制度,盲目施工;或探放水措施不当而造成淹井 或伤亡事故 。 • 3、相对落后的水害防治技术不能满足生产条件 要求 • 4、地质构造沟通含水层,而隐蔽型导水构造的精 细探查技术与装备不足 • 5、冒顶破坏了上覆隔水层。 • 6、乱采乱挖防水煤柱 .
.
2、煤壁“挂汗”。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透过煤岩体的细 微裂隙而使煤壁凝成水珠的现象,但有时空气中 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壁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 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方法是剥去一薄层 ,观察里面是否有潮气,若有是透水预兆。
3、煤壁发凉,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 骤然下降有阴冷感觉。但在地热高的矿井,水温 高时温度反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