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电解液的低熔点,所以难以 测量其热稳定性。研究人员[5,6,7,8]通 过差热扫描量热仪(D S C )对密封容 器中一些锂离子电池混合溶剂电解液 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加入 水的量和金属锂的量对上述电解液热 稳定性的影响。含 有D E C 的L i P F 6 电 解液的放热峰出现在2 5 5 ℃,比含有 D M C 的电解液低1 5 ~2 0 ℃,D M C 比
(对 Li/Li+)充电电压下,电池的容量 可以达到最大值,且电解液非常稳定,
解液的反应,反应主要发生在负极的 电解液的安全性都十分有利。
电极与电解液间并没有检测到反应。
表面,石墨的晶型结构在1 6 0 ℃热反
M. Mohamedi等人[14]在高温下 图3是上述常规电解液体系与高电压
应前后没有变化。 J . S . G n a n a r a j a [7]等人认为
LiPF6 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折衷的产
(5 5 ℃)对三种电解液L i C l O 4 - E C - P C 、L i B F 4 - E C / P C 和 L i P F 6 - E C / PC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i)循环
材料兼容性试验的结果。在上述电解 液体系中,高电压材料LiNi0.5 Mn1.5 O4 在60℃温度下可以循环几百次,容量
移,富集程度越高,影响程度越大。同 时产生的高阻抗物质会使石墨颗粒之 间绝缘隔离,随着高温条件下不断充 放电,电极界面阻抗以及活性物质与 导电物质间的绝缘隔离,不断导致负 极性能恶化,最后导致锂离子电池容 量太低而失效。
Doron Aurbach 发现[12],常规电 解液中加入有机硅化合物,能够明显 改善电池的高温性能,而没有加入此 种添加剂的常规电解液的高温性能就 非常差。他 们 认 为 机 硅 化 合 物R 4 Si 会 与电解液中的HF 和H 2 O 发生反应,避 免他们与SEI膜发生危害负极性能的 副反应,从而改善了电池的高温性能, 如图2。
稳定性而言,研究结果显示三种锂盐
D.Aurbach认为[12],用其它的物质 啶(三洋)、联苯碳酸酯(三洋和U b e )
的热稳定性顺序是L i B E T I >L i F A P 取代常规电解液的主要成分如溶剂、锂 [16]。但此类防过充添加剂仅适用于较
电解液的热稳定性
目前常规的电解液体系一般包括 有机溶剂和锂盐,E C 、D M C 、E M C 、 D E C 、P C 为几种常见的有机溶剂,锂 盐是LiPF6[1]。有研究表明[2],电解液中 的E M C和H2O降低了1 M L i P F6电解 液 的 热 稳 定 性 。其 中 ,E M C 分 解 为 D E C 和 D M C ,而 D E C 和 D M C 又 与 LiPF 6 的分解产物PF 5 发生系列复杂 的有机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与气 体。说明E M C 在应用于高温条件下的 电池,或者对电池热安全性要求较高 的环境时,需要尽可能减少电解液中 E M C 的含量。
F rontier 前沿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
◇郭营军1 ,晨晖 1 ,谢燕婷2 1 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 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
在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方 面 ,电 解 液 一 直 居 于 中 心 位 置 。目 前 电池界对新型锂盐和溶剂进行持续深 入地研究,提出了许多改善电池性能 和安全性的方法,而添加剂却能够弥 补电解液在某些方面的不足,特别是 正极和负极表面上保护膜(SEI膜)的 形 成 ,已 经 取 得 了 许 多 成 果 。电 解 液 需要与电池体系的特点相适应,因此 电解液配方的设计和研究必须围绕不 同的电池体系展开。
剂之间,以及所有电解液组成与正极 材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氧化还原反 应。关于高温条件下电池容量恶化的 机 理 ,D o r o n A u r b a c h 认 为 [ 1 1 ]P F 6-及 其产物P F 5 与 溶 剂 分 子 生 成H F ,而 H F 会与负极表面上固体电解质膜 ( S E I 膜 )中 的 主 要 成 分R O L i 、 ROCO 2L i 、Li 2 O和LiOH 发生反应,生 成L i F 并在负极表面发生沉积。含有 LiF的SEI膜会严重阻碍Li离子的迁
图 1 LiPF (a)和 1 mol·L-1 LiPF /EC-


D M C - E M C 电解液(b )的 D S C 曲线
DEC 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由于固体 电解质(SEI )遭到破坏,1M LiPF 6 / E C + D E C 、1 M L i P F 6 / E C + D M C 以 及1 M L i P F6/ P C + D M C同金属锂间 的放热反应开始于金属锂的熔点。此 温度大约是1 8 0 ℃,然而之前却会发 生1 M L i P F6/ P C + D E C的自加热反 应。自放热反应的温度开始于140℃。 当把水加入到上述含有金属锂的电解 液中时,上述放热反应的开始温度小 于1 3 0 ℃,原因很可能是H F 导致S E I 膜结构的塌陷,而HF 是LiPF 6 与水的 反应产物。
危害正极性能的物质主要是显酸性的 电解液,而这是以LiPF6为电解质电解 液的必然结果。当电解液的酸度较低 并且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体积比值 较大时,LiCoO 2电极即使在高于60℃ 时仍能较好地循环。而当电解液被水 污染,酸度较高时,L i C o O2 电极的性 能显著恶化。
高温电解液 在高温条件下,P F 6-阴离子与溶
所有正极材料表面均含有— L i F 、R O C O 2 L i 、R O C O 2 M 、R O L i 、 M C O 3 、L i 2 C O 3 , M F 2( M = 过渡金属) 、 聚碳酸酯[ 9 ] ;L i [ M n , N i ] O 4 →λ- M n O 2 ;L i C o O 2 → C o 3 O 4 ;L i x M n O 2 ( 层状材料) →表面的尖晶石 LiMn2O4。Doron Aurbach[10] 等认为


电解液 E C - D M C / 1 M L i P F ,分别不含和含有 1 % 的 R S i 添加剂


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
61
F rontier 前沿
来自百度文库
温下电解液与L i C 6 电极的热反应是 SEI膜的碎裂反应以及与粘结剂和电
和H C F 2 C F 3 ,抵消了微量H F 的副作 用。这个作用对于石墨负极的性能和
从上面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电 解液本身的热稳定性同时受水分等质 子溶剂和溶剂分子的热稳定性影响。 常规锂离子电池有机电解液本身的热 稳定性并不差,关键是在真实电池中, 电解液与充放电态的正极、负极发生 相互作用,这才是锂离子电池安全性 的根本所在。
处于充电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 料 ,如 L i x C o O 2 、L i x N i O 2 、 L i x M n 2O 4 ,不稳定并发生分解,高温 下释放出氧气[3,4,5]。放出的氧气与电 解液中的有机溶剂(如E C 、D E C 、P C 、 D M C 、E M C 等)发生反应,产生热量。 在一定的电压作用下,溶剂及电解液 本身也可能会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 热,导致安全性问题。
浓度的L i P F 6将 有 可 能 导 致 电 解 液 的 酸度值相应升高,引起正极的容量衰
被广泛用于电化学试验,L i B F 4 电导 率小,且可能会在负极表面的发生反 应进而严重影响极化,但却是对尖晶
锂材料内部锂离子的迁移速度影响不 大;(iv) LiBF4 电解液形成的SEI膜是 三种电解液中最稳定的,正极的阻抗
物,最大的优点是电导率较大,与正负 伏安曲线的形状与锂盐的类型和温度 衰减率较低(小于3 ‰),电池体系的
极和溶剂的适应性较好,缺点是热稳 无关;(ii)电解液的阻抗的大小同时与 阻抗非常稳定。
定性较差,而其它常见锂盐的缺点却 电解质的类型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但上述体系还存在一个问题,高
太多。LiAsF6有毒,LiClO4 易于氧化 电解液本身及S E I 膜、电荷转移的阻 爆炸,但由于其公认的电化学稳定性, 抗均减小;(iii)电解液的组成对锰酸
胡传跃等[2]研究了水分对电解液 热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发现其中水质 量分数为5.85×10-3的电解液放热峰
60 新材料产业 NO.8 2007
在257℃处,反应起始温度为240℃;而 水质量分数为8×10-6 的电解液放热峰 在272℃处,反应起始温度为255℃。纯 L i P F6与1 m o l·L-1 LiPF6 EC-DMC- EMC 电解液的D S C 曲线如图1 所示。其 中图2(a)所示为LiPF6在100~350 ℃时 的DSC 曲线。可见,D S C 曲线在1 9 5 ℃ 左右出现第1个较弱的吸热峰,该峰为 L i P F6 的熔解峰,是可逆的;自250℃左 右开始出现第2个吸热峰,表明LiPF6 自2 5 0℃开始热分解。可见,纯LiPF 6 直到250℃仍是热稳定的。
J.S. Gnanaraj[13]研究了锰酸 锂- 石墨电极在不同锂盐在E C -
高电压电解液
的电解液的防过充添加剂可分为两 类。一种是氧化还原梭,此种物质高电
D M C - D E C(2 : 1 : 2 )体系中的电化学
高电压(5 V )电池对电解液提出 压下在正极氧化生成自由基阳离子,
和表面化学行为。从循环性能和安全 了新的要求。对于高电压电池,要求电 然后扩散至负极,在那里发生还原,生
尖晶石LiMn2O4锂离子电池高温 性能不佳的原因在于尖晶石的结构特 点以及来源于电解液的小分子H F 及 H 2 O 对其的侵蚀。关于高温电解液的 热稳定性问题,胡传跃等人[2]认为高
图 2 与 M C M B - L i C o O 、M C M B - L i 和 L i C o O - L i 电池相关的电解液试验结果,标准
腐蚀铝集流体。
也是最小的;(v) LiPF6电解液由于在 正极表面生成L i F 沉淀的缘故,导致 阻抗增加。从安全性和环保角度考虑, 鉴于其热力学稳定性,L i B F 4 更适用 于锂离子电池。
制氢氟酸含量的高温电解液配方。
防过充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另一个对安全性的要 求是电池的耐过充电性能。目前常见
减,因此具体LiPF6在不同的高电压体 系中采用多高的浓度,还值得进一步 研究。为降低酸度,还可以参考能够抑
石 锰 酸 锂 的 腐 蚀 是 最 小 的 ,L i S O 3 CF 3 电 解 液 的 电 导 率 过 低 ,L i N ( S O 2 C F 3 )2 和LiC(SO 2CF3)3则对正极不利—— 在正极形成的氧化膜强度不够,并会
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反应
正极材料LiCoO2 在常规电解液中 高温条件下的存在不稳定性[7],这极大 地限制了其在大容量电池中的应用。
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强烈地取 决于电解液中的表面化学以及表面膜 的形成。与负极相似,许多锂离子电池 的正极材料可以认为是SEI 电极[9]。 L i x M O y 与含有碳酸酯溶剂和锂盐的 电 解 液 之 间 存 在 许 多 反 应 ,包 括 Li xM O y与痕量H F 之间发生的不可逆 的 酸 碱 反 应 ,过 度 金 属 氧 化 物 中 的 O2-对具有亲电子性质的溶剂分子发 起的亲核攻击反应,在电极表面发生 的环状烷基碳酸酯聚合形成聚碳酸酯 的聚合反应,以及与电解液组成间发 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过渡金属离子向 电解液中的溶出反应。上述涉及到界 面反应和组成可表示如下:
性能看,石墨和尖晶石锰酸锂电极在 解液中的溶剂、锂盐和SEI 膜具有足 成中性分子,并再一次穿梭至正极。此
LiFAP电解液中表现均比在LiPF6 和 LiBETI 电解液中好。就电解液本身的
够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强度,在高电压 作用下,不发生氧化分解。
类添加剂包括1,2- 二甲氧基苯(藜芦 醚 ,索 尼 )[15] 、二 氟 苯 甲 醚( L G )、联 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