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和炔烃PPT
合集下载
第三章烯烃和炔烃

分子中原子间有特殊的相互影响, 分子中原子间有特殊的相互影响,使分子 更稳定,键长趋于平均化的效应. 更稳定,键长趋于平均化的效应.
2CH3CH2CH=CH2 CH2=CH-CH=CH2
2H2 Ni
2CH3CH2CH2CH3
△H= -254KJ/mol
CH3CH2CH2CH3
△H= -239KJ/mol 1.共扼体系的特点: 共扼体系的特点: 共扼体系的特点 参与共扼的原子共平面 ① π键离域 多个平行重叠的 轨道 内部 多个平行重叠的P轨道 条件 P电子 电子 交替极化
有机化合物
一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 ----- 静电诱导 由于分子中电负性 电负性不同的原 诱导效应 ---- 由于分子中电负性不同的原 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的电 子云沿分子链向一个方向偏移的现象. 一个方向偏移的现象 子云沿分子链向一个方向偏移的现象. 诱导效应 吸电子诱导效应 (-I效应 效应) 效应 效应) 斥电子诱导效应 (+I效应 效应
+ + + δ δ δ δ 交替极化: 交替极化: + CH2=CH-CH=CH2 +
-
②键长趋于平均化 键长趋于平均化 趋于 ③体系能量降低 2. 共扼效应类型
外部表现
π-π共扼 π p- π共扼 σ-π共扼 π σ-p共扼
1,3-丁二烯 丁二烯
碳自由基 注意: 注意:当饱和碳原子 →→正碳离子 负碳离子
H C-CH=CH2 H
σ-p共扼 共扼
H H
C
+
C
H
CH3 CH3
H C H
+ C-CH
CH3
3
∴正电荷分散程度:叔碳>仲碳>伯碳; 正电荷分散程度:叔碳>仲碳>伯碳; 正碳离子稳定性: 正碳离子稳定性:叔>仲>伯
2CH3CH2CH=CH2 CH2=CH-CH=CH2
2H2 Ni
2CH3CH2CH2CH3
△H= -254KJ/mol
CH3CH2CH2CH3
△H= -239KJ/mol 1.共扼体系的特点: 共扼体系的特点: 共扼体系的特点 参与共扼的原子共平面 ① π键离域 多个平行重叠的 轨道 内部 多个平行重叠的P轨道 条件 P电子 电子 交替极化
有机化合物
一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 ----- 静电诱导 由于分子中电负性 电负性不同的原 诱导效应 ---- 由于分子中电负性不同的原 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的电 子云沿分子链向一个方向偏移的现象. 一个方向偏移的现象 子云沿分子链向一个方向偏移的现象. 诱导效应 吸电子诱导效应 (-I效应 效应) 效应 效应) 斥电子诱导效应 (+I效应 效应
+ + + δ δ δ δ 交替极化: 交替极化: + CH2=CH-CH=CH2 +
-
②键长趋于平均化 键长趋于平均化 趋于 ③体系能量降低 2. 共扼效应类型
外部表现
π-π共扼 π p- π共扼 σ-π共扼 π σ-p共扼
1,3-丁二烯 丁二烯
碳自由基 注意: 注意:当饱和碳原子 →→正碳离子 负碳离子
H C-CH=CH2 H
σ-p共扼 共扼
H H
C
+
C
H
CH3 CH3
H C H
+ C-CH
CH3
3
∴正电荷分散程度:叔碳>仲碳>伯碳; 正电荷分散程度:叔碳>仲碳>伯碳; 正碳离子稳定性: 正碳离子稳定性:叔>仲>伯
大学有机化学 烯烃和炔烃PPT优质课件

C + Br
C
极性 Br
C
Bδr+
δBr
慢
C B+r + Br-
C
C
π- 络合物
.
σ- 络合物 (溴鎓离子)
第二步: 背面
Br
Br- +
C B+r
快
C
C
C
Br
.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第一节 烯烃 (三、烯烃的性质)
2. 加卤化氢 (HX)
X
C C + HX
CC
H
烯烃与卤化氢同样发生分步的、亲电性加成反应
.
3个sp2杂化轨道取平面正
三角形分布,与未杂化的
p 轨道垂直。sp2 杂化轨
道之间的夹角为 120o.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第一节 烯烃 (一、烯烃的结构)
头碰头重叠形成C—Cσ 键
键: 284 kJ/mole
.
肩并肩重叠形
成键,重叠
程度较小, 键 较不牢固,不 能自由旋转。
键键能 357kJ/mole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第一节 烯 烃
一 烯烃的结构 二 命名和异构 三 烯烃的性质 四 共轭烯烃
第二节 炔 烃
一 炔烃的结构 二 异构和命名 三 炔烃的性质
.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Alkenes and Alkynes)
分子中含C=C双键的叫烯烃; 而含C≡C叁键的叫炔烃。烯烃 和炔烃都是不饱和烃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
诱导效应: 多原子分子中,由于原子和基团电负性的不同,引起 键的极性并通过通过静电诱导作用依次影响分子中不 直接相连的键,使之发生极化,从而引起整个分子中 电子云分布发生改变的作用。用符号 I 表示。
《烯烃炔烃》课件

详细描述
炔烃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重铬酸钾溶液等氧 化剂氧化,生成酮、羧酸 或二氧化碳等物质。
举例
乙炔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中氧化得到二氧化碳和锰 离子。
炔烃的聚合反应
总结词
炔烃可以发生聚合反应, 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详细描述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炔烃 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 高分子链,如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等。
总结词
烯烃的氧化反应是指烯烃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生成更复杂的有机物。
详细描述
烯烃的氧化反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空气氧化、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 化等。在氧化过程中,烯烃的碳碳双键被氧化成羧基或酮基等含氧官能团,生 成相应的醛、酮、酸等化合物。
烯烃的聚合反应
总结词
烯烃的聚合反应是指多个烯烃分子相互结合形成高分 子化合物的过程。
《烯烃炔烃》ppt课件
目 录
• 烯烃炔烃的简介 • 烯烃的性质 • 炔烃的性质 • 烯烃与炔烃的鉴别 • 烯烃炔烃的应用 • 烯烃炔烃的未来发展
01
烯烃炔烃的简介
烯烃的定义与结构
烯烃的定义
烯烃是一种不饱和烃,其分子中 含有碳碳双键。
烯烃的结构
烯烃的分子结构由一个碳碳双键 和两个碳氢单键组成。
炔烃的定义与结构
炔烃的应用前景展望
炔烃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合成高 分子材料、药物、农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未来,炔烃有望在生物医用材料、 环保型农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解决人 类社会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新 的解决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烯烃炔烃在许多化学反应中用作反应剂和催 化剂,如烷基化反应、聚合反应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作为药 物和生物活性分子
烯烃、炔烃(烯烃的结构分类及加成反应)(课堂PPT)

2-丙醇
41
烯烃与水的加成也遵守马氏规律,因此 由丙烯水合只能得到异丙醇,而不能制备 正丙醇。 应用:由石油裂化气中的低级烯烃丙烯制 备2-丙醇。
42
方法:烯烃的水合,由于化工厂硫酸腐蚀性 强,一般用磷酸催化,烯烃纯度大于95%。
⑤与硫酸加成 烯烃能和硫酸加成,生成 可以溶于硫酸的烷基硫酸氢酯。
45
应用:注意实际生产中,不是先制备次氯 酸,而是将烯烃和氯气同时通入水中。
⑦硼氢化反应
C C +1/2B2H6
CC
H BH2 与不对称的烯烃反应时,硼原子加到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
CH3 CH3 CH2 +H BH2
C H 3 C H 2 C 2 B H H 2
46
小结:
1.烯烃的命名 2.烯烃的加成反应
33
烯烃与氯、溴等很容易加成,例如, 将乙烯或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由于生成无色的二溴代烷而使溴的红棕色 退去。
C H 3 C H C H 2 +B r 2 C H 3C H C H 2 B r B r
应用:溴水或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是鉴别 不饱和键常用的试剂。
34
③与卤化氢HX加成(亲电加成) H+首先加到碳—碳双键中的一个碳原
18
例:给下列各化合物命名
3-丙基-2-庚烯
19
2)顺–反命名法 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且双键两端
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因此,当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各连接不同的 原子或基团时,就有可能生成两种不同的 异构体。(相同的基团在同侧的为“顺”)
H3C CH2
CH3
CC
顺-2-戊烯
H
H
相同的两个基团
1个C-Cπ键
41
烯烃与水的加成也遵守马氏规律,因此 由丙烯水合只能得到异丙醇,而不能制备 正丙醇。 应用:由石油裂化气中的低级烯烃丙烯制 备2-丙醇。
42
方法:烯烃的水合,由于化工厂硫酸腐蚀性 强,一般用磷酸催化,烯烃纯度大于95%。
⑤与硫酸加成 烯烃能和硫酸加成,生成 可以溶于硫酸的烷基硫酸氢酯。
45
应用:注意实际生产中,不是先制备次氯 酸,而是将烯烃和氯气同时通入水中。
⑦硼氢化反应
C C +1/2B2H6
CC
H BH2 与不对称的烯烃反应时,硼原子加到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
CH3 CH3 CH2 +H BH2
C H 3 C H 2 C 2 B H H 2
46
小结:
1.烯烃的命名 2.烯烃的加成反应
33
烯烃与氯、溴等很容易加成,例如, 将乙烯或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由于生成无色的二溴代烷而使溴的红棕色 退去。
C H 3 C H C H 2 +B r 2 C H 3C H C H 2 B r B r
应用:溴水或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是鉴别 不饱和键常用的试剂。
34
③与卤化氢HX加成(亲电加成) H+首先加到碳—碳双键中的一个碳原
18
例:给下列各化合物命名
3-丙基-2-庚烯
19
2)顺–反命名法 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且双键两端
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因此,当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各连接不同的 原子或基团时,就有可能生成两种不同的 异构体。(相同的基团在同侧的为“顺”)
H3C CH2
CH3
CC
顺-2-戊烯
H
H
相同的两个基团
1个C-Cπ键
高中化学 烯烃的探索-烯烃和炔烃课件

CuC
CCu + 2 NH3 + 2 NH4Cl
乙炔亚铜( 砖红色 )
常用于末端炔烃的鉴别
鉴别题 用化学方法鉴别丁烷、1-丁烯和1-丁炔
CH3
CH3
CH3
CH2 CH2
CH3
Br2 / CCl4
( )
溴的红棕色褪去
[ Ag (NH 3 )2 ] NO 3
CH2 CH CH2
CH2 C CH
( )
白
HO
° 8.55A
OH
反-己烯雌酚
O ° 3.88A
顺-己烯雌酚
HO
反式活性比顺式高7~10倍
° 8.55A
雌性酮
四、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
1. 什么叫诱导效应(Ⅰ)
在有机化合物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 取代基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电 子云按取代基团的电负性所决定的方向 而偏移的效应叫诱导效应。
H
H
P H
CH2
CH CH2
C
H
C
C
烯丙碳自由基 (等电子共轭)
H
超共轭
H
H
H H
π
C C
σ
H
CH2
CH C H
H
H
C
H
丙烯
σ-π超共轭
H H
H
σ
C
P(空) H
H
H
+ H C CH2
C
H
乙基正碳离子
CH3
CH3
+ HBr
HOCl
δ- δ+
Br
?
CH3
CH CH2
CH3
《烯烃和炔烃》PPT课件

5 4 321
C H 3 C H 2 C HC HC H 3
2-戊烯
3.3.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4
3
21
例: CH3 CH2 C CH2
CH3
2-甲基-1-丁烯
3-甲基-1-丁烯
1
23
4
CH3 C CH CH3
CH3
2-甲基-2-丁烯
3.3.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炔烃的系统命名: 与烯烃相似, 将烯换成炔
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当双键的两个碳原子各连接不同的基 团时,产生顺反异构体。
a≠b ;c≠d
问题:指出下列化合物那些有顺反异构?
(1) H2C=CHCH2CH3 (2) CH3CH=CHCH3 (3 )(CH3)2C=CHCH3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
3.3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3.3.1 烯基和炔基
C H 3 C H 2 CC H
1-丁炔
C H 3 CCC H 3
2-丁炔
CH3CH2CH C C CH3
CH3
4-甲基-2-己炔
3.3.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环烯烃和环炔烃 命名时以环为母体,编号时把1,2 位次留给不饱和键
3.3.2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若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叁键,可用“-烯-炔”作词尾 。
键能:kcal/mol
解释: 键长、键角、键能
π 键强度比σ键弱
3.1.2 碳碳三键的组成——直线型分子
3.1.2 碳碳三键的组成——直线型分子
CH4中: C-H:1.10 Å;
C-C:1.54 Å ;
CH2=CH2中: C-H:1.076 Å;
C=C:1.33 Å ;
3.1.3 Π键的特性
《烯烃炔烃》课件

化学性质
烯烃对电子亲和性高,易 发生加成、聚合等多种化 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反应 途径。
物理性质
烯烃通常是无色、具有较 低的沸点和熔点,同时也 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挥发 性。
常见的烯烃有哪些?
• 乙烯:用于制造塑料、合成橡胶和化肥等。 • 丙烯:广泛用于制造纤维、油漆、胶粘剂和塑料等。 • 戊烯:可用于制造合成橡胶、染料和化工中间体等。
烯烃的应用领域
1
化工工业
烯烃是生产塑料、橡胶、化学纤维等的重要原料,支撑现代化工工业的发展。
2
能源领域
烯烃可以用作燃料和燃料添加剂,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3
医药领域
烯烃在合成药物和医疗器械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用于改善人们的健康和合反应是通过开环加成反应,将烯烃分子的双键打开,连接成长链聚合物的过程。
炔烃是一类具有碳碳三键的烃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特殊的化学 性质,常见于有机合成和化学工业中。
2 链延长与链转移
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链的延长和转移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3 终止反应
聚合反应的终止阶段,产生不同类型的终止物质,决定聚合物链的长度和末端结构。
烯烃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催化剂种类 反应条件 物料纯度
不同催化剂对聚合反应速率和产物性质具有不 同的影响。
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可以调控聚合反 应的速率和产物分子量。
纯度高的原料和溶剂可以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 和产物品质。
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种类和选择
金属催化剂
• 铂族金属催化剂 • 过渡金属催化剂
配体催化剂
• 茂金属催化剂 • 挠性锁体催化剂
烯烃聚合反应的产物分析方法
通过分光光度法、GC-MS等分析技术,对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分布和物性 进行准确测定。
高中化学课件:烯烃

试写出丙烯(CH2==CHCH3)、苯乙烯( 聚反应。
CH=CH2 )、四氟乙烯(CF2==CF2)的加
3.氧化反应 (1)燃烧
链状单烯烃的燃烧通式:CnH2n+32nO2 点燃 nCO2 + nH2O
乙烯燃烧的现象: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用燃烧法鉴别甲烷与乙烯)
(2)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现象:溶液紫色褪去 CH2=CH2 KMnO4 CO2+H2O 反应化学方程式 ?
-138.9 3.7 0.621
-105.5 0.9
0.604
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
五、二烯烃的结构
1.概念: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烃 2.链状二烯烃的通式: CnH2n-2(n≥3) 3.二烯烃的分类:
累积二烯烃 CH2==C==CH2 共轭二烯烃 CH2==CH—CH==CH2 (1,3-丁二烯) 孤立二烯烃 CH2==CH—CH2—CH==CH2(1,4-戊二烯)
CH2==CH2 +H2
催化剂 加热
CH3—CH3
CH3—CH==CH2+H2
催化剂 加热
CH3—CH2—CH3
工业上将植物油催化氢化得到人造黄油。
(3)与氢卤酸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Cl
催化剂 加热
CH3—CH2Cl
CH3CH==CH2+HCl
催化剂 加热
—
CH3—CH —CH2 Cl H
乙烯CH2==CH2的加聚反应过程?
CH2==CH2+CH2==CH2+CH2==CH2+......
n CH2==CH2 单体
催化剂
[ CH2—CH2 ]n
(聚乙烯) 链节
聚合度
加聚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特征——含有不饱和键。 (2)生成物特征——与反应物具有相同的组成。 (3)反应特征——没有小分子化合物生成。
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

双键在环上,以环为母体, 双键在链上,链为母体,环为取代基。
课堂作业:P74 习题3.3
3.4 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H 3C H H CH3 H3C H3C H H
:
0
0.33 0 /10-30 c.m
b.p.
m.p.
1oC
-105.6oC
4oC
-138.9oC
HOOC
H
H
COOH
O O O
C-H:
110.2pm (Csp3-Hs)
轨道形状: 碳的电负性: pka:
狭
随 S 成 份 的 增 大, 逐 渐 增 大。 ~50 ~40 ~25
1 烯双键碳是sp2杂化。 2 键是由p轨道侧面重叠形成。
3 由于室温下烯双键不能自由 旋 转,所以有Z,E异构体。
3.2 烯和炔的异构现象
CH3CH2CH CH2
3.5 烯和炔的化学性质
反应部位:
氧化反应 (亲电)加成反应
C C C H
C C H C H
α–氢的反应 炔氢的反应
由于π键易于断裂,加成反应是 烯烃和炔烃的主要反应: 烯烃:
X Y+ C C C C X Y
炔烃:
X Y+ C C C X C Y
X C X
Y C Y
试剂的两部分分别与重键两端的C原子 结合,形成新的σ键反应——加成反应
3.5.1 加氢(催化氢化)
烯烃和炔烃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 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烷烃:
H H C C +
催化剂 H2 室温
C
C
催化剂:Pt, Pd, Ni
H H R C CH + 2H2
Ni 室温
R C C H H
课堂作业:P74 习题3.3
3.4 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
H 3C H H CH3 H3C H3C H H
:
0
0.33 0 /10-30 c.m
b.p.
m.p.
1oC
-105.6oC
4oC
-138.9oC
HOOC
H
H
COOH
O O O
C-H:
110.2pm (Csp3-Hs)
轨道形状: 碳的电负性: pka:
狭
随 S 成 份 的 增 大, 逐 渐 增 大。 ~50 ~40 ~25
1 烯双键碳是sp2杂化。 2 键是由p轨道侧面重叠形成。
3 由于室温下烯双键不能自由 旋 转,所以有Z,E异构体。
3.2 烯和炔的异构现象
CH3CH2CH CH2
3.5 烯和炔的化学性质
反应部位:
氧化反应 (亲电)加成反应
C C C H
C C H C H
α–氢的反应 炔氢的反应
由于π键易于断裂,加成反应是 烯烃和炔烃的主要反应: 烯烃:
X Y+ C C C C X Y
炔烃:
X Y+ C C C X C Y
X C X
Y C Y
试剂的两部分分别与重键两端的C原子 结合,形成新的σ键反应——加成反应
3.5.1 加氢(催化氢化)
烯烃和炔烃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 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烷烃:
H H C C +
催化剂 H2 室温
C
C
催化剂:Pt, Pd, Ni
H H R C CH + 2H2
Ni 室温
R C C H H
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体课件

炔烃可以被还原剂(如氢气、钠、锂等)还原为烷烃或醇 等物质。例如,乙炔可以被还原为乙烯或乙二醇。
05
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体 的制备与分离
烯烃和炔烃的制备方法与分离技术
01
烯烃的制备方 法
02
炔烃的制备方 法
烯烃的分离技 术
03
04
炔烃的分离技 术
烯烃和炔烃的纯度检验与结构表征 01
烯烃的纯度检验
炔烃的加成反应
炔烃也可以与氢气、卤素单质、酸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例 如,乙炔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烯,也可以与卤素 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乙烯。
烯烃和炔烃的加成反应与消去反应
烯烃的消去反应
烯烃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即从一个分子中去掉一个或多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消去反应是 一种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它可以将两个碳-碳键连接在一起。例如,丙烯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醇 。
、牙膏等。
烯烃和炔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01
烯烃和炔烃可以用于生产电子 材料,如半导体材料、太阳能 电池材料等。
02
烯烃和炔烃可以用于生产环保 材料,如生物降解塑料等。
03
烯烃和炔烃可以用于生产新能 源材料,如燃料电池材料等。
THANK YOU
感谢观看
烯烃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例如加成反应、氧 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它们可以与氢气、卤素单 质、酸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被氧化剂( 如氧气)氧化为酮或羧酸等物质。
炔烃的物理性质
炔烃也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少的碳原 子和氢原子。它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并且 密度比水大。炔烃分子是极性的,因此它们溶于 水但不容于有机溶剂。
炔烃的化学反应
炔烃也可以参与多种化学反应,例如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它们可以与氢气、卤素 单质、酸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被氧化剂 (如氧气)氧化为酮或羧酸等物质。
烯烃 炔烃优秀课件

火焰明亮 伴有黑烟
.
三、乙烯的用途
1864年,美国人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煤气 灯泄漏出的气体可使附近的树木提前落叶。
1892年,在亚速尔群岛,有个木匠在温室中 工作时,无意中将美人蕉的碎屑当作垃圾烧 了起来,结果美人蕉屑燃烧的烟雾弥漫开来 后,温室中的菠萝一齐开了花。
三、乙烯的用途
煤气灯中漏出的是乙烯,它能使 树叶早落。美人蕉碎屑燃烧后产生乙 烯,它能促使花儿开放。
(1)
的分子式是C3H6,符合通式CnH2n,故该烃是烯烃( )
(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
(3)某无色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该气体可能是烯烃( )
(4)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可以区分甲烷和乙烯( ) (5)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
反应 ( )
【练】
三、不饱和烃:
分子里含有
、-C=C-或 苯环,即
碳原子所结合的H数少于饱和链烃的烃。
【烯烃】
烯 烃: 含有
的烃;
单烯烃: 只含有一个
的稀烃;
单烯烃通式: CnH2n(n≥2)
【乙烯】
最简单的烯烃--乙烯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 :
C2H4
HH H:C ::C :H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两种模型:
看来,做为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乙烯对不同的植物施展了不同的魔法。
三、乙烯的用途
→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乙醇、高级醇、聚乙二醇 →涤纶 →洗涤剂、乳化剂、防冻剂 →酯类 →增塑剂 →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常识】
一、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标志:石油工业。 二、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达水平的标志:乙烯工业。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
烯烃炔烃的反应-PPT课件

C H 3 H C H H 3 C C 2 CC C H 3 H C H 3 8 0 %
C H 3 C H 3 C H C 3 H C 3 CC C H H 3 2 0 %
HC CH H C l C u C lN 4 C H C H C C H H C C H 2 2 CuCl NH4Cl
C H H C C C H C H 2C 2
完成下列反应物的构造式
臭氧化
将含有6%~8%臭氧的氧气通入到烯烃的非水溶液中,得到臭氧
化物,后者在还原剂的存在下直接用水分解,生成醛和/或酮。
CC O 3 C C O O O 烯 烃 分 子 臭 氧 化 物
O H O 2 C + O O C C Z C n _ O O 臭 氧 化 物
常用的还原剂: (1) Zn/H2O (2) H2,Pd
写出乙炔与亲核试剂(CN-,HCN)加成生成
CH2=CHCN的机理
氧化反应
烯烃氧化的主要类型
K M n O 4 ( 浓 , 热 ), O H 或 K 2C r2O 7, H (1 ) O 3 (2 ) H 2 O , Z n R C R' R C R' R R' 或 (1) O s O 4 , (2 ) H 2 O C OH R C R' O C H R" C OH R" H O + O C H O + O C OH R" R"
C H ( C H ) C C H 3 2 5
防止同碳二硼化物 [RCH(BH2)2]的生成
C H 3 H O 2 2 C H ( C H ) B 2 C H ( C H ) C H C H 3 2 3 2 5 H O / H O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2C2H2+5O2――→4CO2+2H2O
②乙烯或乙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同时生成CO2
2.工业上制备氯乙烷可采用乙烷与Cl2反应或乙烯与 HCl反应,这两种方案哪种好?为什么?
提示:后者好,因为乙烷与Cl2的取代反应需光照,且 不易控制一元取代,会产生二氯代物、三氯代物等多 种副产物,而乙烯与HCl的加成反应比较完全, 产率较
提示:由于三种气体均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易
发生爆炸,所以收集时通常不用排气法收集,而 均可用排水法收集.
3.化学性质 (1)乙烯、乙炔的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 ①燃烧
名
称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点燃 C2H4+3O2――→2CO2+2H2O
乙 火焰明亮,并产 烯 生黑烟 乙 火焰明亮,并伴 炔 有浓烈的黑烟
2 3 = 2∶3,所以生成水蒸气的体积为 0.5× ×2+ 0.5× ×1 5 5 =9· 山东高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 应
[解题指导] 选 D 苯虽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但能与O2
乙烯、乙炔
1.组成和结构
名称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电子式
空间
构型 平
乙
烯
C2H4
CH2===CH2
形
直
线
面
乙 炔
C2H2 H—C≡C—H
CH≡CH
形
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C2H4 无色 气体
气味 稍有 气味
无味
密度(与空气相比) 溶解性
小 小 难溶于水 微溶于水
C2H2 无色 气体
1.实验室中如何收集CH4、C2H4、C2H2气体?
2.150℃、101 kPa时,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5 L在 4.5
L O2中完全燃烧,测得反应后气体总体积小于5 L,其中 CO2 0.8 L,则生成水蒸气的体积为 A.0.7 L C.1.6 L B.1.4 L D.2.8 L ( )
[解题指导] 选 A 因在 150℃、101 kPa 时(H2O 为气体) 气态烃燃烧后气体体积减小说明混合烃中一定有 C2H2,又 0.8 L 因为混合烃的平均碳原子数为 =1.6,则另一种烃为甲 0.5 L 烷, 由十字交叉法得: , 故 V(CH4)∶V(C2H2)
氧化 反应
加聚
反应
不能发生 溴水不褪色;
鉴别
KMnO4酸性溶液 不褪色
溴水褪色;KMnO4酸性溶液
褪色
[注意] 掌握有机反应时,不但要理解反应的原理,还要 特别注意反应需要的条件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状态,如 烷烃可以和溴蒸气或液溴在光照条件或加热时发生反应, 和溴水却不反应,而烯烃和溴蒸气、液溴及水溶液中的 Br2均能发生加成反应,且不需特别的反应条件.
在点燃的情况下燃烧,发生氧化反应,故D项错.
[思考· 领悟]
教师备课园地
[拓展· 发现] 烷煤、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比较
烷烃
化学活动 性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稳定 卤代
烯烃
活泼
炔烃
活泼
能与H2、X2、HX、H2O、
HCN等发生加成反应
烷烃
燃烧火焰较明亮 不与KMnO4酸性 溶液反应
烯烃
炔烃
燃烧火焰明亮, 燃烧火焰很明 带黑烟 KMnO4酸性 溶液褪色 能发生 亮,带浓黑烟 KMnO4酸性溶 液褪色 能发生
烃的燃烧规律及计算 [感受· 鉴赏] 1.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2.24 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
烧后,得到4.48 L二氧化碳(气体已换算为标准状况时的
体积)和3.6 g水.则这两种气态烃可能是 A.CH4和C3H8 C.C2H4和C3H4 B.CH4和C3H4 D.C2H4和C2H6 ( )
[解题指导] 选 B 根据条件可得 1 mol 该混合气体中: 4.48 L 22.4 L/mol n(C)= =2 2.24 L 22.4 L/mol 3.6 g 18 g/mol n(H)= ×2=4 2.24 L 22.4 L/mol 所以该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为 C2H4. 符合题意的组合只有 B 选项.
不仅考查烃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反应类型的
判断,还会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判断.
烯、炔烃的性质 [感受· 鉴赏] 1.下列有机物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甲烷和氯气混合,见光 D.用乙醇、乙酸与浓H2SO4混合加热 ( )
[解题指导] 选 B 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是氧化反 应,甲烷和氯气混合见光发生取代反应,用乙醇、乙酸与 浓H2SO4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高.
4.制备
(1)实验室制备: 浓硫酸 ――――→ 170℃
制 CH2===CH2+H2O(浓硫酸作脱水剂和催化剂) 备 原 理
几个注意的问题: 制 ①注意烧瓶中酒精与浓硫酸的体积比大约为1∶3,而 且,注意混合时的试剂加入顺序. 备 ②烧瓶中要注意放入碎瓷片(防止混合液在受热沸腾时 原 暴沸.) 理 ③反应液的温度要迅速上升到170℃,但注意温度不能 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都不利于乙烯的制备 (2)工业:从石油裂化而制得 制 实验室和工业均用CaC2与水反应制备 备 CaC2+2H2O―→Ca(OH)2+CH≡CH↑
2.(2011· 淮南期考)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类型的对比 中正确的是 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 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 )
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nH2n+2,而烯烃的通式则一定是
CnH2n
D.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
[解题指导] 选 D 烯烃中,也可能含有碳氢饱和键、碳 碳饱和键,A错;烯烃中烃基中的H原子很容易发生取代反 应,B错;环烷烃的通式是CnH2n,只有单烯链烃的通式才 是CnH2n,C错.
[考 情 分 析 ] 烯烃和炔烃的重要性质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内
地位 题型
容
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 (1)乙烯、乙炔的分子结构在共面问题分析中的
角度
应用 (2)乙烯、乙炔及其同系物的重要性质 (3)加成反应的判断
预测2012高考命题,乙烯及其同系物将会与 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问题相结合进行考查,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