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分析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分析显示了定性分析的优点,很快就有人想到是 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19世纪末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1874年洛克厄认为定性光谱分析依靠谱线的位置,定量 光谱分析只能依靠某些谱线的强弱。 1890年胡特、德利兹德发现照相底片的黑度与产生该映 像相应的曝光量的对数在相当范围内为直线关系,从而 为摄谱法定量光谱分析做了准备。 1930年罗马金与沙伯在弄清了谱线强度和浓度之间的关 系后,分别独立提出了“黑度差分析线对法”,成为光 谱定量分析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从此,以摄谱法为基础的光谱定量分析得到迅速发展。
——在实践和应用中发展
认识
分析化学是随着生产实践、商品贸易和 科学实践等多方面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必不可少的鉴定、测定、分离等方面的科 学手段和方法。
20世纪以来,分析化学的发展与日俱增, 进展迅速,对现代科学和生产的发展起了得 利的助手作用。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在这方面, 波义耳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分析 的可靠性和灵敏性,为近代分析化学的产生做了 准备。
①全面总结了已知的关于水溶液
的各种检测方法和检定反应,写 入1685年的《矿泉的博物学考察》 一书中; ②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提出新的见 解,并提出以植物浸液做酸碱指 示剂; ③对溶液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和过 程给出正确的解释。
马格拉夫(Marggraf,Andreas Sigismund,1709~1782),德国化 学家。
同时期,吹管分析有了新的发展,定量分析 的时代也开始了。 19世纪,分析化学在形成系统定性分析的基 础上,还在重量分析、容量分析等方面得到了 较大的发展。 19世纪中期的容量分析法主要是滴定法,滴 定中的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 定法盛行起来。
波义耳(RobertBoyle, 1627~1691 ),英国化学 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 父。
18世纪德国分析化学家马格拉夫作了许多重要贡献。
1745年发表以碱液及氨水处理各种 金属溶液的结果,合成黄血盐并得 到广泛使用;
☆ 发明黄血盐的是同时期的工人狄
斯巴赫
1747年开始利用显微镜鉴别物质; 1762年系统研究对比了植物碱与矿 物碱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各种钾盐、 钠盐的各种物理性质,并证明了两 种碱的区别,从此建立用焰色反应 鉴别钾、钠的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1852年斯托克斯阐明荧光 的发射机制,1925年武德 发现共振荧光,1926年格 威拉进行了荧光寿命的直接 测定以后,才逐渐发展到了 现代水平。由于它有独特的 性能和较高的灵敏度,因而 常被用来完成其他光学仪器 不能完成的工作,起到了各 种分析仪器相互扬长避短的 作用。
光谱学的形成只有在与分析化学结合起来得到应用 的情况下才显示出其理论价值;

分析化Leabharlann Baidu的演化 光谱分析 电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4世纪-5世纪已有比重计,到6世纪已接近 现在的比重计。 16世纪末,德国医生李巴维提出浓缩水溶 液,结晶出溶质的办法,利用结晶形状不同, 区分明矾与硝石。并且,他还推广利用五倍 子溶液做试剂检验明矾液中铁的反应来检验 矿泉水中的铁。 17世纪分析化学的主要特点是由检验物质 性质进入以溶液中化学反应为主的检验方法。
光谱分析在生产上应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促进了 生产的发展;
同时生产发展后,又要求提高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 准确度。
促使着人们去吸收新的科技成果改进和提高仪器的 功能,扩大适用范围,达到提高使用价值的目的。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802年武拉斯通研究太阳连续光谱时发现谱线中有暗线。 1817年费栾霍芬详细研究了这种现象,单位给出答案,从此暗线 被叫做费栾霍芬暗线。 1832年布莱乌斯特提出一个可贵的见解,认为太阳光谱暗线的产 生,可能是被比光源温度低的气体,吸收了光源发出的光造成的 结果。
现今
分析化学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不仅为生产和 科学的发展作了贡献,同时在生产和科学的促进下 ,不断改进,形成一门化学分析的学科,一直到20 世纪仍有某些改进。 20世纪40年代以来兴起的仪器分析,发展迅速, 日益受到重视。它在分析化学中的次要地位上升为 主要地位,在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中发挥着“尖 兵”作用。
70年代以来,光谱仪引入电子计算机和微处理机,是光谱仪 成为光学、精密机械和电子学相结合的现代大型精密分析仪器。
光谱学
火焰光度法
20世纪20年代初,格拉蒙特 将氧-炔焰用于火焰光度法, 继而由龙德加尔德加以改进 ,在仪器上加上雾化器、气 体压力控制器等装置,以控 制稳定的火焰,用单色器代 替分光镜进行光的色散,并 以光电池量度光的强度。 1937年伏尔夫甘改单色器为 着色滤光片,成为现代沿用 的火焰光度计。
利用光学原理制作的分析仪器: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法 吸收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X光分析
一、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以光谱学为理论基础,是光学分析法中历史 最长的一类。
第一个转折:把光谱线与特有的物质联系起来。
第二个转折:提出某种金属的单质与化合物有相同的光 谱及光谱分析的正式建议,同时列举出许多元素在可见 光谱区的光谱线表。 1859年气体光谱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一 台为光谱分析适用的分光镜诞生。 光谱分析法不仅能进行定性鉴定,还可以预测和发展未 知的元素,19世纪60年代以来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铯、铷 、铊、铟、镓等元素。
1860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发现钠蒸气发出的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 气时,会引起钠光的吸收。并进一步证明了钠的发射特征谱线与 费栾霍芬暗线在光谱中的位置相同。以此证明了太阳连续光谱中 的暗线,是太阳大气圈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谱中的钠辐射吸收的 结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兴的半导体材料、原子能工业材 料及稀有金属等方面的发展,要求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 灵敏度,促进着光谱分析的改进和提高。 例:采用了“载体分馏法”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
以化学富集杂质为预处理的“化学光谱法”的发展,进一步 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由于仪器制造出现光栅光谱仪,又提高了分 辨率。 20世纪60年代以来扩大了分析范围,开辟了微区和表面逐层 分析的新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