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育苗技术行业标准

合集下载

容器育苗特点与技术解析

容器育苗特点与技术解析

容器育苗是在容器内装入有营养基质,培育出的苗木被称为容器育苗,一般适用于裸根苗的栽植,和不容易成活的树种以及地区,珍稀树种的育苗也可采用此法。

文中主要对容器育苗的特点与技术展开分析与论述。

1容器苗的特点1.1比较经济实惠,可以有效的利用稻草、报纸、水泥袋、塑料薄膜等材料加工制成需要的容器,各地区林业种苗部门也生产有专用的营养袋出售,以上材料取材方便、来源广、而且成本还比较低。

1.2比较节约用地的使用,可利用的地方有很多,例如:房屋前后、空置的场院、多余的室内空间以及条件比较好的温室、塑料大棚,以及拱棚、阳畦等区域都可以用做幼苗的培育,而且操作方法也简单,比较便于管理。

1.3节约种子根据树木发芽的特点以及种子的大小等,在每个容器内可点播l ~2粒(或插条)种子,这样可以节省繁殖材料,对珍惜的树木育种更为合适。

1.4成苗比较快、产量还高、质量也好。

容器育苗所才用的培养基质,都是采用人工认真的选择配制,养分比较全面,透水、保湿、保温、通气性能都很好,适合苗的生长与发育,在人为的控制管理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合格苗木。

1.5运输也比较方便,容器育苗的移栽成活率较高,在包装运输方面都比较方便。

移栽时可带着原土球,这样伤不到根系,成活也率高,移栽后缓苗期较短,幼苗生长快,受到季节限制小,随时都可以进行移栽。

但容器育苗因受到容器体积的限制,营养的基质有限,水分变化大,苗木很容易受到病虫危害,需要精心的管理,并且应及时进行移栽。

2容器育苗技术2.1容器育苗材料的类型与规格容器育苗材料一般都采用废弃的纸杯以及小塑料袋,容器的形状应本着节约能源,就地取材的原则,要经济实用,根据符合苗木的生长发育的要求选取,绝大多数都以废弃的纸杯做为原料。

形状分为有底和无底的两种,有底的容器打6~8个在0.30cm 大小的排水孔,有部分地区采用的是专门加工的容器袋,要求育苗技术做到科学化,达到科学管理良种育苗的要求。

容器的规格根据培育的树种和造林的立地条件而定,培育阔叶形树种,需采用较大的容器,一般直径大约在8~10cm ,高度在20~24cm ,培育针叶形树种,需较小规格容器,一般直径大约在5.50~7.50cm ,高度在15~20cm 。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一、育苗地的选择容器育苗大多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育苗,能人为控制温、湿度,为苗木创造较佳的生长条件,使苗木生长快,缩短育苗时间。

如果在野外进行容器育苗,必须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和通风、光照条件好的半阳坡,忌选易积水的低洼地、风口处和阴暗角落。

二、育苗容器的准备育苗容器种类很多,形状、大小、制作材料也多种多样,可根据树种、育苗周期、苗木规格等的不同要求进行选择。

容器有两种类型:一类有外壁,内盛培养基,如各种育苗钵、育苗盘、育苗箱等。

按制钵材料不同,又可分为土钵、陶钵和草钵以及近年应用较多的泥炭钵、纸钵、塑料钵和塑料袋等。

此外,合成树脂以及岩棉等也可用做容器材料。

另一类无外壁,将充分腐熟的厩肥或泥炭加园土,并混合少量化肥压制成钵状或块状,供育苗用。

三、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是装在容器内供育苗的材料,又称营养土或基质,它是容器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培养基必须有良好的物理性质,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和空隙度,有适当的离子交换能力,不带杂草和害虫,且需进行消毒。

四、育苗(一)装培养基。

将培养基装入容器内。

培养基装至容器容量的95%,容器按品字形排列成行,摆放容器的地方最好与地面隔开,置于用木材、塑料或铁制成的框架上。

(二)播种。

容器育苗必须采用良种,品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方法同常规育苗。

每个容器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覆土厚度视种粒大小而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3倍,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三)浇水。

播种后要立即浇水,并且要浇透。

对微小种子要先浇足底水后再播种、覆土,最好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即可,以防冲掉种子。

出苗和幼苗期浇水要多次、适量,保持培养基湿润;速生期浇水要量多、次少,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出圃前要停止浇水。

(四)控制温、湿度。

容器育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有效控制温、湿度。

温度太高,会造成苗木灼伤;温度太低,会导致苗木长势差。

容器育苗技术行业标准

容器育苗技术行业标准
4.1.1 容器育苗用的基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应具备下列条件:
a.来源广,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肥力;
b.理化性状良好,保湿、通气、透水;
c.重量轻,不带病原菌、虫卵和杂草种子。
4.1.2根据培育的树种配制基质,配制基质的材料有黄心土(生黄土)、火烧土、腐殖质土泥炭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培育少量珍稀树种时,在基质中掺以适量蛭石、珍珠岩等。
5.4播种
5.4.1容器育苗要选用良种或种子品质达到GB 7908规定的二级以上种子。
5容器苗培育
5.1育苗地条件
5.1.1 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的原则,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
5.1.2育苗地要平坦,排水良好,不能在种过蕃茄、薯类等的菜地育苗。山地育苗要选在通风良好、阳光较充足的半阴坡或半阳坡,不能选在低洼积水,易被水冲、沙埋的地段和风口处。
b,用时展开成蜂窝状,无底。在育苗过程中,容器间的胶粘剂溶解,可使之分开。
3.1.5硬塑料杯
用硬质塑料制成六角形、方形或圆锥形,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圆锥形容器内壁有3~4条棱状突起。
3.1.6 其他容器
因地制宜使用竹篓、竹筒、泥炭以及木片、牛皮纸、树皮、陶土等制作的容器。
3.2容器规格
3.2.1育苗容器大小取决于育苗地区、树种、育苗期限、苗木规格、运输条件以及造林地立地条件等。在保证造林成效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容器,西北干旱地区、西南干热河谷和立地条件恶劣的、杂草繁茂的造林地适当加大容器规格。常用容器规格见附录A(参考件)。
4.1.4.2有机肥应就地取材,要既能提供必要的营养又能起调节基质物理性状的作用。常用的有河塘淤泥、厩肥、土杂肥、堆肥、饼肥、鱼粉、骨粉等。有机肥要堆沤发酵,充分腐熟,粉碎过;筛后才能使用。无机肥以复合肥、过磷酸钙或钙镁磷等为主。

容器育苗技术(DB21 T1404-2006)

容器育苗技术(DB21 T1404-2006)

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1404-2006容器育苗技术2006-04-01 发布2006-05-01 实施- 234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35 -DB21/T1404-2006- 236 -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D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成、卫茂荣、丁立娜、段绪志、于欣元、姚飞、杜素芝、何树松、吕俊军、张秀艳、刘玉侠、谭希斌、李淑华、徐宝友、贾雪松、于军、薛占武、刘守忠、张魁颍。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负责解释。

DB21/T1404-2006目次1 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23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7)3 育苗容器及规格 (237)4 育苗基质 (238)5 容器苗培育技术 (239)6 容器苗出圃 (242)7 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243)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容器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244)附录B(资料性附录)培育容器苗的基质成分及其比例 (245)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质消毒药剂及使用方法 (245)附录D(规范性附录)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246)- 237 -DB21/T1404-2006- 238 -容器育苗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容器育苗的育苗容器及规格、育苗基质、容器苗培育技术、容器苗出圃、建立容器育苗技术档案。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培育容器苗。

在温室、大棚内培育容器苗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LY/T 10000~1991 容器育苗技术DB21/T 1290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DB21/T 129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21/T 129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辽宁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3 育苗容器及规格3.1 育苗容器的基本条件育苗容器应有利于育苗作业和苗木生长,保水和排水性能好,不易破损。

广玉兰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

广玉兰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

广玉兰容器苗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玉兰(MagnoIiaGrandif1ora1inn)一年生小苗的术语定义、育苗容器、育苗基质、育苗地选择与设施要求、砧木容器苗培育、嫁接苗培育、苗木出同、包装运输、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XX地区广玉兰的规模化、工厂化容器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1Y/T1000-2013《容器育苗技术》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容器育苗用特定容器培育果树、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

在保护地中进行育苗,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苗木随根际土团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棵快、生长旺盛,对不耐移栽的树木尤为适用。

3.2EC值用于测量溶液中可溶性盐浓度,也可以用于测量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度。

EC值的单位用mS/cm或mmhos∕C1iI表示,测量温度通常为25℃。

4育苗容器4.1容器种类参照1Y/TIooO-2013第3章3.1容器种类。

4.2容器规格选用直径20Cm及以上的容器5育苗基质基质可选用泥炭土、珍珠岩、蛭石、锯末、树皮、园林粉碎物、椰糠、秸秆等,使用前要充分腐熟。

4.3基质配方根据当地可用材料,选择1-2种基质与当地土壤混合搅拌均匀,土壤用量控制在50%以上。

4.4基质消毒使用前,使用杀菌剂拌匀消毒。

4.5基质酸碱度广玉兰喜微酸性土壤,调节基质酸碱度为5.5-6.5之间。

6育苗地选择与设施要求6.1育苗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灌溉方便、排水良好、无污染源、无病虫害、土层厚度50Cm以上的壤土地块做圃地。

6.2育苗设施要求宜采用设施农业育苗,上面覆盖遮阳网、薄膜。

排水及灌溉应符合GB/T6001-1985的要求。

容器育苗技术概述

容器育苗技术概述
安 徽 农 学通 报 , n u . e B l2 1 ,6 1 ) A hi A Si u1 0 0 1 (5 . .
容 器 育 苗 技 术 概 述
吴 佳 惠
( 兴隆县六里坪林场 , 河北兴隆 070 6 30)

要 : 育 苗基 质 的要 求 、 苗 容 器 的 种 类 和规 格 及 容 器 育苗 技 术 进 行 了详 细介 绍 。 对 育
件 恶劣 或杂草繁茂 的造 林地 要 适 当加 大 容 器规 格 。容 器 大 对苗木 生长有利 , 但不 易 形 成密 集 的根 团 , 动 时 易散 搬
2 育苗 基质和 容器
2 1 对基 质的 要求 . 2 1 1 因地制 宜 , 地取材 .. 就 要选择 具有 一定 肥力 、 来源
3 播 种
种 子要 经过精选 , 用遗传 品质 和播种 品质都 好 的种 选 子 。易 生立枯 病的苗 木 , 对种子 进行 消毒 。对针 叶树 种 要
子最好 采用层 积催芽 , 以提高种子 活力 , 加快 出苗速 度 , 增
强抗病 力 。在保 证成 苗 的前 提 下 , 量 少播 , 尽 以节省 种 子
坨 , 活 并 不好 , 培 育期 限短 的苗 木 时 , 宜 采用 大 容 成 在 不 器 。容器 的高 、 比例对 苗 木 也有 影 响 , 一定 范 围内适 径 在
广、 成本 低 , 理化性 能好 的基质 , 并具 有较好 的保 温 、 气 、 通 排水 性能 , 保证 长期浇水 不板结 , 重量较轻 , 不带 病原 菌 和 杂草 种子 。 2 1 2 人 工基质材 料 目前 我 国除 了常用 的人 工基 质材 .. 料有 泥炭 、 蛭石 、 珍珠 岩 、 皮粉 等 , 有 生黄 土 、 烧 土 、 树 还 火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26 阅读:1183次[关闭]一、种子与苗木(一)种子(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T8822.2—1988);(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T8822.6—1988)。

(二)苗木(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2010);(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628.1—2009代替DB/450000B6101—1993)(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628.2—2009)(9)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规则(GB/T 23231—2009);(10)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GB/T 23233—2009);(11)退耕还林工程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GB/T 23235—2009);(12)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评价技术规程(LY/T 1818—2009);(13)人工造林质量评价与指标(LY/T 1844—2009);(14)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606—2003);(15)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LY/T 1626—2005);(16)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数据管理规范(LY/T 1872—2010);(17)森林生态站数字化建设技术规范(LY/T 1873—2010);(18)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T/Y 1687—2007);(19)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 ─2008);(2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2007)。

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

1.1 ICS 65.020..20 B61DB23容器育苗技术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育苗容器 (1)4 育苗基质 (2)5容器苗培育 (2)6 容器苗出圃 (4)7 建立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4)附录A (规范性附录)常用容器规格及其适用范围 (6)附录B (规范性附录)培育容器苗的基质成分及其比例 (7)附录C (规范性附录)基质消毒药剂及使用方法 (7)附录D (规范性附录)主要造林树种及花灌木容器苗出圃规格 (8)附录E (规范性附录)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9)前言容器育苗是苗木培育的新技术,是实现育苗生产现代化、工厂化和集约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培育优质壮苗,缩短育苗期,达到多季造林,提高造林质量,保证造林成活率,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宝明、张玉梅、孙士庆、田红梅、仝延宇、张永光、李延华、田莹、林景江、赵德军、乔滨杰。

容器育苗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露天、温室容器育苗的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容器实生苗培育、容器实生苗出圃及建立容器育苗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露天、温室、大棚内的容器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23/04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DB23/043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DB23/T389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23/39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3 育苗容器3.1 容器种类及技术要求3.1.1 育苗容器应具备的条件有利于苗木生长,具有年度使用性,制作材料易得,加工容易,成本低廉,重量轻,操作使用方便,保水性能好,浇水、搬运不易破碎等。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

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林业行业主要技术标准与规程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26 阅读:1183次 [关闭]一、种子与苗木(一)种子(1)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2)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3)林木种子贮藏(GB/T10016—1988);(4)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14071—1993);(5)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6)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7)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8)林木采种技术(GB/T 16619—1996);(9)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16620—1996);(10)母树林营建技术(GB/T 16621—1996);(11)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04—1999);(12)林木种子检验仪器技术条件(LY/T 1343—1999);(13)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LY/T 1344—1999);(14)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T 1345—1999);(15)中国林木种子区杉木种子区(GB/T8822.2—1988);(16)中国林木种子区马尾松种子区(GB/T8822.6—1988)。

(二)苗木(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6000—1999);(2)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3)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 J128—1992);(4)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1991);(5)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 1185—1996);(6)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LY/T 1882—2010);(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1部分:裸根苗(DB45/T 628.1—2009代替DB/450000B6101—1993)(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2部分:容器苗(DB45/T 628.2—2009)(9)油茶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45/T 625—2009);(10)香樟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LY/T 1729-2008 );(11)扁桃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B45/T 624—2009);(12)《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13)《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国家林业局2004)。

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

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

容器育苗的方法与技术要点由于容器育苗容器中土壤少,空间小的特点,其育苗方法与技术标准与露地育苗极不相同,它深化了露地育苗方法,是一种高集约化的栽培技术。

(一)容器育苗的苗龄与出圃标准露地育苗苗龄南方为一年,北方寒冷地区有些树种需2-3年。

容器育苗可以缩短育苗周期。

一般认为容器的苗龄在8-12周就可以了,广东、广西、江西南部采用秋季育苗,春季造林或早春育苗,雨季(6月)造林。

容器苗的出圃标准:容器苗高度10-15cm,以形成根团为准则。

(二)育苗技术措施容器内营养土要求填满,夯实以后,营养土装至容器的4/5左右,夯实标准以营养土不会从底部排水孔漏出为度。

1、温床催芽、芽苗移栽(1)温床催芽容器育苗为减少空杯率,必须精选种子,对种子进行催芽,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整齐度。

近几年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育苗经验,逐步摸索出具有重大育苗技术突破的“温床催芽,芽苗移栽”技术,并在湿地松、火炬松、雪松、罗汉松、金钱松、红楠、刨花楠等树种育苗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a 筑温床:温床筑在容器育苗地附近,选择平坦,向阳、避风近水源但不积水的地段。

四周开排水沟,用砖砌墙框,床基内宽1-1.2m,内长8-10m,催芽床东西向排列,床北墙高50cm,床南墙30cm,床两端砌成斜面,南北两墙每隔50cm对称留一个小口,放置木棍,以承农膜。

床内先垫铺5cm厚的卵石,卵石上铺15cm厚的河沙(河沙用0.3%硫酸铜或0.1%新洁尔灭消毒)。

b 播种时间:江西大多采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

c 种子处理:温水浸种24-72小时然后用45℃用0.15%福尔马林对种子进行消毒。

d 播种数量:每平方米床床面播0.2-0.25kg种子。

e 播种方法:先将床面拍平,种子均匀播在温床上,用河沙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覆沙后用洒水壶洒水,淋湿。

f 覆盖农膜:将农膜盖在木棍或拱起弧形竹片上,四周压实保温。

g 催芽管理:晴天揭膜淋水三次,上午一次,下午二次,阴天淋水二次,上、下午各一次。

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择 , 苗 容 器 的 准备 , 养基 质 的 配 制 和 育 苗 几 个 环 节 。 育 培 [ 键词 ] 器 育 苗 ; 术 ; 点 关 容 技 要
干 旱 地 区 及 干 旱 季 节 造 林 成 活 率 一 般 较 低 . 了提 高 成 活 为
矾) 等药 剂杀 菌 消 毒 。
率 多 采 用 容 器 育 苗 。容 器 育 苗 是 近 年 兴 起 的一 种 育 苗 新 方 法 。
它 的优 点 是 : 受 栽 植 季 节 限 制 , 器 苗 一 年 四 季 均 可 栽 植 , 不 容 便
4 育 苗
于合 理 安 排 劳 力 有计 划地 进 行 分 期 栽 植 ; 缩 短 育 苗 年 限 , 利 可 有 于 实现 育 苗 机 械 化 。一般 苗 床 育 苗 需 要 8 1 — 2个 月 才能 出 圃 栽 植 , 采用容器育苗 , 但 只需 3 4个 月 或 更 短 的 时 间 即 可 H 圃 , ~ { 而 且 容 器 苗 出 同时 , 去 了起 苗 、 植 等 过 程 。育 苗 全 过 程 都 可 实 省 假
损 伤 , 大 大提 高 栽 植 成 活 率 。其 主要 技 术 要 点 如 下 : 可
1 育苗地 的选择
容 器 育 苗 大 多在 温 室 或 塑 料 大 棚 内 进行 。因为 在 这 种 环 境
下育 苗 , 能人 为 控 制 温 、 度 , 苗 木 创 造 最 佳 的 生 长 条 件 , 湿 为 使
磷 酸钙 或钙 镁 磷 肥 配 制 而 成 。 为 预 防苗 木 发 生 病 虫 害 , 养 基 培 要 消毒 。方 法 是 :用 6 %代森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5 ~ 0 5 0 7 g均匀 拌 入
l 养 土 内 , 用 塑 料 薄 膜 覆 盖 3 4天 , 后 揭 去 薄 膜 , m培 再 ~ 最 l周 后 , 物 气 体 挥 发 后 便 可 使 用 。也 可 用 福 尔 马 林 、 酸 亚 铁 ( 药 硫 黑

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马尾松容器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尾松容器育苗的容器选择、基质配制、种子来源、培育方法、出圃规格及档案管理等主要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XX省马尾松XX和设施内的播种或移植容器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木文件。

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6001育苗技术规程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1.YJ128-1992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1.Y/T2290林木种苗标签1.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容器苗containerseedIing用特定容器培育出的苗木。

3.2基质matriX人工配置的用于植物栽培的一种介质。

4育苗容器4.1 容器种类及技术要求4.1.1 无纺布容器以可降解的无纺布制作。

4.1.2 塑料薄膜容器以无毒塑料薄膜加工制作作,薄膜厚度宜为0.03mm〜0.06mm。

塑料薄膜容器袋底部需打3个~6个直径为0.4cm~0.6cm的小孔。

4.1.3 硬塑料杯以硬质塑料制作,底部设有排水孔,容器内壁有3条〜6条棱状突起。

4.1.4 1.4穴盘以聚苯烯泡沫或塑料为原料制作,穴格规则排列形成一整体。

4.2容器规格4.2.1容器规格的选择依据育苗容器大小根据需培育的马尾松苗木规格来确定,在满足苗木生长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的容器。

马尾松不同容器种类育苗的容器规格见附录A。

4. 2.2容器规格的表示方法筒状容器以装填基质后容器的直径和高度来表示。

穴盘的规格以整体的长、宽、高及内部穴格的个数表示。

5育苗基质4.1 基质成份4.1.1 基质应具备条件容器育苗用的基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a)来源广,成本较低;b)理化性状良好,通气、透水、保湿;C)密度小,不带病原菌、虫卵、杂草种子和石块等杂物。

11第十章容器育苗

11第十章容器育苗

表6-1 培育容器苗的基质成分及其比例
• 配制营养土要注意以下事项:
1.肥料要适量,避免产生烧苗现象。如果 使用的是化学肥料,一般控制在1~2%
2.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再使用,减少带菌和避 免发热烧苗。
3.各种成分要混合均匀。如果混合不均匀, 也会产生烧苗现象。
4.营养土充分混合后堆放一段时间再用,以 免烧苗。
• 容器育苗防根深生长的方法
(1)移动容器苗法
移动容器法是最简单防止根扎入地下的 方法,指人工定期移动容器,扯断伸出容 器底面的根系,防止根系扎入地下过深而 影响起苗,以促进根团的形成。容器陈列 在苗床上的,可用偏平、薄而锋利的铁铲, 双手将铁铲插入容器和苗床之间,切断人 土的苗根,可节省劳力和时间。人工移动 容器或铁铲切断扎入地下苗根后,要用水 淋容器苗,使苗木的生长保持平衡,不至 于因伤根养基 质和精细管理,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 并可缩短育苗周期。苗的出圃率较高
• 第三,容器播种往往比圃地育苗节约 2/3~3/4的种子
• 第四,设施容器育苗可以提前播种, 延长苗生长期,并且不受季节限制, 可以周年生产,且管理方便
• 第五,育苗全过程都可实行机械操作, 有利于育苗工厂化。
5.调节PH值,满足树种的需要。
(二)装袋、置床与消毒 1.装袋 2.置床 3.消毒 (三)移苗或播种、扦插 1.移苗 2.播种 3.扦插
容器育苗:移苗
(四)容器苗的管理
• 容器育苗的管理措施主要有灌溉、遮荫、 盖膜、施肥、病虫防治等
1.灌溉 2.遮荫 3.盖膜 4.追肥 5.病虫害防治
二、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 容器育苗技术 (一)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基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 好具备下列条件:
1.来源广,成本较低,具有一定肥力。 2.理化性状良好,有较好的保湿、通气、排

第五章容器育苗技术

第五章容器育苗技术
成本核算,容积为250mL的硬质容器壁涂刷碳酸 铜与乳胶漆的混合液,当碳酸铜浓度在100~ 200g·L 时,每只容器的成本为0.003~0.005 元。
※※青海云杉容器育苗实例
1 容器选择
培育l~2a生苗出圃造林。直径6.4cm、下 口直径4.9cm,高l3~l5cm,壁厚 0.25mm的无底蜂窝状塑料薄膜育苗容器。
第五章 容器育苗
一、容器育苗的概述

1、容器育苗的概念 容器化育苗技术又称控根快速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调控
根系生长为核心的新型快速育苗技术。
优势:
第一,采用容器栽培可以无季节限制地供应园林绿化苗 木,满足反季节施工的市场需求。
第二,容器栽培生产的苗木质量较高,成活率高,绿化 效果好,种植前不用修剪,可以一次成型,立竿见影。
பைடு நூலகம் 育苗袋
育苗袋
三、营养土的配制 1.营养土应具备的条件:
a:具有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b:浇水后不出现板结现象; c:持水力和通气性良好; d:重量轻,便于搬运,能支持苗木而不倒伏。 e: 用经过火烧或高温(70~80℃)消毒过的土壤。
2.营养土的基本成份:
土壤、有机质和粗团聚体(如珍珠岩等)。
外加过磷酸钙3%
加勒比松、黑荆松等
火烧土或腐殖质土或圃地土30-40%,黄心土 大麻黄、大叶相思、台湾相
40-50%,腐熟厩肥10-20%,外加过磷酸钙3%

火烧土30-40%,圃地土40-50%, 腐熟厩肥10-20%,外加过磷酸钙3%
桉树类
黄心土50-60%,火烧土20-30%, 菌根土10-20%,外加过磷酸钙2%
4 播种 播种前使基质吸足水。 4.1 播种量 每容器3~5粒。 4.2 覆土 有机肥:细沙:土=2:4:4 厚度0.5cm 浇水→覆盖(农膜或较细软的作物秸秆)→种子

容器育苗管理技术

容器育苗管理技术

容器育苗管理技术容器苗的优点是在起苗和栽种过程中能使根系少受损伤或不损伤,种植不受时间限制,无缓苗期,成活率高、发根快、生长旺盛。

特别对于不耐移栽的树种,尤其适用容器育苗。

容器所盛培养土基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容器育苗常在设施大棚中进行,使苗木生长发育获得最佳的营养和适应环境条件,有利于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工厂化育苗,同时在苗木质量、数量以及提早苗木出圃等方面效果明显。

基地概况浙江省云和县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重河湾基地苗圃试验的容器育苗圃地海拔186〜21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6℃,年平均降水量1546mm。

▲播种育苗容器容器种类现用于容器育苗生产的容器种类有塑料容器、无纺布容器两大类。

从容器制作材料来看,塑料容器一般为聚氯乙烯和聚酯类塑料,按质地不同又可分为薄膜型和硬质型,能多次使用,但不能降解,造林时要去掉。

无纺布容器是一种环保型、能自然降解的控根育苗容器,造林时不需要拿掉,且有利于造林成活。

▲种子直播苗容器形状、规格及其对苗木质量的影响育苗容器的形状有圆柱形、棱柱形、方形、锥形、蜂窝状等。

规格因树种、培育时间的不同差异较大。

薄膜容器用于培育3〜6个月苗木。

规格为4.5cm×8cm、4.5cm×10cm。

研究表明,在4.5cm×10cm的圆柱形轻基质容器可培育一年生高度在50cm以下,地径在0.5cm以下的苗木质量好,且单位面积上产苗量适宜,该规格容器是当地容器苗培育的最佳容器。

无纺布容器规格为14cm×18cm、15cm×18cm容器适合培育二年生、高度100cm以下、地径1cm以下的苗木。

无纺布容器规格在20cm×20cm适应培育三年生苗木。

同时根据不同容器规格,可培育不同规格的苗木满足市场需求。

控根塑料容器可培育多年生大规格苗木。

▲小苗上容器培育技术育苗方法容器育苗主要有直播育苗、芽苗移栽、小苗移植3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