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菌性、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的区别
植物病害类型
![植物病害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939e65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1.png)
植物病害类型
植物病害含义: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阻碍了正常生长、发育的进程,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植物病害分类: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
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叫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具有传染性。
由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不具有传染性。
侵染性病害可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和线虫病害等。
(1)真菌性病害: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称真菌性病害。
在植物传染病中,真菌性病害的种类最多,占全部植物病害的70-80%以上。
如: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等。
(2)细菌性病害:由植物病原细菌原引起的病害,常称植物细菌性病害。
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西瓜细菌性果斑病、马铃薯青枯病、番茄青枯病等。
(3)病毒性病害:由植物病原病毒引起的病害叫病毒性病害。
如:玉米粗缩病、小麦黄矮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西瓜绿斑驳病毒病等。
(4)线虫性病害:由植物病原线虫引起的病害叫线虫性病害。
如:花生根结线虫、甘薯根结线虫、黄瓜根结线虫、番茄根结线虫等。
教你区分作物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生理性病害
![教你区分作物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生理性病害](https://img.taocdn.com/s3/m/4092250cfad6195f312ba670.png)
植物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的简易区别一、生理性病害具有“三性一无”特点:1、突发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发病时间多数较为一致,往往有突然发生的现象。
病斑的形状、大小、色泽较为固定;2、普遍性:通常是成片、成块普遍发生,常与温度、湿度、光照、土质、水、肥、废气、废液等特殊条件有关,因此,无发病中心,相邻植株的病情差异不大,甚至附近某些不同的作物或杂草也会表现类似的症状;3、散发性:多数是整个植株呈现病状,且在不同植株上的分布比较有规律,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环境条件,植株一般可以恢复健康;4、无病征:生理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二、传染性病害具有“三性一有”特点:1、循序性:病害在发生发展上有轻、中、重的变化过程,病斑在初、中、后期其形状、大小、色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田间可同时见到各个时期的病斑;2、局限性:田块里有一个发病中心,即一块田中先有零星病株或病叶,然后向四周扩展蔓延,病健株会交错出现,离发病中心较远的植株病情有减轻现象,相邻病株间的病情也会存在着差异;3、点发性:除病毒、线虫及少数真菌、细菌病害外,同一植株上,病斑在各部位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其病斑的发生是随机的;4、有病征:除病毒和类菌原体病害外,其它传染性病害都有病征。
如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有脓状物,真菌性病害在病部有锈状物、粉状物、霉状物、棉絮状物等。
当然,不管是生理性病害还是传染性病害,在进行诊断鉴定时,为了更加准确,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验室鉴定,才能更进一步取得较准确的鉴定结果。
一、各类病害的主要特征(一)真菌性病害:1、会产生不同形状的病斑。
2、病斑上会产生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无臭味。
(二)细菌性病害:1、叶片上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而且病斑处很薄易破裂或串孔。
2、根茎叶易腐烂、有臭味。
3、果实上有疮痂,在果实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维管束易变褐色。
(三)病毒性病害:病症主要表现在嫩叶上,种类虽少,但危害大,易得难治。
植物病害的类型
![植物病害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81a405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8.png)
植物病害的类型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受到病菌、病毒、真菌、细菌、线虫等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侵害,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或是死亡。
根据病害的不同特点和症状,植物病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如黑腐病、炭疽病等。
2. 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霉菌病、锈菌病、腐霉病等。
3. 病毒性病害: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如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
4. 线虫性病害:由线虫引起的病害,如根结线虫病、叶线虫病等。
5. 真菌病和细菌病复合病害:由真菌和细菌同时侵染引起的病害,如炭疽病和晚疫病、黑腐病和青枯病等。
6. 生物性病害:由昆虫、螨类、蜘蛛等动物或鸟类、啮齿类等哺乳动物引起的病害,如蚜虫、白粉虱、螨虫等。
以上是常见的植物病害分类,不同类型病害的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根据病害类型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 1 -。
植物病害鉴别诊断技术和预防方法
![植物病害鉴别诊断技术和预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9b7e9983c4bb4cf7ecd1e5.png)
植物病害鉴别诊断技术和预防方法作者:吴学敏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12期在日常农业种植生产中,常有病害发生的现象,如果能在植物发生病害的第一时间就能尽快的正确进行鉴别诊断,就可以为消除植物病害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技术保障。
本文将主要从植物的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来进行相关分析,希望能为农业生产种植中的病害鉴别诊断提供些许帮助。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真菌性病害通常有孢子,粉末等;细菌性病害通常会附着在植物的叶面上,较为常见的是导致叶面腐烂现象;也有的细菌性病害會寄生在植物体内导致茎干、根系发生腐烂。
病毒性病害通常没有分泌物,但植物会从内到外的慢慢坏死,植物本身也会表现出病态,最后会慢慢地枯萎而死。
一、细菌性病害在蔬菜种植的过程中,常会发生细菌性病害,要想及时对细菌性病害进行防治,就要先进行准确的诊断,从外部形态观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看是否长毛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主要区分标准,就是看植物出现病害的部分是否长毛。
在种植黄瓜时,细菌性霜霉病与角斑病的症状是比较相似的,细菌性霜霉病发生时,植物的叶片会出现多角形病斑,在进行病害辨别时很容易混淆,唯一的区别就是在潮湿的环境中霜霉病的病斑上会长出黑色的霉。
2、根茎腐烂且有黏液细菌性病害的特征是能嗅到臭味。
如在种植辣椒、大白菜等蔬菜时常出现的软腐病,经过仔细观察会发现蔬菜的根茎部分有腐烂的现象而且会带有黏液,并且可以嗅到臭味。
3、果实溃疡或疮痂在番茄和辣椒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的果实内部有小的突起物,其实这就是番茄溃疡病和辣椒疮痂病的显现。
另外,有些植物的根部也会有青枯的状况,如常发生的辣椒青枯病。
预防方法:种植地区要避免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要精选种子并在种植前将种子做好消毒处理,可减少细菌性病害的发病几率。
如果是移栽的植物,注意要保护好植物的根茎以防感染病菌,种植的全过程中,要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还要注意在种植地区设排水沟,尽量避免土壤的粘性过大。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a0ab1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d.png)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农作物是人类的重要粮食来源,然而病虫害却常常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了解不同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有助于科学防治,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文将针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分类和介绍其特点。
一、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病害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类型之一。
真菌通过侵入农作物组织中繁殖,造成根部腐烂、叶片凋黄、果实腐烂等症状。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穗病、锈病等。
这些病害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侵害范围广,且难以根除。
二、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病害,也是农作物病害中的一类重要问题。
细菌通过叶片、茎秆等部位的伤口侵入,引起叶片枯萎、茎秆溃烂等病状。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红枯病、炭疽病等。
细菌性病害的特点是在潮湿环境下传播迅速,对防治措施要求较高。
三、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病毒通过昆虫、介体等方式传播,使农作物叶片出现黄化、畸形等病状。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花叶病毒病、黄化曲叶病等。
病毒性病害的特点是传播迅速,且防治手段有限。
四、昆虫害昆虫害是农作物破坏最为严重的病虫害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直接损害。
昆虫通过咬取叶片、蛀食果实等方式危害农作物。
常见的昆虫害有蚜虫、螨虫、食叶害虫等。
昆虫害的特点是数量庞大、繁殖迅速,对防治措施要求精细和全面。
五、鸟兽害鸟兽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啄食农作物的果实、坏果、垫果以及破坏作物的茎叶等。
常见的鸟兽害有知更鸟、松鼠、野兔等。
鸟兽害的特点是对作物造成直接损害,需要采取防鸟网、防兽栏等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杂草害杂草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会造成相应的危害。
杂草与农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抑制作物的生长。
常见的杂草有苦草、马齿苋、稗草等。
杂草害的特点是种类繁多,繁殖力强,对农田的管理要求严格。
总结起来,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每一类病虫害都有其特点和传播方式。
了解这些特点和传播方式,有助于农民科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各种真细菌病害的区别
![各种真细菌病害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70032d4f78a6529657d53df.png)
真细菌病害区别一资料1、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的蔬菜病害可表现出斑点、萎蔫、畸形等病状。
但细菌性病害也可引起同样的病状,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真菌性病害在发病部位可看到蜘蛛状或絮状的菌丝体,有的还有菌核等到菌丝体的变态。
在发病部位表面长有各种霉状物,这是识别真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
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
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例如黄瓜白粉病,叶上病斑处出现白色状物。
再如瓜类与番茄灰霉病,受害叶片、残花及果实上出现灰色霉状物。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蔬菜的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疫病、枯萎病等。
防治方法:一般可选用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2.2% 的普力克水剂、50%的速克灵粉剂、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2、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蔬菜病害,主要有斑点、溃疡、萎蔫、坏死及腐烂等类型。
坏死、腐烂、畸形都是细菌破坏了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
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多表现为急性型的坏死斑并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
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
在柔嫩、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腐烂。
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
萎缩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全部发生。
细胞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叶片都出现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但霜霉病在潮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的霉,而角斑病则没有。
防治方法:一般选择72% 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25% 得络氨铜水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3、病毒性病害蔬菜病毒性病害多是全株性的慢性病害,外部表象症状常为花叶、褪绿、环斑、枯斑、丛矮及叶片皱缩等。
花叶表现为叶片皱缩,有黄绿相间的花斑。
植物侵染性病害有哪些
![植物侵染性病害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4a297853c1ec5da51e27079.png)
植物侵染性病害有哪些
植物病害通常分为非浸染性和浸染性病害。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植物侵染性病害究竟有哪些种类,那么植物侵染性病害有哪些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由于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多种类型。
1。
病毒性病害
病毒是一类体积极其微小、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见到)的非细胞形态的寄生物。
病毒只能在活体内生活繁殖,是一种专性寄生菌。
病毒病害。
细菌性和真菌性、病毒性病害的区分
![细菌性和真菌性、病毒性病害的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76f63749e518964bcf847c1d.png)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湖北省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彭邦凤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
比较如下:一、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二、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四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
三、细胞大小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
四、增殖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五、名称组成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
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破了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导致的后果。
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
病害的主要种类介绍
![病害的主要种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f4d9b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a.png)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和浇水 ,保持田间通风良好。
化学防治
使用对细菌性病害有效的农药,如农用链霉素、 新植霉素等,注意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
生物防治
利用对细菌性病害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进行生物 防治,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等。
04
病毒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的特点
由病毒引起
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 不同于其他由细菌或真菌引起
的病害。
传染性强
病毒可以通过昆虫、汁液、染 病植物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强 。
症状多样化
病毒性病害的症状多样化,常 见的有花叶、黄化、畸形、坏 死等。
防治困难
由于病毒结构简单,复制速度 快,防治病毒性病害较为困难
。
常见病毒性病害种类
烟草花叶病
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出现花斑,严重 时叶片皱缩、畸形。
番茄病毒病
感染番茄病毒病的番茄植株出现花斑、坏死 等症状,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黄瓜绿斑病
感染黄瓜绿斑病的黄瓜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 斑纹,严重时叶片枯死。
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病毒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是防治病毒性病害的有效方法。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病害 进行防治,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的 优点。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对病害进行防治,但需 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 对环境和植物造成污染和伤害。
02
真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害的特点
形态多样
真菌性病害的形态多种多样,包括叶斑、腐烂、坏死等。
侵染循环复杂
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
![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2b2489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b.png)
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农作物是农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而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常见的问题。
病虫害给农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早了解和有效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非常重要。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农作物病虫害的一些常见类型,帮助农民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病害1.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类型之一。
它们通过真菌感染植物的根、茎、叶片或果实,导致病害的发生。
例如,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和土豆晚疫病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预防真菌性病害可以采取旋转种植、良好的通风和及时喷洒杀菌剂等措施。
2.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也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它们通过细菌的感染导致农作物植株出现病状。
例如,番茄斑点病、马铃薯软腐病和柑桔黄龙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控制细菌性病害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的施肥控制和病株的及时清除等。
3.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农作物疾病。
病毒通过叶蝉、蚜虫等昆虫传播给植物,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例如,马铃薯花叶病、西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都是常见的病毒性病害。
防控病毒性病害的方法包括消灭病毒源、加强农作物抗病能力和控制病毒传播媒介的数量。
二、虫害1. 鞘翅目虫害鞘翅目虫害是指以鞘翅目昆虫为主要危害对象的农作物虫害。
它们通过叶片、茎、果实等部位为食,造成农作物的部分或整体损失。
例如,水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和小菜蛾都是鞘翅目虫害的典型代表。
预防鞘翅目虫害的方法有合理施肥、深耕除蛀根等。
2. 鳞翅目虫害鳞翅目虫害是指以鳞翅目昆虫为主要危害对象的农作物虫害。
它们以幼虫阶段为害,通过食用农作物的根、茎、叶片等部位造成损失。
例如,棉铃虫、菜蚜虫和黄斑跳甲都是鳞翅目虫害的典型代表。
控制鳞翅目虫害的方法包括采用生物防治和使用合理的化学农药。
3. 直翅目虫害直翅目虫害是指以直翅目昆虫为主要危害对象的农作物虫害。
直翅目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形式多样,既有刺吸,又有啃食。
例如,蓟马、蚜虫和白蝗都是直翅目虫害的常见代表。
植物细菌病、真菌病、病毒病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植物细菌病、真菌病、病毒病的特点及判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09f7504693daef5ff73d43.png)
·27·在种植农作物时难免会遇到疾病的困扰,导致植物生病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细菌性疾病,一种是真菌性疾病,还有一种是病毒性疾病,这三种类型的疾病表现方式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种植户必须学会辨识方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者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首先是看症状类型通常我们把生病植物变化分成5大类型,就是腐烂、坏死、变色、萎蔫、畸形。
真菌性病害:由于真菌的种类很多,不同真菌能够造以上5类病状,其中最常见的是坏死和腐烂,如玉米大小斑病、小麦叶枯病、大白菜黑斑病等各种形状的叶斑病,坏死发生在根部或茎杆上就形成枯萎病、根腐病;细菌性病害:细菌通常破坏细胞壁,让细胞内的物质外渗或阻塞水和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所以主要造成腐烂、萎蔫症状;病毒性病害: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会立刻杀死植物,主要是改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引起植株颜色或形状的改变,我们叫它变色和畸形。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目前已知病害中种类最多的病害,约占病害种类的80%-90%,各类病害中以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类型最多,可以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点是在受害部位出现真菌的繁殖器官,真菌在植物上形成的特征成为病症,说诊断病害是否属于真菌病害的主要依据。
常见症状如下:白粉类: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颗粒由白变黄,最后变黑。
这类病害通称白粉病,是子囊菌中白粉菌引起。
如油麦菜白粉病。
煤污:在叶、枝、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很易用手擦去。
常称煤污病。
这种病害发生通常与蚜虫、木虱、蚧虫密切相关,病菌大多属于子囊菌中的小煤菌目和煤菌目,半知菌中的多种病菌。
如大叶黄杨煤污病。
锈粉: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枯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是病菌不同阶段的孢子,常称为锈病。
病菌属于担子菌中的锈菌目。
如梨锈病。
霜霉:可为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吗,霜状或稀或密,叶片正面往往黄色,无明显边缘,常称为霜霉病,病菌属霜霉属。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c6bc68d240c844769eaee68.png)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一、园林植物病害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不良环境得影响及有害生物得侵染而导致外部形态及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得病理变化,致使植物品质、产量及观赏特性下降甚至死亡得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得因素很多,主要有不良环境影响、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藻类与寄生性种子植物等有害生物得侵染等引起。
根据致病原因得不同,园林植物病害可分为生理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等几种类型。
(一)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也叫非侵染性病害,就是指植物由于受温度、水分、光线、土壤状况、肥料、药物以及空气成分等不良环境影响而呈现出受害症状,并影响植物得正常健康生长得现象,包括环境温度变化超过植物本身得忍受范围而出现得寒害、冻害、热害;因缺水而出现枯萎;因光线太强或太弱而出现得灼害或生长柔弱;因水分或土壤酸碱度不适合植物要求范围而出现得受害症状;因缺肥或施肥太多而出现缺肥症状或肥害症状;因施药过浓而出现得药害症状;因空气中含有有害成分而导致植物受害等等。
生理性病害不会传染,一般也不能通过药物防治。
对生理性病害得防治,主要通过良好栽培技术来创造与改善适合于植物生长得外界环境来消除有害因素得影响。
如对喜酸性植物如杜鹃花、栀子花等栽培时避免使用碱性土壤,并通过施用硫酸亚铁等酸性肥料酸化土壤环境避免缺铁性病害得出现;而对空气污染严重得厂房区应选用抗污染性较强得植物品种等。
(二)真菌性病害植物体因受真菌得侵染而出现受害症状得病害叫真菌性病害。
真菌就是一类没有叶绿素得低等生物,一般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瞧清楚。
它们主要借助风、雨、昆虫及花木得种苗传播,通过植物表皮得气孔、皮孔、伤口等侵入植物体内,并在受侵染部位上表现出粉、锈粉、白绢、斑点、枯萎、煤污、畸形等症状、常见真菌性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黑斑病、白粉病、锈病、白绢病等、(三)细菌性病害植物被细菌侵染而出现得病害叫细菌性病害。
细菌就是一类单细胞低等微生物,它们一般借助雨水、流水、昆虫、土壤、花木种苗、病株残体及园林工具等传播,从植物体表气孔、皮孔、伤口等侵入花卉体内,引起危害、细菌性病害得主要症状为水渍性斑点、溃疡、萎蔫、畸形等。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594cc5f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f.png)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会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准确识别和有效防治病虫害成为了农民和农业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植物病虫害种类、识别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一、病虫害分类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和寄生虫害。
真菌病害通常表现为植物叶片、茎秆或根部出现斑点、腐烂等现象,例如稻瘟病、小麦锈病等。
细菌病害则表现为水浸状斑点、腐烂等症状,例如水稻白叶枯病、茄科植物青枯病等。
病毒病害往往导致植物叶片变形、黄化、皱缩等症状,如花椰菜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等。
寄生虫害包括昆虫、螨类等,它们会吸取植物汁液、破坏植物组织,如蚜虫、红蜘蛛等。
二、病虫害识别准确识别病虫害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识别病虫害的几种方法:1、观察症状:仔细查看植物的叶片、茎秆和根部,观察是否存在变色、斑点、水浸状斑块、虫洞、叶片变形等症状。
2、注意发病环境和传播途径:了解病虫害的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有助于判断是否有潜在的危害。
3、调查历史记录:查阅历史记录,了解该地区过去是否有类似病虫害的发生,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4、借助专业工具: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病虫害的特征,如病菌的菌丝、昆虫的虫态等。
三、病虫害防治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或生物农药等方式控制病虫害。
例如,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赤眼蜂等来控制蚜虫等害虫;使用微生物如苏云杆菌来防治细菌性病害。
生物防治具有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2、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严格按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对环境造成污染。
3、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方法如捕杀、诱杀等来防治病虫害。
例如,人工摘除病虫害较严重的叶片;设置黄色板诱杀蚜虫;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夜蛾类害虫等。
4、农业防治: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植物侵染性病害分类
![植物侵染性病害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d1313d979563c1ec4da7179.png)
植物侵染性病害分类
由病毒、类菌原体、细菌、真菌、线虫、螨类、藻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
那么植物侵染性病害分类有哪些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由于侵染源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等多种类型。
其中真菌性病害又可分为低等真菌和高等真菌。
低等真菌能够引起植物发生霜霉病、晚疫病、猝倒病、根腐病等。
另一类是高等真菌,能够引发植物的白粉病、炭疽病、立枯病、黄萎病等。
侵染循环和侵染来源,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
第一: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对寄主进行侵染活动。
在同一生长季节中,受初侵染的林木上,病原物产生孢子和其它繁殖体,继续。
农业植物病理学重点
![农业植物病理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47b9f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4.png)
1. 水稻恶苗病的初侵染源是(主要是带菌种子,其次是病稻草,以分生孢子越冬)。
2. 叶瘟典型病斑分为三部一线即(外层-黄色晕圈中毒部)、(内圈-褐色坏死部)、(中央-灰白色崩溃部)和(病斑两端中央叶脉变褐-坏死线)。
3. 稻白叶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有(病稻草{老病区主要} )、(病稻桩)和(带菌谷种{新病区主要} )。
4. 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是(灌浆期)。
5. 小麦散黑穗病菌的初侵染来源是(带菌种子{以休眠菌丝越冬} ),防治的中心措施是(种子处理)。
6. 小麦纹枯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菌核和病残体中菌丝体)。
7. 棉花枯、黄萎病的初侵染来源(无再侵染),在新病区主要是(带菌棉籽),而在老病区主要是(带菌病残体、土壤和土杂肥)。
8. 大豆胞囊线虫的越冬胞囊内的卵孵化以(二龄)幼虫侵入寄生根。
9. 甘蓝型油菜病毒病在叶片上的症状有(黄斑型)、(枯斑型)和花叶型三种,而白菜型油菜其典型症状是在苗期产生(明脉{花叶} )和(畸形{矮化僵死} )。
10. 山芋黑斑病防治措施中的一留二浸三高指的是(一留$无病留种地%、二浸 $药剂浸种薯、种苗%、三高 $高温育苗、高剪苗和高温处理贮藏% )。
第一篇水稻病害1.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症状类型:苗瘟、叶瘟(病斑类型: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褐点型)叶枕瘟、节瘟、颈穗瘟、谷粒瘟等纹枯病(水稻三大病害之首)白叶枯病(细菌病害)症状类型:叶枯型、急性型、中脉型、凋萎型、黄叶型水稻三种检疫病害:霜霉病、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水稻上没有的病害:白粉病、炭疽病、锈病、溃疡病2.水稻纹枯病菌以什么形式在哪些场所越冬?在田间如何传播?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
菌核随水传播,受季候风的影响多集中在下风向的田角,田面不平时,低洼处也有较多的菌核,因而这些地方最易发现病株。
3.影响稻曲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化学药剂防治应掌握在水稻的什么时期?温度,湿度,降雨,光照,其中湿度和降雨影响最大。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a4901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a.png)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依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
植物虫害包含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
常见的种类有:〔一〕炭疽病类1.病症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病症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病症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强化培植治理,培养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不偏施氮肥。
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1.病症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但凡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病症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
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随风雨传播。
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及时去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强化培植治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良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纳滴灌,尽量防止对植株直接喷灌。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区别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61aeb503b3567ec102d8a59.png)
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是危害农作物的主要病害,只有正确区别对症下药,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主要特征区别为:1. 真菌的菌体多数是丝状体,有细胞壁和细胞核;细菌外形杆状,多数有鞭毛,且长,2真菌的生殖方式为无性和有性繁殖方式而细菌为裂殖繁殖方式。
病害主要区别是:真菌性病害是植物病害中发生程度最高、最常见的一种,可分为低等真菌性病害和高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植物病害中最少见的一种,但有许多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却很严重,造成大量减产或毁田;植物病毒性病害又称花叶病,发生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
1、主要种类:黑粉病、白粉病、锈病、霜霉病、菌核病等。
蔬菜上常见的有茄子黄萎病、瓜类白粉病、霜霉病;大田作物上如向日葵菌核病,西瓜、水稻的三大病害等。
2、主要症状
发生真菌性病害的植株上一般都产生白粉层、黑粉层、霜霉层、锈孢子堆、菌核等,若在病株上看见上述特征之一,可先初步判断为真菌性病害。
二、细菌性病害
1、主要种类:十字花科软腐病、茄科青枯病、马铃薯环腐病、水稻叶枯病。
2、主要症状:细菌通过植株的气孔、伤口等处侵入,发病后的植株一般表现为坏死、腐烂或萎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植物细菌性、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的区别
细菌性病害与其他病害的区别,一是植株病变部位无明显附属物(如菌丝、霉、毛、粉等);二是发病后期病变部位往往有菌脓出现,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菌丝、孢子等)。
细菌病害的病症主要有:
1、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气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
2、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液——细菌脓。
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
鉴别茄子青枯病和枯萎病就可用此法区别。
3、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
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
如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4、镜检:细菌病害,除少数(如苹果根癌病)外,绝大多数能在受害部位的维管束或薄壁细胞组织中产生大量的细菌,并且吸水后形成菌溢,因此,镜检病组织中有无细菌的大量存在(菌溢的出现)是诊断细菌病害简单易行的方法。
遇到细菌病害发生初期,还未出现典型的症状时,需要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其方法是,切取小块新鲜病组织于载玻片上,滴点水,盖上玻片,轻压,即能看到大量的细菌从植物组织中涌出云雾状菌泉涌出。
早期确诊水稻白叶枯病常采用此法。
由细菌引起的蔬菜病害,主要有斑点、条斑、溃疡、萎蔫及腐烂等类型.病斑多表现为急性型的坏死斑.病斑初期呈半透明的水浸状,边缘常有油浸头及褪绿的黄色浑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溢出菌脓,形成显著的病症.化学防治该病,一般选择72%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和铜制剂。
蔬菜细菌性病害主要有茄科蔬菜青枯病、白菜类软腐病、萝卜黑腐病、西瓜细菌性褐斑病、黄瓜角斑病等
真菌性病害:
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
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根肿或瘿瘤。
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
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菌。
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
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
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
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侵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
6.芽孢纲病原真菌。
以侵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统发病,如枯萎病,黄萎病等。
7.腔孢菌纲的黑盘孢菌。
其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白色的黏液。
8.球壳菌目的真菌。
引起的病状类型较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
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形成干腐或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
但是,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
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在多数情况下以系统浸染的方式浸害农作物,并使受害植株发生系统症状,产生矮化、丛枝、畸形、溃疡等特殊症状。
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变色、条纹、枯斑或环斑、坏死、畸形。
病毒病害的传播、浸染和致害过程与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的表现有很大的区别。
病毒病多为系统性侵染,没有病征,易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往往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染试验证实其传染性。
植物病毒病的传染方式有:机械(摩擦)接触传染、嫁接传染、介体(包括昆虫、线虫、真菌、螨类和菟丝子)传染、花粉及种子传染等。
由于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它的侵染来源都与活体(活的动物、植物体或介体)有关,传染要使病毒接触活体。
例如汁液摩擦接种,要用新鲜的病毒汁液,摩擦的目的是造成寄主植物体表面的微伤,使病毒有可能进入活的细胞,过重的损伤造成组织坏死并不利于病毒的传染。
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植物汁液的方式更容易满足植物病毒传播的两方面要求。
通过植物组织汁液的摩擦接种和蚜虫传播试验了解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在防治上对病毒病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手段往往很不奏效,所以要实行综合措施为主进行防治。
大白菜病毒病的症状为幼苗受侵后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即沿叶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
成株被害,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皱缩、变硬而脆,后期出现褐色斑点或褐色坏死条纹、植株矮化。
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简称TuMV)、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所致,前两种病毒能由蚜虫和汁液传染,第三种只能以汁液传染。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是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两种。
前者的症状为叶片皱缩、变小;叶尖向下弯曲,全株矮化,叶片色泽深浅不均,以后出现黑褐色坏死斑,质地变脆,严重时全株发生坏死性叶斑,自下而上枯死。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是由马铃薯X病毒(简称PVX)和马铃薯Y病毒(简称PVY)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
PVX只能由汁液传染,昆虫不传染。
PVY的传染方式有汁液与蚜虫传染。
马铃薯卷叶病的症状为叶缘向上卷曲,病重时呈圆筒状。
叶片色泽较浅,有时叶背面呈红色或紫色。
叶片变厚变脆,病叶不出现萎蔫下垂的现象,矮化亦不甚明显。
其病原物是马铃薯卷叶病毒(简称PLRV),只能由蚜虫传染,而汁液接触无传毒效果。
田间常见的病毒性病害主要有:水稻条纹叶枯病、烟草花叶病、蔬菜花叶病毒病、马铃薯花叶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等。
2、农作物“病毒病”的主要防治药剂:
“超敏蛋白(Harpin)”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新概念”植物免疫诱抗剂。
它是一种来源于微生物的天然蛋白,区别于传统农药、肥料、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它基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从转变传统作用机制着手,作为植物细胞外的一类神奇的特种细胞外信号,它能够通过植物受体(主要是植株叶片受体)的信号传导,激活植物细胞内的信号物质,诱导植物自身多条信号通道的基因高效表达,激发和提升植物共有功能机制和潜能(生长发育、系统抗性、自我修复、营养输送)的高效表达。
而又主要体现在提高植株自身的病害防御能力和生长能力,能在促进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的同时,大量减少农药、杀菌剂和肥料的施用量。
2013年,四川海博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以色列著名农业生物科研机构“Galilee-Green(嘉利利-绿色)实验室所最新研发的“超敏蛋白技术”引入中国。
而全世界在这一领域仅有两项原创性发明专利技术在植保工程中成功应用(一项为美国 Eden 伊甸生命科技公司所拥有的“Messenger” ,一项为以色列“Galilee-Green(嘉利利-绿色)实验室所拥有的“蛋白”)。
公司在成功引入该技术后,至今已完成了12个hrp基因的国际注册(GenBank),构建了多个相关hrp基因的融合表达,目前已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采用该技术所生产的“超敏蛋白”产品能从根本上增强植物免疫能力,使植物主动抵御病害,大幅减少农药和肥料使用量,在改善农业污染的同时,大幅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在以色列“Galilee-Green(嘉利利-绿色)实验室”过去近6年数十万亩作物的田间试验中证明:“超敏蛋白”可以诱导90多种作物主动抵抗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物所造成茎腐、霜霉、花叶、枣疯、叶枯、黑腐、白粉、红粉、灰霉、蔓枯、炭腐、锈病、疫病等70余种病害及20多种虫害的浸染,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40%~80%,并且可以使作物增产10-75%,在实际使用中最高可减少50%的肥料、农药、杀菌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