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母猪受胎率关系的初步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份温度与母猪受胎率关系的初步探讨
班级:畜牧兽医153
毕业生:qq
指导老师:ww
摘要:笔者对浙江省某集约化养猪场2012年-2013年6650头次的母猪配种记录进行整理和数据统计,分析了各个月母猪受胎率的情况。统计分析表明1月、3月、11月、12月母猪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1)为全年最高。7月、8月、9月的高温对公猪精子形成危害极大从而导致这3个月母猪受胎率极显著低于其他月(P<0.01)为全年最低。
关键词:母猪;月份;受胎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months and sow conception rate
Grade: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153
Student Name: Tang Wu
Supervisor: Fan Yue gang
Abstract:The author of an intensive pig farm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2012-6650 head 2013 sow mating records and data statistics,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each month sow conception rate.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1 month, 3 months, November, December sows conception rat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months (P < 0.01), the highest for the year.In July, August, September great harm of high temperature on boar sperm formation resulting in this 3 months sows conception rat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other month (P < 0.01) for the year.
Key words:The sow;Month;Conception rate;
1.综述
1.1历史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不仅是农业的重要的组成成分,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畜牧业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养猪业在畜牧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随着养猪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是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最佳方案。
为了迎接21世纪带来的畜牧业挑战,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率,人工授精技术的实施变得十分重要。人工授精技术的出现与过去自然交配相比,不仅加快了品种的改良速度,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生产与经济效益。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Spallanzani首先对狗实施人工授精技术获得成功[2]。20世纪以来国外人工授精技术发展很快,1985-1988年在25个猪场每年进行976头次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84%-88%,每头公猪承担40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欧洲是猪人工授精技术普及率最高的地方。根据报道,目前有8个国家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超过50%,特别是挪威,100%的国家级原种场采用人工授精,50%的商品猪场采用人工授精[3]。
我国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开始于1930年,于1932年首次试验成功。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发展很快,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4]。
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大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农户中已经逐步被接受和推广使用,并且大部分效果突出,具有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降低猪场成本等优点。
据统计,目前国内养猪采用人工授精的比率,在大种型种猪场约为80%—90%,小型种猪场约为50%—60%,农村散养户约为40%—50%。因此,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十分普遍[1]。但是,此项技术在实践生产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公猪精液的原因,母猪的自身原因等,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人工授精对母猪的受胎率往往达不到人们预想的结果。所以应从多方面的的考虑来提高母猪受胎率,从而加大猪场的生产效益及经济效益。其中季节温度与母猪受胎率的高低往往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致力于研究季节温度与母猪受胎率的关系。
1.2研究现状
根据研究报告,人们已经知道母猪在一年四季中均能发情,季节因素对它们的发情影响不大,但受胎率则会随着季节的不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即冬季最高、春秋两季次之、夏季最低。由于夏季气温较高,一方面高温对种猪精液质量有这严重的影响,公猪的精液活力与环境温度呈现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夏季有些养殖猪舍的室内温度十分高,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特别容易造成公猪的性欲下降,从而使精液浓度稀薄、精液的量减少、精子活力下降,同时也极容易造成死精、弱精。而且夏季精子活力、有效精子数、保存时间及精液的运输都不及其他季节[16]。
此外由于夏天气温炎热种,公猪的运动相对减少,这也进一步降低了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从而导致母猪受胎率的降低。
另一方面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猪的采食量会降低。一般来说,因为采食的降低动物的增重会受到影响,主要影响母猪卵细胞的分化、发育、授精卵着床、分娩、性机能及第二性征的表现。高温引会起母猪体温升高, 形成的生殖道特别是子宫高温, 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附植,从而导致母猪受胎率的降低。据意大利北部连续4年对3756头次母猪配种记录分析, 在最炎热季节母猪受胎率会下降到50 %以下[17]。气温的过高会对对初产母猪、经产母猪受胎率的产生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 即5月份受胎率都较低,6月份有所回升, 7、8月份最低,9月份开始上升。这表明不同年龄母猪对气温的热应激都有同样的反应,但是初产母猪对气温变化更为敏感, 耐热性更差。
目前规模化猪场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让母猪处于高温或超低温环境中,特别应避免高温应激,要做好夏季降温,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此外母猪在温度升高的夏季容易发生热应激,恒温动物都有各自生存温度的舒适区,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最大值,就有可能发生热应激。热应激是机体对于自身生存不利的热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的总和,它是机体细胞内激发的一系列高度程序化的反应,起着保护应激的作用。相对而言猪在恒温动物中是比较容易出现热应激的,原因是因为猪汗腺并不发达,而且皮下脂肪很厚,不能很好的分泌汗液,少了体表调控体温的功能。因此高温时猪时常依赖渗透蒸发和呼吸道蒸发,当前我国养猪业的饲养密度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了猪群发生热应激的几率不断增加[18]。母猪热应激的发生可能会使母猪不发情或者发情持续期缩短,发情征状微弱,受胎率下降,胎儿死亡数量增加,甚至会导致流产,所以夏季气温严重影响了母猪的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