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美洲 教案1湘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ຫໍສະໝຸດ Baidu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总结作业情况。
二、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绘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两个三角形,利用板图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三、教授新课:
㈡对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形图1-35、1-36读图分析
三、总结本节课内容(对于知识的回忆要积极主动。)
四、作业:
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对于怎样分析地理位置、地形的方法较熟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独立、主动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总体掌握情况较好。
北
§1.3美洲(2)
课型:新授课
地势起伏较大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南美洲:
世界第四(600米)
地势起伏一般
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出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9页图1-40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9页图1-41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对照板图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
在板图中分别标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区的代号: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
大平原。
拉布拉多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指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北美洲:
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教育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1.3美洲(3)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利用书29页图1-42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利用书29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1-42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第三节 美洲
二、教授新课
㈠ 新大陆
(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
2.读图1-31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二、讲述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㈢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书28页图1-37和图1-38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北美洲:
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
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法: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最后教师进行综述。)
3.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创设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
㈣河流 (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三、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四、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气候的学习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课堂上要多展示图片、数字,让学生练习自己分析。对于学生的答案要多鼓励。
1.3美洲(1)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四、练习:
教材27页第1、2、3题。
五、小结:
强调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对比。
六、作业:
列表对比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知识直观性比较强,学生可以通过地图轻松的找到答案,学生的成就感比较高,应适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ຫໍສະໝຸດ Baidu点: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总结作业情况。
二、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绘制出代表南北美洲的两个三角形,利用板图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三、教授新课:
㈡对比分析南美洲、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形图1-35、1-36读图分析
三、总结本节课内容(对于知识的回忆要积极主动。)
四、作业:
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对于怎样分析地理位置、地形的方法较熟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独立、主动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总体掌握情况较好。
北
§1.3美洲(2)
课型:新授课
地势起伏较大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南美洲:
世界第四(600米)
地势起伏一般
西部是年轻高大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找出南北美洲主要的地形区,尤其是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的地理事物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出南极洲外冰川最广的地区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科第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分别从等温线的读数、等温线的分布、等温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9页图1-40分析美洲的降水量。
(分别从等降水量线的读数、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来分析。)
根据书29页图1-41分析美洲的气候类型。通过读图分析复习影响气候的各个主要因素。
鼓励学生总结。
北美洲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较齐全
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对照板图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
在板图中分别标出代表南北美洲主要地形区的代号: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
大平原。
拉布拉多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指导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北美洲:
平均海拔较高居世界第三(700米)
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塔,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
教育目标: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事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1.3美洲(3)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书28页29页的气候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气候的特点。
通过对图1-41、图1-42的分析突出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水文特征。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面积最广
3.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对气候影响大
南美洲
1.南美洲主要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2.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南美洲降水充沛,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利用书29页图1-42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利用书29页的活动练习题,以及图1-42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第三节 美洲
二、教授新课
㈠ 新大陆
(简单介绍,以趣味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简单介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
强调白令海峡以及巴拿马运河的地理分界线作用和交通作用
2.读图1-31总结美洲的地理位置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逐步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提出问题,美洲的气候与我们亚洲有没有相似之处?
二、讲述新课:
对照前面所学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完成要求。
㈢气候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读书)
根据书28页图1-37和图1-38分析美洲的1月7月平均气温。
北美洲:
⑴最北在北极圈以北,最南在赤道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东在180°经线以东。
⑵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面与南美洲相连,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望相望。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南美洲:
⑴最北在赤道以北,最南在60°S以北,最东在30°w以东,最西在80°w以西。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自然环境在地形方面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读地形图、统计图表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的地形的异同之处。
教育目标: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的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书地形图进行分析,掌握南北美洲地形的特点。
教学方法:
⑵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麦哲伦海峡)。
⑶主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查漏补缺,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学生。最后教师进行综述。)
3.介绍拉丁美洲的来源、含义、语言、国家等。
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鼓励学生讲解,锻炼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
创设地理情境,提出问题,列出表格。
㈣河流 (学生读图对比分析。)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和书上统计图表的判读,列表比较南北美洲最大的两条河流的特点。小组讨论互助合作分析地形图和统计图表。
三、小结:总结本节课内容。
四、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
气候的学习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课堂上要多展示图片、数字,让学生练习自己分析。对于学生的答案要多鼓励。
1.3美洲(1)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及其交通地位。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居民组成和语言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北美洲的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四、练习:
教材27页第1、2、3题。
五、小结:
强调南北美洲地理位置、地形特征的对比。
六、作业:
列表对比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知识直观性比较强,学生可以通过地图轻松的找到答案,学生的成就感比较高,应适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