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固网资源管理办法(试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第二章
网络资源管理体系 组织机构
第一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七条 中国联通网络资源实行集团公司、省级公司、地市 级公司三级管理体系。各级公司运维主管部门是网络资源管理 工作的总体负责部门。 第八条 在每一层级的运维部门内部应设置 6 类资源管理 岗位:网络资源管理岗、资源分析岗、资源服务响应岗、资源 信息管理岗、资源调度岗、专业资源数据维护岗。各级公司应 根据本级公司实际情况,配备每类资源管理岗位的人员数量。 第九条 资源管理岗位设置 (一) 网络资源管理岗:在运维主管部门设置专职岗位。 各级公司的网络资源、资产管理工作可合设,也可分设。 (二) 资源分析岗:在运维主管部门设置兼职岗位。可由 运维主管部门的各专业管理人员兼职。 (三) 资源服务响应岗:在集团客户响应中心设置专职岗 位。 (四) 资源信息管理岗、资源调度岗:在网络管理中心设 置专职岗位。也可设置在集团客户响应中心。 (五) 专业资源数据维护岗:在具有相应专业维护职能的 网络管理中心、设备/线路维护中心或区(县)维护单位,按专
第四节 报废管理...................................................................................... 33 第六章 外租资源管理................................................................................. 34 第一节 管理原则...................................................................................... 34 第二节 租赁管理...................................................................................... 35 第三节 故障及割接管理.......................................................................... 36 第四节 计提及支付管理.......................................................................... 37 第七章 资源分析与预警............................................................................. 38 第一节 数据采集...................................................................................... 38 第二节 数据上报...................................................................................... 39 第三节 资源分析...................................................................................... 39 第四节 资源预警...................................................................................... 41 第八章 资源优化与调配............................................................................... 43 第一节 资源使用与审批.......................................................................... 43 第二节 资源优化与调配.......................................................................... 46 第九章 资源管理评价................................................................................. 48 第一节 评价内容...................................................................................... 48 第二节 评价方式...................................................................................... 53 第十章 附 则............................................................................................. 54
5
业设置专职或兼职岗位。涉及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岗 位设置及要求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 理办法(暂行) 》 (中国联通集团〔2009〕22 号) 。 第十条 除按照第九条设置资源管理岗位外, 各级公司也可 将部分资源管理岗位集中设置在运维部门内的资源管理单位, 对资源管理工作实施集中管理。 第十一条 运维部门网络资源管理工作与其它部门间的关 系: (一) 与计划管理部门的关系:与计划管理部门共享网络 资源利用率数据和预警信息,为滚动规划、工程立项提供依据。 (二) 与网络建设部门的关系:与网络建设部门共享资源 数据,为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依据。网络建设部门向运维部门提 供新(扩、改)建资源信息,接收运维部门提供的资源预警信 息。 (三) 与移动网络运维部门的关系:与移动网络运维部门 共享承载移动业务的资源数据,支撑移动业务发展。 (四) 与前台市场业务部门的关系 1. 运维部门与前台市场业务部门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提 供相关的网络资源数据;向前台市场业务部门及业务支撑系统 开放相关网络资源信息实时查询接口,支撑前台市场业务部门 的营销和客服工作。
—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联通固定网络资源 (以下简称网 络资源)管理工作,完善网络资源管控体系,科学有效地提高 网络资源使用效益,满足公司业务与网络发展需要,特制定本 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中国联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公司,公司总部各部门、单位的网络资源管理。 第三条 网络资源是指为内外部客户直接或间接提供业务 的通信设备、基础设施及业务支撑平台的集合。 第四条 网络资源管理包括资源数据维护管理、 资源服务与 响应管理、备件及仪表管理、外租资源管理、资源分析与预警 管理、资源优化与调配管理六个方面,网络资源管理应贯穿于 网络资源入网、运行、维护到退网的整个生命周期。 第五条 网络资源管理的原则是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动态 维护,面向客户、面向业务、科学调配,发挥资源资产最大使 用效能。 第六条 网络资源管理应实现支撑手段信息化、 管理流程自 动化、资源数据规范化,提高网络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中国联通固网资源管理办法 (试行)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二ΟΟ九年十二月
—1—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4 第二章 网络资源管理体系........................................................................... 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 第二节 工作职责........................................................................................ 8 第三节 管理对象...................................................................................... 14 第四节 管理界面...................................................................................... 16 第三章 资源数据维护管理......................................................................... 17 第一节 管理原则...................................................................................... 17 第二节 数据格式...................................................................................... 18 第三节 变更管理...................................................................................... 20 第四节 纠错管理...................................................................................... 24 第五节 定期检查...................................................................................... 24 第六节 标识管理...................................................................................... 26 第七节 资料管理...................................................................................... 26 第八节 支撑手段...................................................................................... 27 第四章 资源服务与响应............................................................................. 28 第五章 备件及仪表管理............................................................................. 29 第一节 管理原则...................................................................................... 29 第二节 实物管理...................................................................................... 30 第三节 维修管理...................................................................................... 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