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槽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操作规程
1.1栽培槽
1.1.1砖槽技术指标:栽培槽框架选用24×12×5厘米的标准砖,内径为48厘米,外径72厘米,高15~20厘米,长度<30米,槽间距(砖外间距)72厘米。

隔离土壤的薄膜厚0.1毫米,宽80厘米,薄膜压在第一层砖与第二层砖之间,长度依栽培槽的长度。

操作注意事项:土地平整、不沉陷。

先铺第一层砖,然后铺塑料膜,四周压到土壤上,在塑料膜上垒第二层和第三层砖,砖空垒对缝。

槽建造好后,铺一层5厘米厚的粗炉渣,铺炉渣时人不能踩炉渣,以免把塑料膜弄坏。

在粗炉渣上铺一层能透水透气的编织袋。

编织袋上即可以装填栽培基质。

1.1.2地下式槽技术指标:挖深20厘米,宽48厘米的槽,槽间距90厘米,长度<20米,延长方向倾斜度为3~5‰。

隔离土壤的薄膜厚0.1毫米,宽110厘米,长度依栽培槽的长度。

在延长方向低端设排水井或排水沟,使栽培槽内多余的水分能排于井或沟中。

操作注意事项:土地平整、不沉陷。

挖的沟边不垮塌,塑料膜要足够宽,两边最好高出地面10厘米以上,以免带病土壤混入栽培槽。

排水口是做好地下式栽培槽的重点,排水口可以高于槽底部5厘米,排水井或排水沟要比栽培槽低。

铺好塑料膜后,可以在底部铺一层5厘米厚的粗炉渣,铺炉渣时人不能踩炉渣,以免把塑料膜弄坏,在粗炉渣上铺一层能透水透气的编织袋,编织袋上即可以装填栽培基质。

也可以不铺粗炉渣,直接装填栽培基质。

1.1.3说明:槽内隔离膜可选用普通聚乙烯棚模,槽间走道可用水泥砖、红砖、编织布、塑料膜、锯末、砂子等与土壤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