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乳液聚合课件乳液聚合新技术及应用剖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细乳液聚合成核位置
单体液滴表面积大一方面有利于捕获自由基,消除胶束成核;另一方面 有利于捕获水中临界溶解长度之前的低聚自由基,消除均相成核
6. 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和分布
一、乳化剂SHS和助乳化剂HD比例的影响
二、助乳化剂HD和细乳化法对乳胶粒径的影响
7. 聚合动力学特征
细乳液聚合不存在明显的恒速阶段!!!
ABC均不采用微乳化工艺,加入HD用微乳化法分离不出单体
总结HD作为助乳化剂的作用
①乳化时,促进亚微单体液滴形成并吸附乳化剂——稳定作用 ②聚合初期,对引发的单体液滴有“单体保持效应” ③聚合后期,降低聚合物乳胶粒子中单体平衡浓度 ④乳胶粒溶胀能力增大
第五章 微乳液聚合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二、操作条件
乳化温度
偏低
助乳化剂不能完全溶解 大大影响其发挥作用
偏高
单体和乳化剂活动性增加 单体易从液滴中扩散出来
细乳液的稳定性 细乳液聚合
反应器:间歇式反应器(基础研究);管流式反应器和连续搅拌罐反应器√
均化方式:分两步——细乳化和聚合?
高剪切混合器会破坏聚合过程中产生的聚合物颗粒稳定性
例如:
油溶性引发剂/水溶性引发剂 先乳化法/后乳化法
三、引发剂
类型:水溶性/油溶性√
4. 细乳液聚合研究的表征
一、单体液滴大小测定
冷冻-破碎-投影复制-去除乳液-TEM
二、乳化体系离心稳定性测定
高速离心-测定分离的单体量
三、乳化剂吸附测定
高速离心-滴定水相中乳化剂-计算单体吸附乳化剂
四、乳胶粒子溶胀能力和膜中HD测定
过量甲苯溶胀-气相色谱 溶于含十四烷的THF-气相色谱
阶段Ⅰ:比常规体系长-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界面降低了自由基的捕获率 阶段Ⅱ:聚合速率下降-单体得不到补充 阶段Ⅲ:转化率~60%,聚合速率上升-凝胶效应 阶段Ⅳ:转化率~80%,聚合速率下降-接近玻璃化转变温度
一、时间-转化率关系
二、液滴中单体和转化率的关系
A 无HD B 8mmol HD C 24mmol HD
1. 微乳液的特点
一、微乳液的概念
Schulman和Hoar于1943年首先报道了一种用油、水喝乳化剂以及醇 配制的透明均一体系,1959年命名为微乳液microemulsion
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液滴10-100nm,透明或半透明
①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体系 ②粒径小:与胶束溶液的区别!
无明显恒速期
四、微乳液及其聚合的特点
乳液(聚合)
微乳液(聚合)
① 动力学稳定,强力搅拌形成
热力学稳定,可自发形成
② 液滴粒径100-500nm,体系浑浊或半透 液滴粒径小于100nm,透明或半透明或

微蓝
③ 与之相反 ④ 成核期、恒速期,降速期
单体含量低于10%,乳化剂含量高于 10%
成核期,降速期
⑤ 胶束成核,转化率小于10%-20% ⑥ 聚合物链数目大100-1000 ⑦ 聚合物粒子内平均自由基数N=5 ⑧ 粒子结构形态性能不同
连续的粒子成核,可延续到较高转化率 聚合物粒子内链少,分子量高 聚合物粒子内平均自由基数N<5
五、微乳液聚合的研究现状(了解)
法国Candau——水溶性单体的微乳液聚合研究 国立新加坡大学以Gan为首——O/W微乳液中油溶性单体的聚合动力 学和聚合机理以及共聚行为;以W/O或双连续相微乳液为介质制备多 孔聚合物微球 美国Akron大学Cheung——揭示所得的多孔材料与聚合前微乳液结 构之间的关系 Vaskova——研究引发聚合的场所与引发剂种类之间的关系
乳化剂与助 稳定剂用量
外观
存放稳定性
1~3(无助 稳定剂) 乳白色
很快分层
共约5
共10~30
乳白色
透明或半透 明
稳定数小时 ~数月
热力学稳定
第四章 细乳液聚合 Mini-emulsion polymerization
1. 细乳液聚合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Lehigh大学Ugelstad, El-Aasser和 Vanderhoff等提出新的粒子成核机理——在亚微单体液滴 (submicron)中引发成核
三种类型
二、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1)增溶理论:一定条件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对油或水形成增
溶的胶束溶液,只有在高于CMC才能表现
(2)相平衡理论:解释(1)
例如有机硅微乳液体系水层增溶油的能力大于/小于/相当于油层增溶水的能力 O/W; W/O; 层状液晶。。。
(3)界面张力理论:油水界面张力低于10~5N/m时,获得稳定的微乳液
五、聚合物乳胶粒子大小及分布的测定
透射电镜法
5. 细乳液形成原理及成核位置
一、乳化体系的微观结构
单体液滴平均直径50-150nm,总表面积在体系中占优势,引发成核 主要在亚微单体液滴中
二、乳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离心稳定性(如图6-3)
三、单体液滴中乳化剂的吸附量(如图6-2)
四、乳胶的溶胀能力和膜中HD
HD在乳胶粒子中起“溶胀促进剂”作用
乳液聚合新技术及应用
• 经典乳液聚合
• 特种乳液聚合
– 细乳液聚合 – 微乳液聚合 – 无皂乳液聚合 – 反相乳液聚合 – 种子(或多步)乳液聚合 – 超浓乳液聚合 – 分散(乳液)聚合 – 悬浮乳液聚合
三种乳液比较
传统乳液 细乳液
微乳液
珠滴直径 0.5-10μm 50-500nm 10-50nm
.
单体液滴 1000~5000nm
单体亚微液滴 100~400nm
单体溶胀胶束 40~50nm
独特 优点
引入助乳化剂,采用微乳化工艺
①体系稳定性高; ②产物乳胶粒径较大; ③聚合速率适中; ④可制备互穿聚合物网络
2. 细乳液的制备方法
一、细乳液的制备步骤
①预乳化: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溶于单体或水中 ②乳化:将单体(混合物)加入①,搅拌均匀 ③细乳化:将②通过超声振荡器或均化器均化
(4)界面弯曲理论:微乳液胶束的形成需要界面的高度弯曲。如加
入油水两亲的小分子物质作为助表面活性剂
(5)界面膜理论:界面吸附膜的强度对微乳颗粒的形成及最后产物
的质量均有很大影响。
三、微乳液聚合的基本概念
直接制备纳米聚合物粒子(10-50nm)
区别于常规乳液聚合的特点:生成的微乳胶粒子中聚合物链数很少,
3. 各种添加剂
一、乳化剂
类型:离子型乳化剂——同性离子相斥
用量:过低——不稳定;过高——胶束成核;
低于CMC——聚合速率快于常规乳液聚合
二、助乳化剂
类型:溶于单体不溶于水——长链烷烃HD十六烷或长链脂肪醇CA十六醇;
聚合物等
使分散相、液滴间形成界面层,阻止单体液滴和聚合后生成胶粒间的碰撞、凝聚; 在液滴内的强力疏水性,阻止单体的扩散、重新分配和碰撞凝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