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第06章 数组

1 4 2 3 思考: 0 0 0 0 0 注意:在定义数组时,如果没有为数组变量 1、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10个元 赋初值,那么就不能省略数组的大小。而且 素值为0,可以怎样写? a数组不初始化,其数组元素为随机值。 1 4 0 2 3 0 0 0 0 100 2、如果想使一个数组中全部 个元 a[0]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素值为1,又该怎样写? 例当对全部数组元素赋初值时,可以省略数组变量的大 char str[ ] = {'a', 'b', 'c', 'd', 'e' }; (5) 则数组str的实际大小为5。 小,此时数组变量的实际大小就是初值列表中表达式的个数。
//超出了数组的大小
(3) 表达式1是第1个数组元素的值,表达式2是第2个 数组元素的值,依此类推; 例 int a[5] = {0, 1, 2, 3, 4}; 经过以上定义和初始化后, a[0] = 0,a[1] = 1,a[2] = 2,a[3] = 3,a[4] = 4。
9
(4) 如果表达式的个数小于数组的大小,则未指定值的 数组元素被赋值为0; 例 int a[10] = {0, 1, 2, 3, 4};
7
<6>C语言中规定数组元素的下标总是从0开始, 例如int a[10];说明整型数组a,有10个元素。这10个
元素是: a[0],a[1],a[2],a[3],a[4],a[5],a[6],a[7],a[8], a
[9]; 注意最后一个元素是a[9],而不是a[10],该数 组不存在数组元素a[10]。 并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C编译器对数组下标越 界不作检查。
C语言程序设计PPT课件 第5章 数组程序设计

5.1.4 数值型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例5-3 用一维数组生成Fibonacci数列的前20项,并输出。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long int fib[21]; int i; fib[1]=1; fib[2]=1; for(i=3;i<=20;i++)
{
if(str[i]>='0'&&str[i]<='9')
digital[j++]=str[i];
i++;
}
digital[j]='\0';
printf("Output: %s\n",digital);
}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张磊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 program e5-6.c*/
5.2.1 字符##串iinncc的lluudd输ee<<入ssttrd输iniog出.h.h>>
}
for(i=0;i<N;i++) printf("%d ",a[i]);
}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张磊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5.1.4 数值型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的初始化,是在定义数组的时对数组的各个元素赋初值。 1. 全部元素的初始化 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数组长度]={数组全部元素值表} 数据类型 数组名[]={数组全部元素值表} int a[6]={10,20,30,40,50,60}; float r[]={12.5,-3.11,8.6}; 2. 部分元素的初始化 格式 数据类型 数组名[数组长度]={数组前部元素值表} int b[10]={1,2,3}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期末单元测试与答案

一、单选题1、C语言中,引用数组元素时,其数组下标的数据类型允许是().A.整型表达式B.任何类型的表达式C.整型常量D.整型常量、整型变量或整型表达式正确答案:D2、若有定义:int a[3][4], 则对数组a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A.a(2)(0)B.a[10-10]C.a[1,3]D.a[2][3]正确答案:D3、以下不正确的定义语句是().A.char c1[ ] = { '1', '2', '3', '4', '5' };B.int y[5] = { 0, 1, 3, 5, 7, 9 };C.double x[5] = { 2.0, 4.0, 6.0, 8.0, 10.0 };D.char c2[ ] = { '\x10', '\xa', '\x8' };正确答案:B4、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n[2] = {0},i,j,k = 2;for (i = 0; i < k; i++)for (j = 0; j < k; j++)n[j] = n[i]+1;printf("%d\n",n[k]);return 0;}A.1B. 2C. 3D.不确定的值正确答案:D5、若二维数组a 有m 列,则在a[ i ][ j ] 前的元素个数为( ).A.j*m+iB.i*m+jC.i*m+j+1D.i*m+j-1正确答案:B6、下面语句的输出结果是().int i,x[3][3] = {1,2,3,4,5,6,7,8,9};for (i = 0; i < 3; i++)printf("%d",x[i][2-i]);A.147B.159C.369D.357正确答案:D7、以下对二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四章-数组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10 int main(void)
{ int a[N], i; printf("Enter %d numbers: ", N);
for (i = 0; i < N; i++)
for(i=0;i<1;i++) if (a[i]>a[i+1]) { t=a[i];a[i]=a[i+1];a[i+1]=t; }
a[0]
20
a[1]
02
a[2]
44
a[3]
55
a[4]
88
a[5]
99
for(i=0;i<5;i++) if (a[i]>a[i+1]) { ……}
for(i=0;i<4;i++) if (a[i]>a[i+1]) { ……}
4.2 一维数组
一维数组主要用来存储一组类型相同并且数量一定 的数据。其中,每个数据称为数组的一个元素。
4.2.1 一维数组定义 一维数组的定义形式如下: 类型名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int x[100]; char string[10]; double data[10];
常量表达式给出了数组的长度,在C语 言中定义数组时必须确定数组的长度。
600
xxx[[[654]]]
700
xxx[[[765]]]
800
xxx[[[876]]]
900
xxx[[[987]]]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型与教法:讲授,经过程序扩展,进行对比学习 课时:2课时 讲课题目:
第7章 数组 基本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廖雷主编 教学目旳与要求:经过本章旳学习使学生了解数组旳意义和 基本概念,掌握数组旳定义和元素旳引用,掌握数组在实际 问题处理中旳应用。 教学难点:二维数组概念旳了解 教学要点:数组旳定义和元素旳引用、数据旳排序
例 int data[5a][;1]=7p8r.0in; tf(“%d”,a);
()
data[5]必=1p须0ri;nt/f/f(没o“r%p有(jrl=fi错n\n0t”;f误(j,<a“提[%120]醒d);;\j,t+使”,+a用)[j]时);要注意 () 5
第七章 数组
一维数组
一维数组旳初始化
int a[N]={7,3,2,5,9,1,6,10,4,8}; for(i=0;i<N-1;i++)
for(j=N-1;j>i;j--) if(a[j-1]>a[j]) { k=a[j-1]; a[j-1]=a[j]; a[j]=k; }
printf(“\n”); for(i=0;i<N;i++)
❖数组元素旳存储顺序
原二因维:数内组存例:是按i一nt行维a[序3旳]优[4]先; float b[2][5];
元素个数=行数*列数
例:int a[3]i[n2t]a[3,4];
a[0][0] a[0][1]
0 () a[0][0]
1
a[0][1]
2
a[1][0]
a[1][0] a[1][1] a[2][0] a[2][1]
一维数组旳引用
C语言程序设计ppt数组

达数组中打头元素旳地址
2024/10/10
6
8.2.1 一维数组旳申明
例8.1 具有基本数据类型旳一维数组旳申明
#define SIZE 10 int array[5]; double d[5],e[SIZE]; char name[SIZE*5];
13. double even;
21. course_even[i]=course_su
/*分别为全部课程旳总分、平均分 m[i]/5.0;
*/
22. sum+=course_sum[i];
14. int i;
23.
} /* 计算各门课平总分 */
24. even=sum/(3.0*SIZE);
2024/10/10
2024/10/10
17
例8.10
8. int course_sum[3]={0,0,0}; 15. for(i=0;i<5;i++){
9. double course_even[3];
16. course_sum[0]+=math[i];
/组**分/ 别为各门课程总分、平均分数17. course_sum[1]+=physics[i];
用若干个数字序号(下标)来区别各数组元素
例如定义float score[30],可表述30位学生成绩 用数组具有什么好处?
2024/10/10
3
8.1 数组概述
问题
计算全班30位同学某门课程旳平均成绩
处理措施
设置30个float型变量来统计成绩 设置一种有30个float型元素旳数组来统计成绩
c语言课程设计数组

c语言课程设计数组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中数组的概念、声明、初始化、访问以及数组排序等基本操作。
1.理解数组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数组的声明和初始化。
3.学会使用循环语句访问数组元素。
4.掌握数组的排序算法。
5.能够正确声明和使用一维数组。
6.能够对一维数组进行排序。
7.能够使用循环语句遍历数组并打印元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组的概念、声明、初始化、访问以及数组排序。
1.数组的概念和作用。
2.数组的声明和初始化,包括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
3.数组的访问,包括使用循环语句遍历数组并打印元素。
4.数组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数组的概念、声明、初始化、访问以及数组排序的基本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组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践数组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
2.参考书:《C语言编程思想》。
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视频教程。
4.实验设备:计算机、编程环境。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在数组学习方面的掌握情况,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实验操作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与数组相关的编程作业,评估学生对数组操作的掌握情况。
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题目将涵盖数组的概念、声明、初始化、访问以及数组排序等知识点。
4.平时表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准确,讨论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5.作业:编程作业要求正确实现数组相关功能,代码规范,注释清晰。
6.考试: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数组.ppt

2019/3/19
F
冒泡法排序 (续)
程序如下:
#define N 6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N]; int i,j,t; printf("请输入%d个成绩,用空格隔开:\n",N); for (i=0; i<N; i++) scanf("%d",&a[i]);
2019/3/19
5.2.2 数组元素的引用(续)
2.说明
① 下标从0开始(下界为0),数组的最大下标 (上界)是数组长度减1。 例如: int a[10],i; scanf ("%d",&a[10]); /* 下标越界 */ C编译系统不做越界检查。
2019/3/19
5.2.2 数组元素的引用(续)
【例5-4】用冒泡法(也称起泡法)对输入的一组 成绩按从低分到高分的顺序排序并输出。
例如将6个数:4、7、5、6、8、1按从小到大顺序用冒泡 法排序,方法如下: 在第一趟排序中, 6个数比较了5次,把6个数中 第一趟排序情况如下: 的最大数8排在最后。 4 7 5 6 8 1 第一次 4和7比较,不交换 4 7 5 6 8 1 第二次 7和5比较,交换 457681 第三次 7和6比较,交换 456781 第四次 7和8比较,不交换 4 5 6 7 8 1 第五次 8和1比较,交换 456718
2019/3/19
5.1概述(续)
2.数组与数组元素的概念
数组:是用一个名字表示的一组相同类型的数据的集合, 这个名字就称为数组名。 如定义:float a[10]; a是数组名。 下标变量(或数组元素):数组中的数据分别存储在用下 标区分的变量中,这些变量称为下标变量或数组元素。 如:a[0]、a[1]…a[i]。 每个下标变量相当于一个简单变量,数组的类型也就是该 数组的下标变量的数据类型。 数组属于构造类型。构造类型的数据是由基本类型数据按 一定规则构成的。
第4章数组习题(C语言程序设计)

puts(strcpy(a[0],a[2]);的输出结果是__2_3____
第4章 数组
三、写出程序运行结果
第4章 数组
1. main() { int a[]={2,4,6,8,10};
int y=1,j;
y
j
1
0
for(j=0;j<3;j++)
1
y+=a[j+1];
2
y=y+a[1]+a[2]+a[3]
第4章 数组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第4章 数组
第4章 数组
一、单项选择题 (第107页)
第4章 数组
1、定义数组时,表示数组长度的不能是 (A )
存储类型 数据类型 数组名[ 数组长度 ]
√A. 整型变量 int x=6 ; int a[x];
B. 符号常量 #define N 5 C. 整型常量 char b[ 5];
}
1 2 34 5678 9 13 15
则字符串s所占的字节数是(
)
字符串s的字节数=长度+1 sizeof(s)= strlen(s)+1
A. 19 C. 15
B. 18
√D. 16
第4章 数组
二、填空题
第4章 数组
1.若定义int a[10]={1,2,3};则a[2]的值__3___;
2.若定义char string[] =“You are a student!”;
s=10*6+’5’-’0’=65
s=10*65+’2’-’0’=652
s=10*652+’1’-’0’=6521
printf(“%d\n”,s); }
c语言程序设计数组2

实验十数组2实验目的●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赋值、元素引用的方法。
●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特别是排序和查找算法)。
●掌握数组参数的传递和应用。
实验内容请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请将所有程序中的“丁家雄”改成丁家雄!!!1.程序设计根据以下的程序框架,补充完善程序。
程序框架#include<stdio.h>#define MAXLEN 100void main(){int myArray[MAXLEN];int cnt=0;…//其它你需要的变量定义//程序中必须有下面这一句输出,注意姓名!printf("***丁家雄_10_1的运行结果:***\n");//下面写上你的程序代码//调用show函数显示出所有元素//调用append函数在尾部增加5个元素,每增加一个就show一次//调用insert函数在头部增加5个元素,每增加一个就show一次}1)自编写show函数显示数组的真实内容(即有cnt个就显示cnt个,不能多也不能少,刚开始是0个)2)自编写append函数实现在数组的末尾增加一个元素。
3)自编写insert函数实现在数组的头部增加一个元素。
你的程序及运行结果:#include<stdio.h>#define MAXLEN 100int show(int *p,int s[]){int i;if(*p==0){printf("数组中没有数据可显示!\n");return 0;}for(i=0;i<*p;i++){printf("%d ",s[i]);}printf("\n");}int append(int *p,int s[]){int hou;*p+=1;printf("请输入你要在数组后面插入的数:");scanf("%d",&hou);s[*p-1]=hou;}int insert(int *p,int s[]){int qian;int i;*p+=1;printf("请输入你要在数组前面插入的数:");scanf("%d",&qian);for(i=*p-1;i>=0;i--){s[i]=s[i-1];}s[0]=qian;}void main(){int myArray[MAXLEN];int cnt=0;int *y=&cnt;//其它你需要的变量定义int i;//程序中必须有下面这一句输出,注意姓名!printf("***丁家雄_10_1的运行结果:***\n"); show(y,myArray);for(i=0;i<5;i++){append(y,myArray);show(y,myArray);}for(i=0;i<5;i++){insert(y,myArray);show(y,myArray);}printf("经过操作后最终得到的数组为:\n");show(y,myArray);}。
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课件:字符数组

字符串处理函数
(1) 输入字符串函数——gets() 格式:gets(字符数组名) 例如:char s[12];
gets(s);
功能:从键盘输入1个字符串。允许输入空格,而是以回车作为输入结束。
将上例修改为gets()输入: #include "stdio.h" main() {char name1[10],name2[10],name3[10]; printf("请输入姓名:\n"); gets(name1); gets(name2); gets(name3); printf("输出的姓名为:\n"); printf("%s,%s,%s\n",name1,name2,name3);}
int k; char st[]="C Language"; k=strlen(sபைடு நூலகம்); printf(“字符串(%s)的长度为%d。\n", st, k); }
输出结果: 字符串(C Language)的长度为10 。
单字符输入输出函数
➢ 单个字符的输出函数 putchar(字符变量或字符常量);
字符串处理函数
(2) 输出字符串函数——puts() 格式:puts(字符数组名) 例如:char s[12]=“hangzhou”;
puts(s); 功能:输出1个字符串在屏幕上。
将上例修改为puts()输出: #include "stdio.h" main() {char name1[10],name2[10],name3[10]; printf("请输入姓名:\n"); gets(name1); gets(name2); gets(name3); printf("输出的姓名为:\n"); puts(name1); puts(name2); puts(name3); }
C语言讲义第04章-数组

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要内容
• • • • • 数组的概念 一维数组 多维数组 字符数组 小结
4.1
• •
数组的概念
4.1.1 数组的一般概念: 数组是有序数据的集合,数组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具有 相同的数据类型。每个数组都用一个统一的标识符来 标识,称为数组名。数组中的每一个数据称为数组元 素,数组元素由数组名和下标(数组元素在数组中的 序号)唯一确定。数组元素也可称为下标变量。
4.3 多维数组
• 实现在一维存储器中存放二维数组,可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按行优先存储,另一种是按列优先存储。 • 在C语言中,二维数组是按行存储的。 • 上面的二维数组的存储情况如图所示 :
4.3 多维数组
• 多维数组的定义: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1][常量表达式2] …
• 多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为:按第一维的下标变 化最慢,最后一维的下标变化最快的规则存储
•
注意:
两个字符串比较大小时,只能用strcmp函数,而不能用条件 语句。
4.4 字符数组
6. 测字符串长度函数strlen(strlen为STRing LENgth 的缩写)
1. “下标”可以是非负的整型常量或其值为非负整型数据 的表达式,取值范围是0~(元素个数 - 1)。 2. 一个数组元素,实质上就是一个变量,它具有和相同类 型单个变量一样的属性,可以对它进行赋值和参与各种 运算 3. 在C语言中,数组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参加数据运算,只 能对单个的元素进行处理
4.2
4.2
一维数组
– 对全部数组元素赋初值。例如:
float fscore [10] = { 85 , 76.5 , 92 , 65 , 82.5 , 76 , 58 , 46 , 69 , 83 } ;
C语言程序设计_2 第8章 数组

int a[3][3]={{1,2,3},{4,5,6},{7,8,9}} a[3][3]={{1 },{4 },{7
.2). 按行连续赋值 把数组元素顺序赋值。例如: 把数组元素顺序赋值。例如:
int a[5][3]={1,2,3,4,5,6,7,8,9} a[5][3]={1
通常写为如下矩阵形式,比较直观: 通常写为如下矩阵形式,比较直观:
二维数组存储是按行排列的, 二维数组存储是按行排列的, 即放完一行之后顺次放入第二 行。
8.2.2 二维数组元素的表示方法
二维数组的元素也称为双下标变量,其表示的形式为: 二维数组的元素也称为双下标变量,其表示的形式为:
数组名[下标1][下标 数组名[下标1][下标2] 下标2
其中下标应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例如: 其中下标应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例如:
8.2 二维数组
只有一个下标的数组称为一维数组, 只有一个下标的数组称为一维数组,其数组 元素称为单下标变量。 元素称为单下标变量。有多个下标的数组称为 多维数组, 其数组元素称为多下标变量。 多维数组, 其数组元素称为多下标变量。 最 常用的是二维数组, 常用的是二维数组,更高维数的数组与二维数 组相似。 组相似。
8.1.2 数组元素的表示方法
数组元素是数组的基本单元,它是一种变量,其标识方法为 数组元素是数组的基本单元, 它是一种变量, 数组名后跟一个下标。下标指定元素在数组中的顺序号。 数组名后跟一个下标。下标指定元素在数组中的顺序号。数组元 素的一般形式为: 素的一般形式为:
数组名[下标] 数组名[下标]
例如,单独使用一个下标变量: 例如,单独使用一个下标变量:
int a[10]; a[10] a[7]=6; a[7]=6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资料》第8章---数组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不为自动数组初始化,数组中的元素值是不确定的 不为静态或外部数组初始化,则对数值型数组元素, 初值为0,而对字符型数组元素,初值为空字符 ‘\0’ 对数组元素初始化的实现方法:
1.在定义数组时对数组元素赋以初值。
例如: int a[10]={0,1,2,3,4,5,6,7,8,9}; 将数组元素的初值依次放在一对花括弧内。经过上 面的定义和初始化之后,a[0]=0,a[1]=1,a[2]=2, a[3]=3,a[4]=4,a[5]=5,a[6]=6,a[7]=7,a[8]=8, a[9]=9。
0
30
b1]
1
34
b[2]
2
38
b[3]
3
3c
b[4]
4
40
c
52
44
a
61
48
i
14678910235
4c
b[8]
8
50
b[9]
9
54
b[10]
10
58
c和a的值因数组越界编辑p而pt 被破坏了 b[11]
11
5c
二维数组程序举例
例: 将一个二维数组行和列元素互换,存到另一个二维数 组中。
数组名 [下标] 下标可以是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例如: a[0]=a[5]+a[7]-a[2*3]
注意
定义数组时用到的“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和引用数 组元素时用到的“数组名[下标]” 是有区别的。 例如∶ int a[10]; // 定义数组长度为10
t=a[6]; //引用a数组中序号为6的元素
sizeof(数组名)
编辑ppt
《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 第五章 数组

a(5948)
a[2](5964) a[1](5956) a[0](5948) 图 5-10
a[2][1] (5968) a[2][0] (5964) a[1][1] (5960) a[1][0] (5956) a[0][1] (5952) a[0][0](5948)
return 0;
}
5.1.4一维数组程序举例
3.用选择法对输入的n个学生的单科成绩进行 从小到大排序。
编程思路: 直接选择排序的过程是:首先在所有数据中找出值 最小(最大)的数据,把它与第1个数据交换,然后 在其余的数据中找出值最小(最大)的数据,与第2 个数据交换......依次类推,这样,n个数据经过n-1轮 交换后可得到有序结果。
printf("%3d ",a[i]); printf("\n"); return 0; }
5.1.3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5.1.3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初始化常见的格式:
1.用大括号括起来的常量表达式列表,常量表达式 之间用逗号进行分隔: int a[10]={1,2,3,4,5,6,7,8,9,10};
注意:
不要将a[i][j]写成a[i,j],否则编译系统会将逗号分隔 符作为逗号运算符处理,即将a[i,j]视为a[j]。
5.2.2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可以将二维数组看成是特殊的一维数组。
例如,二维数组a[3][2]可以看成是长度为3的一维数组, 所含的3个数组元素分别为:a[0]、a[1]、a[2]
for(i=0;i<3;i++) for(j=0;j<5;j++)
C语言程序设计第6章 数组2018版

6.2.2 插入与删除问题
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是数组的常见操作。由于数组在内存中连续顺 序存储,所以增删元素时需要移动部分元素。
【案例】在递增排列的成绩数组score中插入一个新成绩x,使得插 入后数组仍保持有序。
④③②① 45 61 72 78 80 82 89 92 95
x 81 k
插入元素的算法思想: ①查找待插入数据在数组中应插入的位置k; ②从最后一个元素开始向前直到下标为k的元素依次往后移动
• 定义数组的同时允许为数组的部分或全部元素赋初值;
• 初值一般被组织在花括号中,但字符数组表示的字符 串可例外;
• 初始化格式:
列表中数据以逗号分隔
<类型标识符> <数组名[元素个数]>={<初值列表>};
例如:int a[4]={12 , 4, 8 , 2}; a[2]=?
• 全部元素赋初值时,数组长度可省略。如: int a[5]={0,2,4,6,8}; 也可写为: int a[ ]={0,2,4,6,8}; 作用皆相当于: a[0]=0; a[1]=2; a[2]=4; a[3]=6; a[4]=8; • 部分元素赋初值时,未被赋值元素默认为0(数值 数组)或空字符(字符数组)。如:
一个位置; ③将欲插入的数据x插入第k个元素的位置
要点: 插入前的移动顺序是关键
• 方式1:
从第k个元素开始移动
for(i=k;i<n;i++) score[i+1]=score[i];
①② ③ ④
45 61 72 78 80 82 89 92 95
移后结果:
x 81
k
后面元素皆被覆盖
45 61 72 78 80 82 82 82 82 82
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点—第6章 数组

[练习]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对于 double 类型数组,不可以直接用数组名对数组进行整体输入或输出 B.数组名代表的是数组所占存储区的首地址,其值不可改变 C.当程序执行中,数组元素的下标超出所定义的下标范围时,系统将给出”下标越界”
[练习]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main()
{
int a[3][3]={{1,2,9},{3,4,8},{5,6,7}},i,s=0;
for (i=0;i<3;i++)
s+=a[i][j]+a[i][3-i-1];
printf(“%d\n”,s);
}
答案:30
[练习]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puts 函数完全可以由 printf 函数取代。 当需要按一定格式输出时,通常使用 printf
~ 10 ~
C 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点
主讲教师:杨剑
函数。 字符串示例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char line[30]; int i,count = 0; printf("\n 请输入一行字符:\n "); gets(line); i=0; while(line[i] != '\0') { if(line[i] == ' ') count++;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一维数组的应用--求最小值
{ int i, min, n; int a[10]; printf("Enter n: "); scanf("%d", &n);
Enter n: 6 Enter 6 integers: 2 9 -1 8 1 6 min is -1
设 n=5 ,设数据为 3 5 2 8 1
3
5
2
8
1
(1) 1 5 2 8 3
(2) 2 5 8 3
(3)
385
(4)
58
17
一维数组的应用—选择法排序
3 5 2 8 1 (n=5)
5个数(a[0]~a[4])中找最小数,与a[0]交换
(1) 1 5 2 8 3
a[4] <==> a[0]
4个数(a[1]~a[4])中找最小数,与a[1]交换
int a[10]={0,1,2,3,4,5,6,7,8,9};
建议不要省略数组长度
6
数组的引用 数组必须先定义,后使用。 对数值型数组而言,只能逐个引用数组元素。 例如: 定义数组 int a[3],数组元素为:
a[0] a[1] a[2]
7
引用形式
一维:
数组定义时不能进行 动态定义,引用时, 可以用变量做下标值
第5章 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 魏慧琴
1. 一维数组 2. 二维数组 3. 字符数组
学习内容
1
第一单元 一维数组 1. 数组的概念 2. 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 3. 数组的引用
2
数组的概念
构造数据类型之一 定义:数组是有序数据的集合. 组成数组的数据称为数组的元素; 数组的每个元素都属于同一个数据类型;
(2) 1 2 5 8 3
a[2] <==> a[1]
3个数(a[2]~a[4])中找最小数,与a[2]交换
(3) 1 2 3 8 5
a[4] <==> a[2]
int fib[10]={0,1}; 对数组的前两个元素赋初值,未赋初值的元素其值默认为0; 注意:初值的个数不能大于数组元素的个数。
5
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 当对全部元素赋初值时,则定义时可以不指定数组的长度。 如:
int a[10]={0,1,2,3,4,5,6,7,8,9}; 可写成:
注意:数组的大小是固定的(即:不允许对数组的大小进行
动态定义),另常量表达式的值表示元素的个数(下标值从 0开始)
4
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 普通数组如果不初始化,其元素值为所分配内存中的随机值; • 对static数组元素不赋初值,系统会自动赋以0值; • 只给部分数组元素赋初值,例如:
输入n(n<10), 再输入n个数,将最小值与第一个数交换,输 出交换后的n个数。
用index记录最小值对应的下标 a[index]就是最小值
最小值与第一个数交换 a[index] <==> a[0]
16
一维数组的应用—选择法排序
例5-3 输入n(n<10), 再输入n个数,用选择法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序 后输出。
printf("Enter %d integers: ", n);
for(i = 0; i < n; i++)
scanf("%d", &a[i]);
min = a[0];
for(i = 1; i < n; i++)
if(a[i] < min) min = a[i];
printf("min is %d \n", min);
数组名[下标值]
示例:a[2]=1;
a[i]=7; (i为整型变量)
注意:下标的值不要超过数组的范围,下标的取值 范围0~数组长度-1。
8
数组的引用
数组和循环 for(i = 0; i < 10; i++)
printf("%d ", f[i]);
数组下标作为循环变量,通过循环,逐个 处理数组元素
9
printf("\n");
printf("%4d",f[i]);
}
return 0;
}
10
第二单元 一维数组的应用 • 一维数组的应用--排序 • 一维数组的应用--数据查找
11
一维数组的应用--求最小值
例 5-2 输入n(n<10),再输入n个数 (1) 求最小值 (2) 求最小值和它所对应的下标 (3) 将最小值与第一个数交换,输出交换后的n个数
例5-1 阅读下列源程序,请写出运行结果。(注意输出 及处理)
#include<stdio.h> int maຫໍສະໝຸດ n() { int f[10], i;
f[0]=1; f[1]=1; for(i=2;i<10;i++)
f[i]=f[i-1]+f[i-2];
for(i=0;i<10;i++)
{ if(i%5==0)
Enter n: 6
int a[10];
Enter 6 integers: 2 9 -1 8 1 6
printf("Enter n: ");
min is -1 sub is 2
scanf("%d", &n);
printf("Enter %d integers: ", n);
for(i = 0; i < n; i++)
return 0; 13
}
一维数组的应用--求最小值及其下标
输入n(n<10), 再输入n个数, 输出最小值和它所对应的下标。 用index记录最小值对应的下标 a[index]就是最小值
14
一维数组的应用--求最小值及其下标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index, n;
scanf("%d", &a[i]);
index = 0;
for(i = 1; i < n; i++)
if(a[i] < a[index]) index = i;
printf("min is %d\tsub is %d\n", a[index], index); 15
return 0;}
一维数组的应用—交换最小值
每个数组要用一个统一的标识符标识(称为数组名)。
英语 90 89
...... 90
数学 90 91
100
计算机 89 95
90
a[1][1]
3
数组的定义及初始化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
一维
二维
int a[5]; char c[20]; float x[10];
int a[3][4]; char c[2][3]; float x[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