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和原因》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案例
——以《盐类的水解》为例
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徐明利
前言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反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学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在经历多年的教书育人之后,总是不免思考一个问题,“学生毕业之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公民,学过化学和没有学过化学,有什么不同?化学能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素质?当人们把学校学到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

我认为,化学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就是化学的核心素养。

我们可以回顾在化学教学上的侧重点的发展和变化,从以前的“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到“三维目标”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到“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从“教书”到“育人”的这一最终目标,暨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化学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本节课就以“素养为本”为目标设计《盐类的水解》的教学过程,与大家共同探讨,不到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2.通过“宏观”、“微观”、“符号”三维表征,建构盐类的水解概念模型,认识本质、理解规律、形成核心素养。

3.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关心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以素养为本,构建“盐类的水解”概念模型。

四、教学流程
(一)宏观现象
【真实情境、引发思考】
观看农夫山泉广告视频,提出问题“请尝试从化学科学的角度,大胆提出你的看法,有无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测矿泉水的酸碱性时,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不准确。

应将p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并且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教师】为什么农夫山泉矿泉水呈现弱碱性?水不是中性的吗?天然的弱碱性矿泉水真的是对人体有益的水吗?进一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学生】农夫山泉并不是纯净的水,内含矿物质元素,可能是因为这些矿物质元素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非常的合理,为了进一步了解矿泉水的成分,我们查阅了百度百科(展示PPT,进一步的知识支持)。

百度百科:矿泉水是从地底深处自然涌出或经过人工揭露的、未曾受到污染的地下矿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的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

那么究竟是哪种成分和水发生了作用呢?
【学生】经过思考,进一步进行猜测,可能是“矿物盐”和“水”发生作用,使其呈现了弱碱性。

【教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主题:盐类的水解
【板书】盐类的水解
【教师】为了探究盐与水的相互作用,我们准备了几种常见的盐溶液,请问你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快速的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如果想更准确的话可以使用pH计或pH传感器。

【探究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科学探究】
正确的使用pH试纸测定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盐的类型与盐溶液的酸碱性之间有何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情境,引发思考,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得出宏观的现象,即溶液的酸碱性,为下一环节的微观探析提供大量的证据,奠定基础。

(二)微观本质
【教师】从同学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某些规律,强酸强碱盐呈中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那么规律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我们知道溶液呈酸、碱性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的c(H+)和c (OH-)的相对大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同类型的盐溶液中c(H+)或c(OH-)的差异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能够从宏观上辨识盐溶液的酸碱性,更要进一步从微观本质的角度探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探究二】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
【问题组1】为什么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为什么呈中性?
(分析的过程中请思考以下问题:①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过程?②电离出来的各种离子是否发生反应?③若反应,水的电离平衡是否受到影响?并请归纳溶液呈
现酸碱性的原因)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展示结果。

【问题组2】是不是所有的盐都能发生水解?什么样的盐能够水解?什么是盐的水解?
【教师】通过以上探究过程,你能够用一句话总结盐类水解的定义,建构盐类水解的概念模型。

【学生】通过大量的证据总结、对比、推理、归纳出盐类的水解的定义。

盐电离产生的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呈现了不同的酸碱性。

【板书】
2.条件: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3.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4.结果: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探究三】盐类水解的表示方法
你能否用化学符号来表示CH3COONa和水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CH 3COO-+H2O CH3COOH+OH-
化学方程式:CH 3COONa+H2O CH3COOH+NaOH
【板书】1.盐类水解的表示方法
离子方程式:CH 3COO-+H2O CH3COOH+OH-
化学方程式:CH 3COONa+H2O CH3COOH+NaOH
盐+ 水酸+ 碱
设计意图:通过宏观辨识、微观辨析,从微观的角度和变化的观点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在已有的盐溶液酸碱性等证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盐的水解过程的分析推理,利用“宏观”、“微观”、“符号”化学三维表征方式,建构盐类水解的认知模型,发展认识,内化知识,深层建构。

(三)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1】农夫山泉矿泉水为什么呈现弱碱性呢?你能否大胆的提出你的猜想?
【学生】可能是由于酸根阴离子的水解作用。

【教师】具体是哪一种离子的作用呢?我们从市场上为大家购买了两瓶呈弱碱性的矿泉水,请大家观察标签上水质的主要成分,认真分析。

【学生】可能是因为HCO 3-的水解作用,HCO3-+H2O H2CO3+OH-。

【教师】HCO3-在水中只发生水解吗?
【学生】还存在电离平衡,HCO 3-H+ + CO32-。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那么如何结合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角度分析矿泉水呈现弱碱性的原因?
【学生】HCO3-水解呈碱性、电离呈酸性,因此,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问题解决2】我们走访了大润发超市,发现大多数矿泉水都是弱碱性的,天然的弱碱性的矿泉水真的是对人体有益的水吗?
【学生】思考,看法不一。

【教师】其实,早在2010年的315晚会上就有过报道,人体内的环境非常稳定,外界少量的酸或碱并不能改变人体的pH值。

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会用化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更要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设计意图:能够从“微粒观”、“平衡观”的角度分析问题,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更是结合“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两个角度,解决了本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首尾呼应,即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帮助学生形成了“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变的学科素养。

(四)迁移应用
【情境展示】PPT展示“稻草秸秆燃烧”和“农民朋友施化肥”的图片。

稻草秸秆燃烧会产生烟气、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等,自颁布“稻草秸秆禁烧令”以来,却屡禁不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稻草秸秆燃烧的利与弊,为什么稻草秸秆燃烧后的土地使用铵态化肥(主要成分为(NH4)2SO4),反而会降低肥效,导致产量降低?请你查阅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宣传“稻草秸秆禁烧”。

【学生】优点:处理简单,省时省力;缺点:造成雾霾等;
CO32-和NH4+会相互促进水解,而是肥效降低。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我们不仅要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更要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我们一点一滴的行动,留住美丽的清水蓝天。

设计意图: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科学、教育、社会的联系。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五、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本节课以素养为本,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更多的思考的是如何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未来培育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真实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注重基于学习任务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以“问题驱动”为明线,以“学科素养”为暗线,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如有不到之处,欢迎各位同仁给予建议和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