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调节用制冷技术小抄完美版

空调调节用制冷技术小抄完美版
空调调节用制冷技术小抄完美版

1.制冷的定义:使自然界的某物体或某空间达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第一章蒸汽压压缩式制冷

1.理想制冷循环:ε=To/Tk-To,作用:为理论循环提供方向性指导。蒸发温度比冷凝温度影响制冷循环大,与制冷剂种类无关。

2.理论循环与理想循环相比的特点: 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为了简化装置以及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蒸汽能进行干压缩(措施:在蒸发器出口增设气液分离器;采用可调节流量的节流装置,使蒸发器出口制冷剂为饱和蒸气) 忽略流动与能量损失,两个传热过程均为等压过程,并且具有传热温差(有传热温差的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高于冷却剂的温度,蒸发温度低于被冷却物的温度。传热温差越大,制冷系数降低越多)④冷凝器出口为饱和状态。

3.理论循环与同等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条件下和理想的损失:节流是不可逆过程,降低有效制冷能力;损失了膨胀功。

4.节流损失:采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制冷系数有所降低,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节流损失。大小除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之差Tk-To的增加而增大以外,还与制冷剂的物理性质有关,饱和线趋于平缓。

5.过热损失:采用干压缩后,可以增加单位制冷量,但由于为过热蒸汽,压缩耗功增大,制冷系数降低,降低程度称为过热损失,影响因素: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和压缩前后的压缩比有关,干压缩: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是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实现干压缩措施:使用调节制冷剂流量的节流装置,或在压缩机前设置气液分离器。

6.再冷度:冷凝温度与再冷之后的温度Ts.c的差值为再冷度。

7.过热度:蒸发器出口出来的制冷剂回热后与原来蒸发温度的差值。

8.不完全中间冷却:制冷剂温度稍微下降,但仍然保持过热蒸气状态。

9.完全中间冷却:将低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冷却至饱和状态。

10.复叠式蒸汽压缩制冷:为了降低冷凝压力,必须设置人造冷源,使这种不容易冷凝的制冷剂冷凝。原理:蒸发冷凝器既是高温级的蒸发器又是低温级的冷凝器,靠高温级制冷剂的蒸发,吸收低温级制冷剂的冷凝热。

11.为什么多级压缩所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有一定限度:①蒸发温度必须高于制冷剂的凝固点负责制冷剂无法进行制冷循环②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过低,蒸发压力也低,空气容易渗入系统,影响制冷循环的正常运行③蒸发压力很低,制冷剂的比容很大,单位容积制冷能力降低,势必要求压缩机的体积流量很大。12.亚临界循环:对于高温与中温制冷剂,在普通制冷范围内,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远低于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称之为亚临界循环。

13.跨临界循环:一些低温制冷剂在普通制冷范围内,利用冷却水或室外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时,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位于制冷剂临界压力之上,而蒸发压力位于临界压力之下,此类循环称之为跨临界循环。

14.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忽略了以下3方面问题: 在压缩机中气体内部和气体与气缸之间的摩擦以及气体与外部的热交换; 制冷剂流经压缩机进、

第一页

(5)可安装在室外,不占用室内建筑面积;对水质要求不高。缺点:冷却水用量大,体形比较笨重。使用范围:大、中型氟利昂和氨制冷系统。2).套管式冷凝器:冷却水管内流动,流向为下进上出;高压气态制冷剂氟利昂套管外自上而下流动,冷凝后的液体从下部流出。(也有制冷剂在内管流动的情况)。优点:结构紧凑、制造简单、价格便宜、冷凝液体在冷却度大、冷却水消耗量少。缺点:两侧流体流动阻力均较大,且清清除水垢难。适用范围:单机制冷量少的小型氟利昂制冷机组。

3.焊接板式冷凝器:冷却水下进上出,制冷剂蒸气上进下出。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效率高、可靠性好、加工过程简单。缺点:内容积小、难以清洗、内部渗漏不易修复。注意:消除不凝性气体的存在,提高冷却水水质。

7.风冷式冷凝器:原理:完全不需要冷却水,而是利用空气使气态制冷剂冷凝的设备。制冷剂流向:水平管内流动,上进下出。分类:自然对流式、强迫对流式。特点:系统组成简单,可缓解水源紧张。使用范围:中小型氟利昂制冷机组。

8.蒸发式冷凝器:原理:利用盘管外喷淋冷却水蒸发时的汽化潜热而使盘管内制冷剂蒸汽凝结的,制冷剂流向:水平管内流动,上进下出。分类:吸入式、压送式。特点:耗水量小,所需空气量相对少。使用范围:缺水地区。

9.冷凝器中传热过程:制冷剂的冷凝换热,金属壁、垢层的导热以及冷却剂的吸热过程。

10.影响制冷剂的计算的因素:冷凝换热,不凝性气体,冷凝表面的粗糙度,蒸汽含油。

11蒸发器的作用:通过制冷剂蒸发(沸腾),吸收载冷剂(被冷却物)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12.蒸发器的分类:按照载冷剂的不同分为冷却空气或冷却各种液体的蒸发器。按照供液方式的不同,分为:满液式蒸发器和非满液式蒸发器,循环式蒸发器,和淋激式蒸发器。

13.满液式蒸发器:卧式壳管蒸发器(液态制冷剂管外流动)和水箱式蒸发器(制冷剂下进上出,管内流动),载冷剂均为液体,采用浮球式膨胀阀。

14.非满液式蒸发器:按照冷却介质可以分为冷却液体干式蒸发器和冷却空气干式蒸发器(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其中冷却液体干式蒸发器有干式壳管蒸发器和焊接板式冷凝器,采用热力膨胀阀。

15.干式壳管蒸发器:制冷剂管内流动,下进上出。

16.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制冷剂管内流动,场所:冰箱的冷冻室,空调机组和冷藏库。17.蒸发器中的传热过程:制冷剂侧的沸腾换热(水平管外大空间沸腾换热:满液式卧式壳管蒸发器;管内沸腾换热),制冷剂侧的对流换热以及通过金属壁与垢层的导热。

18.其他换热设备:再冷却器,回热器,中间冷却器,冷凝-蒸发器。

第五章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4.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将升高,导致制冷量减小。制冷量减小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气态制冷剂和油滴一起从蒸发器中进入压缩机,遇到温度较高的气缸后,溶于油中的制冷剂从油中蒸发出来,引起了压缩机有效进气量减少。防止措施:可以采用回热循环,从蒸发器中出来的混合物先进入回热器,被来自冷凝器的液态制冷剂加热,使油中溶解的液态制冷剂气化,同时使高压液态制冷剂再冷,减少节流损失。

第三章制冷压缩机

1.制冷压缩机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分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改变工作腔容积,将周期性吸入的定量气体压缩);离心式制冷压缩机(靠离心力作用,连续将吸入的气体压缩)

2.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过程.

3.理论输气量:单位时间内压缩机各个气缸所吸入的低压气体的体积总和Vh称之为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也称为活塞排量。

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容积效率ηv;压缩机的实际输气量Vr与理论输气量Vh之比称之为压缩机的容积效率ηv<1。

影响因素:气缸余隙容积;进排气阀阻力;吸气过程气体被加热的程度;压缩过程中的漏气。

4.ηv=λvλpλtλl。λv-余隙系数;λp-节流系数;λt-预热系数;λl-气密系数;

5.余隙容积Vc:为保证运行安全可靠,活塞在汽缸中进行往复运动时,活塞上端点与气缸顶部并不完全重合,而是留有一定的余隙,这部分容积称为余隙容积。相对余隙容积C:余隙容积与工作容积之比,即C=Vc/Vg,是实际排气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6.余隙系数λv:由于余隙容积的存在,每次实际吸入气缸的气体量V1与气缸的工作容积Vg之比,即λv = V1/Vg 。压缩比越大,相对余隙容积越大,余隙系数越低。

7.节流系数λp:由于吸排气阀阻力的存在,气缸吸入的实际气体体积V2与吸气阀不存在阻力的情况下气缸吸入的气体体积V1之比,称之为节流系数。影响因素:吸气阀阻力越大,节流系数越低。

8.预热系数λt:等于状态a(来自蒸发器的低压气态制冷剂1,经吸气阀节流降压、进入气缸时呈状态a)与状态b(在吸气过程中与气缸壁发生热交换,被加热至状态b)的气体比容之比,即λt=νa/νb。

9.气密系数:压缩机工作时,少量气体从高压部位向低压部位渗漏从而造成压缩机实际排气量减少,其减少程度用气密系数来表示。气密系数不仅与压缩机的构造、加工质量、部件磨损程度等因素有关,还随排气压力的升高及吸气压力的降低而减小。(四个系数的共同规律)

10.制冷压缩机的工作特性:在规定的工况范围内运行时,压缩机的制冷量和

耗功量随工况变化的关系。二者除与压缩机的类型、结构、尺寸、加工质量等因素有关,主要取决于运行工况。

缩机吸气管段上,并尽可能装在水平管段部分,但不得置于有积液积油之处。

8.辅助设备:贮液器(作用:稳定制冷剂流量,存储液态制冷剂,安装在冷凝器下面);气液分离器(分离来自蒸发器出口的低压蒸气中的液滴,防止制冷压缩机发生湿压缩甚至液击现象,置于蒸发器之前);过滤器和干燥器(过滤器:用来清除制冷剂蒸气和液体中的杂质,氨液过滤器一般设置在节流装置前的液氨管道上,氨气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吸气管道上。干燥器:安装在氟利昂制冷系统节流装置前的液管上,或安装在充注液态制冷剂的官道上,用来吸附氟利昂的水分。);油分离器(在压缩机出口的排气管上设置用来吸收润滑油);集油器(压缩机出口);不凝性气体分离器(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包容膨胀阀);安全装置(安全阀:装在压缩机上,连通吸气管和排气管;熔塞;紧急泄氨器:发生意外事故时,防止氨液外溢,与贮液器或蒸发器相连)。

9.管路坡向: 压缩机排气管:坡向油分离器和冷凝器。为了使润滑油和可能冷凝下来的液态制冷剂不致流回制冷压缩机。 压缩机吸气管:氟利昂坡向压缩机,氨压缩机坡向蒸发器。

第七章吸收式制冷

1.吸收式制冷和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低温低压下气化达到制冷目的。不同点:1)能量补偿方式不同:蒸气压缩式制冷消耗机械功,吸收式制冷消耗热能;2)工质:蒸气压缩式制冷采用单一制冷剂,吸收式制冷采用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3)系统组成不同: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压缩机;吸收式制冷: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吸收器、发生器。

3.对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的要求:1)吸收剂对制冷剂有强烈的吸收能力;2)吸收剂与制冷剂的沸点相差悬殊,吸收剂的沸点远高于制冷剂。

4.热力系数:§吸收式制冷机所制取的制冷量和消耗的热量之比,§max=(Tg-Te)To/Tg(Te-To)= ηcεc,所以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是卡诺循环与你卡诺循环构成的联合循环,所以吸收式制冷机与由热机直接诶驱动的压缩式相比,对外界能量交换关系上是等效的,只要外界的温度条件相同,两者的理想最大热力系数是相同的,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系数应乘以驱动压缩机的动力装置的热效率后,才能与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进行比较。热力完善度ηa=§/§max。

5.结晶温度:当含有晶体的溶液中,加热后,晶体完全溶解的温度。

5.溴化锂的特性:1)极强的吸水性;2)沸点比水高很多;3)溴化锂水溶液对一般金属有腐蚀性;4)无色,化学性能稳定,无毒,不会分解变质;5)浓度越大,温度越低时,越容易结晶,吸收能力也越强。

7.溶液热交换器(又叫节能器):来自吸收器的冷稀溶液和来自发生器的热浓溶液进行热量交换。既提高了进入发生器的冷稀溶液的温度,减少发生器所需的耗热量,又降低了进入吸收器的浓溶液温度,减少了吸收器的冷却负荷。

结晶现象一般发生在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侧,因为此处溶液浓度最高,温度最低,通路窄小。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o=Vrqv=ηvVhqv=ηvVhqo/v1 kW 。qv为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单位:kJ/m3。从上式可知:对于给定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来说,转速一定,活塞排量为常数,只有容积效率和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制冷剂比容影响压缩机的制冷量。蒸发温度不变,随冷凝温度的升高,吸气比容不变,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减小。冷凝温度不变,随蒸发温度的下降,吸气比容增加,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减小。另一方面:容积效率随排气压力的升高(冷凝温度)和吸气压力的降低(蒸发温度)而减小。因此,可以说,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是影响压缩机制冷量的主要因素。其中蒸发温度的影响更大。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耗功率:压缩机的耗功率指的是电动机传至压缩机主轴的功率,也称之为压缩机的轴功率Pe,它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用于压缩气态制冷剂,称为指示功率Pi,另一部分用于克服机构运动摩擦阻力,称为摩擦功率Pm 。即:Pe=Pi+Pm kW。摩擦效率ηm为指示功率Pi与轴功率Pe之比。因此,制冷压缩机配的轴功率:Pe=Pi+Pm=Pi/ηm。11.压缩机性能参数:是指在规定的工况范围内运行时,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耗功量随工况变化的关系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系数(COP):压缩机能效指标。开开启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同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轴功率Pe的比值。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同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电机的输入功率Pin的比值 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压缩机的制冷量、轴功率等性能参数都随冷凝温度、蒸发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标示压缩机的容量大小并比较同类产品的性能优劣,就必须给定特定的运行条件,这种特定运行条件就是名义工况。工况应包括 5 个条件:蒸发温度;吸气温度(过热度);冷凝温度;液体再冷温度(或再冷度);压缩机工作的环境温度。

第四章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1.冷凝器的作用: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予以冷却、使之液化,以便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使用。

2.冷凝器的分类:水冷;风冷;水-空气冷却(蒸发式和水淋式);靠制冷剂或其他工艺介质进行冷却。工作原理

3.水冷式冷凝器:原理:是用水冷却高压气态制冷剂而使之冷凝的设备。冷却水来源:地下水、地表水、经冷却后再利用的循环水。

特点:可以得到较低的冷凝温度对制冷系统制冷能力和运行经济性均有利。

分类:壳管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焊接板式冷凝

.壳管冷凝器(卧式、立式):1、卧式壳管冷凝器;气态制冷剂管外流动,上进下出。优点:传热系数较高,冷却水用量较少,操作管理方便。缺点:对水质要求较高。使用范围:大、中型氟利昂和氨制冷装置。2、立式壳管冷凝器:气态制冷剂管外流动,上进下出。优点:垂直安装,占地面积小;无冻结危险,

8.浓溶液溢流管:也叫防晶管。解决热交换器浓溶液侧的结晶问题。当热交换器浓溶液通路因结晶被堵塞时,发生器的液位升高,浓溶液经溢流管直接进入吸收器。

9.三通阀:感受载冷剂的温度来调节稀溶液,一部分进入浓溶液,此时发生器内的水蒸气减少,进入U型管的水蒸气溶液减少。

8.循环倍率:系统中每产生1kg制冷剂所需要的制冷剂-吸收剂的kg数。减小

9.其数值,可以增大热力系数。

9.放气范围:浓溶液与稀溶液的浓度差。欲减小循环倍率,需要增大放气范围,减小浓溶液浓度。

11.压缩机的作用:将制冷剂蒸汽从蒸发器中抽取出来,维持蒸发器低压状态,压缩提高气态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为其释放热量创造条件。

12.分析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理论循环时假定:工质流动时无损失,因此在热交换设备内进行的是等压过程,发生器压力等于冷凝压力,吸收器压力等于蒸发压力。发生过程和吸收过程终了的溶液状态,以及冷凝过程和蒸发过程终了的制冷剂状态都是饱和状态。

13.为了减小冷剂蒸气的流动损失,采取如下方式:将压力相近的设备合放在一个筒体内,以及使外部介质在管束内流动,冷剂蒸气在管束外较大的空间内流动。

14.蒸发器和吸收器,采用喷淋式;发生器采用沉浸式。

1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剂的主要附加措施:1).防腐蚀问题:溴化锂水溶液对一般金属有腐蚀作用:缩短及其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凝性气体,使桶内的真空难以维持;产生铁锈,铜锈,泵的过滤器、喷嘴等堵塞,妨碍机组正常运行。影响吸收、冷凝过程,结晶,机组性能下降。措施:确保机组的密封性;加入缓蚀剂2).抽气装置:问题:少量空气渗入;腐蚀会产生不凝性气体。措施:在机组运行前抽真空‘机组运行过程维持真空3).防止结晶问题:浓溶液溢流管

排气阀的损失; 制冷剂流经管道、冷凝器和蒸发器等设备时制冷剂与管壁或器壁之间的摩擦以及与外部的热交换。当然,离开冷凝器的液体常有一定再冷度,而离开蒸发器的蒸气有时也是过热蒸气,这也会使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一定差异。

15.实际制冷系数小于理论循环制冷系数的原因:由于至制冷剂在冷凝器,蒸发器以及制冷剂输配管路中存在压力损失,而且,压缩机的实际压缩过程也非等熵过程,故蒸气压缩制冷的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相比,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率增加,实际制冷系数也小了。

16.实际容积效率ηv:压缩机实际输气量Vr与理论输气量Vh之比。影响因素:Vh与压缩机的结构参数和转速有关,对于确定的压缩机,Vh为一定值。

17.COP:实际制冷循环性能系数εs,对于开启式压缩机制冷循环表示单位轴功率制冷量。εs<εth。

18.压缩式的改善:①膨胀阀前液体制冷剂再冷却②回收膨胀功③多级压缩制冷循环(减少过热损失)。饱和线趋于平缓

第二章制冷剂与载冷剂

1.对制冷剂的基本要求:一)热力学性质(1)制冷效率高;(2)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一般情况下标准大气压下沸点越低,蒸发压力,冷凝压力越高,单位容积制冷能力越大);(3)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制冷循环的工作区越原理临界点,越接近逆卡诺循环,节流损失越小,制冷系数越高);(4)压力适中(制冷剂在低温状态下的饱和压力要接近甚至高于大气压力,防止空气渗入);(5)绝热指数低,压缩过程可以看作等熵压送。二)物理化学性质: 粘度和密度要小; 与润滑油的互溶性(若难溶于由,则减少交换面积;若溶于油,蒸发温度升高,使总的制冷量下降) 导热系数、放热系数高④相容性好,对金属和其他材料无腐蚀和侵蚀;三)环境友好性能:无害,不燃烧和爆炸;易于取得,价廉。

2.制冷剂:1)氟利昂(性能随其所含的氟、氯、氢的原子数不同而变化;很难于水溶解,会产生冰塞现象,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大多数无毒,无臭,不燃,与空气混合遇火也不爆炸。放热系数低,价格高,极易泄漏又不易被发现。)全卤化氯氟烃(CFCs)、不完全卤化氯氟烃(HCFCs)、不完全卤化氟烃化合物(HFCs)2)氨(氨:中温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量大;与水可以任何比例相互溶解,但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难溶于润滑油,密度比润滑油小;氨蒸气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会引起中毒,有可燃和爆炸的危险性;绝热指数高,排气温度也较高;容易获得,价格便宜3)二氧化碳:无毒,无臭,无污染,不爆,不燃,无腐蚀,容积制冷能力高,传热性强,很好的传热性能,价格低廉,来源广泛。

3.润滑油的使用目的:减少摩擦,带走摩擦热,减少泄漏,消声。

润滑油使用条件:一)低温性能(黏度和流动性,凝固点比蒸发温度要低5~10度。)二)制冷剂的互溶性。当蒸发压力一定时,随着含油量的增加,制

1.节流机构的作用:节流降压降温,调节供给到蒸发器里的制冷剂流量。

2.常见的节流装置:手动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毛细管和节流短管。

3.浮球式膨胀阀:根据液态制冷剂流动情况不同,分为直通式(构造简单,但浮球给阀芯的冲击力也大,容易损坏)和非直通式(节流后的制冷剂不通过浮

4.球室直接流入蒸发器,液面稳定,结构复杂),其工作原理:依靠浮球室中的浮球因液面的降低或升高,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安装:安装在蒸发器一侧,上下用平衡管与蒸发器相通,保证二者高度一致,以控制蒸发器液面的高度。4.热力膨胀阀:原理: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制冷剂流量。安装在蒸发器的入口。按照平衡方式分为: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

1)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p1—阀后制冷剂的压力;p2—弹簧作用力;p3—感温包内制冷剂压力;如果不考虑蒸发器内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在蒸发器内,液态制冷剂吸热沸腾,在某点处全部气化,呈饱和状态,从该点开始继续吸热,呈过热状态。蒸发器出口感温包处的温度升高,感温包内液态制冷剂的温度也升高,饱和压力也升高。此时调整弹簧作用力,使得p1+p2=p3,膜片处于平衡位置,阀门有一定开度,可以保证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过热度。当外界条件变化使得蒸发器的负荷减小,制冷剂达到饱和状态点的位置后移,使p1+p2大于p3,阀门稍微关小,制冷剂的供应量稍有减少,由于阀门稍微关小,制冷剂供应量有所减少,口制冷剂的过热度减小。反之。

2)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制冷剂流动阻力较大的时候,如果继续实用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将导致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过热度很大,蒸发器传热面积不能有效利用。外平衡式弹性金属膜片下部空间通过一个小口径平衡管与蒸发器出口相连,消除蒸发器内制冷剂流动阻力的影响。现有各种热力膨胀阀,均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制冷剂流量。

5.感温包的充注:根据制冷系统所用制冷剂种类和蒸发温度的不同,分为:充液式热力膨胀阀(优点:即使温度低于感温包感受的温度,也能正常工作,但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过热度有明显的上升,其温度适应范围较小);充气式热力膨胀阀(可以控制对蒸发器的供液量,以免系统蒸发温度过高,导致电机过载)。采用不同充注方式的目的:使弹性金属膜片两侧的压力按两条不同的曲线变化,以改善热力膨胀阀的调节特性,扩大其适用温度范围。

6.热力膨胀阀的选配:1)制冷剂的种类;2)蒸发温度不同;3)蒸发器负荷与膨胀阀容量相匹配。

7.热力膨胀阀的安装:应靠近蒸发器,阀体应垂直放置,不可倾斜,更不可颠倒安装,由于靠感温包感受温度进行工作,所以感温包的安装也非常重要。感温包的安装方法:正确的安装方法旨在改善感温包与吸气管中制冷剂的传热效果,以减小时间滞后,提高热力膨胀阀的工作稳定性,缠在吸气管上,紧密包扎,不能用吸水绝热材料。感温包的安装位置:感温包安装在蒸发器出口、压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复习资料整理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复习资料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考试题型 (2) 一、填空 (2) 二、名词解释( (2) 三、简答 (2) 四、计算题 (2)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作业 (4) 第一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4) 第二章制冷剂与载冷剂 (5) 第三章制冷压缩机 (5) 第四章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7) 第五章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 (7) 第六章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性能调节 (8) 第七章吸收式制冷 (10) 制冷技术复习大纲 (10) 第一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10) 第二章制冷剂与载冷剂 (10) 第三章制冷压缩机 (10) 第四章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11) 第五章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 (11) 第六章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及运行调节 (11) 第七章吸收式制冷 (11) 第八章水系统与制冷机房 (11) 制冷技术试题集 (12)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14) 一、判断题 (14) 二、选择题 (23) 三、判断题:(25分) (38) 四、简答题: (38) 五、选择题2 (39) 问答题 (43)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及思考题集及答案 (47)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及思考题集 (47) 一、填空题 (47) 二、选择题 (50) 三、名词解释 (59) 四、判断题 (60) 五、问答题 (64) 六、计算题 (65)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集答案 (66) 填空题 (66) 选择题 (67) 名词解释 (67) 判断题 (68) 问答题 (68) 计算题 (74)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考试题型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⒈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⒉对制冷剂的物理化学方面的选择要求,要求制冷剂的粘度尽可能(小),纯度要(高),热化学稳定性要(好),高温下不易分解。 ⒊目前广泛采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溶液)、有机化合物等三大类。 ⒋为了获得更低的(蒸发温度),有时需采用复叠制冷循环。 ⒌半导体制冷属于(热电)制冷,是利用(热电)效应来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⒈氟利昂 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卤族(氟、氯、溴)衍生物的总称。 ⒉非共沸溶液类制冷剂 非共沸溶液类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1分)相互不形成共沸溶液(2分)的单组分制冷剂混合(1分)而成的制冷剂。 ⒊单位制冷量 单位制冷量是指制冷压缩机(1分)每输送1kg制冷剂(1分)经循环(1分)从低温热源中制取的冷量(1分)。 ⒋单级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 单级理论制冷循环制冷系数是理论制冷循环中(1分)的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循环净功(单位理论功)之比(2分),即理论制冷循环的效果和代价之比(1分)。 ⒌中间完全冷却 中间完全冷却是指在中间冷却过程中(1分),将低压级排出的过热蒸汽(1分)等压冷却到中间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1分)的冷却过程(1分)。 三、简答(前两题6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吸收式制冷循环由发生器(1分)、吸收器(1分)、冷凝器(1分)、蒸发器(1分)以及溶液泵(1分)、节流器(1分)等组成。 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如有少量不凝性气体存在,会引起制冷量大幅度下降,其原因是什么?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如有少量不凝性气体存在,会引起制冷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有两点:一是当吸收器内存在不凝性气体时,在总压力(蒸发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制冷剂水蒸汽的分压力降低,传质推动力减小,影响了吸收器的吸收速度;(3分) 二是由于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制冷剂水蒸气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减小,也影响了吸收速度。(3分) 3.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化学分子式相对应的符号规定式 (1)CCI3F (2)CCIF2 CCIF2 (1)CCI3F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ХCI y(1分) m=1 n=0 Х=1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Х(1分) m-1=0 n+1=1 Х=1(1分) 所以CCI3F符号规定式为:R11(1分) (2)CCIF2 CCIF2符号规定式通式为:C m H n FХCI y(1分) m=2 n=0 Х=4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Х(1分) m-1=1 n+1=1 Х=4(1分) 所以CCI3F符号规定式为:R114(1分) 四、计算题(共18分) 假定循环为单级压缩蒸气制冷的理论循环,蒸发温度t0=-15℃,冷凝温度为30℃,工质为R12,试对该循环进行热力计算。 (根据R12的热力性质图表,查出有关状态参数值:

空调制冷考试题库

考生信息 姓名:吴辉 身份证号:1102010 考核项目: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 报考类别:复审 理论分数:58.0 否决试题试卷 理论试题试卷 判断题 1、检修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基本情况、故障分析、维修效果和维修费用。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制冷操作列入特种作业是由于制冷空调运行操作技术含量大,工艺性空调控制精度高。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3、螺杆式冷水机组正常空调工况运转时的供油温度为35~55℃。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4、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启动时先开泵,然后才缓慢打开加热蒸汽。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采用隔膜阀是为了防止腐蚀。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6、开式冷却循环水系统的补水量,主要依据: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和渗漏损失。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确定7项基本法律制度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8、《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9、《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0、《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是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主要内容之一。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1、调节热力膨胀阀的调节杆时,每次必须旋转一圈。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2、螺杆式制冷机组,油压过低将会影响能量调节机构动作。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3、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14、卤化烃制冷剂由含氟的一类总称为氟利昂。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5、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喷水段是间接接触式的热湿处理设备。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错误 16、风机盘管中的风机有多叶离心式风机和贯流式风机两种。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7、在焓—湿图上,已知空气状态参数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定空气的其它未知状态参数。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18、有许多个房间需要空气调节,但所控制温度有差别,应选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19、电加热器:加热均匀、热量稳定、效率高、体积小、调节方便,电耗较小。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20、设有喷水室的空调系统,由于占地面积较大,结构比设有表冷器式的复杂,所以适用于民用建筑中的空气处理。 您的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 21、表面换热器冷、热媒呈逆流式换热,效果好。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2、离心式制冷机系统中的均压阀开度过大,会造成油压过高的现象。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错误 23、在焓—湿图上,等焓线与等湿线相交成45度角。 您的答案:正确正确答案:正确 24、焓—湿图建立在直角坐标系上,纵坐标表示焓,横坐标表示含湿量,他们之间夹角为90度。

汽车空调复习题

第一章空调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汽车空调系统按驱动方式可分式汽车空调系统和式汽车空调系统。 2.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单一供暖、制冷、一体化、控制的汽车空调和控制的汽车空调 3.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和等组成。 4.衡量汽车空调质量的指标主要有四个:、、和。 5.冷冻润滑油的作用:、、和。 6.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低压汽化时代温度称为。 7.表示压力常用的方式有压力、压力和真空度。 8.冷凝是指物质经过冷却使其转变为。在制冷技术中,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凝结为的过程。 9.热的传递有、和三种形式。 10.将来自外太阳的热和室内人体散发出的排除到大气中去。这两种热量大总和就叫做负荷。 11.在制冷系统中用于转换热量并循环流动的物质称为。目前汽车空调系统使用的制冷剂,通常有、 a. 二、名词解释 1.节流 2.潜热 三、简答题 1. 制冷剂的定义及种类 2. 制冷剂使用注意事项 3. 冷冻润滑油使用注意事项 4.夏天空调制冷时排出的水是哪里来的? 5.制冷系统中如果有水分,对系统会有哪些影响? 第二章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 一、选择题 1.担任压缩机动力分离与结合的组件为()。 (A)电磁容电器(B)电磁离合器(C)液力变矩器(D)单向离合器 2.()的作用是把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管壁和翅片将其中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从而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高温中压的液体。 (A)冷凝器(B)蒸发器(C)电磁离合器(D)贮液干燥器 3.汽车空调( )置于车内,它属于直接风冷式结构,它利用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蒸发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的原理,把通过它周围的空气中的热量带走,变成冷空气送入车厢,从而达到车内降温的目的。 (A)冷凝器(B)蒸发器(C)电磁离合器(D)贮液干燥器 4.当由压缩机压出的刚进入冷凝器中制冷剂为( )。 (A)高温高压气态(B)高温高压液态(C)中温高压液态(D)低压气态 5.冷凝器中,经过风扇和空气冷却,制冷剂变为为( )。 (A)高温高压气态(B)高温高压液态(C)中温高压液态(D)低压气态 6.蒸发器中制冷剂为( )。 (A)高压气态(B)高压液态(C)低压液态(D)低压气态 7.膨胀阀的安装位置是在()。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卷A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卷A 得分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湖南城市学院 1、对于绝热节流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于绝热节流过程有摩檫,因而工质的熵增加 2007—2008学年第2期(B)由于流道截面突然缩小,工质要克服局部阻力,因而压力下降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卷(C)工质在节流装置进、出口处焓相等 (D)由于过程绝热,所以温度不变 A 卷时间: 120 分钟年级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0503201-02【考试】【开卷】 2、供热循环的供热系数是指() 题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A)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与循环消耗外功的比值 (B)向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与循环消耗外供的比值分数 20 20 24 36 (C)从低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与向高温热源放出的热量的比值 得分(D)比相同热源下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少1 3、工质流经冷凝器冷凝()合分人签名:(第页,共页) 得分一、判断题(是画?,错画Х)(共20分,每小题1分)(A)放出热量,且放热量等于其焓值减少 (B)放出热量,焓值增加 1、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 (C)吸收外界热量,焓值增加 2、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 3、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D)由于冷凝过程中压力不变,所以焓值不变 4、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高温热源的温度越高,制

冷循环的制冷系数越高。() o o4、某逆卡诺循环的高温热源温度为28C,低温热源温度为-18C。则此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5、《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30年停用过度性物质HCFCs。()() 6、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A)0.39 (B)5.5 (C)-0.39 (D)6.5 7、吸收式制冷所用的“工质对”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为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为制冷剂。() oo5、如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汽化的温度为5C,相同压力下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为15C,则压缩 8、制冷压缩机使用的冷冻机油不能用通用机油来代替。()o机的吸气过热度为()C。 9、CFC类、HC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由于破坏作用,而HFC类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均由于破坏 (A)15 (B)10 (C)5 (D)-10 作用。() 6、空调器中的蒸发器属于()换热器。 10、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氟里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A)壳管式(B)套管式(C)肋片管式(D)板式 11、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要对设备做任何改动。() 7、大、中型冷水机组中的水冷式冷凝器多采用()换热器结构。 12、离心式压缩机不属于容积型压缩机。()(A)壳管式(B)套管式(C)肋片管式(D)板式 13、离心式压缩机的单机制冷能力大,运转震动也大。() 8、风冷热泵型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属于()换热器。 14、活塞式压缩机在家用、商用、中小型制冷空调中应用广泛。()(A)壳管式(B)套管式(C)肋片管式(D)板式 15、加大蒸发器,就吸收热量多,温度降低的快。() 9、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转子是由()组成的。 16、已知节流阀孔径大小,制冷设备产冷量大约就可以估计出来。()(A)两个阳转子(B)两个阴转子 17、制冷系统回气管结霜至压缩机机体上比较有利,可以冷却压缩机

制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名称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专业代码:550204 (二)招生对象 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三)标准学制 全日制三年 (四)教育类型和学历层次 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牢固掌握必需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制冷设备和空调工程安装、调试与维护管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家用空调器与电冰箱的安装、调试与维修;食品、化工、制药、纺织等工业中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管理工作;超市、医院、机场、车站及智能化楼宇空调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及运行管理工作;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单位的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二)人才规格 1、职业知识 ①学习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 ②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热工基础、流体力学、热工测量与仪表、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③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必须的专业知识,如:专业英语、制冷原理、空气调节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制冷与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小型制冷空调装置、制冷与空调装置的施工与管理、冷库设计等知识。 2、职业能力

①达到大学英语(3-4级)水平,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一般技术资料; ②能掌握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在制冷、空调、供热、通风等领域的应用; ③具有对制冷空调系统及设备进行维修、运行管理、参数分析和工况调整的能力; ④具有参与制冷空调工程设计、材料设备选用与工程预决算的能力; ⑤具有使用、管理、维护智能化仪表和电气设备的能力; ⑥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⑦掌握电工、焊工、钳工等操作技能。 3、职业素质 ①具有提高自身素质和遵守职业道德的能力。 ②具有适应岗位工作的身体能力。 ③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 ④具有人员间协调和管理的能力。 三、就业岗位 1)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单位的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2)空调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及运行管理工作; 3)制冷与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 四、职业能力分析 (一)基础能力 (二)岗位能力

制冷技术复习题图文稿

制冷技术复习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课后习题 1-1 正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有何不同理想制冷循环属于其中哪一种卡诺循环它有那几个过程组成? 1-2 实现逆卡诺循环有哪几个必要条件试分析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含义及表示方法,并说明其制冷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1-3 在分析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时,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变化有什么影响,那个影响作用更大 1-4 在分析具有传热温差的逆卡诺循环中得出了什么重要结论 1-5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否可以采用逆卡诺循环为什么。 1-6 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概念,使用方面有什么区别 P-H 1-7 理论制冷循环与逆卡诺循环有哪些区别对比两种循环的T-S,L g 图组成的不同 1-8 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为什么要采用干压缩 1-9 试述液体的过冷温度、过冷度;吸气的过热温度、过热度不同含义。 1-10 如何实现制冷循环中的液体过冷 1-11 什么叫无效过热什么叫有效过热制冷循环中吸气过热对制冷系数(效率)都不利吗什么情况下,即使对制冷系数不利,也要采取吸气过热技术手段(参考双级与复叠循环) 1-12 在进行制冷理论循环热力计算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工作参数制冷循环热力计算应包括哪些内容

1-13 实际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什么区别对比两种循环在,L P-H图上表 g 示,思考造成变化的原因。 1-14 有一逆卡诺循环,其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的温度为40℃,求其制冷系数xx。 1-15 今有一理想制冷循环,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即环境介质)的温度为25℃,两个传热过程的传热温差均为5℃,试问: a)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多少 b) 当考虑传热温差时,制冷系数如何变化 1-16某一R717压缩制冷装置,蒸发器的出口温度为-20℃的干饱和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绝热压缩后,进入冷凝器,冷凝温度为30℃,冷凝器出口为25℃的氨液,试将该制冷装置与没有过冷时的单位制冷制冷量、单位耗功量和制冷系数加以比较。 1-17某厂设有氨压缩制冷装置,已知蒸发温度t0=-10℃(相应的 p0=0.2908MPa)冷凝温度tk=40℃(相应的pk=1.5549MPa),过冷温度 trc=35℃,,压缩机吸入干饱和蒸汽,系统制冷量Φ0=174.45kW,时进行制冷理论的热力计算。 1-18某空调系统需要制冷量为35kW,采用R22制冷剂,采用回热循环,其工作条件是;蒸发温度t0=0℃(p0=0.198MPa),冷凝温度tk=40℃(pk=1.5769MPa),吸气温度t1=15℃,试进行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1-19 如何实现回热循环,画出循环压焓图,写出单位制冷量与冷凝热表示公式,说明其表示意义。 第二.三章课后习题

制冷与空调维修技术期末试题AB卷与答案

《空调制冷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格1 分共 28 分) 1、按照温度范围,制冷一般可分为、、、 。 2、若环境温度升高,则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单位容积制冷量 ,比容积功,蒸发温度 3、非共沸制冷剂定压冷凝过程中,温度逐渐,蒸发过程中温度逐渐。 4、氟里昂制冷系统中,若含水量超标则可能引起或 。 5、冷库按其构造型式可分、和几类。 6、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和设备。 7、常用的电加热器主要有和。 8、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空气来源一般是和。 9、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的整个循环可分为:、、和节流、蒸发四个工作过程。 10、万用表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测量仪表,是制冷设备电气检修中最常用的工具。它可以测量、、等。 11、电冰箱按箱内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和2种。 12、风道和风门在制作、安装时,应注意。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在空调工程中,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的喷水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 2、在实操场所工作时,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嬉笑和吵闹,做与实操无关事。() 3、冷凝器的选用取与当地的水温、水质、水量、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及制冷剂的种类无关。() 4、空气净化设备的作用,主要是除去空气中的悬浮尘埃,此外,有时还能对空气进行杀菌、除臭、增加空气负离子的处理。() 5、活塞式压缩机的理论工作循环的功耗大。()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3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普通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D.极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蒸气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收式制冷 3、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不能确定 4、蒸发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升高,制冷机的() A.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小 B.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增大 C.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制冷技术复习题

第一章课后习题 1-1 正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有何不同理想制冷循环属于其中哪一种卡诺循环它有那几个过程组成1-2 实现逆卡诺循环有哪几个必要条件试分析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含义及表示方法,并说明其制冷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 1-3 在分析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时,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变化有什么影响,那个影响作用更大 1-4 在分析具有传热温差的逆卡诺循环中得出了什么重要结论 1-5 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否可以采用逆卡诺循环为什么。 1-6 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概念,使用方面有什么区别 1-7 理论制冷循环与逆卡诺循环有哪些区别对比两种循环的T-S,L g P-H图组成的不同 1-8 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为什么要采用干压缩 1-9 试述液体的过冷温度、过冷度;吸气的过热温度、过热度不同含义。 1-10 如何实现制冷循环中的液体过冷 1-11 什么叫无效过热什么叫有效过热制冷循环中吸气过热对制冷系数(效率)都不利吗什么情况下,即使对制冷系数不利,也要采取吸气过热技术手段(参考双级与复叠循环) 1-12 在进行制冷理论循环热力计算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工作参数制冷循环热力计算应包括哪些内容 1-13 实际制冷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什么区别对比两种循环在,L g P-H图上表示,思考造成变化的原因。 1-14 有一逆卡诺循环,其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的温度为40℃,求其制冷系数xx。 1-15 今有一理想制冷循环,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恒定为5℃,冷却剂(即环境介质)的温度为25℃,两个传热过程的传热温差均为5℃,试问: a)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多少 b) 当考虑传热温差时,制冷系数如何变化 1-16某一R717压缩制冷装置,蒸发器的出口温度为-20℃的干饱和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绝热压缩后,进入冷凝器,冷凝温度为30℃,冷凝器出口为25℃的氨液,试将该制冷装置与没有过冷时的单位制冷制冷量、单位耗功量和制冷系数加以比较。 t k=40℃(相应的pk=,过冷1-17某厂设有氨压缩制冷装置,已知蒸发温度t=-10℃(相应的p=冷凝温度 温度trc=35℃,,压缩机吸入干饱和蒸汽,系统制冷量Φ0=,时进行制冷理论的热力计算。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制冷技术》试题 一、判断题(是画∨,错画Х)40分 1、在相同的初、终状态下,不可逆过程的变化量大于可逆过程的变化量。() 2、对于开口系,工质的焓代表了随工质流动而转移的总能量。() 3、压缩机吸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小于排气口的蒸气质量体积。() 4、湿蒸气的干度x越大,湿蒸气距干饱和蒸气线的距离越远。() 5 、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 ) 6、等压过程的多变指数n=0。() 7、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无热量交换过程中熵的变化量ΔS=0。() 8、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凝结液化过程是定温定压过程。() 9、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就是能量守恒。() 10、同一工质的汽化潜热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11、为了克服局部阻力而消耗的单位质量流体机械能,称为沿程损失。() 12、工程上用雷诺数ReC来判别流体的流态,Re<2000时为紊流。() 13、流体静压力的分布与容器的形状、大小有关系。() 14、单位体积流体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重度。() 15、流体内部任一点处各方向的静压力大小不等。() 16、流体密度ρ的倒数就是流体的质量体积υ。() 17、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沿管径向分厂分成许多流层,中心处流速最大,管壁处流速为零。() 18、流体流层间产生的内摩擦里就是粘滞力。() 19、作用于液面的外界压力能等值地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传递。() 20、流体的沿程损失与管段的长度成正比,也称为长度损失。() 21、二元溶液的定压汽化过程是降温过程,而其定压冷凝过程是升温过程。() 22、吸收式制冷所用的“工质对”中,对沸点低的物质称为吸收剂,沸点高的物质称为制冷剂。(X ) 23、盐水的凝固温度随其盐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24、市场上出售的所谓“无氟冰箱”就是没有氟里昂作为制冷剂的冰箱。() 25、R134a的热力性质与R12很接近,在使用R12的制冷装置中,可使用R134a替代R12而不需要对设备做任何改动。() 26、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吸入具有一定过热度的制冷剂蒸汽,可防止湿压缩的发生。() 27、在采用氟里昂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中,一定要安装干燥器,() 28、在采用氨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中,一定要不必干燥器,() 29、只要知道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就可在相应制冷的压焓图上做出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饱和)循环图。() 30、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是采用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工质对,其中低沸点的物质作制冷剂,高沸点的作吸收剂。() 3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是溴化锂。() 3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与蒸汽压缩式制冷机(水冷式)的制冷量相同时,它们的冷水量也

(完整版)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考试重点

5个解释,12个简答,1个计算 名词解释: 1.制冷:使自然界的某物体或某空间达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 2.跨临界循环: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位于制冷剂临界压力之上,而蒸发压力位于临界压力之下的循环 3.COP:制冷系数εs又称实际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通常用COP表示 4. 命名规则 5. 高温制冷剂:沸点大于0℃的制冷剂;低温:沸点低于﹣60摄氏度;中温 6. 温度滑移:露点和泡点之差。蒸发或冷凝过程温度在此二点之间变化 7. 二元溶液:两种互相不起化学作用的物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体 简答: 1. 实际制冷循环的特点: ①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②蒸汽的压缩在过热区而不是在湿蒸汽区进行③传热过程均为等压过程,并具有传热温差 2. 膨胀阀代替膨胀机的原因: 液态制冷剂膨胀过程的膨胀功不大,而且机件小,摩擦损失又相对比较大,所以为了简化制冷装置以及便于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采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 3. 湿压缩过程的缺点: ①压缩机吸入湿蒸气时,低温湿蒸气与热的气缸壁之间发生强烈热交换,致使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质量大为减少,制冷量显著降低②过多液珠进入压缩机气缸后,很难立即气化,即破坏压缩机的润滑,又造成液击,使压缩机遭到破坏 4. 图1-9、1-10 5. 设置再冷却器的好处: ①制冷能力增加②节流损失减少③制冷系数有所提高 6. 采用膨胀机对高压液体进行膨胀降压,并回收该过程的膨胀功,可以提高制冷洗漱、节省能量消耗 7. 图1-12、图1-1 8. 复叠式制冷循环特点: ①蒸发温度必须高于制冷剂的凝固点,否则制冷剂无法进行制冷循环②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过低时,其相应的蒸发压力也非常低③蒸发压力很低时,气态制冷剂的比容很大,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大为降低,势必要求压缩机的体积流量很大。 9. CO2跨临界循环的改善: ①蒸气回热循环②双级压缩回热循环③用膨胀机回收膨胀功 10. 图1-23 11. 对制冷剂的要求: (1)热力学性质①制冷效率高②压力适中③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大④临界温度高(2)物理化学性质①与润滑剂的互溶性②导热系数、放热系数高③密度、黏度小④相容性好(3)环境友好性能(4)其他:制冷剂无毒,不燃烧,不爆炸,易购价廉 12. 润滑油作用: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制冷是指用()的方法将()的热量移向周围环境介质,使其达到低于环境介质的温度,并在所需时间内维持一定的低温。 2?最简单的制冷机由()、()、()和()四个部件并依次用管道连成封闭的系统所组成。 3?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4?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理论压缩功()。 5?制冷机的工作参数,即()、()、()、(),常称为制冷机的运行工况。 6?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吸收剂为()。 7?活塞式压缩机按密封方式可分为()、()和()三类。 8?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受()、()、()、()影响。 9?壳管式冷凝器管束内流动(),管间流动()。 10?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 )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超低温制冷 2?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3?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4?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5?()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A .蒸气有害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6?国际上规定用字母()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7?制冷剂压焓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是()。 A .竖直线 B .水平线 C .向右下曲线 D .其它曲线 8?冷凝温度一定,随蒸发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9?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A .气缸直径 B .活塞位移 C .活塞行程 D .余隙容积 10?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之间。 A .蒸发器和压缩机 B .压缩机和冷凝器 C .冷凝器和膨胀阀 D .膨胀阀和蒸发器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2?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制冷技术作业 第一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练习题-6 (1) 压焓图 h l g P R22 (2) 中间压力 MPa 11.00=p ; MPa 4.1=k p MPa 39.04.111.00=?=?=k m p p p (3)各状态点主要参数

低压压缩机质量流量 kg/s 2010.0200 39286 .3108 10 rL =-?= -= = h h q M φφ 低压压缩机实际输气量 /s m 402.000.202010.031rL rL =?=?=v M V 由中间冷却器能量平衡,得 ()()69rb 75rL h h M h h M -=- kg/s 0451.02010.0237 402200 237rL 6975rb =?--=--= M h h h h M kJ/kg 4190451 .0201.0402 .0451*******.0rb rL 9rb 2rL 3=+?+?=+?+?= M M h M h M h 高压压缩机实际输气量 ()()/s .0165m 0067.0.04510201.033rb rL rH =?+=?+=v M M V (3)循环的理论耗功率 ()()()KW 46.015352461.0322010.034rb rL 12rL th2th1th =?+?=-?+?+-?=+=h h M M h h M P P P 第二章 制冷剂与载冷剂 练习题-2 高温制冷剂为低压制冷剂,有R11, R123, R718, 适用于空调系统 中温制冷剂为中压制冷剂,有R22, R717, R134a, R600, 适用于冷藏,空调系统 低温制冷剂为高压制冷剂,有R744, 适用于复叠制冷低温级,跨临界循环 第三章 制冷压缩机 练习题-3 (1) 压焓图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逆卡诺循环是理想的可逆制冷循环,它是由两个___膨胀过程______和两个___压缩过程____组成。 2、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区别是_______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______、______蒸汽的压缩在过热区进行而不是在湿蒸汽区内进行_______ 、___两个传热过程均为等压过程,并且具有传热温差______。 3、制冷压缩机的工况分为__蒸发温度___、__吸气温度___、__冷凝温度___和__再冷温度___。 4、通常单级压缩P K/P0比的合理范围大致为:氨≤________,R22和R12≤________。 5、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_运动部分_、__吸、排气部分_、_密封部分_、_润滑部分_、_机体部分__和_安全部分、能量调节部分_等组成。 6、活塞式压缩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包括_吸气__、__压缩__、__排气__三个过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制冷:使自然界的某物体或者空间达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 2、过冷度:在一定压力下冷凝水的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差值 3、制冷剂:制冷装着中进行循环制冷的工作物质 4、载冷剂: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工质 5、活塞行程: 6、工作容积: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画图并说明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2、为什么要停止使用CFC类型的制冷剂 CFC类物质就是不含氢的氟里昂。CFC物质对大气忠的臭氧和地球高空的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还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和禁用CFC类物质的使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简介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60205 专业名称制冷与空调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现代化制冷与空调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制冷与空调设备及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具备各类制冷空调设备和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能力,从事各类制冷与空调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制造、运行与管理、检测与控制、检修与维护、安装调试及销售产品、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行业及其应用领域,在相关产品设计、生产、质量管理、销售和运行管理、售后服务等岗位群,从事设备制造、技术应用、产品销售、产品安装、产品维修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各类制冷与空调设备和系统的销售能力; 3.掌握各类制冷与空调设备和系统的检修与维护的技能; 4.掌握各类制冷与空调设备和系统安装调试的技能; 5.掌握各类制冷与空调设备和系统运行与管理的技能; 6.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生产制造、系统设计的技术规范与基本方法; 7.掌握各类制冷与空调设备和系统检测与运行控制的技术。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工程基础、热工学与流体力学基础、制冷技术与设备、空气调节技术、家用制冷机维修、制冷装置及自动化、制冷工艺设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钎焊、冰箱与空调维修、制冷设备拆装、制冷技术应用综合等实训。在制冷与空调设备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维修电工制冷维修工中央空调操作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供热通风与空调施工运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精品)《空调用制冷技术》自学指导书(刘海涛)要点79

《空调用制冷技术》自学指导书及习题集 中原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第一部分《空调用制冷技术》自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空调用制冷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专业主干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人工制冷的各种方法、原理、系统和设备。为将来从事制冷技术方面的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规划、以及制冷空调工程装置的运行管理打下系统制冷技术基础。由于制冷空调系统与设备在楼宇建筑的公用设施中占重要地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公用设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其要求的知识面涵盖了制冷技术方面。 二、自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各种制冷方法的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制冷循环及制冷机特性的理论分析和计算 3. 熟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单级循环的热力计算 4. 掌握吸收式制冷机的原理 5. 掌握空调用冷水机组的类型和特点 三、自学内容和要求 课题一: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主要内容: (一)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 (二)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三)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四)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自学要求: 1、掌握理想制冷循环及理想制冷系数的计算 2、掌握理论循环过程 3、熟悉制冷系数的概念、压焓图、单级蒸气压缩式理论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4、了解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课题二:制冷剂和载冷剂 主要内容: (一)制冷剂 (二)载冷剂 自学要求: 1、掌握制冷剂的分类及常用制冷剂的特点 2、掌握载冷剂的分类及盐水的性质 3、理解对制冷剂在热力学方面的要求 4、了解CFC的限用和替代物的选择 课题三: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 主要内容: (一)制冷压缩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二)冷凝器与蒸发器 (三)节流机构、控制仪表 (四)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五)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选型 自学要求: 1、掌握冷凝器、蒸发器的种类和基本构造 2、掌握冷凝器、蒸发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节流阀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4、掌握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5、理解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6、理解输气系数的概念、压缩机的功率与效率的概念 7、应用冷水机组特点,正确选择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 8、了解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总体结构 课题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主要内容: (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二)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及焓-浓度图 (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结构及流程 (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变工况特性和能量调节。 自学要求:

制冷与空调作业模拟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按照《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种人员每__B__年应复审一次。 A.一 B.二 C.三 D.四 2.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出发点和思想核心是__C__。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 C.以人为本 D.用户至上 3.___C___是指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批评、检举、控告权 B.合法拒绝权 C.遇险停、撤权 D.保(险)外索赔权 4.从业人员对自已所承担的工作,加工的产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这就是__B__。 A.爱岗 B.尽责 C.文明 D.守则 5.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年龄要求是__C__周岁。 A.16 B.17 C.18 D.20 6.与28℃相对应的绝对温标为__C__。 A.—245K B.82.4K C.301K D.245K 7.根据人工制冷所能达到的低温不同,制冷技术可划分为四个领域。其中普通制冷温度范围是___D___。 A.0.3 k以下 B.20~0.3K C.120~20K D.120K以上 8._B_从本质上解释了融化和汽化现象,导出了潜热的概念,发明了冰量热器。 A.库仑 B.布拉克 C.高里 D.米杰里 9.按化学结构分类,氟里昂制冷剂属于__B__类。 A.无机化合物 B.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 C.多元混合溶液 D.碳氢化合物 10.根据制冷剂安全性分类原则,把制冷剂分为__B__种安全分组类型。 A.4 B.6 C.8 D.9 11.发生液氨或液态氟里昂冻伤后,采用__C__温水快速复温是急救的关键。 A.36~38℃ B.38~40℃ C.40~42℃ D.42~44℃ 12.下列制冷剂中,__C__属于非共沸混合物。 A.R134A B.R290 C.R407C D.R502 13.有关国际协议规定发展中国家停用HCFCs类物质的时间为_C_年。 A.2020 B.2030 C.2040 D.2050 14.R134A制冷剂属于氟里昂制冷剂中的__C__类。 A.CFC B.HCFC C.HFC D.HC 15.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的制冷剂是__C__。 A.R12 B.R22 C.R717 D.R502 16.有机化合物及其水溶液作为载冷剂使用时的主要缺点是__D__。 A.腐蚀性强 B.载热能力小 C.凝固温度较高 D.价格较高 17.冷冻机油的主要特点是___C___。 A.耐高温而不凝固 B.耐高温而不汽化 C.耐低温而不凝固 D.耐低温而不汽化 18.R134A制冷压缩机应采用___D___作为润滑油。 A.矿物油 B.合成烃油 C.烷基苯润滑油 D.酯族油 19.选择盐水作载冷剂时,一般选择盐水的浓度使凝固温度比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__C__即可。 A.1~3℃ B.3~5℃ C.5~8℃ D.8~10℃ 20.冷冻机油按GB/T16630-1996共计规定了__D__种规格。 A.6 B.8 C.12 D.24 21.一般认为,活塞式压缩机名义制冷量在___A___的为大型压缩机。 A.550KW以上 B.25~550KW范围内 C.25KW以下 D.1~15KW范围内 22.单级氟里昂压缩机最大压缩比应不超过___D___。 A.5 B.6 C.8 D.10 23.制冷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对制冷剂蒸气进行__D__。 A.吸气 B.排气 C.压缩 D.做功 24.确定压缩机排气量的因素为__C__。 A.吸气温度 B.排气温度 C.输气系数 D.制冷剂种类 25.大型空调工程或低温制冷工程应采用___D___压缩机。 A.活塞式 B.螺杆式 C.涡旋式 D.离心式 26.离心式压缩机的可调导流叶片是使气流__A__。 A.改变方向 B.改变体积 C.增加压力 D.降低压力 27.离心式压缩机可利用_C_实现10%~100%范围内的制冷量调节,节能效果好。 A.增速器 B.轴承 C.进口导叶 D.冷却系统 28.套管式冷凝器常用于制冷量小于_D_的小型氟里昂制冷系统中。 1.A.15KW B.25KW C.30KW D.40KW 29.在氨制冷系统中,卧式壳管式蒸发器的充液高度约为筒径的___D___。 A.50%~60% B.55%~65% C.60%~70% D.70%~80% 30.一般在自然对流式冷库中设置__A__。 A.冷却排管 B.冷风机 C.冷却排管和冷风机 D.表冷器 31.空调器中的蒸发器属于___C___换热器。 A.壳管式 B.套管式 C.肋片管式 D.板式 32.大、中型冷水机组中的水冷式冷凝器多采用__A__换热器结构。 A.壳管式 B.套管式 C.肋片管式 D.板式 33.__C__的作用是当冷库某些设备检修或冷库的冷却排管和冷风机冲霜时,将液体制冷排入其中。 A.高压贮液器 B.低压循环贮液桶 C.排液桶 D.膨胀容器 34.毛细管通常采用管径为__B__mm的纯铜管制作。 A.0.3~0.5 B.0.7~2.5 C.2.5~5 D.3~6 35.节流机构有多种形式,单元式空调机适宜采用__B__。 A.毛细管 B.热力膨胀阀 C.热电膨胀阀 D.浮球阀 36.__A__油分离器是采用降低流速,改变气流方向,使密度较大的油滴分离出来。 A.惯性式 B.洗涤式 C.离心式 D.过滤式 37.膨胀阀的开启度与蒸发温度的关系是__A__。 A.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大 B.蒸发温度高开启度小 C.蒸发温度低开启度大 D.开启度调定后不变38.氟里昂过滤器采用网孔为___A___mm的铜丝网制成。 A.0.1~0.2 B.0.2~0.3 C.0.3~0.4 D.0.4~0.5 39.分子筛的吸湿性很强,暴露在空气中__C__h即可接近其饱和水平。 A.8 B.12 C.24 D.36 40.用于滤气的氟里昂过滤器采用网孔为__B__mm的铜丝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