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学思考”的目标中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可见估算是发展数感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然而,学生正确率却不尽如人意,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估算教学一直贯穿其中,特别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估算占了相当重的比例,并涉及各个领域。
然而为何学生的估算意识及能力还是如此薄弱?现在笔者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估算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学生对估算的几个误区
(一)为“估算”而估算
例1:左边篮子里有78粒花生,右边篮子里的花生大约是左边篮子里的3倍,右边篮子里大约有多少粒花生?
例2:苹果有204个,梨有300个,桃子有219个,草莓有298个,这四种水果的总数有没有1000个?
在做这两题的过程中发现例1,绝大多数学生用的是78×3≈240(个),究其原因见到“大约”是估算。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见到“大约”则一律估算,反之则一概不估算,存在对题目呈现方式上的一个误区。
如例1有“大约”学生看到就认为是估算,实则不然。
又如例2没有“大约”却可以通过估算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算出精确结果后再求近似值
这是存在对估算意义的又一个误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因为计
算的结果并不复杂,口算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一下子就算出精确结果,如81×7的积大约是多少?”学生的答案是:570。
究其原因是:81×7=567,567≈570。
(三)“凑整”即是估算
低年级最常用的估算方法就是“凑整”,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估算方法。
学生对估算方法多样性存在一个误区,估算中还常用到“去尾”或“进一”,以及利用数据的特点,通过合情推理估计得数的范围。
如“58÷8”联系乘法口诀,得数应该比7大,得到商“7”。
针对这样几个误区,如何改变学生现状,提高估算能力?我们知道估算能力较弱的人倾向于精确计算,而精确计算方法单一,结果唯一,思维比较呆板;估算能力较强的人,在估算时会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思维比较开放。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二、走出误区、形成习惯、活用方法
(一)走出误区
学生对估算存在误区,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恰当使用估算,明确估算的价值、方法。
1.明确数学中估算是指计算的估计,但同样涉及数量的估计、度量的估计等。
小学阶段第一次引入“大约”一词是在“认识钟表”的教学“大约7时”,可见是在适当的情境中引入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会估计,而后向估算迁移,因此估算要结合具体的情境。
如例1的理解要放在具体的情境中,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当
中让学生去感受,哪些问题解决需要近似值,就是需要估算,哪些问题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值。
2.明确估算的价值,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估算?是因为估算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估算比计算器方便,比笔算省时省力,可以快捷地应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检验笔算,用估算检验笔算比较方便,更容易形成习惯。
正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估算和笔算是交叉相结合的如习题中出现“先估一估答案是几十多,再计算”。
3.明确估算的方法并非唯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的情境做出判断是选择“凑整法”“去尾法”还是“进一法”亦或“四舍五入”等等。
如“求23、27、21、28四个数的和大约是多少?”这些数都很接近25,可以用“25×4=100”来求出大约和是多少。
(二)形成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估算意识,促进学生形成习惯。
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去记住一种估算方法,而是在我们教学当中,让学生逐步地去理解这种估算的意义,去发展学生这种估算的意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多增加一些学生的体验,不断地去丰富他们这方面的经验,积累他们的经验,从而形成估算习惯。
首先,教师要有估算的意识,才能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养成估算习惯。
估算教学之所以存在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本身的估算意识就比较薄弱,教材中的“先估一估,再算一算”的
题目,不能忽视估一估的作用而只用精确计算来解决。
其次,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养成习惯。
低年级学生主要要培养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估计的意识,培养对计算结果估计的良好直觉,为今后估算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活用方法
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针对第一学段提出的要求,强调了“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
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活用估算方法的能力?
1.了解方法多样化,要活用首先要了解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追求估算的结果,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交流各自想法的平台,拓宽学生的思维。
当然“多样化”不单单是要“多样”,而必须是“正确”“有用”。
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出现的几种估算方法:凑整法,凑成整十数或整百数;去尾或进一法,求最多是多少,最少是多少;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取整估;取中间数,利用特殊数据如“25×4”;除法中的先估后调等。
当然,估算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估算技巧。
2.适时活用方法,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适当地选择所需要的估算方法,估算面临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辨别什么时候要估算,用什么方法来估算,是要估算得“大”些呢,还是要估算得“小”些。
如“妈妈想买一件上衣59元和一条裙子36元。
她给售货员100
元,够吗?”类似这样的问题解决要结合实际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会活用。
估算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它是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个“结”,它与精算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估算并非无章可循,但它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
答案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表达形式上,更反映在精确程度上,估算如何教是我们一线教师永恒追寻的话题。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