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转变观念,树立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的思想,“坚持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思想,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体育教育应当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锻炼,创造性地锻炼,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终身锻炼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以及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发挥它特有的功能。基于此,结合教学实践,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进行了一些肤浅的研究。
1 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
1.1 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而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就促使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重要任务要求。过去我们为了提高体锻达标率,把“跑、跳、投”和篮、足、排三大球的达标测试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采用重复练习、循环练习,直到学生熟练掌握,把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整体素质提高,所以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挖掘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想办法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开动脑筋,在想中练、练中想,在练习中教师可以适当设置疑问,如:在教前滚翻时,让学生带着问题“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滚动?”去练习;再如:教跳远时,师提问“原地跳的远还是助跑以后跳的远?”,诱发学生思考的兴趣,通过练习学生找到了答案,这样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同时他们享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而兴趣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因。
1.2 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如:学生们之所以玩起篮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
爱篮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到乱抢乱投到抢出些门道投出些名堂”,抢、投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即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2 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1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养成锻炼习惯之后,每次体育锻炼都是自然行为,不需要用意志强求自己去锻炼,一到锻炼时间就会产生锻炼的欲望,就象“生物钟”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一是要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要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养成一种习惯。而养成习惯是比较难的,如今的学生都是独子,外出父母不放心,锻炼又怕累着,滚铁圈、打陀螺、斗鸡、弹玻璃珠等儿时游戏他们根本没玩过,那种自由、那种乐趣他们不可能体会,他们最快乐的是玩电脑、看动画片,每天是学校、家两点一线。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征,教会他们不同的锻炼方法,如: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合理的锻炼程序等引导学生锻炼。再如:可以让居住地比较近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结伴,利用节假日等空闲时间进行锻炼,内容可以教师规定,可以学生自主选择进行锻炼,既解除了父母的担心,又增进了同伴之间的感情,还在锻炼中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增进健康。当然良好的锻炼习惯需要训练,只有经过反复训练,经常督促,并持之以恒,才能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受益终生。
2.2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一生都“好动”。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成效也就愈大。
3 有计划科学地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
3.1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还是围绕打篮球的教学,如果一味让学生乱抢乱投,是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中小学生因打篮球造成的伤害事故也是很多的。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3.2 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
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