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增城有哪些特产 广东增城特产
![增城有哪些特产 广东增城特产](https://img.taocdn.com/s3/m/bfabe43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0.png)
增城有哪些特产广东增城特产
增城的特产有红柿、增城荔枝、增城石碣桂圆、增城乌兰、吃菜心、增城四妙米、派潭凉粉、三江牛肉宴、脆皮烧鸡、水晶葛花、增城萧楼冬瓜、新塘鱼包。
增城特产一:增城荔枝
增城荔枝是广州增城的特色水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汉武帝征服岭南后,岭南官吏年年岁贡荔枝。
增城县内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既有热带特征,又有亚热带特色,非常适合荔枝的生长。
所产出的荔枝果实大如鸡印,核小如豌豆,果皮暗红带绿色;龟裂片平,缝合线明显;肉厚爽脆,浓甜多汁,入口清香。
增城特产二:白水寨番薯
白水村红薯是增城独有的农产品品牌。
由派潭独特的水土培育而成,营养丰富,一般为紫心,特别是淀粉含量高,淀粉颗粒小,肉质光滑,含糖量高,味甜筋少,黄肉紫肉香。
存放一段时间后,味道更甜。
增城特产三: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是广东的特色产品,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表明,增城野生稻已有9000多年历史。
广东省增城市是丘陵地带,北回归线由境内通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21.6℃,田园土壤沙质地多,水质酸碱性度中性偏碱。
所种植出来的丝苗米米粒细小苗条、油质丰富、晶莹洁白、米泛丝光,饭色发亮,饭粒软滑、口感柔软。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92ace1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8.png)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市是中国南方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州市独特的文化符号,代表着广州市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市制定了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录了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便后人了解和学习。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含了各个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工艺、音乐舞蹈、戏曲表演、传统节日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广州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传统工艺方面,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了许多独特的工艺,如广彩、葡萄花雕、陶艺等。
广彩是广州市的一种传统陶瓷工艺,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葡萄花雕是广州市的一种传统雕刻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致的雕刻而受到广泛赞赏。
陶艺则是广州市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以其精湛的陶瓷技艺和独特的造型而备受推崇。
在音乐舞蹈方面,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音乐舞蹈,如广东音乐、广东曲艺、粤剧等。
广东音乐是广州市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以其悠扬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调而闻名。
广东曲艺则是广州市的一种传统曲艺表演形式,以其生动的表演和幽默的语言而深受观众喜爱。
粤剧是广州市的一种传统戏曲表演形式,以其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唱腔而备受推崇。
在传统节日方面,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了许多具有广州市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广州花市、广州灯会、广州庙会等。
广州花市是广州市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盛大花卉市场,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和购买花卉。
广州灯会是广州市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灯饰展览,各种精美的灯笼和灯饰点缀着广州的夜空,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广州庙会是广州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举办的传统庙会,各种传统的游戏和表演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参与。
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记录了广州市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市不仅可以传承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促进旅游和经济发展。
广州非遗项目
![广州非遗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4e4c4f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9.png)
广州的非遗项目非常多,其中包括:
1. 广州醒狮:是广东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 广州版画:广州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3. 广彩:广州传统的陶瓷艺术,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
4. 广州话剧:广州话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地方戏剧之一。
5. 广州音乐:包括广东音乐、粤曲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6. 广州木偶:广州木偶戏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内涵。
7. 广州剪纸:广州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
以上只是广州非遗项目的一部分,实际上广州的非遗项目还有很多,包括各种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f36d85397fd5360cbb1adb10.png)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者:————————————————————————————————日期: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1民间音乐梅州客家山歌梅州市梅州市群众艺术馆2 中山咸水歌中山市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3广东音乐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4 台山市台山市文化馆5潮州音乐潮州市潮州市民间音乐团6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7 广东汉乐大埔县大埔县文化馆8民间舞蹈龙舞湛江人龙舞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文化馆9 汕尾滚地金龙汕尾市陆丰市文化馆10狮舞(广东醒狮)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11 遂溪县遂溪县文化馆12 广州市番禺区沙溪镇文化站13英歌普宁英歌揭阳市普宁市文化馆14 潮阳英歌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15传统戏剧潮剧汕头市广东潮剧院16 潮州市潮州市潮剧团17 正字戏陆丰市陆丰市正字戏剧团18粤剧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艺术研究所19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20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21 广州市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22 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序号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项目保护单位23传统戏剧西秦戏海丰县海丰县西秦戏剧团24 白字戏海丰县海丰县白字戏剧团25 花朝戏紫金县紫金县花朝戏剧团26 皮影戏(陆丰皮影戏)汕尾市陆丰市皮影剧团27木偶戏高州木偶戏高州市高州市文化馆28 潮州铁枝木偶戏潮州市潮安县文化馆29 曲艺龙舟说唱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区文化馆30民间美术佛山木版年画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31剪纸(广东剪纸)佛山市佛山市群众艺术馆32 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33 潮州市潮州市群众艺术馆34粤绣广绣广州市广州市群众艺术馆35 潮绣潮州市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36 象牙雕刻广州市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37 潮州木雕潮州市潮州市湘桥区文化馆38 灯彩(东莞千角灯)东莞市东莞市莞城文化服务中心39传统手工技艺石湾陶塑技艺佛山市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40 端砚制作技艺肇庆市肇庆市端砚协会41凉茶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42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43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44民俗瑶族盘王节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45 小榄菊花会中山市中山市小榄菊花文化促进会46 瑶族耍歌堂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文化馆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1民间文学雷州歌雷州市2 谜语(澄海灯谜)汕头市澄海区第一批扩展项目3传统音乐惠东渔歌惠州市4 古琴艺术(岭南派)广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5 十番音乐(佛山十番)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6传统舞蹈麒麟舞海丰县7 灯舞(沙头角鱼灯舞)深圳市8 禾楼舞郁南县9 蜈蚣舞汕头市澄海区10 瑶族长鼓舞连南瑶族自治县11 龙舞埔寨火龙丰顺县第一批扩展项目人龙舞佛山市荷塘纱龙江门市蓬江区乔林烟花火龙揭阳市醉龙中山市12 狮舞(席狮舞)梅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3 傩舞(湛江傩舞)湛江市麻章区第一批扩展项目14传统戏剧广东汉剧广东汉剧院15 潮剧揭阳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6 木偶戏(五华提线木偶)梅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7 曲艺歌册(潮州歌册)潮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18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蔡李佛拳江门市新会区19传统美术石雕(雷州石狗)雷州市20 玉雕广州玉雕广州市荔湾区阳美翡翠玉雕揭阳市21 核雕(广州榄雕)增城市22 彩扎(佛山狮头)佛山市23 灰塑广州市24 镶嵌嵌瓷汕头市嵌瓷普宁市25 新会葵艺江门市新会区26 盆景技艺(英石假山盆景技艺)英德市27 内画(广东内画)汕头市第一批扩展项目28 潮州木雕揭阳市第一批扩展项目汕头市29 泥塑(大吴泥塑)潮安县第一批扩展项目30 灯彩佛山彩灯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潮州花灯潮州市湘桥区序号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备注31传统技艺枫溪瓷烧制技艺潮州市枫溪区32 广彩瓷烧制技艺广州市33 香云纱染整技艺佛山市顺德区34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江门市35 龙舟制作技艺东莞市36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广东省安琪食品有限公司37 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州市第一批扩展项目38 传统医药传统中医药文化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广东省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广州陈李济制药厂39 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 深圳市 第一批扩展项目 40 民俗灯会(泮村灯会) 开平市 41庙会(佛山祖庙庙会)佛山市 42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南朗崖口飘色中山市 台山浮石飘色 台山市 吴川飘色 吴川市 河田高景陆河县 43 汉族传统婚俗(斗门水上婚嫁习俗) 珠海市 44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 潮州市45中秋节(佛山秋色)佛山市第一批扩展项目注:国务院(国发[2008]19号)2008年6月7日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名录扩展项目147项。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0b48a0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d.png)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包括多个项目,例如:
1. 五羊传说:越秀区的代表性项目。
2. 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增城区的项目。
3. 萝岗香雪:黄埔区的项目。
4. 金花娘娘的传说:海珠区的项目。
5. 从化温泉传说:从化区的项目。
6. 花县太平天国人物传说:花都区的项目。
7. 盘古王传说、郑仙传说、白云山传说、珠江传说、素馨花传说、纯阳观传说、北帝诞、天河区挂人灯、龙洞民谣、凤凰石、百步云梯、走马山宝马的传说、大灵宝金鸡的传说、简佛祖的传说、林碧仙的传说、炮打瘦狗岭、拜北帝为何要不用鸭、甘棠树下的美梦、棠下陂头与郝公和尚、社坛为何无瓦遮头、吊丝丹竹笋、忠勇将军显灵救难、掘尾龙拜山、龙母传说、猪王石的由来番鬼望波罗传说等:这些都是广州市各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增城非物质文化手抄报内容
![增城非物质文化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1c3e13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a.png)
增城非物质文化手抄报内容
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5项,全区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35人。
增城积极推进新形势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将非遗传承从“幕后”推向“台前”,讲述城市历史,提升城市知名度。
提到增
城除了会想起荔枝、迟菜心之外榄雕也是一种特色文化标志。
榄雕是广东省的一种民间雕刻工艺,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榄雕盛行于明代,在明代,榄雕已是王公贵族、达官显贵的玩意,明熹宗朱由校更是亲自动手制作榄雕,赏给有功之臣。
而到了清代,榄雕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贡品。
一直发展为今天供人把玩欣赏的艺术品,成为一种文化的结晶。
2008年增城榄雕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成为增城唯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讲到榄雕的制作增城榄雕代表性传承人周汉军介绍首先需要注
意的是乌榄核的选择合适的榄核应是大颗、圆润、质地细腻。
再利用其天然形态和起伏变化采用雕、镂、镌、锉、凿、钻等技法在其上雕刻各色人物、花鸟、兽虫、山水、舟船、楼阁等形象和文字内容。
增城榄雕秉承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蕴含了岭南风物的古老神韵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精细入微创作风格有浮雕、圆雕、深浮雕以及镂空透雕等由于体积小,内容丰富因此通常以微雕为主。
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9236122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4c.png)
河源市连平县
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
佛山市禅城区
九江双蒸酒酿制技艺
佛山市南海区
仁化土法造纸技艺
韶关市仁化县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
梅州市丰顺县
装泥鱼技艺
珠海市斗门区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
中山市黄圃镇
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
中山市
金声狮鼓制作技艺
江门市开平市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
江门市新会区
肇庆裹蒸制作技艺
肇庆市端州区
金渡花席编织技艺
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新
江门市新会区
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台山 大江传统家具制作技艺)
江门市台山市
备注 1 2
序号 1
2
3
六、传统医药(3 项)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传统中医药 文化
采芝林传统中药 文化
敬修堂传统中药 文化
广州市 广州市
太安堂中药文化
汕头市
序号 1
2 3 4
七、民俗(10 项,合并后为 4 项)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十、民俗(21 项,合并后为 16 项)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畲族拜祖公图
广州市增城市
大盆菜
深圳市福田区
(下沙大盆菜、长安大盆 菜)
东莞市长安镇
后宅元宵渔灯赛会
汕头市南澳县
贵屿街路棚
汕头市潮阳区
官窑生菜会
佛山市南海区
陈村花会
佛山市顺德区
沙溪四月八
中山市沙溪镇
高流河墟
潮州市湘桥区
二、传歌
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石塘月姐歌
韶关市仁化县
紫竹观道教音乐
我的家乡增城历史文化与变化
![我的家乡增城历史文化与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85c5c7f58fb770bf78a556b.png)
增城产业丰富
拥有广本、北汽、穗景客车三家整车生产企 业,中汽研华南总部基地、日立汽车系统、 福耀玻璃等150多家汽车研发及零部件制造 企业,以及五羊本田、豪进等7家年产能 300万辆以上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引进了超 视堺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维信 诺、阿里巴巴、工信部电子五所等一批高新 技术和战略性龙头项目。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既有悠久的历史,还 有优良的传统。是指用笔、墨、颜色在帛、布、绢、 纸、绫等上面画的东西。不是一般人画的,而是历 史上有名的画家们画的。有些画虽无名无款,但年 代较早,具有艺术性和文物性的,我们也要保存、
整理。
增城特产
增城迟菜心
增城迟菜心,广东省增城市特产,中国国家 地理标志产品。迟菜心又名高脚菜心,是广 东增城知名的特产蔬菜品种,素有蔬菜之王, 菜心之冠美誉。冬季的南粤地区,菜心、小 白菜是叶菜首选,而此时叶菜最为上品的是 增城迟菜心。增城小楼镇地处北回归线,地 质特殊,菜心长如菜树,能长到一米高,但 依然皮脆肉软,茎肥叶厚,煮炒快熟,吃之 甜美,非一般菜心可比,因此,增城迟菜心 被食家们誉为“菜王”。增城迟菜心为冬种蔬 菜,立冬前栽种,经过90—120天才能收割, 因其时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迟,所 以称为迟菜心。正如俗话所云:“冬至到, 菜心甜。”
广州榄雕
榄雕 是广东省传统微雕工艺品的一种,经过历 代艺人不断进取,力求创新,其精湛的雕刻技 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 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使得榄雕在中国南 方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更加精巧和实用。它 也是岭南工艺美术的重要一样特色。
书画
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 术形式之一。
我的家乡增城历史文化与变化
增城概况
增城非遗文化有哪些
![增城非遗文化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b5fed1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7a.png)
增城非遗文化有哪些增城区共有3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等8大类别国家级项目1个:广州榄雕;广东省级项目3个:舞貔貅、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畲族拜公祖图;广州市级项目4个:舞火狗、客家山歌“过山拉”、舞春牛、广东汉乐(增城);增城区级项目27个:竹雕、篆刻、罗派艺术粤剧、新塘帅府爷出巡过坊习俗、沙头竹席、黄塘头菜的制作技艺、剪纸、兰溪濑粉、灰雕、龙头雕刻(传统龙舟)技艺、荔枝木家具传统制作工艺、舞渔灯和宾公佛传说、舞麒麟、新塘鱼包、广东醒狮、击壤、花灯制作技艺、澳海老土豉油制作技艺、曲水流杯的传说、南山钓台的传说、朱村鸡饭制作技艺、五柳菜制作技艺、章陂大头菜制作技艺、增城鹅汤糍制作技艺、正果云吞制作技艺、喜记避风塘炒蟹制作技艺。
全区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36人(一人重合,省级和区级)。
广东省级传承人2人,广州市级传承6人,增城区级传承人28人。
增城唯一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让我们一起感受其中的魅力。
国家级非遗项目:广州榄雕榄雕早在三百多年前明清时期已流传于世,并走入,成为贡品。
清代艺人陈祖章创作的核舟《东坡夜游赤壁》、新塘人湛菊生创作的核舫《苏东坡夜游赤壁舫》、工艺精巧无比,至今仍留传下来。
榄雕属立体微雕艺术,其技法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其艺术特色精细入微、小巧玲珑。
广州榄雕是指广州地区流传的乌榄核雕刻工艺,属立体微雕类。
早在明清时期,广州的榄雕工艺已臻成熟。
广州榄雕起源且流传于增城新塘,其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总体艺术特色可概括为: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
而同苏州一带的榄雕不同,传统的广州榄雕一般保持橄榄核原本的色调,不着意人工上色。
从题材上看,各种形式的类作品是广州榄雕的主要创作题材。
▲周汉军作品《白衣圣人》以钟南山院士为,向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致敬2008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增城市所产榄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为《广州榄雕》(增城),同时也是增城唯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增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增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增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增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580d79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0.png)
增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增城市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增城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3.30
•【字号】增府[2009]7号
•【施行日期】2009.03.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增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增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的通知
(增府[2009]7号)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增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确定的第一批增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项),现予公布。
我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一批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公布,对于建立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展示我市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各镇街、各部门要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2006〕70号)和广州市文化局《关于加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穗文化〔2008〕171号)的要求,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弘扬我市民间文化,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第一批增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项)
二○○九年三月三十日
附件
第一批增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渔灯”文创开发初探
![“舞渔灯”文创开发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a60a22d52f60ddccdb38a054.png)
舞台艺术研究Research on Stage Art“舞渔灯”文创开发初探彭小荣1 朱灿华2(1、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文化馆,广东 广州 511300)(2、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摘要:“舞渔灯”是广州市增城区有特色、民俗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也是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双合寮村的重要新年民俗活动,对当地的旅游开发等有推波助澜的效应。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舞渔灯的文创开发、非遗活化等,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舞渔灯;文创;开发一、引言非遗文创开发一直是非遗活化的重要抓手,舞渔灯的文创开发,不但能更新渔灯的制作、活动等,而且能开发非遗新活力,让特色文化本土有机结合,迸发出新的乡村振兴新活力。
二、工艺提升(一)提升意义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文化自信的快速提升,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位置的广州增城,对于该区的人文湾区融合,非遗文创开发和活化等都具重要的意义。
“舞渔灯”是增城区派潭双合寮村的民俗非遗项目,每年农历大年初十,全村肖姓每家都拿出自己渔灯,在当晚点亮巡游,舞渔灯到各家各户、祠堂和主要活动场所,形成一种喜庆交融、祝福丰收和美好生活向往等寓意的活动。
但是渔灯的制作和外观,材料的变更,活动的组织和提升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现状分析通过广泛深入调研,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渔灯种类简单。
渔灯的形象主要是鲤鱼。
还有各类鱼类、虾、河蚌等海鲜种类都缺乏。
加上农村村民及代表性传承人缺乏美术功底,制作出具有观赏性和审美情趣的渔灯非常困难;同时渔灯的种类、色彩等都跟不上时代。
第二,制作材料简单。
传统渔灯主要骨架是用竹篾捆扎制作,并在中间位置捆扎木棍或者竹竿作为手把,但由于竹篾的可塑性比较差,从而严重影响了渔灯骨架形体的塑造,且渔灯与手把用捆扎方式,也造成渔灯在舞动的过程当中缺乏稳定性且容易松动;中间油灯采取传统的煤油灯火或蜡烛,不安全且容易流失或松动。
第三,外部材料俗气。
渔灯的表面材料。
浅析广州增城的榄雕传承人培养
![浅析广州增城的榄雕传承人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1e3c0317c1cfad6195fa7d6.png)
浅析广州增城的榄雕传承人培养摘要]:广州榄雕(增城)是广州增城区的一张文化名片,是本区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2年初,该项目国家级传承人黄学文逝世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增城区传承人空缺,这给广州榄雕(增城)项目传承人的培养带来空前挑战。
[关键词]:榄雕、传承、培养广州榄雕(增城)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使这项微雕民间美术的复兴看到希望。
增城区委、区政府及区相关文化部门一直都关心榄雕传承人的培养工作,积极联动,有序推进广州榄雕(增城)的传承人培养工作。
一、榄雕神韵,历史坎坷。
榄雕作为广州增城的文化名片,明代其艺术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榄雕题材大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兽、吉祥物等。
据《增城县志》记载,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增城榄雕已成朝廷贡品,闻名天下。
增城榄雕,精品频现。
现藏于区博物馆的《苏东坡夜游赤壁舫》,是清咸丰四年(1854年),新塘镇艺人湛谷生(又称湛菊生)创作的榄核舫。
小小的榄核舫,舫中置一桌、3人围坐,旁蹲着一个书童煮茶,船后有船娘把舵,船的两旁有8扇通花窗,皆可开合;船头小链条环环相扣,船底刻有苏东城《前赤壁赋》全文共537个字,实则微雕逸品也。
现藏区文化馆国家级榄雕传承人黄学文的作品《榄雕舫》,人物精致、神态各异,门窗雕刻细致巧妙,船上环境安排精巧,别有风味。
现藏区文化馆广东省级榄雕传承人吴明南的作品《增江画舫》,开拓创新、细致精微、晶莹剔透,窗门薄如蝉翼,上下开关灵活,神态各异的人们临窗而坐,一边六人,一边五人,悠闲自得地观赏江景,谈论风月。
画舫尾部露天处,则坐着两名衣衫飘逸的歌者,一人吹着洞箫,一人吹着横箫,作合奏状,活灵活现。
船底刻有200多字的《前赤壁赋》前两段,微雕娟秀,“行笔”苍劲有力,为当世精品。
一个小小的榄核在大师们的刀下,可以雕刻出结构复杂、线条流畅、动静结合、栩栩如生的图案和人物,其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广州榄雕(增城)拥有极深文化底蕴,但经历坎坷。
(完整word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完整word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86b325b2376baf1ffd4fad0f.png)
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国务院(国发[2008]19号)2008年6月7日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名录扩展项目147项。
我省推荐80个项目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名录,共有45项列入第二国家级名录(其中第二批国家级名录项目29项;扩展项目共16项)
广东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民间文学(5项)
二、传统音乐(5项)
三、传统舞蹈(3项)
四、传统戏剧(1项)
五、曲艺(5项)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3项)
七、传统美术(3项)
八、传统技艺(26项)
九、传统医药(3项)
十、民俗(21项)
第二部分扩展项目(共48项)一、传统音乐(2项)
二、传统舞蹈(19项)
三、传统戏剧(6项)
四、传统美术(6项)
五、传统技艺(2项)
六、传统医药(3项)
七、民俗(10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235名)
234
麒麟村爬刀梯湛江陈日畅男73
235 陈文田男69。
增城风俗特色文化
![增城风俗特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990fe609b6648d7c1c74640.png)
浓的温情,使人心里多了一份份温情和安详。它
的作用除了与亲朋戚友、外嫁的女儿等相聚外,
还成为了该村的推介会,为了一个构பைடு நூலகம்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很好平台。另一说法,村
里曾经发生过大事(基本上都是不好的事情或灾
难),为了辟邪,增加人气,旺一旺村子,所以就定某
个日子约亲朋好友上门吃饭聚会,热闹一番,增城
白水寨
派潭的白水寨,白 水寨的白水仙瀑落 差达428.5米,是 我国大陆落差最大 的瀑布,白水寨围 绕白水仙瀑及奇峰 秀色,建有9999级 登山步径,总长 6.6公里,19000多 步,横跨三座高山, 边接二大天池,号 称“天南第一梯”。
按照史书记载,何仙姑是增城小楼仙桂村 人,在全国各地以祭祀何家姑为主的祠堂 有上百个,而家庙就只有这一间。始建于 明朝,最后一次重建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 既是家庙,规模不大,有些乡野的味道。 整个建筑是砖石台梁式结构,三进式,一 进和三进是封火山墙,第二进的四柱一间 五架亭为硬山顶,正脊与垂脊均有反翘装 饰。内进,可以看到何仙姑井。井台用花 岗岩石凿成八角形状,上面铭刻“仙源涓 涓,饮者万年”八个字。古井深达数丈, 据说家庙周围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有咸味, 唯独这里的井水清澈甘洌。瓦背屋脊上有 棵桃树,已有一百多年时间,人称“仙 桃”。传说为麻姑献寿的仙桃。何仙姑家 庙规模不大,但在增城却非常有名气,家 庙有两大节庆,每逢农历三月初七仙姑诞; 农历八月初八仙姑得道成仙日,庙内的香 火盛极一时。
此一品。
“石硖”是龙眼中的上品。增 城石硖龙眼特点是高产优质, 果实肉厚爽甜、核小、糖分高, 鲜食味道甜美,有丰富的营养。 晒干后的龙眼肉(桂圆),有 镇静、滋补功能,是中药滋补 药材。
增城区朱村附近景点
![增城区朱村附近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76ac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7.png)
朱村文化遗址的发现与保护,提高了增城区在历史 文化领域的知名度,也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 的契机。
教育意义
遗址作为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为中小学 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历史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对 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02
自然风光
朱村周边山水景观
80%
大封门森林公园
位于朱村北部,公园内林木苍翠 ,溪流潺潺,空气清新,是一处 绝佳的自然氧吧。
100%
金叶子温泉度假酒店
酒店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 景色十分优美。酒店内设有温泉 ,游客可以在此放松身心。
80%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
距离朱村不远,是一处以壮观的 瀑布景观为主的自然风景区。游 客可以欣赏到不同层次的瀑布, 体验清新的水汽。
季节性花海与果林
春季花海
朱村周边在春季时,大片的油菜 花、樱花、桃花盛开,构成一片 片绚烂的花海,吸引众多游客前 来观赏。
增城区朱村附近景点
目
CONTENCT
录
• 朱村文化遗址 • 自然风光 •介绍
古代文化繁荣
朱村文化遗址位于增城区朱村附近,据考古学家推测,这里是一 处古代人类聚居地,展现了古代增城地区的文化繁荣。
历史悠久
遗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为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文化 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香江健康山谷温泉
位于山水之间,温泉水质纯净,被誉为“岭南第一温泉”,是放松身心的绝佳 去处。
农家乐与亲子活动
朱村农家乐
提供农家特色菜肴,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农耕乐趣,如采摘水果、种植蔬菜等,适 合亲子家庭游玩。
亲子果园
一片丰富的果园,提供各种亲子互动项目,如亲子采摘、亲子烘焙等,增进亲子 感情。
广州增城都有哪些有名的特产?
![广州增城都有哪些有名的特产?](https://img.taocdn.com/s3/m/ffdc7c9add88d0d233d46a40.png)
广州增城有什么特产?
广州增城有什么土特产?增城的特产还真不少,土鳖网上就有有挂绿荔枝、迟菜心、丝苗米、派潭凉粉草、西山乌榄等等介绍,其中挂绿荔枝、丝苗米、派潭凉粉草、西山乌榄并称为“增城四宝”。
挂绿荔枝
增城有挂绿,贵味,糯米糍,怀枝,三月红,黑叶,水晶球,妃子笑等品种,而增城挂绿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被称为“荔枝之王”。
迟菜心
增城菜心又名高脚菜心、迟菜心,是增城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菜心之王”的美誉。
植株高大,菜心粗壮,品质鲜嫩,营养丰富,粗纤维含量少,食之香脆爽甜,风味独特。
丝苗米
长苗条、晶莹洁白、米泛丝光、玻璃质;直链淀粉含量中等,质地软硬适中,煮饭爽滑可口,具有清新香味,口感佳,饭粒条状而不烂。
素有米中碧玉,饭中佳品的美誉。
丝苗米以广东增城特产的最为有名。
增城的丝苗米素有“米中碧玉”的美称,以其米粒尖细、油质丰富、晶莹洁白、饭粒柔软、芳香可口而驰名中外。
乌榄
乌榄,是增城市名优土特产,其中荔城镇西山村所产的品质特佳,历来闻名中外。
西山乌榄因果身尾部有点偏左,故又名“左尾”。
它与其他品种乌榄相比,具有皮薄、肉厚(占全果60%以上)、肉纹幼嫩、
油质适中、味道芳香等特点。
派潭凉粉草
派潭凉粉草具有叶浓、枝幼,色黑而有光泽的特点,含粘胶质丰富。
用它制作的“凉粉糕”,呈透明墨茶色,有特殊香味,拌上糖浆爽滑可口,是盛夏理想的清热解暑食品。
凉粉草还可作药用,其性凉,味甘淡,能防治中暑、感冒、高血压,对骨节疼痛亦有一定的疗效。
盘点广东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22种
![盘点广东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22种](https://img.taocdn.com/s3/m/184a8de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c.png)
盘点广东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22种广州象牙雕刻:玲珑剔透,“岭南九遗”之遗珍广州象牙雕刻(核心材料:象牙仿制品(牛骨)),是广州的传统工艺产品,富有装饰性,素以精细工整、玲珑剔透而闻名于世,其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工艺品尤以“象牙球”著称,是享誉中外的著名手工艺品,为广州所独创。
西关打铜:“百年精华沉淀的承载物”西关打铜,是广州地区传统铜造的喜盘、铜打的汤婆子、铜碗筷、铜边炉锅工艺,由手工匠千锤百炼而成的铜器皿,曾经是广州每家每户必备之物。
到了清末民初,广州铜锡器制造业达到鼎盛,打铜行工人数量超过两千。
现在西关有老铺依然延续着这一传统的手工技艺。
广州粤绣:“配色调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广州粤绣,又名广绣,是指以广州为主的包括南海番禺、顺德等一带地区的刺绣,它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早在十六世纪就驰名于外。
该绣品题材广泛,其中以龙、凤、牡丹、百鸟朝凤、南国佳果(如荔枝)、孔雀、鹦鹉、博古(仿古器皿)等传统题材为主,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图案工整,富于夸张,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迎春花市:走进广州的“花样新年”广州的迎春花市,又称年宵花市,是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景观,如今已成为广州年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广州地区有“逛花街大过年”的说法。
其一年举行一次,每次于春节前年廿八开始,至年初一凌晨结束,地点为广州市的八大花街。
它不但呈现了古老的岭南地区人民群众的春节习俗,更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迎春花市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花卉语言。
粤剧:“淡扫轻描俏脸盈,嗓音圆润婉莺声”粤剧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发源于佛山,以粤方言演唱,为汉族传统戏曲之一,后传入广西、香港、澳门、台湾,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
广州檀香扇制作技艺:幽香阵阵气韵浓,“四花”技术精巧绝广州檀香扇制作技艺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其以进口檀香木为原料,在轻薄的扇骨上镂空出内容丰富的图案,以精细见长,具有岭南工艺美术的典型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传承人姓名:
保护单位:
所属镇(街):
广州市增城区文体旅游局印制
二○一五年十二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中“项目类别”及“项目编号及名称”按已公布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类别、编号及名称正确填写。
项目类别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二)表格除签字外,一律用电脑填写,内容应准确、完整、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签字、盖章不得复印、打印。
二、填表说明
(一)“荣誉称号”栏目中,填写传承人曾获得的荣誉称号,如“民间工艺大师”等,如没有,可不填。
(二)“个人简历”栏目中,简要填写传承人的工作、学习情况。
“传承谱系”栏目中,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
(三)“学习与实践经历”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与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艺及实践经历情况。
(四)“技艺特点”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在该项目领域里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
(五)“个人成就”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所获得的奖励、表彰及成果。
(六)“为该项目保护传承所做的其他贡献”栏目中,如无相关内容,可不填。
(七)在“项目保护单位意见”、“镇(街)文化主管部门意见”、“区级文化主管部门审核意见”栏目中,须明确表示“同意推荐”并加盖公章。
(八)在“区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意见”栏目中应填写专家评审意见;在“区级专家评审委员会名单”栏目中应填写专家“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等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