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传染病学配套课件 2.15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 差异。
3. 3. 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 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 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流行病学
4.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 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 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 性。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
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 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 30×109/L。
17
实验室检查
(二) 尿常规检查。 •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传染病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孙思邈
第2章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授课人:XX XX
目录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 五、临床表现
目录
六、实验室检查 七、并发症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九、治疗与预后 十、预防
概述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简称“新布尼亚病毒”, 一种新的布尼亚(Bunya)科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俗称蜱咬病,一种以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 特征的新型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原
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 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 源性约为30%。
9
布尼亚病毒科
蚊、 蠓
蜱
白蛉
蜱
鼠
牧草虫
流行病学
1. 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 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 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年龄:2~87岁,75%在50岁以上,30岁以下占 3.70%,97%病例见于农民
全国啮齿动物感染调查结果
27
传播媒介
• 在病家周围采集了常见的蚊和蜱等媒介生物,在收集的 186个蜱标本中,有10份在病家圈养动物体表收集的长角 血蜱中检测到SFTS病毒核酸。
• 但是在收集的5900份蚊标本中没有检测到新病毒。
湖北省人群SFTSV抗体调查结果
山东聚集性病例
2010年9月25日,一77岁男性农民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头痛,早期即出现外周血血少板及白细胞进行性下降,并 伴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发病第6天起逐渐加重,相继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粘膜、 消化道和呼吸道出血,心、肾功能障碍,出现DIC。虽施以 各种抢救措施,仍于发病第10天死亡。
7
概述
• 专家指出,这一发现是继SARS冠状病毒发现后,世界病 毒学研究领域又一个突破性进展。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 重视和认同,表明我国病原学及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达到 一个更高水。
8
病原学
•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 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
潜血或血尿。 •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 AST、ALT等升高,尤以
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 升高。
19
实验室检查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 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14
临床表现
•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 意识障碍、 • 皮肤瘀斑、 • 消化道出血、 • 肺出血等, • 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
器功能衰竭死亡。
15
352例确诊病例和11例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分布 死亡原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 竭死亡,有基础性疾病者容易重症
22
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 2.肾综合征出血热 3.登革热 4.败血症 5.伤寒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23
2011年全国监测数据:总共报告571例病例,死亡例59例 13个省份有病例报告 病死率10.33%,比流行初期( 30%)明显降低 中国以外的地区也发现病例:中东地区,美国,韩国等
6
概述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发现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CDC)迅速展开追踪研究,确认其致病原为一种 新的布尼亚科病毒。
• 该病毒已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中国CDC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20
诊断
(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
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 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 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1
诊断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 (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 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 (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12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 发热 • 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
部分病力、纳差、恶心、呕吐等, • 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
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3. 3. 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 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 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流行病学
4.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 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 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 性。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
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 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 30×109/L。
17
实验室检查
(二) 尿常规检查。 •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传染病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李兰娟/任红
《传染病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孙思邈
第2章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授课人:XX XX
目录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四、发病机制与病理 五、临床表现
目录
六、实验室检查 七、并发症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九、治疗与预后 十、预防
概述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简称“新布尼亚病毒”, 一种新的布尼亚(Bunya)科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俗称蜱咬病,一种以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 特征的新型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原
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 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 源性约为30%。
9
布尼亚病毒科
蚊、 蠓
蜱
白蛉
蜱
鼠
牧草虫
流行病学
1. 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 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 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年龄:2~87岁,75%在50岁以上,30岁以下占 3.70%,97%病例见于农民
全国啮齿动物感染调查结果
27
传播媒介
• 在病家周围采集了常见的蚊和蜱等媒介生物,在收集的 186个蜱标本中,有10份在病家圈养动物体表收集的长角 血蜱中检测到SFTS病毒核酸。
• 但是在收集的5900份蚊标本中没有检测到新病毒。
湖北省人群SFTSV抗体调查结果
山东聚集性病例
2010年9月25日,一77岁男性农民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头痛,早期即出现外周血血少板及白细胞进行性下降,并 伴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发病第6天起逐渐加重,相继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粘膜、 消化道和呼吸道出血,心、肾功能障碍,出现DIC。虽施以 各种抢救措施,仍于发病第10天死亡。
7
概述
• 专家指出,这一发现是继SARS冠状病毒发现后,世界病 毒学研究领域又一个突破性进展。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 重视和认同,表明我国病原学及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达到 一个更高水。
8
病原学
•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 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
潜血或血尿。 •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 AST、ALT等升高,尤以
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 升高。
19
实验室检查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 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14
临床表现
•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 意识障碍、 • 皮肤瘀斑、 • 消化道出血、 • 肺出血等, • 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
器功能衰竭死亡。
15
352例确诊病例和11例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分布 死亡原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 竭死亡,有基础性疾病者容易重症
22
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1.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 2.肾综合征出血热 3.登革热 4.败血症 5.伤寒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23
2011年全国监测数据:总共报告571例病例,死亡例59例 13个省份有病例报告 病死率10.33%,比流行初期( 30%)明显降低 中国以外的地区也发现病例:中东地区,美国,韩国等
6
概述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主动监测发现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CDC)迅速展开追踪研究,确认其致病原为一种 新的布尼亚科病毒。
• 该病毒已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简称新布尼亚病毒。中国CDC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20
诊断
(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
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 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 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1
诊断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 (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 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 (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12
临床表现
• 潜伏期: 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 发热 • 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
部分病力、纳差、恶心、呕吐等, • 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
部压痛及相对缓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