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专题:地球上的水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专题:地球上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7af564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2.png)
05
人类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策略
节约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方法
80%
采用节水型器具
推广使用节水型水龙头、淋浴喷 头、马桶等,减少家庭用水量。
100%
实施水资源梯级利用
在工业、农业等领域,通过改进 工艺和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多次 利用和循环利用。
80%
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定合理的水价政策,引导公众 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 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过程
蒸发
蒸发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 之一,它发生在海洋、陆地表 面以及植物叶面等部位。太阳 辐射使水分子从液态或固态转 化为气态,进入大气中。
降水
降水是水循环中另一个重要环 节,它包括雨、雪、雾、露等 多种形式。当大气中的水汽达 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或海洋表面。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专题:地球 上的水
汇报人:XX
20XX-01-29
目
CONTENCT
录
• 地球上水资源概述 • 自然界中水循环过程 • 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 • 海洋环境及其对全球气候影响 • 人类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策略 • 高考地理中关于水知识点总结
01
地球上水资源概述
水资源定义与特点
定义
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够不断更新的天然淡水,主要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机制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在 补给过程中,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人类活动也 会对地下水的补给造成影响,如过度开采、污染等。
03
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
河流形成与演变过程
河流的形成
河流的形成通常是由地形、气候和水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形的高低起伏 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气候则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季节变化,水文条件则决定 了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系统类型。
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地球上的水
![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地球上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33e6df7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3.png)
专题05 地球上的水(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
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
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
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水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透明度B.流量C.营养盐D.流向2.(影响海水性质的因素)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A.底泥扰动上浮B.水位涨落携带C.表层水流汇集D.河川径流输入【答案】1.A 2.B【解析】1.由材料可知,6月为丰水期,因为丰水期为水库蓄水期,上游冰雪融水形成的洪水经库尾进入水库后流速减缓,水体的物理状态发生改变,如泥沙沉降、冲刷力降低,水体透明度升高,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浮游生物繁殖较快,数量较多,因此,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为丰富,A正确;与流量、营养盐、流向的关系不大,BCD错误。
故选A。
2.由材料可知,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
9月是丰水期过后的平水期,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水位涨落携带,且消落区为草原分布,有机质含量较多,B 正确;9月份入库水量较少,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底泥扰动上浮,A错误;9月份平水期,不会有大规模的表层水流汇集,C错误;9月份是平水期,河川径流输入较少,D错误。
故选B。
(2024·山东)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
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季风洋流)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A.1月B.4月C.7月D.10月4.(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蒸发B.降水C.径流D.洋流【答案】3.C 4.D【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区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该海域为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浮游生物密度较高,7月为北半球夏季,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C正确;1月、4月、10月该海域上升流不强,营养物质较少,浮游生物密度较小,ABD错误。
1.1地球上的水(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
![1.1地球上的水(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7fc0333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6.png)
第1节 地球上的水
1.水的散布
海
冰
洋
川
杭州长来自西江湖
• 根据水的状态不同,可分为三类: 液态、固态、气态。
• 根据水中所含成分不同,可分为两类: 淡水、咸水。
• 根据水的散布空间可分为四类: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地球上水的散布图
想一想: 1.地球上水的主体是什么? 海洋水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植树造林、 毁林开荒等。
读下表,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更新最快———— 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
3.水资源的散布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 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 下径流的水。 它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1.水的散布 海洋水占主体,淡水中冰川水占主体。 2.水的循环 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水资源的散布 空间、时间上散布不均,大部分地区缺水 4.水与生命 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②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输送、代谢产物的排出等 都离不开水。
生物体内的含水量
名称
一般动物 水母
草本植物 黄瓜
干种子
含水量
70%—80% 98%
70%—85% 95%
10%—40%
想一想:
骆驼几天不喝水可以在沙漠中行进, 是不是骆驼的生 命活动中不需要水?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为
了能适应沙漠地区的生活, 可以通过关闭汗腺来做到在 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的水分。
4.水与生命
想一想: 水与生命有什么关系?
(1)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②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取,并承 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③通过叶表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面被太 阳光灼伤。
《地球上的水》-ppt
![《地球上的水》-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c0e1d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d.png)
D
F
E
A
C
B
太阳辐射
蒸发
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海陆间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P
T
M
D
F
E
A
C
B
M
T
P
(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 ____循环的水量最大,___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 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T
M
(5)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 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______(填“长”还是“短”)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了不同维度热量收支平衡。 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第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不断的塑造着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
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我们直接需要的淡水资源会随着人们的使用 而迅速减少吗?
中广网重庆8月31日消息(记者吴新伟)再次出现的高温天气使重庆市特大旱灾程度加剧。昨日,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消息称,目前该市因旱直接经济损失达66.89亿元。 0日下午4时,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1974.05万亩,其中重旱1000.16万亩、绝收490.47万亩;有797.47万人、736.43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全市9587眼机井出水不足,1000余条溪河断流,3.38万口山坪塘和472座小型水库干涸。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NO)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思考: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来看,其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什么?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大气降水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专题三地球上的水
![高考地理二轮课件专题三地球上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f1463f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9.png)
100%
潮汐
由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产生,具 有规律性,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 境和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
80%
洋流
由风力、地转偏向力、海水密度 差异等因素引起的大规模海水运 动,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有重 要影响。
海洋资源与环境问题
海洋资源
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 资源、海洋能源等,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 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地球 上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重要环节之一。
水的性质与特点
物理性质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 下,水的沸点为100°C,冰点为0°C。
化学性质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产 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此外,水还具有氧化性和 还原性。
加强对重要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为后续的能 力提升和思维培养打下基础。
强化能力提升,培养地理思维
02
01
03
通过分析地球上的水相关案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学习和运用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如空间 思维、区域分析等。
加强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 ,提升地理素养。
关注时事热点,拓宽知识视野
治理措施
针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 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开 发非常规水资源等。
跨区域调水
通过跨区域调水工程,实 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缓 解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问题。
水污染与防治策略
水污染来源
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来 源。
水污染的危害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严重影 响。
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
![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2025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e2562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8.png)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地表径流
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硬度、土质疏松状况
续表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1.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2.内流河断流的原因
3.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4.城市内涝的形成原因
教材素材变式
变式1 水循环过程与人类活动
(3)内流区域(闭合流域)水量[4]______,说明该流域的蒸发量与降水量是平衡的。
不变
稳定
教材素材变式
变式1 水量平衡原理与流域水量变化
[湘教选必1-P99知识变式]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地区的内陆湖,有多条河流注入,伊犁河是其最重要的水源。1970年,位于伊犁河干流的卡普恰盖水库建成。下图示意1960—2019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据此完成1—3题。
蓄水变化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蒸发量
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陆地
降水量
蒸发量、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
蓄水变化量=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地下径流量)
降水量=蒸发量+地表、地下径流量
蒸发量
2.流域水量平衡
(1)闭合流域水量平衡闭合流域与相邻流域之间没有水量交换,因此在任一时段内的收入水量只有大气降水;支出水量有蒸发量和(地表、地下)径流量,故水量平衡公式可以表示为:蓄水变化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从多年平均情况来看,蓄水变化量趋于零,即降水量 蒸发量+径流量。内流区,因无径流注入海洋,则径流量 ,故内流区水量平衡公式可以表示为:降水量=蒸发量,即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
D
A.植草坡面产流时间晚于裸露坡面 B.灌草坡面产流时间晚于植草坡面C.降雨强度越大,初始产流时间越早 D.相同坡面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
《地球上的水》PPT课件
![《地球上的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0a8de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9.png)
气态
在空气中,水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千岛湖(淡水湖)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为国家一级水体,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湖
典例1 目前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和海洋水 B.河流水、冰雪融水和深层地下水C.冰川水和湖泊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水
[解析]
冰川水不是人们常用的淡水资源冰川水约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 ,虽然储量很大,但是其主要分布在两极和极高山地区,目前人们无法直接利用。
蒸腾
植物体会将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腾的形式释放出来,转化为大气水
升华
冰川在一定条件下,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转化为大气水
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
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会重新凝结成为液态水或凝华为固态水,并以液态雨水或固态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形成陆地水或海洋水陆地水↓海洋水、地下水
降落到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汇集成为河流水、湖泊水,或转化为冰川,另一部分则下渗转变为地下水和土壤水。汇集到河流、湖泊或渗透到地下的水,又会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体的一部分
A
[解析]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需要水。
题型1 水的分布及数量(易错) ★★★
典例5 请根据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图(如下图)与地球上的部分淡水储量表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冰川水
地下淡水
湖泊淡水
沼泽水
河流水
大气水
生物水
C
A.图中咸水全部存在于海洋中B.地球上的淡水分布很广,所以地球上淡水的含量比咸水多C.大气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D.由表中各水体所占比例知,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地球上的水含解析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地球上的水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7b2c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7.png)
专题4地球上的水【2024年高考真题精选】(2024年全国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疆。
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疆。
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
据此完成1题。
1.西太平洋35°N旁边海疆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缘由是这里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限制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答案及解析】C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疆,西太平洋北纬35°海疆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疆的水温,能满意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正确;岛屿众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唯一条件,A错误;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降水,不是珊瑚礁的形成条件,B 错误;北纬35°以南海疆也受东亚季风影响,D错误。
故选C。
(2024年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积累体。
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
探讨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
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状况。
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
据此完成2—3题。
2.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3.依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缘由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A.河道来沙量削减B.河道的水位上升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答案及解析】2.A 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削减,此处以河流沉积作用强,才会形成边滩,而深槽区流速削减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才会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选项A正确,解除选项B、C、D。
1.1地球上的水(PPT课件(初中科学)32张)
![1.1地球上的水(PPT课件(初中科学)32张)](https://img.taocdn.com/s3/m/dea84e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5.png)
3、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 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
节中的( D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漂亮的水母
骆驼几天不喝 水为何仍能在 沙漠中行进?
4.对人的生命活动来说,水也是至关重要的物质。 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占人体重的65%左右。 在婴儿时期,体内含水量可达72%
一个健康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升水。
约有1000毫升的水来自于食物,食物进入体内后,三 大有机物进行代谢后,约有300毫升水产生。此外的约 1200毫升水必须以液态食物、白开水、饮料来补充, 才能保证机体对水的需要。
降水
陆地水
(3)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海洋)
凝结
蒸发
降
凝结 水汽输送
蒸发
水
降水
海洋
B
降水量越大的地区,水循环较为活跃,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气候千旱,水循环较弱; 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位于青藏髙原,气候寒冷,降水稀少,水循环较弱;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由于终年受极地髙气压的控制,降水稀少,水循环很不活跃; 而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降水丰富,植物的蒸腾作用强烈,水循环十分活跃。
1、看图并完成填空。 ▲
◆
●
① 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
●___蒸__发__ ▲__水__汽__输__送__ ◆____降__水__ _____地__表__径_。流 ② 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_海__陆__间__循__环___,该循环产生
的领域是_海__洋___和_陆__地___之间。
2、下列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D )
1.1 地球上的水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练习含答案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四地球上的水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385b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b.png)
模块一自然地理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考点1水循环(2023新课标,11,4分)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
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
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
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完成下题。
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2023海南,5,3分)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
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
下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B.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C.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D.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答案D3.[2023浙江1月选考,27(3),6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一个特定区域的大气降水主要由水汽输入与水汽输出决定。
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径流量之间基本平衡。
长江流域受季风影响,降水变率较大。
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了“主汛期反枯”、长期高温少雨的大面积干旱现象,中下游的许多支流和湖泊干涸。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水循环简图及长江流域示意图。
针对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状况,专家认为仅调长江上游水库的水无法有效解决中下游农业缺水问题,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
地球上的水-ppt课件
![地球上的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a1f83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1.png)
新知导入
1、什么是水循环?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运动到地 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地下)径流等
3、修建运河进行南水北调主要是改变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你觉得这 样操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修建运河进行南水北调主要改变地表径流,从而使南方的水能进入北方加以 利用;
些高山地区,不便直接利用。 (2)与水循环的特征有关: 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不同,降水量与蒸发量的
差异很大,所以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差异也很大。 (3)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人口的差异很大,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差异
也很大。
新知讲解
3、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现况: (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 ①我国属于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
2)在早晨起床后可以喝一杯温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出 体内的宿便。
3)饭后不要马上喝水,如果喝较多的水会中 和体内的胃酸,进而可影响消化功能。
4)睡前要少喝水,如果睡前大量喝水会加速 排尿,影响夜间休息。
5)分多次小口喝水,每次喝水量可以在50~ 80毫升左右。
6)不要用饮料替代饮水。
新知讲解
讨论交流
例④骆驼:
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 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 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 需要。
骆驼一次可以喝大量的水并储存在 胃里,所以骆驼极能忍饥耐渴。
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三 周,没有食物可生存1月之久。
课堂练习
1、下列能较好地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用水紧张问题的方法是( D ) A.加快对深层地下水的开发 B.增加人工降雨的次数 C.把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 D.节约用水,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防止水污染
《地球上的水》优秀课件PPT
![《地球上的水》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7088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c.png)
•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 水的重要性 • 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 水的问题与挑战 • 解决水问题的策略与措施 • 未来水资源的发展趋势
01
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地球上水的总量
总结词
有限且珍贵
详细描述
地球上的水总量约为1.386×10^18立方米,但可用于人类和生物的淡水资源仅 占一小部分,因此水是有限且珍贵的资源。
VS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 不断增加,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 限。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严重的缺水 问题,导致人们无法获得足够的清洁水来 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水短缺还对农业、 工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
水污染问题
总结词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它对 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02
水的重要性
生命之源
总结词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 存的必要条件。
详细描述
水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是维持 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无论是人 类还是其他生物,都需要摄取适量的 水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气候的影响
总结词
水对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细描述
水体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对气温起到调节作用。例如,海洋中的洋流可以调节地球表面的温 度,从而影响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的维持
总结词
水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水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的关键环节。水分的蒸发和降雨过程 对气候和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03
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01
02
03
04
专题03 地球上的水-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解析版)
![专题03 地球上的水-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新高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0e9e2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e.png)
专题03 地球上的水考情概览:解读近年命题思路和内容要求,统计真题考查情况。
2024年真题研析:分析命题特点,探寻常考要点,真题分类精讲。
近年真题精选:分类精选近年真题,把握命题趋势。
知识速记:归纳串联解题必备知识,总结易错易混点。
名校模拟探源:精选适量名校模拟题,发掘高考命题之源。
考查统计命题解读考向2024年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部分侧重考查水循环、河流补给与水文特征、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等知识点。
如浙江卷(1月)26题,考查水循环对土壤的影响;湖北卷18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与径流变化的关系;山东卷8~9题,考查海水性质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安徽卷15~16题,考查潮汐的影响;浙江卷(1月)24~25题,考查海—气的热量交换,等等。
从考核形式上看,以图表资料及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河流及其补给、各种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及其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向一水循环(2024·全国·新课标卷)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
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30 厘米、60 厘米和100 厘米。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a判断曲线I是深度为30 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依据是曲线I()A.变化最早B.初始值适中C.峰值最高D.波动最大2.图b中曲线Ⅱ和Ⅱ没有明显变化,表明()A.降雨最大B.地表产流多C.土壤水分饱和D.雨水下渗多3.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Ⅱ地表径流Ⅱ地下径流Ⅱ土壤水分Ⅱ蒸发A.ⅡⅡB.ⅡⅡ C.ⅡⅡ D.ⅡⅡ【答案】1.A 2.B 3.C【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I、Ⅱ和Ⅱ是在30°的坡地上覆盖石子情况下,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为30厘米、60厘米和100厘米的实验结果,三种情况中,30厘米测量土壤深度最浅,因此土壤体积含水率最先受到雨水下渗影响,土壤体积含水率最先上升,变化最早,A正确;初始值适中并不能说明其土壤深度较浅,B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峰值最高的是Ⅱ曲线,Ⅱ曲线的波动最大,C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知识总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59397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b.png)
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特点海上内循环①蒸发,②降水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海陆间循环①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上内循环④降水,⑧蒸发,⑨蒸腾补充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①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
①改造地表形态。
④促使地球表面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
3、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下渗的因素4、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类综合题答题规范①河流的水文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流速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不)丰富含沙量含沙量大(小)①河流的水系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长度河流长度大(河流短小)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支流支流数量多(少)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5、水的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第二节海水的性质(结合地图册2223页来复习)1、海水的温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2)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A.纬度——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C.海水深度——表层海水温度高于深层海水; D.其他因素——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影响因素总体分布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最高海域红海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缺少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最低海域波罗的海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有大量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海水盐度影响因素:A.温度 B.蒸发量 C.降水量 D.入海径流 E.海域封闭程度补充: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A.降水较少,光照充B.气温高,蒸发旺盛;C.地势平坦,利于盐田布局;D.入海径流量少,海水盐度高;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水平分布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温度、盐度、深度(压力)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太阳辐射、海水深度1 000 m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 000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太阳辐射(纬度变化)季节分布同一海区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一、海浪①概念:海里的波浪。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地球上的水》高频选择题50题及解析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地球上的水》高频选择题50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011b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d.png)
专题08 地球上的水精选高频考题50题·选择题下图为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系分布示意图。
大顶子山水利工程是该河段重要的水利设施。
完成下题。
1.大顶子山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附近下游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是()A.全年径流量增加B.河水水位变化增大C.河流结冰期变短D.河水泥沙含量增加2.该工程下游附近河段,流水作用的表现为()A.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B.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加强C.径流量增加,沉积作用加强D.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增加【答案】1.C 2.B【解析】1.水利工程建设拦蓄水源,会增加蒸发量和下渗量,相对于建设前,下游附近河道全年径流量减小,A错误;水利工程可以调蓄洪水,对下游河段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水位变化变小,B错误;水库在枯水季节(冬半年)放水补给下游,放水流速加快,且放水多为水库下层水体,水温较高,结冰期变短,C正确;水利工程拦蓄水体,河流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在库区,下游河水含沙量降低,D错误;故选C。
2.水利工程提高了上游水位,使该处落差增加,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加强,A错误,B 正确;由于水利工程将泥沙拦截在库区,使得工程下游附近水体泥沙含量减少,由于落差增大,流速增加,由原来的沉积作用变为侵蚀作用,泥沙沉积减少,CD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流速、结冰期等。
西风漂流绕过南美大陆南端后部分向北形成北上寒流,与巴西暖流交汇后东流。
下图为“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36°S和41°S附近两个截面逐月洋流流量及变化趋势图”(数值表示流量大小;正负表示流向,北向为正,南向为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从总体上看,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A.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增强B.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都减弱C.北上寒流增强,巴西暖流减弱D.北上寒流减弱,巴西暖流增强4.与该海区洋流强弱变化趋势直接相关的是()A.极地东风带向南极方向收缩B.盛行西风带向南极方向移动C.极地东风带向低纬方向扩张D.盛行西风带向低纬方向移动5.下图中反映北上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纬度位置年内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3.D 4.B 5.C【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南大西洋海区36°S附近为巴西暖流,41°S附近为北上寒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