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f0686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7.png)
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涌现出了许多重大的成就。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介绍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重要成就。
一、相对论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相对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对论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系,解释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等价关系,为后来的原子能和核能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之一,它描述了微观世界中微粒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量子力学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问题,还为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电子技术20世纪见证了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子技术的突破使得电子器件从大型、低效的电子管逐渐发展为小型、高效的集成电路。
晶体管的发明和微处理器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计算机从庞大的机器逐渐发展成为微型化、个人化的设备。
四、通信技术20世纪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电话、电报、无线电、电视等通信媒介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改进,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
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五、航空航天技术20世纪见证了航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首次实现了飞机的动力飞行,开启了人类空中旅行的新篇章。
随后,航天技术的突破使得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并实现了宇宙空间的探索。
这些成就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还为人类的探索精神和未来的太空殖民提供了契机。
六、生物技术20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医学、农业和环境科学带来了重大的突破。
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使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七、能源技术20世纪是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核能技术的应用使得人类能够获取大量清洁能源,为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b24fdd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d.png)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实力和声誉也随之增长。
从已有的成果看,中国在各个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
本文将会结合实例,分别从航空、物联网、材料科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航空航空工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上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而中国的大型客机C919,就是一次全面突破。
这架飞机是中国有效尊重国际规则和标准的象征,也意味着中国航空产业走向了全球舞台。
作为全球第四大飞机制造商,中国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同时,中国还在飞机发动机、航电通讯等领域有了突出的表现。
例如,在发动机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能的产品,比如产权发动机和涡扇15。
物联网在物联网领域,中国也在加速领跑全球。
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启了“物联网+”计划,以加快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和推广。
大量资金和基础设施被注入到后现代建设中,例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中心。
因此,中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物联网创新生态系统,而物联网成为了中国新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开展迅速,从工业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到农业物联网等各行各业都涵盖在内。
例如,在农业领域,中国已经推广了诸如无人机、现代化养殖等技术,以提高农业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材料科学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国也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根据科技部5年计划,到2020年,中国应在铝合金、钛合金、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已经人工合成了纳米晶体超早期纯铁材料、高等连铸铜带、基于SiCf/SiC复合材料制备的新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重大关键材料,成为一个新兴的材料科学国家。
正如所述,中国的科学技术每天都在发展和变化。
市场需求、新技术和研究领域的拓宽,都正在推动中国向前发展,同时也丰富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未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成就还将会持续发酵,让人叹为观止。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2abb6cc2aa00b52acfc7ca7f.png)
2004年 感动中国”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 评语: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 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 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 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 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 重浪, 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什么是火炬计划? 什么是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 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 业的指导性计划, 年 月经中国政府 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中国政府 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 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组织 实施。 实施。 火炬计划的宗旨 宗旨是 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 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 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 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 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钱学深
“我带了几双眼下 我带了几双眼下 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 袜子送给父亲, 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 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 识献给祖国。 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 为了祖国的强盛, 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 学位后的第 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 了轮船返回祖国。 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 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 上奋斗几十年, 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 两弹元勋” “两弹元勋”。
“我在美国待了 我在美国待了20 我在美国待了 年中, 年,20年中,前三四 年中 年是学习, 年是学习,后十几年 是工作。 是工作。所有这一切 都在做准备, 都在做准备,为了回 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 点事。 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 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 父”。
新中国的科技与成就
![新中国的科技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ad28bc2faf45b307e871974a.png)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复出 后的邓小平主管科学和教育工作。他在全国科 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的号召。1978 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迎来了科学 事业发展的春天。
【材料三】1985 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 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 一系列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
2.“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新 道路; 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 4.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精 神与无私奉献。
【材料一】 当今世界,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科
学技术高速发展,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国际间进 行经济、军事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重大因素。许多国 家纷纷制订并实施各自的高科技发展计划。 1983 年, 美国率先退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 接着是。法国及西欧的“尤里卡计划”,苏联、东欧 的高科技发展计划也相继出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把在全球 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聘 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 家。西方国家更是把杂交稻称为“东方魔稻”、 称之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 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目前世界上有 20多 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引种和推广杂交稻。
特点一: 20 世纪 70 年代之 前,国防科技成就较多。
【材料四】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教材
【材料五】80年代以来的科技发展战略: 1、80年代制定实施 “863计划”、“星火计 划”、“火炬计划”等; 2、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025509f6fab069dc50220142.png)
三、新中国科技之走向世界篇
(1976年—今)
(一)原因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1995)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3.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863计划” “火炬计划
什么是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 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中国政府批准,由科 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 火炬计划 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 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 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什么是863计划? 指1986年3月3日提出,经论证后中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 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 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 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 先使用核武器。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走向世界
奠基
挫折
1949年 1966年 1976年
求强
年份
求富求强
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 的原因。
A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发展的促进 B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和规 划,重视科技人才 C科技人员的爱国奉献和努力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怎样的感悟体会?
• 科技发展与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 科学家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 科教兴国;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景海鹏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5b396fa0910ef12d2bf9e71f.png)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科研的起步(1)表现:①新中国确立了的发展方针,开始了振兴科技的艰难历程。
1949年11月,中国成立。
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②海外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如、李四光、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成为中国领域和学科的开拓者。
③1956年,国家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提出了“”的方针,在全国掀起了一个“”的热潮。
(2)成就:①国防领域:1958年,中国第一座原子能发应堆建成(跨入原子能时代)。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1970年,自制“”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中国开始进入了航天时代。
②医学领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素。
③农业领域:成功培育型杂交水稻。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988年)1.文革后不久,复出后的邓小平提出了“、”的号召。
1978年,随着全国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迎来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
2.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的论断,它成为实施“”(1995年提出)战略的理论基础。
3.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原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劳动。
表现:(1)在核技术应用方面:成为少数拥有核技术体系国家之一。
(2)在空间技术方面: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
中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技术和“”技术的国家之一。
(3)在运载火箭研究方面:2003年,成功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
是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宇航员。
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4)在信息技术领域: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一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
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5)在生物工程领域:中国科学家于2001年至2002年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课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90d5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0.png)
03
高疾病预防和诊断的准确性。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 术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 率,成为全球能源供应的主要 来源。
核聚变能源技术将取得突破性 进展,为未来能源供应提供无 限可能。
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的进步将 优化能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06
结论
总结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科学技术将在解决环境、资源等可持续发 展问题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人 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环保技术
03
环保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减少了环境
污染和资源浪费。
推动经济发展
1 2
新兴产业
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如人工智 能、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 的动力。
创新驱动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企业不断进 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3
生物医学的进步
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如基因编辑、个 性化医疗、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 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为人类的健康 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
环境保护的加强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清洁能源的发展、环境污 染的治理、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领域的技术进步, 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现代科学技术
总结词
信息时代,高科技应用
详细描述
现代科学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涉及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和社会形态。
03
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
航天科技的成就
01
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概述
![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a2bffd5f61fb7360a4c6508.png)
(1)核技术:
是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 (2)空间技术: 技术的国家,并走向国际市场。
1、成就 (3)运载火箭:
中国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4)信息技术: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 ;1.027
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5)生物工程:
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 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⑵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 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 国际地位。
有人提出:中国热爱和平,而研究核 武器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 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 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 怎么看待这种观念?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 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 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 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 不受人家欺侮,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 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
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⑴文革使科技事业严重受挫
1、背景
⑵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⑶两次会议的召开 (4)1985年开始实施科技体制改革
2、提出: 1988· 9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 3、意义: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的理论基础
三、走向世界
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 系的国家之பைடு நூலகம்。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948e933ccaaedd3383c4d363.png)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措施(1)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
(2)成立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科研机构。
(3)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归国,政府还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4)1956年,确定了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和发展尖端科技的紧急措施,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2.成就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1)“文革”期间,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拉大。
(2)“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2.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
3.意义(1)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
(2)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原因(1)“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3)“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
2.成就(1)核技术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农业、科研等方面和平利用。
(2)空间技术领域:1984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3)航空航天事业: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2003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4)信息技术领域:1983年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5)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3.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轻巧识记]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选修融会]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选修4)1.成就(1)地质力学:进行石油勘探,摘掉贫油国帽子;发展核能事业;地震预测。
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概述.pptx
![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概述.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54d026eba1aa8114431d9fe.png)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 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 不受人家欺侮,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
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 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
“杂交水稻之父”。
• 在他心里,
• 国为重,家为轻;
•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 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
识分子的典范。
钱
他是谁?
学
森
科学无国界,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 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1950年8月23日,跟妻子买好了回国机票,办好了一切回国手续, 但正在这时美国当局突然通知我,不得离开美国,理由是,我的行李 中携有与美国国防有关的“绝密”文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身受折 磨,体重整整减了30镑,特务不时闯入家门,信件受检查,电话被窃 听,整整过了五年的软禁生活,直到1955年在周总理亲自过问下 ,我才回到祖国.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国外的一切,但不能 放弃祖国.
⑵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 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 国际地位。
有人提出:中国热爱和平,而研究核 武器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 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 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 怎么看待这种观念?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PPT 46张)
![科技的发展与成就讲义(PPT 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318ea4fa3186bceb19e8bb72.png)
你知道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 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哪些吗?
“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 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 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 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 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 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①1983年,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它的诞 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 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②2002年,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5)生物工程: ①2001年至2002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 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②建立起自己的基因组大规模测序技术和科研队伍。
课堂巩固:
1、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 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D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D
2、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论断,是在: A 1978年 B 1985年 C 1988年 D 1990年
三.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2.主要成果
(1)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①国防: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
②和平利用:农业、工业、医疗卫生、科研。如秦山、大亚 湾核电站。
③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 国家之一。 (2)空间技术: ①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②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 的国家之一。
归纳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科技 发展; 2、党和国家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 重视科技人才。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
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
![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ff415f2c192e45361066f570.png)
什么是863计划?
指1986年3月3日提出,经论证后中央批 准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是我国高 科技发展的第一个全面、规范、长期的系统计 划,有力协调和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原因 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⑵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2、标志: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 究、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 ⑴核技术: 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 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 的基础上研制成原子弹、氢弹,西方 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 返程之前,故意问还未暴露工作性质 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 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 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 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 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
载人航天工程的意义: ⒈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在 21世纪成为世界上具有强大科技和竞争力的国家; 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次 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月球基地
• 构想中的月球基地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 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 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 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 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 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 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 机——“银河-Ⅰ”。它 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 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 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 计算机的国家。
4、影响:使“863计划”和“火炬计划” 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 使科技体制改革更加深入。
什么是火炬计划?
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 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 中国政府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原国 家科委)组织实施。 火炬计划的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 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 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 产业国际化。
清代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清代科技的发展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d69a1f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1.png)
清代科技的发展与成就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社会时期,虽然社会存在诸多弊端,但是在科技发展方面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发扬、技艺的精湛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三个方面探讨清代科技的发展成就。
一、传统文化的发扬清代是一个思想文化上高度统一的封建社会。
传统文化的发扬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各种文化形式都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其中,书法、绘画作为绘制艺术,更是经历了明代的启蒙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书法家徐渭、米芾、张大千,画家阎立本、傅抱石等人,都以其具有个性风格的艺术作品,影响着整个中国艺术界。
同时,清代的音乐也经历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清初的《太和正音谱》中,除了收录许多古乐曲外,还包括了一些民间音乐、宫廷音乐,以及声学中的基本理论,立志让人能够很直观地,通过耳朵来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和音高。
二、技艺的精湛清代的工艺制作技术堪称精湛,无论是器物、陶艺还是织物,在质量和纹饰上都独具特色。
清代的青花瓷和德化瓷,因其美观、精细、耐久而享誉全球。
精湛的织布技术也是清代工艺制作的突出表现。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苏州的锦绣业十分兴旺,别具一格的“苏绣”成为了清代文化的代表。
针织技术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经典的“中山装”、湖南的“花盖头”、延安的“灯笼裤”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服饰,都源自清代的制作工艺。
三、科学技术的创新清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在封建社会历史中具有光辉的地位。
这个时期,随着中国的经济繁荣和对外联系的日益频繁,科技的发展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标志。
在海量文献的学习和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了解学习中,清代的科技人员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
红霉素、链霉素、甲胺蝶呤、水杨酸和二十一号元素等等,都是由清代科学家在学术理论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此外,他们在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天文地理等方面,也取得了各种的进展。
总而言之,清代科技的发展成就是多方面的。
传统文化的发扬、技艺的精湛、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代封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国七十年来科技的发展和成就
![建国七十年来科技的发展和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c2caab43fad6195f312ba699.png)
在2045年,最保守的预测也认为将会有超过1千亿的设备连 接在互联网上。这些设备包括了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家用电 器、医疗设备、工业探测器、监控摄像头、汽车,以及服装等。 它们所创造并分享的数据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场新的 信息革命。
人们将可以利用来自物联网的信息来加深对世界以及自己 生活的了解,并且做出更加合适的决定。
价的姿势与位置探测器以及高清视频内容给混合现实科技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在未来的30年里,这些技术将成为主流科技。AR眼镜将把实时相关的信息给用 户投放在现实中,而VR眼镜则可以通过融合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来实现深 度沉浸的体验。
交通变得方便快捷了
高铁、飞机的诞生 让我们千里一日还
2019/9/23
娱乐方式的改变
娱乐方式从活
学习生活
从手写教学到多媒体教学
从家信到视频聊天的变迁
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丰衣足食 舒适住行
科技含量 生活质量
生活观念 生活方式
五、中国科技在未来的发展
在此同时,联网设备也将把目前许多工作,比如监视,管 理,以及维修等需要人力的工作自动化。物联网、数据分析、以 及人工智能这三大技术之间的合作将会在世界上创造出一个巨大 的智能机器网络,在不需人力介入的情况下实现巨量的商业交易。
2、机器人与自动化
在2045年的地球上,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将无处不在。自 动驾驶汽车会使交通更加安全与高效,或许还会给共享经济带来 新的动力。机器人则会负责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任务,比如照顾老 人与买菜,以及工业中的职责,比如收获农作物,维护公共设施 等等。
2019/9/23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 ‘两平’,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 仅解决了中国人民 的温饱问题,也为 解决世界粮食短缺 问题做出了重大贡 献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详解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629de28581b6bd97f19eae0.png)
2.科技人才的来源: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 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 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 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 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 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 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 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被誉为“两弹元勋”。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 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 能为人民做点事。”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950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 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 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 离开。1955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钱学森终于冲 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钱学森的 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
第 3 讲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科研的起步和国力的展示:
1.背景: 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基础极为薄弱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美苏两极世界形成和冷战的加剧
从20世纪中叶至今,以六大科技群体,即微电子等信 息科技、核能等新能源科技、超导等新材料科技、人造 卫星等空间科技、基因工程等生物科技以及海洋科技的 崛起为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全面突破、综合 创新的阶段,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产业技术升 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发生质的突变,它逐步 成为决定生产力总体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
(4)苏联的援助,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
3.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措施
⑴成立 中国科学院(1949)
⑵成立 科学规划委员会(1956) ,制定《十二年科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9abf2aff5ef7ba0d4a733b38.png)
演变历程,故没有反映中国汉字由繁
到简的演变趋势。
2、【典型题例】:(2010·合肥高三一模)英国广 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 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 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 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 )
A.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体现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C.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D.加强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能力 A 【解析】 《东方巨响》反映的是新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 史实,原子弹爆炸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增强国防 实力,故A说法错误。B、C、D三项符合对该事件的评价。
1、【典型题例】:(2010·湘潭高三月考)2007年10月24日,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右 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志,它蕴含着丰富的历 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①它是中国汉字 ②它是中国书法 ③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特征 ④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 演变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注意区别60、70年代的两弹一星与现在所说的
两弹一星的区别
• 8、(2007江苏单科,24)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 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 )
•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 C.细胞学说的提出 •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材料二、20 世纪中期以
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 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
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他是谁? •邓稼先
________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
•
开拓者
•李四光(地质力学)
PPT文档演模板
•华罗庚(数学)
•吴阶平(泌尿外科)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的 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科学无国界,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
•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
。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1950年8月23日,跟妻子买好了回国机票,办好了一切回国手续,
但正在这时美国当局突然通知我,不得离开美国,理由是,我的行李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0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2、提出:•1988·9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
•3、意义: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的理论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三、走向世界
•(1)核技术:
•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工 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是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
•(2)空间技术: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并走向国际
•
——1988年9月5日邓小
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
时的讲话
“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 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 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 充分认识。”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巩固练习
•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
• A.1957年
B.1964年
• C.1967年
D.1970年
•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
• A.毛泽东
B.邓小平
• C.周恩来
D.江泽民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中携有与美国国防有关的“绝密”文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身受折
磨,体重整整减了30镑,特务不时闯入家门,信件受检查,电话被窃
听,整整过了五年的软禁生活,直到1955年在周总理亲自过问下 ,我才回到祖国.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国外的一切,但不能
放弃祖国.
•
——— 钱学
森
•
•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 入预定轨道
•D D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横空出世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长征一号
PPT文档演模板
•“东方红一号”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
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
不受人家欺侮,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
》
•
•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
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
方案汇报时的讲话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怎样认识这一科学论断呢?
首先,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 生产力的其他要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渗 透在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它的变化必然引发其他要素 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整体的变化,推动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
其次,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 生长点。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有不同的突破口或生长 点。在近代,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直接推动了交通运输业、 纺织业、冶炼业的变革。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形成一 个新的产业——信息产业,而且也成为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换代的突破口或生长点。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Fra bibliotek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
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标志。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3、原因(政府措施) •⑴成立中国科学院(1949) •⑵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1956),制定 《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⑶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1958)
•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 火箭顺利地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 星送入太空轨道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人工合成结晶牛 胰岛素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一、改革开放前的科技成就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一、科研的起步和国力的展示
•1、起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时, 科技水平非常低。
•2、新中国振兴 •自力更生的发 科技的方针: 展 方针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⑴主要成就
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 5.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 A . 1965 年 中 国 在 世 界 上 首 次 合 成 结 晶 牛 胰 岛 素
B.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C.社科院研制的鲁单十号 • D.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促发展
•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 最主要原因是( )
•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有良好的科研基础 • D.国际上的帮助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7、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 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 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PPT文档演模板
• 2004年“感动中 国”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
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 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 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 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 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 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 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 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 流袁隆平 。”他被誉为
• 3.标志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
• A.银河Ⅰ型
B.银河Ⅱ型
• C.银河Ⅲ型
D.“长征一号”
• 4.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 A.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归国,投身国内建设 • B.国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 C.国家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D.1956年,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
•
PPT文档演模板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东方魔稻
1951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 1998年达到450千克。
1976年到198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 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 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年千克计算,每年解决了 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①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1958)
•国防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科技 •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
• ④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0) •医学:• 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 •农业:• 袁隆平培育出“ 型杂交水稻”(1973)
•⑵地位:• 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 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 国际地位。
他的发明被誉为中华民族奉献给
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 2001年,袁隆平获得 P第PT文档一演模板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4年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
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
蒂·琼斯。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 工作方面的最科高学技荣术的誉发展。与成就[1]
•袁隆平
③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 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什么是863计划?
• 指1986年3月3日提出, 经论证后中央批准的《高技术 研究发展计划纲要》,是我国 高科技发展的第一个全面、规 范、长期的系统计划,有力协 调和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再次,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速
度和规模。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贡献率,20
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为50%,而到2
0世纪末已经上升到75%以上。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这一论断有何意义?
•①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实践 发展的鲜明特点。
•②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 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
PPT文档演模板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
•学习探究:
有人提出:中国热爱和平,而研究核 武器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 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 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 怎么看待这种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