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新品种“济薯18号”高产栽培与加工利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时 为扦 插 适 期 , 植 一 般 在 4 8 栽 月下 旬 ~5 初 进 行 ; 薯 月 秋 应 掌握 在立 秋 前 插 完 , 育 期 应 保 证 在 10~10 。 生 2 3 d
2 1 一1 0l
甘薯片表面淀粉。( ) 4 糖煮: 切好的薯片加水、 白糖、 蜂蜜、
柠檬酸 , 放入 不锈钢锅 中旺火煮 1 ~2 mi 以熟而不烂为 0 0 n, 宜。 ( )浸渍:将煮后的薯 片用糖 水浸渍 2 h左右 , 5 0 然后捞 出薯片 , 去糖 液 , 滤 单层平铺 于笼屉 或竹垫上。 把笼屉放入 烤房 干烘 烤 ,保持温度在 6 ~7 ℃ , 0 O 连续烘烤 1h,中间翻 2 动 2次,待薯片含水量 降至 1%~1%时 出箱 。( )整形包 6 8 6
装 : 掉 碎 屑 及 不 成 型 的 薯 片 , 塑 料 袋包 装 即 可 。 去 用 3 2 紫 色甘 薯软 糖 .
3 2 1 配料 。“ 薯 1 号”鲜 甘薯 、白砂糖 、 .. 济 8 蜂蜜 、 食品添
加 剂 ( 脂 、卡拉 胶 、柠 檬 酸 、食 品级 焦 亚 硫 酸 钠 、苯 甲酸 琼
量化学 氮肥 , 占总施肥量 的5 %~6 %。“ 外追 肥” 0 0 根 在生长
后 期 察 看 茎 叶 生 长 情 况 而 定 , 茎 叶 生 长 衰 退 严 重 , 进 行 如 可 根外追肥 , 用 1 尿素液 、 %过磷酸钙液 及 5 施 % 5 %草 木 灰 液 。 2 26 加 强 田管 , 治病 虫 害 。生 长 期 问 要 注 意 排 灌 水 , .. 防 一 般 以保 持 土 壤 最 大 持 水量 6 % ~7 %为 宜 。 水分 过 多 , 响 0 0 影 土壤 通 气性 , 其 生 长 不 利 。 灌 水 以能 湿 透 畦 心 为 度 , 对 一般
论
6 一 0
上海农业科技
的 。 同 时 采 用 高 畦 栽 培 ,以畦 带 沟 宽 9 ~ l0 m、 高 3 ~ 0 0c 畦 O 3c 为宜 , 加 受 光 面 , 善 通 风 透 光 条 件 , 利 于薯 块 膨 5m 增 改 有 大, 有利于排灌水 。 也 2 22 选 用短 壮 顶 苗 。选 用苗 龄 3 ~3d、 叶 齐 平 、 片 .. O 5 顶 叶 较 大 而 肥 厚 、茎 粗节 匀 、无 气 生 根 、无 病 虫 害 的 苗 ,以苗 长 2 ~2 c 、 苗 重 lg左 右 为宜 。 0 5m 百 k 2 2 3 适 时早 插 。 早 薯 当气 温 稳 定 在 1 ℃ 以上 、 温 1 ~ .. 5 地 7
苗 前 2~3 只要 气 温 不 太 低 ,夜 间 可 不 盖 膜 。 d,
肉质细腻 ;薯块膨大早 , 结薯集 中,大 中薯率较高 ;薯皮光
2 14 苗床施肥 。在施 足基肥的基础上 一般在苗高 5 .. ~
滑, 商品性 好, 商品率高达9 %以上 。单株结薯数 4 2 , 0 .个 单
抗病等特点 , 适宜作鲜食保健用甘 薯品种 , 特别适合用于地
瓜 干 系 列产 品 的加 工 。 现将 其特 征 特 性 、 产栽 培 技 术及 加 高
工 利 用情 况 介绍 如 下 。 1 主要 特 征特 性
种薯。一般采用温水浸种和药剂浸种两种。温水浸种是用5 ~ O
5 ℃温水浸种 1 ~7 ri 药剂 浸种 可用 甲基 托布津 5 0 4 0 2 n; a 0 倍
上海农业科技
2 1— 0 11
紫 色 甘 薯 新 品 种 “ 薯 l 号 产 栽 培 与 加 工 利 用 济 8 ’高
张志 勇 吴 文明 杨立 明 ( 建 省龙岩 市农业 科 学研究 所 3 4 0 ) 福 6 0 0
蔡南 通 ( 建省农 业科 学院作 物研 究所 300 ) 福 50 3
2 作 父本 , ” 通过 有性 杂 交 选育 而 成 的 紫色 甘 薯新 品 种 。20 07
年 通 过 国家 农作 物 品 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 定 。 龙 岩 农科 所 于 20 05 年 引 进 并进 行 多点 示范 种 植 , 于 紫 色 地 瓜 干 系列 加 工 产 品 用 的 研 发 。 该 品种 经 多 年 多点 的试 验 示 范 , 现 出 高产 、 质 , 表 优
3 3 1 配料 。“ .. 济薯 1 号”鲜甘薯、 8 食用油 、 白砂糖 、 食盐 、
调 味料 、柠 檬 酸 。
后覆土 , 肥料 以土杂肥 、火烧土或草 木灰为主 ,配合施用少
332 生产工艺。原料选择 一洗 涤去皮一切片一热烫 一冷却 .. 沥干 一冷冻一低温真 空油炸 一脱 油一包装。 3 3 3 生产要点 。( )原料 选择 :选择 粗细适 中、表皮光 .. 1
—
种气候及土壤条件种植 。
2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2 1 培 育 壮 苗 . . 2 11 苗床选择。选背 风向阳、 .. 土壤 肥 沃 、 检 疫 性病 虫 、 无 排 灌方 便 的 田块 。 采用 露地 塑料 薄 膜 覆 盖 温床 育苗 。 2 12 种 薯 消毒 。 严格 选 用 无病 种 薯 , .. 下种 前 应 用药 剂 消 毒
株薯重 0 6 k 左右 , .8 g 一般鲜薯产量 3 0 0 7 0 k / m- 00 ~3 50 g h ' 。
品质 经 检 测 , 青 素 色价 为 1 .5 色 值 为 15 , 量 为 1 .3 花 55 , .4 含 6 2
1c 0m时撒施一 次过 筛火烧 土或草木灰拌细土 , 并泼施l2 :稀
33 紫 色甘 薯 脆 片 .
起畦前开沟施入畦心 , 占施肥量 的3 %左右 。“ 穴肥 ” 约 0 点 于
薯 苗插 后 l ~1d 用 人 粪 尿 或 速 效 氮 肥 结 合 中耕 松 土 开 穴或 0 5, 开沟施于株旁 , 占总 施 肥 量 的 l% ~ 1% “ 边 肥 ” 茎 叶 O 夹 5 于 封 垄 时 施 用 , 薯 在 插 后 4 d、 薯插 后 3d左 右 施 人 , 早 0 秋 0 此时 薯 块 已开 始 形 成 ,犁 田畦 边 土 , 施 夹 边 肥 ,经 晒 白 、施 肥 重
液 或 多 菌 灵 60 0 倍 液 浸 种 5 O n, 菌 效 果 显著 。 0 ~8 0 ~1 mi 杀 2 1 3 苗 床管 理 。 前 期 3 ℃高 温催 芽 、防病 ;中期 2J .. 0 S ℃左 右 适 温 长 苗 ;后期 2 ℃ 左 右 常 温 炼 苗 。 苗高 5 0m时 , 0 ~1c 遇
滑、无条沟 、无病斑 的秋 薯块 。 ( ) 2 洗净 去皮:用流动水漂
洗干 净 , 人工去 皮。( ) 3 切片:通常切成厚度 3 0 .mm左右的 薯片。切片应根据薯形 、 薯块大小切成 圆片、 微椭 圆片等。( ) 4 热烫 :在 煮开 ( 9 ℃ )的 1O 约 8 .%~2 0 .%Na 1 C 溶液 中热 烫
粪水 ,每隔 3 d施 1 ~5 次。 2 2 大田厚的沙壤 土, 土壤 团粒结构 、 透气性和排水性 好 , 利于根 系生长和薯 块膨大 。早春结合施基肥深翻土层2c 5m以上 , 创造疏松深厚
mg 1O {水分含量为 7 .%;可溶性糖含量为 8 8 %;硒 / Og 74 .2 元素含量为4 8 .8×1 u / 0’g g。该品种早 熟 , 应性 强, 适 抗病 性好 , 高抗甘薯根腐病 ,较抗茎线虫病 ,耐瘠耐旱 ,适宜各 收稿日期: 00 1 0 21— 卜3
钠 、山梨 酸钾 ) 。
2 2 4 合理 栽 植 。 依 据 地 力 , 植 密 度 以 4 5~52 万 株 / .. 栽 . .5
h m 为宜 ,行 距 9 ~ l0m 、株 距 2 0 0c 0~2 c 。 5m
2 2 5 科 学 施 肥 。 施 肥 应 掌 握 以基 肥 为 主 、 肥 为辅 , .. 追 以农 家 肥为 主 、 肥 为 辅 , 肥 以 前 期 为主 、 期 为 辅 的 原 则 。 总 化 追 后 的 要求 是前 期 肥 效快 ,促 苗 早 发 ;中期 肥 效 稳 , 持 茎 叶 旺 保 盛 不徒 长;后 期肥 效 长 , 茎叶 不 早 衰 , 要 注 意 平 衡 施 肥 , 还 一一 般 生产 10 k 鲜 薯 需 从 土壤 中 吸 收 N 3 7 k PO .k 、 00g . 1 g, , 1 7 g K O 74 k 其 比例 约 为 2: : 。 因 此 ,在 施 肥 技 术 上 主 .8 g, l4 要 是 施 好 包 心 肥 、 穴 肥 、 边 肥 和 根 外 追肥 。 “ 心 肥 ” 点 夹 包 在
表 5 “ 薯 8号 ” 产 量 性 状 统 计 ( 苏 9月 2 t 2E )
的土壤条件 , 使土壤肥 、 水、气相协调 , 合深耕晒 白增施 结
有机肥 , 改善土壤物理特性 , 达到改 良土壤 , 培肥地 力的 目
表6 “ 苏薯 8号”产量性状统计 ( 0月 2 1 5目)
摘 要:为促进 紫色甘薯新 品种 “ 济薯 l 号 ”的推广应用 ,笔者 介绍 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甘薯 8
脯、甘薯软糖 、甘薯脆片等 的生 产工艺 。 关键词:济薯 1 ;特征特性 ;栽培 技术 ;加工利用 8号
紫 色 甘薯 “ 薯 l 号 ” 山 东 省 农 科 院 植 物 研 究 所 与 国 济 8 系 际 马 铃 薯 中心 合 作 , “ 薯 1 ” 以 徐 作母 本 , 国 外 品种 “ C 9 8 以 P 9
木半木木木枣木枣章木章率术丰牛丰宰木幸车幸书丰半书枣木幸木木木半术牛木丰木丰章牛牛牛奉木丰卓丰术率木木木宰年木术木卑木半卓半幸木术木术乖幸枣木木术率车率牢丰率幸牛木车宰枣丰半木木牢木事枣木枣牛宰枣宰率率木木}木牛木牛木木掌●
2 7 露地栽培甘 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规律 .
从表7
表 7 露地栽培地 上部 分与地下部 分生长 规律
3 2 2 生 产 工 艺 。 白糖 +水 一化 糖 一 加 胶 凝 剂 一熬 煮 一 加 ..
薯浆一搅拌 一浇模 一冷却凝 固一脱模一烘干 一包装一成品。 3 2 3 生产要 点。 ( )制薯 浆:鲜薯洗净 ,去皮及黑斑后 .. 1 速入水浸 , 然后人笼屉 蒸软熟 , 用磨 浆机 将煮好的甘薯磨 成 薯浆 。( )熬浆浇模 :白糖用 2 %糖 重的水溶解 , 2 0 加人胶凝 剂下锅熬 煮,约 1mi 加入甘薯浆 ,继续熬煮 1 ~2 mi 5 n后 5 0 n 熬制成粘 稠状 , 浆体温度约 13 O ℃左右时 , 趁热倒进模具 , 并 快速刮模 。( ) 干:冷 却凝 固脱模后进行烘 干,烘烤温度 3烘 5  ̄ 干燥时 间 l h左右。成 品含水量在 l%左右。 0C, 8 4
可看出, ~3 月是地上部分快速 生长期 ,个月 以后地 上部 1 个 3
分生长变慢 , 营养向地 下部分转 移。地下部分在2 个月左右时
超 过地 下部分 , 生长加速。约在4~5 个月时生长最快 , 以后 继续生长。下霜后地上部分被霜 打死 , 下部分也停止生长。 地
3 结
一
盖地膜在甘薯生长前期 、 土壤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甘薯 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在甘瞽生长后期基 本上不起作用。
“ 薯 1 号 ”顶 叶和 叶 片均 为 绿 色 ;叶 脉 呈 深 紫 ,脉基 济 8 和柄基均呈紫色 , 叶三 角 形 , 缘 齿 状 ;蔓 长 l5 m ;分 枝 边 3c 5 5 ;茎紫 色 ; 形 呈 长 纺 锤 形 ; 皮 紫 黑 色 ; 肉紫 色 ; .个 薯 薯 薯
晴暖天气 , 应及时揭膜接受 阳光照射 , 中午防止高温烧苗; 剪
2 1 一1 0l
甘薯片表面淀粉。( ) 4 糖煮: 切好的薯片加水、 白糖、 蜂蜜、
柠檬酸 , 放入 不锈钢锅 中旺火煮 1 ~2 mi 以熟而不烂为 0 0 n, 宜。 ( )浸渍:将煮后的薯 片用糖 水浸渍 2 h左右 , 5 0 然后捞 出薯片 , 去糖 液 , 滤 单层平铺 于笼屉 或竹垫上。 把笼屉放入 烤房 干烘 烤 ,保持温度在 6 ~7 ℃ , 0 O 连续烘烤 1h,中间翻 2 动 2次,待薯片含水量 降至 1%~1%时 出箱 。( )整形包 6 8 6
装 : 掉 碎 屑 及 不 成 型 的 薯 片 , 塑 料 袋包 装 即 可 。 去 用 3 2 紫 色甘 薯软 糖 .
3 2 1 配料 。“ 薯 1 号”鲜 甘薯 、白砂糖 、 .. 济 8 蜂蜜 、 食品添
加 剂 ( 脂 、卡拉 胶 、柠 檬 酸 、食 品级 焦 亚 硫 酸 钠 、苯 甲酸 琼
量化学 氮肥 , 占总施肥量 的5 %~6 %。“ 外追 肥” 0 0 根 在生长
后 期 察 看 茎 叶 生 长 情 况 而 定 , 茎 叶 生 长 衰 退 严 重 , 进 行 如 可 根外追肥 , 用 1 尿素液 、 %过磷酸钙液 及 5 施 % 5 %草 木 灰 液 。 2 26 加 强 田管 , 治病 虫 害 。生 长 期 问 要 注 意 排 灌 水 , .. 防 一 般 以保 持 土 壤 最 大 持 水量 6 % ~7 %为 宜 。 水分 过 多 , 响 0 0 影 土壤 通 气性 , 其 生 长 不 利 。 灌 水 以能 湿 透 畦 心 为 度 , 对 一般
论
6 一 0
上海农业科技
的 。 同 时 采 用 高 畦 栽 培 ,以畦 带 沟 宽 9 ~ l0 m、 高 3 ~ 0 0c 畦 O 3c 为宜 , 加 受 光 面 , 善 通 风 透 光 条 件 , 利 于薯 块 膨 5m 增 改 有 大, 有利于排灌水 。 也 2 22 选 用短 壮 顶 苗 。选 用苗 龄 3 ~3d、 叶 齐 平 、 片 .. O 5 顶 叶 较 大 而 肥 厚 、茎 粗节 匀 、无 气 生 根 、无 病 虫 害 的 苗 ,以苗 长 2 ~2 c 、 苗 重 lg左 右 为宜 。 0 5m 百 k 2 2 3 适 时早 插 。 早 薯 当气 温 稳 定 在 1 ℃ 以上 、 温 1 ~ .. 5 地 7
苗 前 2~3 只要 气 温 不 太 低 ,夜 间 可 不 盖 膜 。 d,
肉质细腻 ;薯块膨大早 , 结薯集 中,大 中薯率较高 ;薯皮光
2 14 苗床施肥 。在施 足基肥的基础上 一般在苗高 5 .. ~
滑, 商品性 好, 商品率高达9 %以上 。单株结薯数 4 2 , 0 .个 单
抗病等特点 , 适宜作鲜食保健用甘 薯品种 , 特别适合用于地
瓜 干 系 列产 品 的加 工 。 现将 其特 征 特 性 、 产栽 培 技 术及 加 高
工 利 用情 况 介绍 如 下 。 1 主要 特 征特 性
种薯。一般采用温水浸种和药剂浸种两种。温水浸种是用5 ~ O
5 ℃温水浸种 1 ~7 ri 药剂 浸种 可用 甲基 托布津 5 0 4 0 2 n; a 0 倍
上海农业科技
2 1— 0 11
紫 色 甘 薯 新 品 种 “ 薯 l 号 产 栽 培 与 加 工 利 用 济 8 ’高
张志 勇 吴 文明 杨立 明 ( 建 省龙岩 市农业 科 学研究 所 3 4 0 ) 福 6 0 0
蔡南 通 ( 建省农 业科 学院作 物研 究所 300 ) 福 50 3
2 作 父本 , ” 通过 有性 杂 交 选育 而 成 的 紫色 甘 薯新 品 种 。20 07
年 通 过 国家 农作 物 品 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 定 。 龙 岩 农科 所 于 20 05 年 引 进 并进 行 多点 示范 种 植 , 于 紫 色 地 瓜 干 系列 加 工 产 品 用 的 研 发 。 该 品种 经 多 年 多点 的试 验 示 范 , 现 出 高产 、 质 , 表 优
3 3 1 配料 。“ .. 济薯 1 号”鲜甘薯、 8 食用油 、 白砂糖 、 食盐 、
调 味料 、柠 檬 酸 。
后覆土 , 肥料 以土杂肥 、火烧土或草 木灰为主 ,配合施用少
332 生产工艺。原料选择 一洗 涤去皮一切片一热烫 一冷却 .. 沥干 一冷冻一低温真 空油炸 一脱 油一包装。 3 3 3 生产要点 。( )原料 选择 :选择 粗细适 中、表皮光 .. 1
—
种气候及土壤条件种植 。
2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2 1 培 育 壮 苗 . . 2 11 苗床选择。选背 风向阳、 .. 土壤 肥 沃 、 检 疫 性病 虫 、 无 排 灌方 便 的 田块 。 采用 露地 塑料 薄 膜 覆 盖 温床 育苗 。 2 12 种 薯 消毒 。 严格 选 用 无病 种 薯 , .. 下种 前 应 用药 剂 消 毒
株薯重 0 6 k 左右 , .8 g 一般鲜薯产量 3 0 0 7 0 k / m- 00 ~3 50 g h ' 。
品质 经 检 测 , 青 素 色价 为 1 .5 色 值 为 15 , 量 为 1 .3 花 55 , .4 含 6 2
1c 0m时撒施一 次过 筛火烧 土或草木灰拌细土 , 并泼施l2 :稀
33 紫 色甘 薯 脆 片 .
起畦前开沟施入畦心 , 占施肥量 的3 %左右 。“ 穴肥 ” 约 0 点 于
薯 苗插 后 l ~1d 用 人 粪 尿 或 速 效 氮 肥 结 合 中耕 松 土 开 穴或 0 5, 开沟施于株旁 , 占总 施 肥 量 的 l% ~ 1% “ 边 肥 ” 茎 叶 O 夹 5 于 封 垄 时 施 用 , 薯 在 插 后 4 d、 薯插 后 3d左 右 施 人 , 早 0 秋 0 此时 薯 块 已开 始 形 成 ,犁 田畦 边 土 , 施 夹 边 肥 ,经 晒 白 、施 肥 重
液 或 多 菌 灵 60 0 倍 液 浸 种 5 O n, 菌 效 果 显著 。 0 ~8 0 ~1 mi 杀 2 1 3 苗 床管 理 。 前 期 3 ℃高 温催 芽 、防病 ;中期 2J .. 0 S ℃左 右 适 温 长 苗 ;后期 2 ℃ 左 右 常 温 炼 苗 。 苗高 5 0m时 , 0 ~1c 遇
滑、无条沟 、无病斑 的秋 薯块 。 ( ) 2 洗净 去皮:用流动水漂
洗干 净 , 人工去 皮。( ) 3 切片:通常切成厚度 3 0 .mm左右的 薯片。切片应根据薯形 、 薯块大小切成 圆片、 微椭 圆片等。( ) 4 热烫 :在 煮开 ( 9 ℃ )的 1O 约 8 .%~2 0 .%Na 1 C 溶液 中热 烫
粪水 ,每隔 3 d施 1 ~5 次。 2 2 大田厚的沙壤 土, 土壤 团粒结构 、 透气性和排水性 好 , 利于根 系生长和薯 块膨大 。早春结合施基肥深翻土层2c 5m以上 , 创造疏松深厚
mg 1O {水分含量为 7 .%;可溶性糖含量为 8 8 %;硒 / Og 74 .2 元素含量为4 8 .8×1 u / 0’g g。该品种早 熟 , 应性 强, 适 抗病 性好 , 高抗甘薯根腐病 ,较抗茎线虫病 ,耐瘠耐旱 ,适宜各 收稿日期: 00 1 0 21— 卜3
钠 、山梨 酸钾 ) 。
2 2 4 合理 栽 植 。 依 据 地 力 , 植 密 度 以 4 5~52 万 株 / .. 栽 . .5
h m 为宜 ,行 距 9 ~ l0m 、株 距 2 0 0c 0~2 c 。 5m
2 2 5 科 学 施 肥 。 施 肥 应 掌 握 以基 肥 为 主 、 肥 为辅 , .. 追 以农 家 肥为 主 、 肥 为 辅 , 肥 以 前 期 为主 、 期 为 辅 的 原 则 。 总 化 追 后 的 要求 是前 期 肥 效快 ,促 苗 早 发 ;中期 肥 效 稳 , 持 茎 叶 旺 保 盛 不徒 长;后 期肥 效 长 , 茎叶 不 早 衰 , 要 注 意 平 衡 施 肥 , 还 一一 般 生产 10 k 鲜 薯 需 从 土壤 中 吸 收 N 3 7 k PO .k 、 00g . 1 g, , 1 7 g K O 74 k 其 比例 约 为 2: : 。 因 此 ,在 施 肥 技 术 上 主 .8 g, l4 要 是 施 好 包 心 肥 、 穴 肥 、 边 肥 和 根 外 追肥 。 “ 心 肥 ” 点 夹 包 在
表 5 “ 薯 8号 ” 产 量 性 状 统 计 ( 苏 9月 2 t 2E )
的土壤条件 , 使土壤肥 、 水、气相协调 , 合深耕晒 白增施 结
有机肥 , 改善土壤物理特性 , 达到改 良土壤 , 培肥地 力的 目
表6 “ 苏薯 8号”产量性状统计 ( 0月 2 1 5目)
摘 要:为促进 紫色甘薯新 品种 “ 济薯 l 号 ”的推广应用 ,笔者 介绍 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甘薯 8
脯、甘薯软糖 、甘薯脆片等 的生 产工艺 。 关键词:济薯 1 ;特征特性 ;栽培 技术 ;加工利用 8号
紫 色 甘薯 “ 薯 l 号 ” 山 东 省 农 科 院 植 物 研 究 所 与 国 济 8 系 际 马 铃 薯 中心 合 作 , “ 薯 1 ” 以 徐 作母 本 , 国 外 品种 “ C 9 8 以 P 9
木半木木木枣木枣章木章率术丰牛丰宰木幸车幸书丰半书枣木幸木木木半术牛木丰木丰章牛牛牛奉木丰卓丰术率木木木宰年木术木卑木半卓半幸木术木术乖幸枣木木术率车率牢丰率幸牛木车宰枣丰半木木牢木事枣木枣牛宰枣宰率率木木}木牛木牛木木掌●
2 7 露地栽培甘 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规律 .
从表7
表 7 露地栽培地 上部 分与地下部 分生长 规律
3 2 2 生 产 工 艺 。 白糖 +水 一化 糖 一 加 胶 凝 剂 一熬 煮 一 加 ..
薯浆一搅拌 一浇模 一冷却凝 固一脱模一烘干 一包装一成品。 3 2 3 生产要 点。 ( )制薯 浆:鲜薯洗净 ,去皮及黑斑后 .. 1 速入水浸 , 然后人笼屉 蒸软熟 , 用磨 浆机 将煮好的甘薯磨 成 薯浆 。( )熬浆浇模 :白糖用 2 %糖 重的水溶解 , 2 0 加人胶凝 剂下锅熬 煮,约 1mi 加入甘薯浆 ,继续熬煮 1 ~2 mi 5 n后 5 0 n 熬制成粘 稠状 , 浆体温度约 13 O ℃左右时 , 趁热倒进模具 , 并 快速刮模 。( ) 干:冷 却凝 固脱模后进行烘 干,烘烤温度 3烘 5  ̄ 干燥时 间 l h左右。成 品含水量在 l%左右。 0C, 8 4
可看出, ~3 月是地上部分快速 生长期 ,个月 以后地 上部 1 个 3
分生长变慢 , 营养向地 下部分转 移。地下部分在2 个月左右时
超 过地 下部分 , 生长加速。约在4~5 个月时生长最快 , 以后 继续生长。下霜后地上部分被霜 打死 , 下部分也停止生长。 地
3 结
一
盖地膜在甘薯生长前期 、 土壤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甘薯 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在甘瞽生长后期基 本上不起作用。
“ 薯 1 号 ”顶 叶和 叶 片均 为 绿 色 ;叶 脉 呈 深 紫 ,脉基 济 8 和柄基均呈紫色 , 叶三 角 形 , 缘 齿 状 ;蔓 长 l5 m ;分 枝 边 3c 5 5 ;茎紫 色 ; 形 呈 长 纺 锤 形 ; 皮 紫 黑 色 ; 肉紫 色 ; .个 薯 薯 薯
晴暖天气 , 应及时揭膜接受 阳光照射 , 中午防止高温烧苗; 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