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示范及生态文明建设10111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粗放发 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生态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 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 加剧、危害在加重,整体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人均占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江 河湖泊污染严重,北方地区江河断流、湖泊干涸、 地下水位下降。
单位GDP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高于世界平 均水平
发达国家上百年逐步出现、分阶段解决 的环境问题,在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 中集中产生,呈现显著的压缩型、复合 型特征,增加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
3、原因与影响分析
发展方式失当 政策决策失误 法律实施不力 能力投入不足 管理体制不顺
保护与开发的抉择
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系统持续退化,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环 境恶化。
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生物资源总量下降,生 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突出,生态灾害频发。 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 转基因生物加大生态安全风险。
3、原因与影响分析
经济增长粗放,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 的传统发展模式上。
2007年,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五个组成 部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一。
2007年10月 “十七大”
生态文明
2002年11月 “十六大”
1979年9月 十一届四中全会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政治文明
4、重大方针政策——生态文明
必须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实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三个历史性转变 加快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
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和 “生态化” 。
初级阶段,以生态产业支撑、绿色生活引导、环境安全保障、 生态制度约束、生态伦理弘扬等5个体系为抓手,具体落实3大 子系统的建设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
工程治理
20
5、当前生态保护工作
指导思想:以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 和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为中心,以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 以生态示范系列创建为载体,以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为突破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 设生态文明。
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分类指导,重点突破; 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项基本战略 2000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2年,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
4、重大方针政策——生态文明
2003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 建和谐社会
2006年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实 现三个历史性转变
系统控制战略
200?
2005 1998 1949
末 端 治 理 生态建设
过 程 控 制 生态保护
决
源 头 控
策 控 制
制 战略调整
产业结构与 布局以及消 费模式调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生态保护战略
转型 休养
补偿
生态系统减负 战略
自然恢复
科技扶持
产业转型
生态减负
政策支持 资金投入
替代生计
重点工作领域
一、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建设 示范区工作。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以奖促治”政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物种
生态文明摒弃了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特征,强调尊重和维护
自然平衡,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文化制度,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 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宇宙之灵 太阳为人而升,星斗为人而亮,自然为人而存 ”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要征服自然”
生态示范与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1、总体形势 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原因与影响分析 4、重大方针政策——生态文明 5、当前生态保护建设与农村环保工作
6、生态示范建设
1、总体形势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 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和工程措施,加大了生态环 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 到了有效保护,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超载放牧、过度开垦,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 度的退化。退化、沙化草原已成为主要的沙尘源。
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过度采 伐。
矿产资源乱采滥挖和无序开发,地质灾害频发。 荒漠化严重,荒漠面积263.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总面积的27.5%,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
精神文明
二 位 一 体
物质文明
四
位
一
三
体
位
一
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历程
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受限于自然
规律,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程度低,形成一套与自然较为和 谐的发展体系。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掠夺和改变自然的能力增强,生产力水
平的提升,却使人与自然冲突加剧,一旦超过增长极限,人 类社会可能面临崩溃的局面。工业文明的失败使得人类寻找 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途径,人类必然进入生态文明阶段。
保护
资源开发
平 衡?
生态保护:结构问题
社会层
经济层
生物层
(植被、动物)
无机要素层
(土、水等)
区域结构:
正确处理生态保护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 系,就生态论生态, 就事论事难以彻底解 决问题,核心:经济单 元与自然单元相统筹。
生态-经济-社会 周部长:环境优化经济
4、重大方针政策——生态文明
上世纪80 年代,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 上世纪90年代初,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系统
自然系统
经济系统
文化 意识
政策 法规
体制 机制
生态 安全
环境 安全
气候 变化
生产 方式
消费 行为
资源 利用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意识生态生态伦理 体制合理生态制度
环境安全 公众参与生态产业
弘扬体系
约束体系 决策科学保障体系
支撑体系
绿色生活 引导体系
战略转变
优化模式 系统控制
实施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末端整治的全过程
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人均占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江 河湖泊污染严重,北方地区江河断流、湖泊干涸、 地下水位下降。
单位GDP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高于世界平 均水平
发达国家上百年逐步出现、分阶段解决 的环境问题,在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 中集中产生,呈现显著的压缩型、复合 型特征,增加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
3、原因与影响分析
发展方式失当 政策决策失误 法律实施不力 能力投入不足 管理体制不顺
保护与开发的抉择
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系统持续退化,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环 境恶化。
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生物资源总量下降,生 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突出,生态灾害频发。 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 转基因生物加大生态安全风险。
3、原因与影响分析
经济增长粗放,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 的传统发展模式上。
2007年,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五个组成 部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一。
2007年10月 “十七大”
生态文明
2002年11月 “十六大”
1979年9月 十一届四中全会
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政治文明
4、重大方针政策——生态文明
必须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实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三个历史性转变 加快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
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和 “生态化” 。
初级阶段,以生态产业支撑、绿色生活引导、环境安全保障、 生态制度约束、生态伦理弘扬等5个体系为抓手,具体落实3大 子系统的建设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
工程治理
20
5、当前生态保护工作
指导思想:以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 和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为中心,以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 以生态示范系列创建为载体,以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为突破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 设生态文明。
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分类指导,重点突破; 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项基本战略 2000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2年,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
4、重大方针政策——生态文明
2003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 建和谐社会
2006年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实 现三个历史性转变
系统控制战略
200?
2005 1998 1949
末 端 治 理 生态建设
过 程 控 制 生态保护
决
源 头 控
策 控 制
制 战略调整
产业结构与 布局以及消 费模式调整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生态保护战略
转型 休养
补偿
生态系统减负 战略
自然恢复
科技扶持
产业转型
生态减负
政策支持 资金投入
替代生计
重点工作领域
一、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建设 示范区工作。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以奖促治”政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物种
生态文明摒弃了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特征,强调尊重和维护
自然平衡,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文化制度,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 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宇宙之灵 太阳为人而升,星斗为人而亮,自然为人而存 ”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要征服自然”
生态示范与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二○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1、总体形势 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原因与影响分析 4、重大方针政策——生态文明 5、当前生态保护建设与农村环保工作
6、生态示范建设
1、总体形势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 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和工程措施,加大了生态环 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 到了有效保护,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超载放牧、过度开垦,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 度的退化。退化、沙化草原已成为主要的沙尘源。
2、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过度采 伐。
矿产资源乱采滥挖和无序开发,地质灾害频发。 荒漠化严重,荒漠面积263.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总面积的27.5%,集中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
精神文明
二 位 一 体
物质文明
四
位
一
三
体
位
一
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历程
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受限于自然
规律,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程度低,形成一套与自然较为和 谐的发展体系。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掠夺和改变自然的能力增强,生产力水
平的提升,却使人与自然冲突加剧,一旦超过增长极限,人 类社会可能面临崩溃的局面。工业文明的失败使得人类寻找 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途径,人类必然进入生态文明阶段。
保护
资源开发
平 衡?
生态保护:结构问题
社会层
经济层
生物层
(植被、动物)
无机要素层
(土、水等)
区域结构:
正确处理生态保护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 系,就生态论生态, 就事论事难以彻底解 决问题,核心:经济单 元与自然单元相统筹。
生态-经济-社会 周部长:环境优化经济
4、重大方针政策——生态文明
上世纪80 年代,把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 上世纪90年代初,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系统
自然系统
经济系统
文化 意识
政策 法规
体制 机制
生态 安全
环境 安全
气候 变化
生产 方式
消费 行为
资源 利用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意识生态生态伦理 体制合理生态制度
环境安全 公众参与生态产业
弘扬体系
约束体系 决策科学保障体系
支撑体系
绿色生活 引导体系
战略转变
优化模式 系统控制
实施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末端整治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