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算法设计
算法轨迹跟踪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无人驾驶、无人机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轨迹跟踪作为机器人控制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其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轨迹跟踪算法,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进行精确控制,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实验目的1. 设计并实现一种适用于机器人轨迹跟踪的算法。
2. 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
3. 分析算法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三、实验方法1. 算法设计本实验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算法进行轨迹跟踪。
首先,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离散状态方程,描述机器人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关系。
然后,通过定义状态量和控制量的权重矩阵(Q和R),利用LQR算法计算控制输入u,以最小化状态误差和控制成本,实现精确的轨迹跟踪。
2. 实验平台本实验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使用具有运动学模型的虚拟机器人进行仿真实验。
3. 实验步骤(1)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包括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状态变量。
(2)根据运动学模型,构建离散状态方程,描述机器人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关系。
(3)定义状态量和控制量的权重矩阵(Q和R),其中Q矩阵用于平衡状态误差的权重,R矩阵用于平衡控制成本的权重。
(4)利用LQR算法计算控制输入u,实现轨迹跟踪。
(5)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仿真结果通过仿真实验,得到机器人按照预设轨迹运动的曲线图。
如图1所示,蓝色曲线为预设轨迹,红色曲线为机器人实际运动轨迹。
可以看出,机器人能够较好地跟踪预设轨迹。
![图1 机器人轨迹跟踪仿真结果](#)2. 性能分析(1)跟踪精度:通过计算机器人实际运动轨迹与预设轨迹之间的最大误差,评估算法的跟踪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误差小于2cm,满足精度要求。
(2)稳定性:在仿真过程中,机器人受到一定的干扰,如随机噪声等。
图像处理中的目标跟踪算法设计与性能评估方法
图像处理中的目标跟踪算法设计与性能评估方法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智能交通、无人驾驶和增强现实等领域。
目标跟踪算法设计与性能评估是提高跟踪准确性和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图像处理中的目标跟踪算法设计以及常用的性能评估方法。
一、目标跟踪算法设计目标跟踪算法旨在从连续的图像序列中,准确地估计目标的位置和尺度。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目标跟踪算法设计方法:1. 基于模板的方法:该方法将目标的初始位置和尺度作为模板,在后续图像中寻找与模板最相似的区域作为目标的位置。
基于模板的方法包括均值漂移、相关滤波器和模板匹配等。
2. 基于特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目标的特征信息进行跟踪,常用的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和运动等。
基于特征的方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和深度学习等。
3. 基于超像素的方法:该方法将图像分割成若干个超像素,在跟踪过程中利用超像素的空间关系和相似性来估计目标的位置。
基于超像素的方法包括稀疏表示、分割与跟踪、跟踪与检测等。
二、性能评估方法评估目标跟踪算法的性能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性能评估方法:1. 准确性评估:准确性是评估目标跟踪算法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使用重叠率(Overlap Rate)和中心误差(Center Error)来衡量。
重叠率是目标边界与跟踪结果的交集与并集之比,中心误差是目标中心与跟踪结果中心的欧氏距离。
高重叠率和低中心误差表示算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2. 鲁棒性评估:鲁棒性是评估目标跟踪算法抗干扰能力的指标,常见的鲁棒性评估方法包括光照变化、尺度变化、遮挡和快速运动等。
通过在各种干扰情况下测试算法的跟踪准确性,可以评估算法的鲁棒性。
3. 复杂度评估:复杂度评估是评估目标跟踪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运行速度的指标,常用的复杂度评估方法包括处理帧率、平均处理时间和内存占用等。
较低的复杂度和较快的运行速度表示算法具有较好的效率。
4. 数据集评估:数据集评估是常用的目标跟踪算法性能评估方法之一,目标跟踪领域有许多公开的数据集,如OTB、VOT和LAR等。
摄像机定位和跟踪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摄像机定位和跟踪的算法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摄像机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如今,各种摄像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普通的监控摄像机到自动驾驶汽车摄像机,所有这些应用都需要进行定位和跟踪。
因此,摄像机定位和跟踪的算法设计和实现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摄像机定位和跟踪的算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剖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摄像机定位算法的一般原理,并且分析其优缺点。
接着,我们会介绍两个摄像机跟踪算法,分别是基于模板匹配的跟踪算法和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跟踪算法。
最后,本文将探究一下它们的实现细节,并提供相应的案例。
一、摄像机定位算法摄像机定位算法的主要目标是从采集的视频流中识别和定位物体的位置。
摄像机定位算法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
首先,我们需要从摄像机中提取出物体的特征,通常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和边缘等。
这里,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经典的特征提取算法,例如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等。
然后,在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将提取出的特征与预先提供的目标模板进行匹配。
匹配可以通过计算目标模板和提取特征之间的相似度来完成。
该相似度可以使用一些距离度量算法来进行计算,例如欧氏距离或相关系数。
虽然摄像机定位算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实时性好、准确度高等,但其缺点在于对于目标的识别过于依赖特征提取。
一旦场景中的光线、阴影或者物体移动等条件发生变化时,特征提取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摄像机定位算法的失败。
二、基于模板匹配的摄像机跟踪算法基于模板匹配的摄像机跟踪算法通常将摄像机定位算法作为初始化过程,然后应用模板匹配算法跟踪目标物体。
与摄像机定位算法不同的是,模板匹配的匹配过程非常简单和高效。
在模板匹配算法中,我们首先需要在第一帧中选择目标物体的一个区域作为模板。
然后,我们将该模板与第一帧中其他区域进行匹配,以找到目标物体在第一帧中的位置。
在后续帧中,我们只需要在上一帧中的目标物体位置周围寻找新的目标物体位置即可。
虽然基于模板匹配的摄像机跟踪算法简单、高效,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
导航系统中的定位与航迹跟踪算法设计
导航系统中的定位与航迹跟踪算法设计导航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人们确定位置、规划路径以及跟踪航迹。
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设计高效的定位与航迹跟踪算法对于导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导航系统中的定位与航迹跟踪算法设计及其相关技术。
首先,我们来讨论定位算法的设计。
导航系统的定位算法的目标是确定用户的当前位置。
常见的定位算法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和无线信号定位等。
GPS是一种以空间为基础的定位系统,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位置。
INS则是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定位系统,可以估计三维姿态和速度。
无线信号定位则利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推断位置。
这些算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在设计导航系统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
其次,我们来探讨航迹跟踪算法的设计。
航迹跟踪算法的目标是根据用户的目标位置和当前位置,规划一条最佳路径并跟踪这条路径。
常用的航迹跟踪算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最佳路径算法和自适应路径算法等。
最短路径算法通过计算各个路径之间的距离,选择最短路径来实现跟踪目标。
最佳路径算法则考虑到了其他因素,如道路条件、交通状况等,选择最优路径。
自适应路径算法则根据实时的交通信息和用户的需求,动态地调整路径。
在导航系统的设计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相关技术来提高定位和航迹跟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是传感器融合。
传感器融合是指将多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信息集成在一起,以获得更准确的定位和航迹跟踪结果。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
通过融合这些传感器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定位和航迹跟踪结果。
此外,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也可以应用于导航系统的算法设计中。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数据的学习和分析,提取出与位置和航迹跟踪相关的规律和特征。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和特征来预测用户的位置和规划最佳路径。
《基于KCF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KCF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目标轨迹记录系统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KCF (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KCF跟踪算法因其出色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在目标跟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以及实验结果。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目标跟踪模块、轨迹记录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获取视频流或图像序列;目标跟踪模块采用KCF跟踪算法对目标进行实时跟踪;轨迹记录模块负责记录目标的轨迹信息;用户交互模块提供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操作。
2. 目标跟踪模块目标跟踪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采用KCF跟踪算法。
KCF算法通过在目标周围构建循环矩阵,利用训练样本和滤波器之间的相关性,实现目标的快速跟踪。
本系统在KCF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3. 轨迹记录模块轨迹记录模块负责记录目标的轨迹信息。
本系统采用数据结构(如链表或数组)来存储目标的轨迹数据,包括目标的位置信息、时间戳等。
同时,为了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我们还提供了数据导出功能,可以将轨迹数据导出为常见的格式(如CSV、TXT等)。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获取视频流,或者读取已有的图像序列。
本系统支持多种数据源,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2. 目标跟踪模块目标跟踪模块采用KCF算法对目标进行实时跟踪。
首先,在视频流或图像序列中选取初始目标,然后利用KCF算法构建循环矩阵和滤波器,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本系统还支持多目标跟踪,可以在同一场景中同时跟踪多个目标。
3. 轨迹记录模块轨迹记录模块通过存储目标的轨迹数据,实现对目标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
本系统采用链表结构存储目标的轨迹数据,包括目标的位置信息、时间戳等。
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设计及算法优化探讨
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设计及算法优化探讨人体运动跟踪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发展迅猛,它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智能监控、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
本文将讨论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的设计以及相应的算法优化。
一、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设计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准确性、实时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之初,需要明确系统的整体流程,并确定采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框架。
下面将介绍一个基本的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设计框架。
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需要采集视频或深度图像等数据,以获取人体的运动信息。
在数据采集阶段,可以使用RGB摄像头、深度相机等设备。
同时,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可以进行预处理操作,如去噪、背景分割等。
2. 人体检测和关节点识别人体检测是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的基础,它常使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
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包括Faster R-CNN、YOLO等。
通过训练这些模型,可以实现人体的目标定位和边界框的生成。
关节点识别可以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如OpenPose等,它可以检测出人体的关键节点,如手臂、腿等。
3. 运动跟踪和姿态估计在得到人体关键节点之后,可以利用跟踪算法对人体运动进行跟踪。
跟踪算法可以基于目标的特征匹配、目标的运动模型进行设计。
同时,结合物体检测和关节点识别的结果,可以进行人体姿态估计。
4. 可视化和应用最后,可以将运动跟踪和姿态估计的结果进行可视化,以便用户实时观察人体的运动情况。
此外,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可以应用于诸多领域,如人机交互、体育训练、医疗康复等。
二、算法优化探讨在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中,算法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算法的优化。
1. 实时性优化实时人体运动跟踪系统需要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检测、关节点识别和姿态估计等任务。
因此,算法的速度和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提高实时性,可以采用硬件加速技术,如GPU加速、FPGA加速等,以及算法层面的优化,如减少计算量、网络剪枝等。
《基于KCF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KCF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众多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目标跟踪技术因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KCF(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目标进行跟踪,并记录其轨迹,为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KCF跟踪模块、轨迹记录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
其中,数据预处理模块负责对输入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去噪、二值化等;KCF跟踪模块负责实现目标的跟踪;轨迹记录模块负责记录目标的轨迹;用户交互模块则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如设置跟踪参数、查看轨迹等。
2. KCF跟踪算法设计KCF(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跟踪算法是一种基于相关滤波器的目标跟踪算法。
该算法通过在目标周围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点,并利用这些样本点训练出一个分类器,以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在KCF算法中,采用循环矩阵对样本点进行扩展,以获得更多的训练样本,从而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 轨迹记录模块设计轨迹记录模块负责记录目标的轨迹信息。
该模块将KCF跟踪算法输出的目标位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并根据需要生成相应的轨迹图。
同时,该模块还提供了数据导出功能,方便用户对轨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预处理模块实现数据预处理模块采用OpenCV等图像处理库进行实现。
该模块能够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去噪、二值化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后续KCF跟踪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2. KCF跟踪模块实现KCF跟踪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采用C++语言进行实现。
该模块通过在目标周围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点,并利用这些样本点训练出一个分类器,以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在实现过程中,采用了循环矩阵对样本点进行扩展,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移动互联网中特定对象检测与跟踪算法设计
移动互联网中特定对象检测与跟踪算法设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定对象的检测与跟踪算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移动互联网中特定对象的检测与跟踪算法的设计。
一、引言移动互联网中的特定对象指的是人、车辆、动物等特定目标。
检测和跟踪这些特定对象是许多应用程序的基础,例如人脸识别、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
因此,设计有效的特定对象检测与跟踪算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特定对象检测算法设计特定对象检测是指在移动互联网中通过图像或视频等视觉数据,实时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对象的位置和边界框。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特定对象检测算法的设计流程: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首先,需要从移动互联网中采集大量的包含特定对象的图像或视频数据。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去噪等操作,以提高后续算法的准确度和鲁棒性。
2. 特征提取与表示:接下来,需要从预处理的图像或视频中提取有助于识别特定对象的特征,常用的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等。
然后,将这些特征进行合适的表示,例如使用直方图、特征向量等。
3. 目标识别与分类:利用提取的特征,可以通过训练分类器来识别出特定对象。
常用的分类器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通过训练数据集,根据特定对象的类别进行分类器模型的训练,从而实现特定对象的识别。
4. 目标定位与边界框标定:在识别特定对象后,需要准确定位特定对象在图像或视频中的位置,并将其用边界框标示出来。
常用的目标定位算法包括滑动窗口法、区域建议法等。
5. 增量学习与迭代优化:为了提高特定对象检测算法的准确度和鲁棒性,可以利用增量学习和迭代优化的方法来不断优化算法。
例如,可以采用在线学习的方式,将新增的数据样本不断纳入到训练过程中,使算法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
三、特定对象跟踪算法设计特定对象的跟踪是指在移动互联网中通过连续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实时准确地追踪特定对象的运动轨迹。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特定对象跟踪算法的设计流程:1. 目标初始化与位置估计:首先,在第一帧图像中手动标定特定对象的初始位置。
《基于KCF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KCF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目标轨迹记录在许多领域,如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等,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基于KCF(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通过精确的跟踪算法和高效的记录系统,实现对目标的高效、准确跟踪和轨迹记录。
二、系统设计1. 需求分析系统需求主要包括实时跟踪、精确度、易用性以及良好的兼容性等。
通过对需求的详细分析,确定了系统应具备实时获取目标视频流,准确检测和跟踪目标,记录和存储目标轨迹数据等功能。
2. 整体架构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视频流获取模块、目标检测与跟踪模块、轨迹记录与存储模块等。
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目标轨迹的记录任务。
3. 关键技术(1)KCF跟踪算法:本系统采用KCF跟踪算法作为核心的跟踪技术。
KCF算法通过在连续的帧间建立目标模板的线性关系,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和精确跟踪。
(2)轨迹记录:系统将目标的轨迹数据以数据帧的形式进行记录和存储,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KCF跟踪算法的详细实现1. 算法原理KCF(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算法是一种基于相关滤波器的跟踪算法。
它通过在连续的帧间建立目标模板的线性关系,实现对目标的快速和精确跟踪。
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适用于目标轨迹记录系统。
2. 算法实现步骤(1)初始化:在视频流中选取第一帧作为初始帧,提取目标模板。
(2)训练:根据初始帧的目标模板,训练出分类器模型。
(3)跟踪:在后续的视频帧中,利用训练好的分类器模型进行目标的检测和跟踪。
(4)更新:当新的目标出现时,根据新目标的位置信息对模型进行更新。
当模型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准确跟踪目标时,进行模型的重新训练和更新。
四、轨迹记录与存储的实现1. 轨迹记录方式系统采用数据帧的方式对目标轨迹进行记录。
动态环境下的无人机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算法设计
动态环境下的无人机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算法设计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无人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无人机在动态环境下的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算法设计尤为关键。
在动态环境下,无人机需要能够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并能根据实时信息做出及时的决策,以保证任务的完成和安全性。
路径规划是无人机行动的基础,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能有效节约时间和能源消耗。
在动态环境下,路径规划算法需要能够实时更新路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种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是A*算法,它通过将地图划分为有限个方格,以建立节点图,利用启发式方法找到最短路径。
然而,传统的A*算法无法应对动态环境变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算法,即增量A*算法。
增量A*算法可以在现有路径的基础上实时地更新路径,以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
该算法通过检测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变化为路径添加或删除节点,从而实现路径的实时更新。
通过增量A*算法,无人机可以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选择最优路径进行飞行。
在路径规划的基础上,轨迹跟踪算法设计将路径规划转化为无人机实际的飞行动作。
在动态环境下,无人机需要能够根据传感器信息实时感知周围的障碍物,并能够做出相应的避障动作。
一个典型的轨迹跟踪算法是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通过实时调整无人机的姿态角来实现轨迹控制。
然而,传统的PID控制器存在着对系统参数的依赖性,无法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控制算法,即自适应控制算法。
自适应控制算法可以通过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
通过自适应控制算法,无人机可以灵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实现精确的轨迹跟踪。
除了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算法的设计,无人机在动态环境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通信和定位。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无人机可以通过与地面控制中心的通信实现飞行控制。
无人机需要能够实时接收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的指令,并将自身的状态信息返回给地面控制中心。
《基于KCF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KCF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目标轨迹记录系统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KCF (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跟踪算法的目标轨迹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KCF算法因其高精度、高效率的跟踪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目标跟踪任务中。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预处理模块、KCF跟踪模块、轨迹记录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
各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互,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 核心算法选择——KCF跟踪算法KCF(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算法是一种基于相关滤波器的跟踪算法,它通过训练得到一个分类器,用于在视频帧中准确地定位目标。
KCF算法具有计算效率高、实时性好、对光照、尺度变化等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目标轨迹记录系统。
3.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模块负责对输入的视频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图像增强等操作,以提高KCF算法的跟踪精度。
4. 轨迹记录与存储轨迹记录模块负责记录目标的轨迹信息,包括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这些信息将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实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获取视频数据。
预处理模块采用OpenCV等图像处理库对视频数据进行去噪、图像增强等操作,以提高KCF算法的跟踪精度。
2. KCF跟踪算法实现KCF跟踪算法的实现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
我们采用Python 语言和OpenCV库实现KCF算法。
首先,初始化目标的位置和大小;然后,通过训练得到一个分类器;最后,在视频帧中应用该分类器进行目标跟踪。
3. 轨迹记录与存储实现轨迹记录模块将目标的轨迹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
我们采用SQLite等轻量级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图像处理中的运动目标跟踪与识别算法设计
图像处理中的运动目标跟踪与识别算法设计在图像处理领域,运动目标跟踪与识别算法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视频监控、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系统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运动目标跟踪与识别算法的设计原理和常见方法,并讨论其应用和挑战。
1. 引言运动目标跟踪与识别算法是指通过对连续帧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识别和跟踪视频中的运动目标。
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主要是基于背景建模和光流等技术,但这些方法在复杂场景中容易出现误检测和丢失目标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许多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法被提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 运动目标跟踪算法设计原理运动目标跟踪算法的设计原理是基于目标的特征提取和跟踪算法。
目标的特征可以是颜色、纹理、形状等。
跟踪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目标的特征在连续帧之间进行匹配和更新。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直方图匹配、边缘检测、特征点提取等。
常见的跟踪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相关滤波器等。
3. 基于传统方法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传统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主要基于背景建模和光流等技术。
其中,背景建模是通过对背景模型的建立和更新,从连续帧中去除背景信息,从而得到前景目标的方法。
光流是通过分析图像中像素的亮度值的变化,推断出图像中的物体运动信息的技术。
这些方法在简单场景下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复杂场景中容易受到光照变化、遮挡、目标形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误检测和丢失目标的问题。
4. 基于机器学习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训练一个分类器或回归器,将运动目标识别为前景目标或学习目标运动的模型。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等。
5. 应用和挑战运动目标跟踪与识别算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视频监控领域,它可以用于自动报警、行为分析等。
在自动驾驶领域,它可以用于车辆和行人的跟踪与识别。
基于视觉跟踪的目标追踪算法研究与实现
基于视觉跟踪的目标追踪算法研究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就是视觉跟踪。
视觉跟踪技术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设备监测一个物体,然后通过处理图像,实现对这个物体的追踪。
目标追踪算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军事或者安保等领域,还可以用于智能家居、自动驾驶、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本篇文章将主要介绍基于视觉跟踪的目标追踪算法的原理、分类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实现。
一、目标追踪算法的原理目标追踪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检测出其中的目标物体,并且通过对这个物体进行跟踪,使得摄像机能够不间断地对这个物体进行监控。
所以,目标追踪算法的设计要实现两个要素:检测和跟踪。
检测是指在图像中自动找到我们需要追踪的对象,即所谓的“目标”。
常见的物体检测算法有Haar级联检测器、HOG+SVM检测器、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在检测算法中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好的分类器,将目标与背景区分出来,从而实现自动检测目标的功能。
跟踪是指目标检测之后,在图像中跟踪目标的位置、大小、方向等信息。
常用的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均值漂移、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
这些算法都采用了不同的数学模型,可以根据目标的运动规律进行跟踪,从而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跟踪。
二、目标追踪算法的分类目标追踪算法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 单目标跟踪算法单目标跟踪算法主要是指只跟踪一个目标的算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实时性高、效果好。
常用的单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均值漂移算法、CAMShift算法、MIL算法等。
2. 多目标跟踪算法多目标跟踪算法主要是指跟踪多个目标的算法,它需要在不同目标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多个目标的跟踪。
常用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神经网络算法、粒子滤波等。
3. 长时目标跟踪算法长时目标跟踪算法主要是指在目标物体消失再出现的过程中,依然可以恢复这个目标对象的跟踪。
常用的长时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在线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等。
4. 其他算法除了单目标跟踪、多目标跟踪、长时目标跟踪算法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目标跟踪算法,如基于深度图像的目标跟踪算法、基于红外光的目标跟踪算法等。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算法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算法设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视频监控的效果,多目标跟踪算法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技术。
这篇文章将介绍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多目标跟踪算法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引言多目标跟踪算法是指识别和跟踪视频中多个目标的过程。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目标可以是行人、车辆、物体等等。
多目标跟踪的目的是在视频中对目标进行标识和跟踪,并提供实时的位置信息。
这个技术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人流统计和行为分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多目标跟踪算法的基本原理1. 目标检测多目标跟踪算法的第一步是目标检测。
目标检测的目的是在视频中识别出可能的目标。
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方法,如Faster R-CNN和YOLO,以及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如Haar特征或HOG+SVM。
2. 目标匹配目标匹配是多目标跟踪算法的核心部分。
它的目的是将在不同帧中检测到的目标进行匹配,建立目标的轨迹。
常用的目标匹配方法有基于关联图的方法、卡尔曼滤波器和粒子滤波器等。
3. 轨迹更新在多目标跟踪的过程中,目标会出现遮挡、消失或新目标的出现。
因此,目标的轨迹需要根据新的观测进行更新。
常用的轨迹更新方法包括运动模型、外观模型和时空一致性模型等。
三、多目标跟踪算法的具体方法1. 基于关联图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基于关联图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将目标匹配问题转化为图匹配问题。
首先,根据目标检测结果建立一个图,其中图的节点表示目标,边表示目标之间的关联。
然后,通过最大化图的总权重来选择最优的目标匹配。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处理目标的匹配问题,但随着目标数量的增加,计算量会变得很大。
2. 卡尔曼滤波器卡尔曼滤波器是一种递归估计滤波器,广泛用于目标追踪领域。
它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观测模型,通过不断更新状态来预测和跟踪目标。
卡尔曼滤波器对于线性动态系统的跟踪效果很好,但在目标运动具有非线性特性时效果较差。
无人驾驶汽车中的跟踪算法研究与设计
无人驾驶汽车中的跟踪算法研究与设计近年来,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研发热点之一。
为了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跟踪算法的研究与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无人驾驶汽车中的跟踪算法的研究与设计,探讨其在提升无人驾驶汽车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的应用。
首先,无人驾驶汽车中的跟踪算法主要用于识别和跟踪行人、车辆和障碍物等目标。
跟踪算法的设计需要考虑目标的形状、运动特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并通过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的目标跟踪。
在目标识别方面,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获取目标的图像或点云数据,并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目标识别。
常用的目标识别算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支持向量机(SVM)和深度学习等。
这些算法可以对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并将其与已知的目标模型进行匹配,从而实现目标的准确识别。
接下来,跟踪算法需要通过目标的运动特征来进行目标跟踪。
传统的跟踪算法通常基于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信息进行目标预测,并通过目标的位置变化来进行跟踪。
然而,由于无人驾驶汽车需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进行行驶,目标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使得传统的跟踪算法难以准确跟踪目标。
因此,需要结合目标的运动学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设计出适应复杂交通环境的跟踪算法。
此外,跟踪算法还需考虑环境条件的影响。
无人驾驶汽车常常面临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光照情况,这对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对抗恶劣环境条件的算法,如多模态目标跟踪算法和强化学习算法等。
这些算法能够通过利用多种传感器数据和改进的模型来提升跟踪算法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除了目标识别和跟踪算法的研究与设计,还需要考虑跟踪算法在实际无人驾驶汽车中的应用。
首先,跟踪算法可以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自主导航。
通过实时识别和跟踪其他车辆和行人等目标,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根据目标的运动预测和规避障碍物,实现自主导航和避免潜在事故风险。
其次,跟踪算法还可以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智能交通系统。
视频目标跟踪算法设计与实现
视频目标跟踪算法设计与实现摘要:视频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涉及对视频中的目标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跟踪。
本文从视频目标跟踪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了视频目标跟踪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然后,对视频目标跟踪算法的设计原则和常用方法进行了概述;最后,对视频目标跟踪算法的实现细节和性能评估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引言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目标跟踪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视频目标跟踪是指从视频中准确地识别出特定目标的位置并实时跟踪其运动轨迹。
具体应用包括视频监控、智能交通系统、虚拟现实等领域。
通过视频目标跟踪,可以实现目标的自动检测和定位,大大提高了相关应用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视频目标跟踪算法设计原则在设计视频目标跟踪算法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模型选择:选择适合目标特征的模型,如基于外观模型、运动模型等;2.特征提取:提取目标的有效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3.目标匹配:通过匹配目标的特征与之前的样本进行比对,确定目标的位置;4.状态更新:根据目标的运动模型,更新目标的状态,预测下一帧的位置。
三、视频目标跟踪算法常用方法1.基于颜色特征的视频目标跟踪方法:基于颜色的目标跟踪算法是指通过提取目标的颜色特征来实现目标的跟踪。
它广泛应用于颜色均匀且较为明显的场景中。
常见的方法有背景减除法、动态阈值法等。
2.基于纹理特征的视频目标跟踪方法:基于纹理的目标跟踪算法是指通过提取目标的纹理特征来实现目标的跟踪。
它适用于纹理丰富的场景,如草地、树木等。
常见的方法有纹理特征描述符法、Gabor滤波器等。
3.基于形状特征的视频目标跟踪方法:基于形状的目标跟踪算法是指通过提取目标的形状特征来实现目标的跟踪。
它适用于目标形状变化较大的场景,如汽车、人体等。
常见的方法有形状特征描述符法、轮廓匹配法等。
四、视频目标跟踪算法实现细节1.目标检测:在实现视频目标跟踪算法时,首先需要进行目标的检测。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实时跟踪算法设计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实时跟踪算法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处理技术日益成熟,图像处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实时跟踪算法设计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实时跟踪算法设计可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智能监控、机器人导航、虚拟现实等。
本文将讨论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实时跟踪算法设计。
一、实时跟踪算法的基本原理实时跟踪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实时跟踪算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对连续帧图像的处理,跟踪目标对象的位置、姿态、速度等信息。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实时跟踪算法主要包括目标检测、特征提取、目标跟踪等几个阶段。
目标检测:目标检测是实时跟踪算法的第一步,目的是在给定图像序列中确定目标区域。
目标检测可以使用分类器实现,例如基于特征分类的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等。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实时跟踪算法的关键步骤,是将目标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关键。
特征提取可以是颜色、纹理、边缘等目标的形态特征,也可以是目标的几何特征、尺度特征等。
目标跟踪:目标跟踪是实时跟踪算法最关键的一步,即根据目标在当前帧中的位置和特征信息,由前一帧的跟踪点位置预测当前帧中目标的位置。
目标跟踪可以是模板匹配法、粒子滤波法、Kalman滤波法等。
二、实时跟踪算法的应用场景实时跟踪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智能监控系统中,实时跟踪算法可以用于监控人员、车辆和物品的位置及运动轨迹。
在机器人导航中,实时跟踪算法可以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障碍物避免。
在虚拟现实中,实时跟踪算法可以用于实现用户头部的姿态跟踪和手势识别等。
三、实时跟踪算法的主要研究方向实时跟踪算法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算法优化、特征选择、深度学习等。
算法优化:实时跟踪算法的实时性要求对计算效率有很高的要求,在大量数据处理时更是如此。
因此,对于实时跟踪算法的实时性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提高算法效率,例如基于GPU并行处理算法等。
特征选择:特征提取是实时跟踪算法的核心步骤,因此选择合适的特征对于整个算法的效果至关重要。
小车自动跟踪的机器学习算法设计与优化
小车自动跟踪的机器学习算法设计与优化自动跟踪是机器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对图像或视频流的分析和处理,使机器能够实现对目标的自动跟踪和定位。
小车自动跟踪则是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中的一个具体场景。
在设计小车自动跟踪的机器学习算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目标检测与定位机器学习算法设计的第一步是对目标进行检测和定位。
可以使用深度学习中的物体检测算法,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目标检测算法,如YOLO、Faster R-CNN等。
这些算法能够精确地检测出图像或视频中的目标位置,并生成目标的边界框。
二、目标跟踪算法目标检测和定位之后,需要设计目标跟踪算法,使得小车能够实时跟踪目标的位置并动态调整自己的移动方向。
常用的目标跟踪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相关滤波器等。
这些算法能够通过对目标的前后状态进行估计,实现对目标的连续跟踪,并根据目标的运动状态作出相应的反应。
三、数据采集与标注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与所使用的数据集密切相关。
为了设计和优化小车自动跟踪的机器学习算法,需要收集大量的图像和视频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标注。
标注过程中需要将目标的位置信息进行标记,以便训练和测试机器学习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四、数据预处理与增强在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化过程中,数据预处理和增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去除噪声、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等,可以提高算法对图像变化的适应性。
同时,通过数据增强技术,如镜像翻转、旋转、裁剪等,可以扩充训练集的大小,并提高算法的泛化能力。
五、模型训练与优化通过选取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并利用标注好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可以实现小车自动跟踪的功能。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损失函数和优化算法,并根据模型在验证集上的表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六、实时性与效率优化小车自动跟踪的机器学习算法需要具备实时性和高效性,以确保在动态环境下能够及时响应目标的变化。
基于视觉跟踪技术的行为分析算法设计
基于视觉跟踪技术的行为分析算法设计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图像和视频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越来越强。
在对于视频和图像中所涉及到的某个物体或者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时,我们常常会用到视觉跟踪技术。
视觉跟踪可以帮助我们实时追踪固定对象或者运动的物体,并且,利用其所提供的信息,我们还可以运用其算法来实现高级别的行为分析。
视觉跟踪是指从视频流中选择目标,然后在后续时间帧中跟踪目标的技术。
跟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个起始帧,并且需要找到目标在这帧中的位置信息。
在下一个时间帧中,我们会使用这个起始帧所获取的目标的结构信息来检测并跟踪目标,从而实现对目标的跟踪。
在行为分析方面,视觉跟踪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给我们,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采用各种算法实现高级别的行为分析。
例如,运动的物体、车辆或者人的轨迹、跟踪的目标的速度、加速度以及方向等信息都可以被应用在行为分析中。
在实际的行为分析项目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在一些极端条件下,我们的跟踪算法必须能够适应光照、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变化,以及不同背景中目标的快速运动和变化曲线。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创新的算法,在提高跟踪算法的鲁棒性的同时,还要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对于视觉跟踪算法的开发来说,感兴趣的人可以参考一些流行的跟踪算法,例如STC、CamShift、Meanshift等算法。
这些算法利用了模板匹配、颜色分布等技术,实现了对于目标的跟踪。
但是,在实际的行为分析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利用多个感知和数据源,以及算法级联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除了视觉跟踪以外,光学流分析、深度学习、运动分析等技术都可以与之集成应用来实现更加高效、准确的行为分析。
如果我们降低对于动物的研究到一个比较微观的层面上,可以看到,在动物的行为中,形态和运动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之一。
目前有很多的研究者采用统计物理的方法来分析动物的形态和运动,例如利用小波变换、时间序列建模等技术,来获取更加精细的行为数据。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设计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设计现代社会,视频数据越来越丰富,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设计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算法的基本原理、特征提取、目标识别和跟踪等方面进行探讨,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设计。
一、算法的基本原理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主要由两个关键组成部分组成:特征提取和目标跟踪。
特征提取阶段通过深度神经网络从输入的视频图像中提取有代表性的特征,目标跟踪阶段则利用提取的特征对视频序列中的目标进行跟踪和预测。
在特征提取阶段,卷积神经网络(CNN)是广泛应用的深度学习模型之一。
CNN能够有效地捕捉图像中的纹理、边缘等信息,并进行高效的特征提取。
目前,一些常用的CNN模型如VGGNet、ResNet和Inception等,都可以用于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任务。
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传统的方法通常使用手动设计的特征,例如局部二值模式(LBP)和方向梯度直方图(HOG)。
然而,由于这些手动设计的特征往往无法捕捉到图像中的高级语义信息,因此效果受限。
相比之下,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是一种更加自动化和有效的特征提取方式。
通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直接从原始的视频图像中学习到适用于目标识别和跟踪的高级特征。
这些特征具有更强的判别能力和鲁棒性,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的目标类别,并实现更准确的目标跟踪。
三、目标识别目标识别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设计中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目标识别阶段,我们需要对视频中的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方法通常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函数进行目标的分类和预测。
在目标识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预训练的CNN模型,如VGGNet或者ResNet,将其应用于视频目标识别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目标跟踪导引分析
若要使飞行器对目标进行跟踪,需要一个合适的导引规律,还需要将导引规 律分解为无人机各个轴向上的动作。
y 目标(ex,ey) x 图像平面(地平面)
表 向上速度为 0, 如此仅剩 x, 这两个自由度, 其中 x 表示飞行器的前进速度,
示飞行器的前进方向的变化率, 分别设计控制方法对这两个变量进行控制就可以 达到 (ex , ey ) 0 的控制效果。 将上述分析应用于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得:
ey x (m ey ) sin yO ex (m ex ) cos xO
首先,需要研究图像采集设备的成像规律,根据规律确定成像平面上的像 素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 在本系统中图像采集设备是一台运动相机,相机符合 针孔模型。 此处忽略相机镜头畸变产生的模型变化,因为跟踪控制的整个反馈回 路能够抑制镜头畸变产生的相对位置误差, 且本系统对跟踪精度的要求并不很高。 图 0-1 是针孔模型的成像示意图, 针孔模型的核心是光学透视原理, 在此就不赘 述。再利用针孔模型解算目标位置时,需要对相机的参数进行标定,下面介绍一 下标定过程。
ex dis tan ey dis tan
其中, d x、d y、w、h 是已知量, tan 距离,将在下文介绍。
cx
2
cy
2
dx w dy h
cx
2
、 tan
cy
2
是待标定的系数, dis 是成像
由于 L、w 均为已知量,可以通过标定获得多组 disi 和 li ,最后对所有的
ey x pt dis (m ey ) sin z cos pt yO ex y pt dis (m ex ) cos z cos pt xO
在此方程中, x, y 项为无人机水平方向上的带来的速度, pt , pt 是云台机动
dx w ex W
可得:
ex
最终可以得到距离求取公式
dx tan cx dis w 2
dx tan cx dis w 2 其中 d x 为目标的像素距离, w 为图像像素宽度。 ex
同理,定长标定工具沿成像平面 y 轴放置,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获得类似 的公式。最终,根据图像采集、目标识别结果获得目标的位置公式如下:
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只要跟踪算法得当, sin 将会是一个很小的值,因此 只要控制飞行器的 x 和 两个自由度,使 x yO , (m ex ) cos xO 即可跟踪 实现跟踪目标的功能。换句话说,只需要控制飞机前进的速度与目标相同,方向 角的变化率与观察被跟踪目标视线角的变化率相同,就可以跟踪目标。
项是无人机在 yaw 方向上旋转带来的速度,z 项是无人机高度变 带来的速度,
化带来的速度, xO , yO 项是目标机动带来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此处计算时, 假定图像平面与地平面重合, 所以有些运动的分量并未考虑到这一点,但是由于 整个系统有闭环,所以并不影响最终的效果。另外,因为双轴云台可以隔离飞行 器的 pitch 和 roll 运动,所以飞行器机动带来的 、 并不会影响目标在图像平面 的位置和速度。 从方程可以看到,一共有 2 个方程, x, y, pt , pt , , z, xO , yO 共 8 个未知数, 无法解出。在这 8 个量中, x, y, pt , pt , , z, 是飞行器和云台的自由度,属于可控 变量; xO , yO 是被跟踪目标的速度,可以通过图像分析结合飞行器状态求得。如 此,现有 6 个控制量两个变量。 为了简便地实现控制算法,需要将这 6 个自由度退化为 2 个。在大部分的跟 踪任务中, 希望目标在视野中的大小不变, 且飞行器和目标保持相对静止, 因此, 可以锁定 pt , pt , z 这三个自由度,保证飞行器定高、云台角固定的情况下使用剩 余的 x, y , 三个自由度跟踪目标。这样,在控制效果良好的情况下,飞行器将和 目标相对于大地拥有相同的速度。 借鉴导弹的制导的方法, 目标的追踪问题可以近似看做在二维平面内的制导 问题。 不过与制导问题不同的是,制导算法的侧重点是将一个 0 矢量通过导弹的 执行系统变为一个与目标相同的速度矢量; 而本系统的侧重点是如何使飞行器的 速度矢量与目标矢量保持一致。这一点在借鉴制导方式时要加以留意。 常用的导弹导引规律有纯追踪法,平行接近法,三点法和比例导引法。在自 寻的导弹上,比例导引法较为常见。它是指当导弹飞向目标时,导弹的速度矢量 方向的变化率与目标视线的变化律成比例[29]。 借鉴这种思想,可以将旋翼飞行器模拟为一个导弹。将 y 值保持为 0, y 方
的图像。从左至右依次是在 60cm、120cm、180cm 的距离下使用相机拍摄 60cm 长的标定工具的图像。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仅放置了 3 幅图像,余下的 21 幅图
像与这三幅图像的拍摄距离变化规律相同,在此就不列出。
图 0-2 标定用系列图
设在 img x 中,相机全幅的尺寸在实际中是 Wi H i (单位:米) ,定长标定工 具在图像平面中的长度用像素表示为 li 。因为照相机的成像可以视为针孔模型, 故可得:
tan(
cy
2
)
图 0-3 相机 x 轴参数标定图
1.1.2 成像几何关系分析
还有一个未知量 dis ,即拍摄距离是未知量,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将其求取出 来。
机体平面y
飞行器 云台角
pt
机体平面x
云 台 平面 机 相
直线距离dis
高度height
图
水平距离m pt 地平面 期望控制角γ 地平面x 图像平面x
跟踪算法设计
1.1 目标位置的三维重建
如果要控制飞行器跟踪一个目标, 那就必须获得这个目标相对于飞行器的位 置和速度。 本课题采用的传感器是图像采集设备,它只能提供目标在成像平面上 的二维信息。所以,需要使用三维重建技术,根据图像和其他信息,将目标的位 置和速度解算出来。
1.1.1 相机成像规律和参数标定
tan(
cx
2
)求平均数即可获得一个参考值。标定结果如图 0-3 所示,可以计算得出
tan(
cx
2
)
w L 2560 0.6 1.6115 。 k 953.1429
h L 1920 0.6 1.2450 。 k 925.3012
同理, 可以通过类似的标定和计算方式得到图像平面 y 方向上待标定系数值
dis
height arcsin pt
在本系统的应用环境中, 相机的成像对象为被跟踪的对象,大部分情况下在 地面附近。 由于飞行器离地高度远大于被跟踪对象的高度,所以可以忽略被跟踪 对象的高度。那么也就是说,图像平面一定在地平面附近。考虑到飞行器的离地 高度较高,可以把图像平面近似当做地平面处理,这样可以简化一些计算。这种 处理方法一定会带来相对位置误差, 但是因为目标识别不会因为这个误差导致识 别错误, 相机镜头的畸变带来的位置误差要高于这种近似带来的位置误差,跟踪
面y 平 像
目标点
地平面y
图 0-4 飞行器、成像设备、目标三维关பைடு நூலகம்图
如图 0-4 所示,飞行器有一个机体平面,机体平面 x 轴向前,y 轴与 x 轴和 竖直方向垂直, 定义成右手系。 这种定义方法与飞行器控制器的定义方法相一致, 便于双方进行通信。在飞行器下方挂载一个云台,该云台可以接收控制指令,在 俯仰方向变动一定的角度,称为云台角 pt 。图像采集设备为一个运动相机,相 机平面与机体平面的夹角和云台角 pt 互为补角。根据机载的超声波传感器和气 压传感器, 可以测出飞行器的离地高度,因为这个高度远大于相机和飞行器的高 度差, 所以直接取这个高度作为相机平面与地平面的垂直距离, 简称高度 height 。 根据相机的成像特点, 相机成像的中心点必定在相机平面的垂线方向,因此定义 相机平面到图像平面的距离为 dis ,称为直线距离。 由于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和云台角度都是已知量,可以求得距离:
镜头 定长标定工具 距离dis
视角
c
2
成像平面1 成像平面2
图 0-1 针孔模型示意图
设相机全幅的尺寸用为 w h(单位: 像素) , 定长的标定工具长为 L(单位: 米) 。现有标定的一系列图像 imgi , i 1, 2,3, 机在 dis1 , dis2 , dis3 ,
, n ,如图 0-2 所示,他们分别是相 , dis n 距离下拍摄定长标定工具沿成像平面 x 轴放置而形成
控制的整个反馈回路又能够抑制相对位置误差, 且本系统对跟踪精度的要求并不 很高,因此这么处理是有益无害的。 在近似处理后, 可以得到, 相机平面中心点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图像平面中 心点的距离 m , 称为水平距离, 这个距离可以代表图像平面中心点所代表的位置 与飞行器在地面上垂直投影的距离。而通过近似,也可以将图像平面中被追踪目 标的位置直接转化为被追踪目标与飞行器在实际中的相对位置。 通过上述讨论,最终可得,根据图像采集、目标识别结果获得目标相对于图 像中心点的位置公式如下:
水平距离m
γ x
y
z 机上坐标系
图 0-5 飞行器、成像平面、目标二维关系图
图 0-5 是跟踪过程中无人机、图像平面、被跟踪目标的几何关系示意图。上 一节已经求出目标相对于图像平面中心点的相对位置 (ex , e y ) 。 若要使飞行器跟踪 目标,那就需要尽量满足这两个条件:
(ex , ey ) 0 (ex , ey ) 0
li L w Wi
由几何关系可得:
tan
cx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