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知识点总结(2020打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1.长江经济带的概况
(1)范围: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约占全国面积的21%,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2)地位: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走廊。
☆2.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
(1)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2)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城市群。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创新开发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10.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1)“一轴”: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2)“两翼”: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3)“三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4)“多点”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4.河流水力资源的分析思路
☆5.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提示:(1)从自然因素来看,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主:①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②大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水资源充足;③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④水能丰富,发展工业的动力充足。
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中上游地区地形崎岖,生态较为脆弱,工农业
发展受地形条件限制;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繁。
(2)从社会经济因素来看,长江流域工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长江航运价值高,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③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限制性因素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人口压力大,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分
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较发达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和能源
短缺。
☆6.河流航运价值的分析思路
长江“黄金水道”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4.长江流程长,支流众多,流经亚热带地区,无结冰期,丰水期长,通航时间和里程长「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运输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
☆7.分析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8.三峡工程有利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
1、减轻洪水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破坏
2、利于吸血虫病的防治
3、减轻湖泊泥沙的淤积
4、增加中下游枯水期的流量
5、改善枯水期的水质
6、调节气候
7、可缓解华中、华东电力紧缺状况等
8、改善上游川江航运条件
消极影响
1、淹没土地、文物古迹等
2、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3、可能诱发地震
4、库区泥沙淤积加重
5、自然景观受到一定影响
6、库区蚊虫滋生,给人们健康带来影响
7、影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等
8、入海河水减少,海水倒灌,海水上溯,海水侵蚀加强
9、入海泥沙减少,河口鱼类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9.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整治措施
☆1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要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走低碳循环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