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气孔聚集分布现象及机理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气孔聚集分布现象及机理探讨

甘毅 , 王根轩, 沈竹夏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与工程研究所 杭州 310058)

Email :wanggx@

摘要: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环境沟通的通道,气孔二维分布格局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气孔分布都遵循一细胞间隔法则,但在一些植物上也发现了气孔直接接触而形成的气孔簇,进一步发现,气孔簇的出现可能与植物逆境胁迫有关,并结合拟南芥气孔发育上的研究,探讨了植物气孔聚集的产生机理。

关键词:气孔聚集 气孔簇 逆境胁迫

1气孔是沟通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的重要通道。

植物气孔是定位于植物叶表皮上的一类特殊分化了的细胞器,它一般由两个保卫细胞(Guard Cell,GC)所组成,它沟通了植物体内部空间和外部大气的互动,在植物赖以生存的光合反应中,担负着吸入CO2,放出02,介导水分蒸腾的重任。由于保卫细胞澎压的变化,气孔可以根据不同环境的变化(光照,水分,CO2浓度,大气湿度等)调节自身的开张度,因而气孔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的关键调控者。[1-3]

2 植物气孔分布机理和一细胞间隔法则。

长期的研究指出,气孔在叶表皮的二维分布格局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关的[4-6],套用生态学种群分布原理,气孔在叶表面上的二维分布已可分为有序(ordered)、随机(random) 和成簇(clustered)三种分布格局[7],可以用公式R=(单位叶面积气孔间平均距离) / (单位面积随机分布种群内个体间平均距离) 来表示 (两个种群密度相当,但种群大小不一定相同), (或者用R ,l表示显微镜下一气孔与周围气孔的平均距离,d 表示测量区域的气l=

d

孔密度 ) 。理论上,当R=1时,气孔随机分布;当R接近于0时,为成簇分布;当R明显大于1时,为有序分布,R=2.49时为最佳蜂巢式分布(hexagonal arrangement)[6,8]。从气孔发育的角度而言,大多数植物气孔分布都遵循着一条称为“一细胞间隔(one cell spacing rule)”的法则,即两个成体气孔之间至少有一个表皮细胞的间隔,对拟南芥气孔发育的研究发现,气孔的发育始于

- 1 -

拟分生母细胞(Meristmoid Mother Cell ,MMC),经过一次不对称分裂形成一大一小两个细胞,后者称为拟分生细胞(Meristmoid), 该细胞经过若干次的不对称分裂,形成了保卫细胞母细胞(Guard Mother Cell GMC),GMC最后经过一次对称分裂形成了一对保卫细胞(Guard Cell)[9,10]。在上述发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极性:新生成的拟分生细胞总是远离已形成的气孔,这种发育上的极性决定了一细胞间隔法则。这种分布有其合理性,至少它使得每个气孔的蒸发壳都不发生重叠,保证了气孔高效气体交换[10]。

3 自然界的气孔聚集现象。

由于一细胞间隔法则的存在,在实际观测中,大多数叶片上的气孔分布都呈现有序和非随机分布,成簇分布的气孔并不多见。按照Clark 和 Evans[7]的种群分布计算法,气孔R值小于1接近于0时,为成簇分布(clustered distribution),即在局部区域气孔密度较高,而在其它区域,相应则气孔密度较低或者出现气孔缺失,其气孔分布呈斑块化或小岛状,但簇内气孔不一定直接接触。而近年来对拟南芥气孔发育突变体tmm,flp,sdd-1,yda的研究[9, 11, 12]则将2个或2个以上气孔间直接接触的现象称为气孔簇(stomtal clusters)但一些突变体和物种中,邻体气孔出现的频率较低,按照上述Clark 和 Evans的算法,其R值可能会大于1。这两种气孔聚集有着不同的形成机理,在研究中应分开来讨论。

根据上述定义,在自然界中已报导有20科60余种植物存在气孔聚集分布现象[13,35],比较典型的有景天科景天属[40]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35]、银杏科[34]、虎耳草科、茜草科、桑科榕属的一些种[13]等。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气孔成簇植物多半生活在干旱,盐碱或水分供应条件较差的环境里。如景天科景天属(Sedum)的多种植物[40]就是生长在岩石滩,极其耐旱的CAM植物,(类似的还有凤梨科的一些种),又如杯鄂海桑(S.alba J.Smith [42]),是典型的海岸红树林植物,有很高的耐盐性。这暗示着气孔聚集现象也许是与植物的光合类型,对逆境胁迫的适应相联系的。同时气孔集群的出现也伴随着其他一些耐旱性解剖结构,如:气孔下陷、复层表皮、发达的毛状体、气孔外拱盖等。

- 2 -

图一 自然界中的气孔聚集植物,A图为盾叶秋海棠 (begonia peltatifolia唐敏 ,[35]);B图为裸子植物鳞秕泽米铁(Zamia furfuracea 苏俊霞,[37]) 鳞片上的气孔聚集;C图为东南景天(Sedum dfredii Hance)肉质叶片下表皮气孔组式聚集;D图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叶片下表皮指甲油撕片(负片),为邻体型气孔形成的气孔聚集。(C,D图 尼康E600型反射显微镜,放大40倍)。

3 气孔聚集发生的生化分子基础。

无论如何,气孔聚集不是一种偶然的“排布错误”,而是有着深刻的分子发育基础的。在对拟南芥气孔发育的研究发现,气孔的二维排布是由多个基因和蛋白质共同作用的结果[14]。这些基因包括:TMM [9] ;FLP,FAMA[9,18] SDD-1 [11];YODA[12]; ERECTA,ERL1,ERL2 [16]。相关蛋白质有γ微管蛋白[17]。上述基因(TMM,SDD-1,YODA)所编码的产物,共同作用于一条气孔发育信号通路:信号物质经sdd-1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加工,传递到细胞膜上TMM基因编码的亮氨酸富集跨膜受体(LRR-RLP)上,该信号经加工后又一次传递给YODA编码的MAPKKK 激酶,经过磷酸化信号级联传递,最终作用于气孔的发育[1,12,14]如果上述基因和蛋白发生变异,就将导致不同程度的邻体气孔的出现。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