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乳杆菌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嗜酸乳杆菌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益生菌,是对动物有益的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由一种或多种益生菌经培养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制剂称为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具有促进动物机体发育、增强免疫力、提高肌肉品质、改善养殖场内外空气质量及环境等作用,同时具有在动物体内安全无毒无残留的优势,对于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批准用于养殖动物生产的益生菌达几十种,有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但部分益生菌对抗生素有天然耐药性,影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目前报道资料提示,嗜酸乳杆菌是一种安全的益生菌[6-7]。
嗜酸乳杆菌,1900年从婴儿粪便中分离出来,当时被命名为嗜酸芽孢杆菌。
经重新鉴定、分类后,现属于乳杆菌属,革兰阳性杆菌。
国外专家称它是“公认安全的食品微生物”[6]。
国内研究证明:嗜酸乳杆菌YIT2004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敏感[7]。
其在鸡体内大量存在,能利用各种碳源生长、耐胆汁、耐酸,PH=3的环境下,能存活5个小时;代谢乳糖、产生抗菌物质、生物合成乳酸[8]。
嗜酸乳杆菌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和治疗作用。
1 嗜酸乳杆菌的营养作用
益生菌是一种通过改善、补充肠道菌群平衡而对动物施加有利影响的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嗜酸乳杆菌,通过在动物胃肠道生物的竞争排斥作用,帮助动物建立有益的宿主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促进动物生长、预防动物疾病,既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还有益于生产安全的畜禽产品。
刘月等[9]的研究表明,嗜酸乳杆菌液能提高灵芝菌糠发酵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降低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
Forte等[10]的研究显示:嗜酸乳杆菌对母鸡的新陈代谢和健康有益,既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也使养鸡场的氨味增加,使用嗜酸乳杆菌能促进禽类的健康养殖。
课题组研究发现,含嗜酸乳杆菌的日粮能显著提高人工感染大肠埃希菌动物模型(鸡)的成活率为10%-20%。
2 嗜酸乳杆菌的免疫作用
嗜酸乳杆菌的免疫作用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限制体内病原体的定植、调节代谢等,而使宿主获得健康[11-12]。
嗜酸乳杆菌的诱导免疫反应比枯草杆菌好[10]。
殷金玲等[13]制成的免疫康可以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方面改善小鼠的机体免疫力。
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La-14能调节阴道系统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14]。
嗜酸乳杆菌在临床用于治疗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疾病,可明显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时间、频率、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改善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效果[15-16]。
Caco-2细胞系来源于人的直肠癌,其结构和生化作用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存在于小肠上皮中的多种主动转运系统:代谢酶如谷氨酰胺转肽酶、氨基酸、二肽及维生素B12等在Caco-2细胞中都有相同的存在。
嗜酸乳杆菌在体外能与人的Caco-2结肠腺癌细胞结合,但对动物体内转运系统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国内外专家也研究了嗜酸乳杆菌的治疗作用。
张艾[17]研究证实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Brzozowski等的研究表明[18],嗜酸乳杆菌Ind-1和嗜酸乳杆菌Lakcid对炭疽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抗菌作用。
3 嗜酸乳杆菌的作用机制
嗜酸乳杆菌对致病菌的作用机制[19]包括与致病菌竞争黏附位点和产生抗菌物质等。
致病菌竞争黏附位点包括S-层蛋白与致病菌的竞争性粘附作用、胞外多糖与致病菌的竞争性粘附作用、脂磷壁酸与致病菌的竞争性粘附作用、防御物质抑制致病菌的粘附作用。
如
L.acidphilusM92菌株表面含有S-层蛋白,可以介导对L.acidphilus与E.coli3014和
S.typhimurium的协同凝聚作用。
嗜酸乳杆菌单独或联合使用均能改善健康鸡和感染艾滋病病毒鸡胸肌的理化性质[20],嗜酸乳杆菌对病毒的作用机制不止一种,但多与细胞有关。
(1)改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中诱导的基因表达谱发挥作用。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是一组分布广泛的、由骨髓来源的、具有迁移能力的免疫细胞,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在抗肿瘤、抗感染、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疾
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GudrunWeiss等[21]研究证明,嗜酸乳杆菌通过作用于DCs发挥抗病毒作用。
(2)嗜酸乳杆菌能通过增加细胞外毒性发挥作用,如La205能直接激活NK细胞、L.AcidophilusATCC4356S-层蛋白抑制H9N2病毒在DCs中的感染,刺激IFN-1信号通路,抑制炎症过程[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