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动平衡
转子动平衡标准
![转子动平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826a4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2.png)
转子动平衡标准转子动平衡是指在旋转机械设备中,通过对转子进行合理设计和精密加工,使其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振动和不平衡力,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性能稳定。
转子动平衡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质量进行评定和规范的依据,对于各类旋转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转子动平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
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转子的类型、结构、工作条件、旋转速度等因素,以及对振动和不平衡力的限制要求,因此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转子动平衡质量的评定要求和测试方法的规定。
在转子动平衡质量的评定要求方面,标准通常包括对转子不平衡量的限制要求,以及对不同转子类型和工作条件下的不平衡量的分类和标准数值的规定。
在测试方法的规定方面,标准通常包括对转子动平衡测试的设备、工艺和程序的要求,以及对测试结果的评定和处理方法的规定。
另外,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应用范围涵盖了各种旋转机械设备,包括发动机、电机、风机、泵等。
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因此对转子动平衡的要求非常严格。
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可以有效地指导和规范旋转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国际化和标准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国之间的贸易和合作日益频繁,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转子动平衡标准,以便更好地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同时,国际化的标准化还可以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共享,推动转子动平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转子动平衡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质量进行评定和规范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标准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旋转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转子动平衡标准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完善和推广标准化工作,为旋转机械设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
![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7b94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e.png)
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转子动平衡是指在旋转机械中,为了减少振动和噪音,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
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技术和方法进行规范,以确保转子动平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进行介绍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首先,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平衡方法和平衡设备等内容。
其中,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转子上添加试重块,使得转子在旋转时振动达到最小值,从而实现动平衡。
技术要求包括了对转子质量、转子几何形状、转子支撑刚度和转子支撑阻尼等方面的要求。
平衡方法则是指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根据转子的振动特性和试重块的位置来进行动平衡处理。
平衡设备则是指用于进行转子动平衡处理的设备和工具,包括平衡机、试重块和测量仪器等。
其次,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转子动平衡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国家标准,可以确保转子动平衡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问题,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国家标准的实施也有利于促进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高行业内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作为转子动平衡的从业人员,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转子动平衡处理,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我们也应当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的不断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转子动平衡国家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技术和方法进行规范的重要文件,对于提高转子动平衡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该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转子动平衡处理,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bd226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e.png)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转子动平衡技术这个超有趣的东西哦。
一、原理。
你想啊,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如果它不平衡,那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似的,肯定会晃悠。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呢,简单说就是要让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各个方向上的力都能相互抵消,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从科学角度讲,转子不平衡会产生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会让整个系统振动、噪声增大,还可能让设备磨损得特别快呢。
而动平衡就是要找到转子上不平衡的质量分布点,然后通过在合适的位置添加或者去掉一些质量,让离心力相互平衡,就像给走路不稳的人穿上合适的鞋子或者调整脚步一样。
二、常用方法。
1. 现场平衡法。
这就像是在设备的“老家”给它治病。
在转子正常工作的地方,直接测量振动的情况,然后算出不平衡量和位置。
这种方法特别实用,不用把转子拆下来搬到专门的地方去平衡。
就好比医生到病人家里看病,直接根据病人在家的状态开药一样方便。
不过呢,现场的干扰因素可能比较多,就像家里可能比较杂乱影响医生判断一样。
2. 平衡机平衡法。
这是把转子拆下来,放到专门的平衡机上去检测和调整。
平衡机就像是一个超级精密的体检中心。
它能很准确地测量出转子的不平衡情况。
就像把人带到医院做全面检查一样,能得到很精确的数据。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在转子上合适的地方加或者减重量。
这种方法精度高,但是需要把转子拆下来,有时候就像给人做手术,有点小麻烦呢。
总之呢,转子动平衡技术对很多设备的正常运行都超级重要哦。
不管是大的发电机转子,还是小的风扇转子,都离不开它。
这就像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得保持身体平衡才能稳稳地走路呀。
转子动平衡等级
![转子动平衡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e6cad9f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d.png)
转子动平衡等级
转子动平衡是指对旋转的转子或旋转部件进行平衡以防止因不平衡而导致振动和噪声。
转子动平衡等级通常是指平衡精度水平,以百分比表示。
转子动平衡等级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不平衡量和不平衡等级。
不平衡量是指转子在平衡装置中受到的力矩,不平衡等级是指平衡装置能够检测到的轻微的不平衡量范围。
通常,转子动平衡等级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I级:不平衡量不超过5 N·m,不平衡等级为0.1%。
- II级:不平衡量超过10 N·m,但不超过20 N·m,不平衡等级为0.2%。
- III级:不平衡量超过20 N·m,不平衡等级为0.3%。
- IV级:不平衡量超过30 N·m,不平衡等级为0.4%。
- V级:不平衡量超过50 N·m,不平衡等级为0.5%。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机构和不同国家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转子动平衡等级时,应参考当地的标准和规定。
转子动平衡标准
![转子动平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a8b5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f.png)
转子动平衡标准转子动平衡是指旋转机械在运转过程中,通过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使得旋转机械在高速旋转时减少振动,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转子动平衡标准是指对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规定,是保证转子动平衡质量的重要依据。
首先,转子动平衡标准应包括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进行转子动平衡时,需要根据转子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动平衡方法,如静平衡和动平衡。
静平衡是指在转子静止状态下,通过在转子上加质量或去除质量的方法,使得转子在旋转时不产生振动。
动平衡是指在转子旋转状态下,通过在转子上加质量或去除质量的方法,使得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减少振动。
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制定转子动平衡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转子动平衡标准应包括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指标。
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指标是衡量转子动平衡质量的重要标准,包括平衡质量等级、振动限值、平衡精度等指标。
平衡质量等级是指根据转子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确定转子动平衡的质量等级,如精度等级和平衡质量等级。
振动限值是指在转子工作时,允许的最大振动值,超过振动限值将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平衡精度是指在进行转子动平衡时,实现的平衡质量和振动限值之间的关系,是衡量转子动平衡质量的重要指标。
最后,转子动平衡标准应包括转子动平衡的检测和评定方法。
转子动平衡的检测和评定方法是保证转子动平衡质量的重要手段,包括平衡试验、振动测试和平衡精度评定等方法。
平衡试验是指在进行转子动平衡后,对转子进行试验,验证转子的平衡质量和振动限值是否符合要求。
振动测试是指对转子进行振动测试,获取转子的振动数据,分析转子的振动特性和振动分布。
平衡精度评定是指根据平衡试验和振动测试的结果,对转子的平衡质量和振动限值进行评定,判断转子动平衡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总之,转子动平衡标准是保证转子动平衡质量的重要依据,包括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指标、转子动平衡的检测和评定方法等内容。
转子动平衡标准
![转子动平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e807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d.png)
转子动平衡标准转子动平衡是指在旋转机械设备中,通过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减小振动,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转子动平衡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工艺和质量要求的规范,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子动平衡的重要性。
转子动平衡是旋转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不平衡力,导致设备振动加剧,甚至引发设备故障和事故。
而转子动平衡可以有效减小振动,降低设备的损耗,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转子动平衡的标准要求。
1. 质量分布均匀,转子的质量分布应该均匀,避免出现过重或过轻的部分,以减小不平衡力的产生。
2. 振动限制,转子在动平衡后的振动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或设备制造商的要求,以保证设备在运行时振动不超出允许范围。
3. 动平衡精度,动平衡的精度应该符合设备制造商的要求,通常要求在动平衡后能够达到设备的设计要求。
4. 动平衡工艺,动平衡应该采用科学的工艺方法,包括动平衡设备的选择、试重计算、平衡质量计算等,以保证动平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动平衡记录,对于动平衡的过程和结果应该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跟踪和分析。
三、转子动平衡的方法。
1. 静平衡,通过在转子上加装试重块,使得转子在静止状态下达到平衡,通常适用于小型转子。
2. 动平衡,通过在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试重,使得转子在高速旋转状态下达到平衡,适用于大型转子和高速转子。
3. 精密动平衡,采用精密的动平衡设备和工艺,以达到更高的动平衡精度要求。
四、转子动平衡的影响因素。
1. 转子结构,转子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会影响动平衡的难易程度和效果。
2. 质量分布,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均匀会导致不平衡力的产生,影响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3. 转子转速,转子的转速越高,不平衡力产生的影响越大,对动平衡的要求也越高。
4. 动平衡工艺,动平衡工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动平衡的效果。
五、转子动平衡的应用领域。
转子动平衡标准 国标
![转子动平衡标准 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b8f795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a.png)
转子动平衡标准国标转子动平衡是指转子在运转过程中,转子的质量分布和转动惯量分布使得转子的转动轴线与转子的质心轴线不重合,从而引起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振动。
为了保证转子的正常运转,减少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
而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转子动平衡的质量和效果。
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转子动平衡的分类,国标根据转子的质量和转动惯量的分布情况,将转子动平衡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类型。
静平衡是指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的质心轴线与转动轴线重合,而动平衡则是指转子的质量和转动惯量的分布使得转子的质心轴线与转动轴线不重合。
根据国标的规定,静平衡适用于低速转子,而动平衡适用于高速转子。
2. 转子动平衡的质量等级,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质量等级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分为G等级、F等级、E等级和D等级。
其中,G等级是指对于一般要求的转子动平衡,F等级是指对于较高要求的转子动平衡,E等级是指对于更高要求的转子动平衡,而D等级则是指对于最高要求的转子动平衡。
不同的质量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转子动平衡质量要求和标准。
3. 转子动平衡的检验方法,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使用平衡机进行动平衡处理、采用动平衡仪进行现场动平衡、使用动平衡校正仪进行动平衡调整等。
这些检验方法的规定,旨在确保转子动平衡的质量和效果。
4. 转子动平衡的质量评定标准,国标规定了转子动平衡的质量评定标准,包括动平衡质量的评定方法、动平衡质量的评定标准和动平衡质量的评定结果等。
这些评定标准的规定,对于评定转子动平衡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包括转子动平衡的分类、质量等级、检验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等方面。
遵循国标的规定,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不仅可以保证转子的正常运转,减少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转子动平衡机原理
![转子动平衡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9cd1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f.png)
转子动平衡机原理
转子动平衡机原理,即通过转子的动态平衡操作,将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振动降至最低,以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该机器具有以下原理:
1. 前期准备:在进行转子动平衡之前,首先需要对转子进行准备工作。
例如,清洁转子表面并去除可能干扰平衡操作的附加物。
2. 振动测试:将转子安装到转子动平衡机上,并启动机器使其高速旋转。
在转子旋转的过程中,使用传感器或振动测量仪测量振动数据。
这些数据将被记录下来并用于判断转子的不平衡状况。
3. 计算不平衡量:通过振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计算出转子的不平衡量。
不平衡量是指转子旋转时质量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振动力矩。
4. 确定平衡质量:根据不平衡量的计算结果,可以确定平衡质量的大小和分布位置。
平衡质量通常采用配重块的形式,在转子上安装配重块来调整平衡状态。
5. 平衡操作:根据平衡质量的位置和大小,将配重块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这些配重块的质量和位置将根据振动数据进行调整。
通过反复安装和调整配重块,直到转子的振动降至最低。
6. 验证测试:平衡操作完成后,再次对转子进行振动测试,以
验证平衡效果。
如果振动数值在允许范围内,说明转子已经达到动态平衡要求。
综上所述,转子动平衡机通过振动测试、不平衡量计算、平衡质量确定和平衡操作等步骤,可以将转子的振动降至最低,实现转子的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操作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转子动平衡
![转子动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201c13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2.png)
转子动平衡
转子动平衡是指通过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使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不会产生振动、共振或不平衡力,从而确保转子系统的稳定运行。
转子动平衡常用的方法有静平衡和动平衡。
静平衡是指在转子静止时进行的平衡调整,通过添加或去除转子上的质量来达到平衡。
在进行静平衡时,转子的质量中心需位于转子轴线上,同时转子的惯性对称轴要与转子轴线重合。
动平衡是指在转子旋转时进行的平衡调整,通过添加或去除转子上的质量,并调整其位置来达到平衡。
在进行动平衡时,需要通过测量转子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动,然后根据振动情况调整质量分布和位置,使得转子在旋转时不产生振动。
转子动平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使用专门的平衡机进行平衡调整,或者使用称重和质量校正的方法进行手工平衡调整。
转子动平衡对于确保旋转机械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机械的运转平稳性、减少振动和噪音,并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转子动平衡原理
![转子动平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1aa9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1.png)
转子动平衡原理转子动平衡是指在旋转机械中,为了减小振动、提高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采取的一种振动控制措施。
在转子动平衡中,我们需要了解转子动平衡的原理,以便更好地进行振动控制和调整。
首先,转子动平衡的原理是基于动力学平衡的概念。
在旋转机械中,转子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导致振动产生。
而通过动平衡的方法,可以使得转子在旋转时,离心力和振动力矩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减小振动的幅度,提高机械的稳定性。
其次,转子动平衡的原理还涉及到质量不平衡的衡量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通过测量和分析转子的质量不平衡情况,进而确定质量不平衡的位置和大小。
然后,通过在转子上增加或减少质量,来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在旋转时达到平衡状态。
另外,转子动平衡的原理还包括动平衡的调整方法。
在进行转子动平衡时,我们可以采用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方法。
静平衡是通过在转子上增加或减少质量,使得转子在停止状态下达到平衡;而动平衡则是在转子旋转时,通过在转子上增加或减少质量,来达到动平衡状态。
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使得转子在旋转时达到平衡状态,减小振动幅度。
总的来说,转子动平衡的原理是基于动力学平衡的概念,通过衡量质量不平衡并进行调整,最终达到转子在旋转时的平衡状态,减小振动幅度,提高机械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转子结构和运行条件,采取合适的动平衡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振动控制效果。
通过对转子动平衡原理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振动控制和调整,在旋转机械的设计、制造和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对动力学平衡和振动控制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6347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b.png)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一、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转子动平衡是指通过调整转子的质量分布,使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减小振动,提高转子的平衡性能。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主要包括静平衡法和动平衡法。
1. 静平衡法静平衡法是通过在转子上加质量来实现平衡,常用的方法有单面加质法和双面加质法。
单面加质法是在转子的一个平面上加质量,通过调整质量的位置和大小,使得转子在该平面上平衡;双面加质法是在转子的两个平面上分别加质量,通过调整两个质量的位置和大小,使得转子在两个平面上平衡。
2. 动平衡法动平衡法是通过在转子上进行试验,测量振动信号,然后根据振动信号的特征和数学模型,计算出需要调整的质量和位置,实现转子的平衡。
常用的方法有单面试重法、双面试重法和切除法。
单面试重法是在转子的一个平面上试重,通过试重的位置和大小,调整质量的分布,使得转子在该平面上平衡;双面试重法是在转子的两个平面上分别进行试重,通过试重的位置和大小,调整两个质量的分布,使得转子在两个平面上平衡;切除法是根据振动信号的特征,确定需要切除的质量位置,然后进行切除,实现转子的平衡。
二、转子动平衡标准转子动平衡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有ISO1940《机械振动-旋转机械的平衡要求》和ISO2953《机械振动-旋转机械的平衡试验方法》。
ISO1940主要规定了旋转机械的平衡质量和平衡级别的要求,根据转子的质量和转速确定平衡质量的上限和平衡级别的要求;ISO2953主要规定了旋转机械的平衡试验的方法和要求,包括试重法和试切法的试验步骤和计算方法。
国内标准主要有GB/T 25709-2010《转子的平衡质量和平衡级别》和GB/T 3323-2005《旋转机械平衡试验方法》。
GB/T 25709-2010与ISO1940类似,主要规定了旋转机械的平衡质量和平衡级别的要求;GB/T 3323-2005与ISO2953类似,主要规定了旋转机械的平衡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转子动平衡标准
![转子动平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966b2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f.png)
转子动平衡标准转子动平衡是指在运转时,转子的质量分布和转动轴线之间的关系达到一定的要求,使得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不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和噪音,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转子动平衡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质量进行评定和检验的依据,是保证转子动平衡质量的重要技术文件。
转子动平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转子动平衡是通过改变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的质心与转动轴线重合,达到动平衡状态。
转子动平衡要求在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转子在运行时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振动和噪音。
2. 转子动平衡的分类和标准,根据转子的结构和用途不同,转子动平衡可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
静平衡是指转子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动平衡是指转子在运转状态下的平衡。
转子动平衡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对于不同类型的转子有相应的平衡标准,确保转子动平衡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转子动平衡的检测方法和要求,转子动平衡的检测是保证转子动平衡质量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检测方法和要求。
静平衡检测主要通过静平衡试验台进行,动平衡检测主要通过动平衡机进行,确保转子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达到设计要求的平衡质量。
4. 转子动平衡的标准化管理,转子动平衡标准化管理是指对转子动平衡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转子动平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标准化管理涉及到转子动平衡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等全过程,对转子动平衡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5. 转子动平衡的应用和推广,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应用和推广,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振动和噪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综上所述,转子动平衡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质量进行评定和检验的依据,是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文件。
通过严格执行转子动平衡标准,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促进设备制造和维护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转子动平衡
![转子动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d29d1bd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5.png)
转子动平衡
转子动平衡是机械设备中平衡装置的一种。
为了达到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不产生振动和噪声,机械设备特别是旋转机械设备,尤其是较大转速的旋转机械设备,需要安装动平衡装置,以减小振动。
转子动平衡是指将合理的动平衡重量添加到旋转机械设备的动态转子,使其转动惯量的中心线与机械设备的轴心重合,从而达到平衡的目的。
转子动平衡的安装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并受到数量,大小和布置位置等各种参数的限制,安装时需要根据具体机械设备的转动惯量和转速计算出正确的动平衡重量。
转子动平衡安装后可以显著改善机械设备运行稳定性,减小维护成本,提高机械设备整体性能。
转子动平衡在汽车皮带、风机风扇、压缩机、空调等特种设备上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工程机械的转子,更是要求更加严格。
对于水泵、风机等数量较多的机械设备,转子动平衡可以有效减小贮存空间,缩短调节和拆装时间,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总之,转子动平衡是机械设备平衡装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不想出现振动、噪声等问题,就必须安装动平衡装置,以此来达到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e4fb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1.png)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
转子动平衡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机械系统内部的旋转部件转子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
在机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零部件加工精度、装配误差、磨损等原因,导致转子存在不平衡现象,这会引起不稳定振动、噪音增大,甚至严重时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消除转子的不平衡,常用的方法是动平衡。
动平衡的原理基于质量平衡原理,即通过在产生不平衡的位置上增加适当质量,以使转子整体得到平衡。
首先,对转子进行初始平衡。
通过附加质量的方法,将转子的几何中心与运动中心重合。
这可以通过在转子两端或中间加上少量质量,使转子在不转动时达到平衡状态。
其次,进行动平衡调整。
在转子转动时,通过动态测量和分析转子的振动情况,确定不平衡存在的位置和大小。
然后,按照转子的几何结构和质量分布规律,在不平衡位置上精确加上适当的补偿质量。
这样,当转子继续转动时,由于补偿质量的存在,使得转子的不平衡得到补偿,达到平衡状态。
在实际操作中,动平衡通常采用静电平衡法、重力平衡法或传感器测量法。
静电平衡法是通过在转子的高速旋转中测量引起由于离心力而引起的偏移,利用高压静电力的原理对转子进行平衡。
重力平衡法则是通过在转子旋转时测量转子自重倾斜的角度进行平衡调整。
传感器测量法则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或振动传感器等测量装置,测量转子振动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
综上所述,转子动平衡的原理是通过质量平衡的方法,在转子的不平衡位置上增加适当的补偿质量,达到消除不平衡、使转子达到平衡状态的目的。
转子动平衡标准
![转子动平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f8e60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a.png)
转子动平衡标准转子动平衡是指在旋转机械设备中,通过对转子进行调整,使其在运转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振动,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性能稳定。
转子动平衡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的总称,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转子动平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了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制定是基于旋转机械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在转子动平衡标准中,通常包括了对于动平衡质量等级的要求、动平衡方法和技术规范、动平衡设备的要求和检定等内容。
这些内容的制定是为了引导和规范转子动平衡的实施过程,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转子动平衡标准中,动平衡质量等级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动平衡质量等级的确定对于转子动平衡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来说,动平衡质量等级是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性能指标来确定的,不同的设备和要求可能对应不同的动平衡质量等级。
因此,在实际的转子动平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来确定动平衡质量等级,并据此来进行动平衡的实施和评定。
另外,转子动平衡标准中还包括了动平衡方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动平衡方法是指在转子动平衡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而技术规范则是对于动平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这些内容的制定是为了引导和规范转子动平衡的实施过程,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实际的转子动平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中的要求来进行动平衡的实施和评定,以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动平衡设备的要求和检定也是转子动平衡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动平衡设备是用于进行转子动平衡的工具和设备,其性能和精度对于动平衡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转子动平衡标准中,通常会对动平衡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进行具体的要求和检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动平衡的实施要求,并能够保证动平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转子动平衡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的总称,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转子动平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了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转子动平衡标准
![转子动平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60d9a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2.png)
转子动平衡标准
转子动平衡是指在旋转机械设备中,通过对转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转子在运转过程中不产生过大的振动,以保证设备的安全
稳定运行。
转子动平衡标准是对转子动平衡质量的要求和评定标准,对于各种旋转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旋转机械设备中,转子的不平衡会导致设备振动加剧,加速
设备的磨损,甚至引发设备的故障和事故。
因此,制定转子动平衡
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转子动平衡不仅关乎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关系到设备
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合理的转子动平衡可以减小设备的振动,降低
设备的噪音,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
备的维护成本,从而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
另外,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制
定统一的转子动平衡标准,可以促进行业内企业在设计、制造和运
行过程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推动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转子动平衡标准,合理选择动平衡设备和方法,严格执行动平衡操作流程,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转子找动平衡的方法
![转子找动平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d3cec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1.png)
转子找动平衡的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转子找动平衡这事儿。
咱先得知道为啥要给转子找动平衡呢?你想啊,转子要是不平衡,转起来就会晃悠,就像人走路不稳似的。
这不仅会让机器震动得厉害,发出那种恼人的嗡嗡声,还会让机器的零件磨损得特别快,就像你总穿着不合脚的鞋走路,鞋子肯定坏得快呀。
那咋找动平衡呢?有一种方法叫静平衡法。
这就像是给转子称体重一样。
把转子放在水平的导轨上,如果转子不平衡,它自己就会往重的那一边滚。
然后咱就在轻的那边加点重量,就像给它穿个小配重的“衣服”,一直加到它能稳稳地待在导轨上,不自己乱滚了,这静平衡就算找得差不多啦。
不过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对于那些转速不太高的转子还比较适用。
还有一种更厉害的方法叫动平衡法呢。
这时候就需要一些专门的仪器啦。
把转子装在动平衡机上,让它转起来。
动平衡机就像个超级聪明的小助手,它能检测出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哪个地方重了,哪个地方轻了。
然后根据检测出来的数据,在转子相应的地方加上或者去掉一些重量。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转子做一个精确的“减肥”或者“增肥”计划,让它在转动的时候能够稳稳当当的。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啊,还有一些小技巧。
比如说,加重量的时候,你得选择合适的材料。
不能随便找个东西就往上加,得是那种能牢牢固定在转子上,又不会对转子的正常工作有影响的材料。
而且啊,每次加或者减重量之后,都得重新测试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平衡了。
这就像你做菜的时候,加了调料得尝尝味道对不对一样。
宝子们,转子找动平衡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方法,也不是啥特别难的事儿。
这就像照顾一个调皮的小宠物,你得耐心地去了解它的习性,然后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它乖乖听话。
希望大家都能轻松搞定转子找动平衡这个小难题哟!。
电机转子动平衡标准
![电机转子动平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795e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4.png)
电机转子动平衡标准电机转子动平衡是指在转子旋转时,通过对转子进行平衡处理,使得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不会产生过大的振动,从而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动平衡是电机制造和维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艺,对于电机的性能和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电机转子动平衡标准对于保证电机质量和提高电机性能至关重要。
首先,电机转子动平衡标准需要明确转子的动平衡质量等级。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电机,其动平衡质量等级是有明确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电机转子动平衡质量等级分为G等级、F等级和E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转子转速和精度要求。
在进行动平衡处理时,必须按照相应的动平衡质量等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转子的平衡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电机转子动平衡标准还需要规定动平衡处理的方法和工艺。
动平衡处理主要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方法。
静态平衡是指在转子静止时进行平衡处理,通过在转子上添加校正质量,使得转子在静止状态下重心与转轴重合。
而动态平衡则是在转子旋转时进行平衡处理,通过在转子上添加校正质量,使得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不产生振动。
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机和转子,其动平衡处理方法和工艺是有明确规定的,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平衡效果符合要求。
另外,电机转子动平衡标准还需要规定动平衡处理的设备和工具要求。
动平衡处理需要使用专门的动平衡机和平衡块,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电机转子,其动平衡机的要求是有明确规定的。
动平衡机必须具有足够的转速范围和精度,以满足不同转子的平衡处理需求。
同时,平衡块的选用和安装也需要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平衡块的质量和安装位置符合要求,以保证平衡效果和平衡质量。
最后,电机转子动平衡标准还需要规定动平衡处理的验收标准和方法。
在动平衡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平衡效果的检验和验收,以确保平衡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验收标准主要包括平衡质量、振动幅值和转子转速等指标,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和验收,以保证转子的平衡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转子的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转子的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fa6c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8.png)
转子的动平衡的原理和应用1.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转子的动平衡是指在旋转过程中保持转子的质量分布均匀,使得转子在高速运行时减小振动,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转子质量中心计算:转子动平衡的第一步是计算转子的质量中心位置。
质量中心即转子的重心位置,通过计算转子各个部分的质量和其相对应的坐标位置,可以确定转子的质量中心位置。
•质量不平衡计算:转子动平衡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质量不平衡。
质量不平衡是指转子在旋转过程中的质量分布不均匀,造成转子产生振动。
质量不平衡可以通过计算转子各个部分的质量和距离质量中心的距离,然后将质量不平衡量化表示出来。
•平衡质量的确定:根据转子的质量不平衡量,确定平衡质量大小和位置。
平衡质量可以通过在转子上添加或移除质量来实现。
通过平衡质量的添加或移除,可以使得转子达到平衡状态,减少振动,提高转子的工作效率。
2. 转子动平衡的应用2.1 机械设备领域在机械设备领域中,转子的动平衡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发动机动平衡:发动机是一种高速旋转的设备,发动机的动平衡对于保证发动机的稳定运行非常关键。
通过对发动机转子进行动平衡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轴承动平衡:轴承在机械设备中承受着重要的转动负荷,如果轴承转子存在不平衡问题,会导致轴承的寿命缩短,同时也会增加机械设备的振动和噪音。
通过对轴承转子进行动平衡可以提高轴承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2.2 汽车制造业在汽车制造业中,转子的动平衡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发电机转子动平衡:汽车发电机是为汽车提供电力的重要设备,发电机转子的动平衡对汽车的电力供应稳定性和汽车的振动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对发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可以提高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汽车轮胎动平衡: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的动平衡是确保汽车正常行驶和提高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轮胎的动平衡可以减少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抖动和噪音,保证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机转子的动平衡摘要:平衡是一种改善转子质量分布,以使转子在旋转时不致产生过量的不平衡离心力的工序。
而转子就是带轴颈的旋转体,通过平衡能够降低旋转产生的振动。
转子的平衡是针对刚性而言的,刚性转子是可以在任意选定的两个校正平面上进行平衡校正,且校正之后在最高转速和接近实际工作的支撑条件下,其不平衡量均不明显超过许用不平衡量的转子,许用不平衡量是为了保证旋转机械正常工作所允许的转子剩余不平衡量,所以为了减少机器的振动,延长轴承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人身安全,平衡工艺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不平衡量重径积偏心距校正平面不平衡度平衡精度不平衡量对电机的影响电机转子的动平衡精度直接影响电机的使用性能,其中电机的振动与转子平衡精度密切相关,尤其是高转速、低振动的电机,转子动平衡显的尤为重要。
如我车间生产的主轴电机、027高转速电机要求动平衡精度达到1G,才能符合性能指标要求。
下面是我车间生产的IPH6135主轴电机在重径积为11.7mg.mm和23.4mg.mm时的振动曲线转速一、下面我就对转子动平衡作一简要分析。
(1).电机转子的动平衡原理电机转子一般都存在静不平衡和偶不平衡,这种组合称为动不平衡。
所以任何一个不平衡的转子经过动平衡后,不仅消除了偶不平衡,同时也消除了静不平衡,这时转子的中心惯性主轴和转动轴线也就趋于一致了。
(2).不平衡的离心力向效正面的简化由理论力学可知,两个平行力可以合成为一个与之平行的力。
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与之平行的两个力,如图1所示。
如作用于O 点的力F 可以分解为作用于A 、B 两点的同向平行力F '与F '',而且A 、B 两点的位置是任意指定的,各力间关系是F F F ''+'=,F b a b F ⨯⎪⎭⎫ ⎝⎛+=', F b a a F ⨯⎪⎭⎫ ⎝⎛+=''设有不平衡的刚性转子M 绕定轴Z 作匀速转动,如图二所示由于转子是不平衡的,可将其理解为由若干个偏心薄圆盘组成,各圆盘的重心都不在转动轴线上,当转子匀速旋转时,各圆盘均产生一个惯性力即1F ,2F ,…,n F 等组成一个空间惯性力系,这些惯性力虽然大小、方向和位置都不相同,但它们都通过转动轴线,都和转动轴线垂直。
假定转子的左右两端面作为校正平面将每个惯性力都分解为通过A 、B 两点的平行力,如第i 个惯性力Fi 分解为/i F 与//i F :i i i F ll l F -=/ 作用于A 点的端面上, i i i F l l F =// 作用于B 点的端面上, 式中L 为转子左右两个端面间的距离;li 为第I 个惯性力至左端面间的距离。
同样,把每个惯性力都向左、右两个端面分解,可得到左端面A 上的一组平面汇交力系(/1F ,/2F ,…,/n F );右端面A 上的一组平面汇交力系(/1F ,/2F ,…,/n F )。
这两个平面汇交力系按力的多边形法则,各自得到一个通过汇交点的合力A R 和B R ,即∑=/i A F R , ∑=/i B F R ,显然,这两个作用在左、右两个端面(即原先指定的校正平面)上进行校正,适当地加重或去重便可消去A R 和B R ,使转子得到平衡。
由此可见,任一不平衡的刚性转子都可在两个与转轴垂直的平面上进行校正得到平衡。
这便是刚性转子二面平衡原理,一般通用动平衡机就是根据这个二面平衡原理进行校正平衡的。
(3).不平衡量的表达方式:设有一个偏心薄圆盘形转子,质量为M ,重心为c ,转轴为o ,偏心距为oc=e 如图3。
当转子以等角速度ω绕定轴旋转时,将产生离心惯性力F ,其大小为F=Me ω2这个惯性力必然引起轴承的动压力,因此,这个转子是不平衡的。
但是如何表示不平衡的呢?乍看起来,似乎用惯性力F 的大小来表示转子的不平衡是很合适的,其实不然,因为惯性力F 随转速ω2变化,而转子的不平衡仅是以转子本身质量分布有关的一个物理量不应随外界因素即转速而变化。
所以,用惯性力的大小表示转子的不平衡量的大小是不合适的,下面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
显然如果要平衡这个转子,只需在oc 的反面,距轴o 为r 处加一个平衡质量m 使其产生惯性力2ωmr F ='和原有的惯性力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转子便达到平衡。
即22ωωmr Me =或mr Me = (1)由(1)式可知,Me 代表着不平衡量,只要在重心的反面,离转轴r 处加上质量m ,使上式能够成立,转子便可达到平衡。
其中r 和m 成反比关系即 r 越大则m 应越小。
所以,一般就用二者的乘积来表示转子的不平衡量,称为重径记。
常用的单位是(克·毫米),或(克·厘米)。
通常对于转子进行校正平衡时,都是采用重径积表示不平衡量,非常直观,操作也非常方便;但是,如果需要知道转子不平衡的程度(如振动情况)时,重径积就不能衡量。
如有质量大小不相等的两个转子,设其不平衡量相等,但其不平衡程度却不相同,显然大转子振动较小,而小转子振动较大。
又如一个质量为10㎏的转子有50克·毫米的不平衡量和另一个质量100㎏的转子有500克·毫米的不平衡量,二者不平衡量相差十倍,但其不平衡程度却是相同的。
因此,有时我们又采用另一种方式即用不平衡度来表示转子的不平衡程度,它定义为转子单位质量的不平衡。
由(1)式得转子的偏心距为Mmr e = (2) 由上式可见,对于上述圆盘形转子,偏心距可以理解为不平衡度,其所表示的不平衡程度和转子质量无关,是一个绝对量,而重径积表示的不平衡程度和质量有关,是一个相对量。
不平衡度e 常用单位克·毫米/公斤来表示。
通常对一般转子校正平衡,不平衡量用重径积表示较好,而衡量一个转子平衡的优劣或衡量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则用不平衡度表示较好,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式(1)和式(2)虽然是按单面平衡的薄圆盘转子导出的,但同样也适应于二面平衡的一般转子。
此时,e 仍表示转子的不平衡度,M 则用校正面上的单位质量来代替,即()L L mr e M =()R R mr e M = (3) 式中,L M 、R M 表示转子质量折算到左、右两个校正面的当量重量,L mr )(和()R mr 分别表示左、右校正面上的不平衡量。
如果转子的质心位于两轴承间不超过两轴承距离的1/3范围,且两校正面与质心的距离相等时,则每一校正面的当量质量可近似采用M/2,即()e M mr L 2=()e M mr R 2= (4) 对于任意转子,当大部分质量在校正面之间时,可根据质量分布情况来计算当量质量。
如我车间生产的IPH6135主轴电机的转子铁芯有一个叠压工艺键槽,将轴热套入转子铁芯后,该键槽空置,此转子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偶不平衡。
假设将钢键嵌入该键槽,钢键质量为m1 a=1cm b=0.3cm L=21.5cmm1=a×b×L×7.8=1×0.3×21.5×7.8=50.31g轴孔半径为r1=26.5mm,它的偶不平衡量:Ue=m1×r1=50.31×26.5=1333.215g·mm转子铁芯去重半径为:R=58.5mm由于此转子大部分质量在校正面之间,可以把偶不平衡量以当量形式分配到个两校正平面,m2为去重质量,则:(m2·R)L=(m2·R)R=Ue÷2=1333.215÷2=666.625g·mm要消除空键槽偶不平衡,应该在去重平面除去质量m1为:m2=(m2·R)L÷R=666.625÷58.5=11.395g根据这个去重质量,可以粗略判断该转子铁芯是否断条,避免后序造成不必要损失。
二、转子的平衡精度等级平衡是一种改善转子质量分布,以使转子在轴承中旋转时不致产生过量的不平衡离心力的工序。
采用近代的测量装置,能够准确地测量出非常小的不平衡量。
因此,对极为精密的平衡工作也能实现。
不过,没有必要在可能的极限范围内都去进行平衡。
不平衡量必须减小到什么程度,在平衡精度上如何合理地协调技术可能性和经济性的矛盾,往往要通过实验室和现场的大量测试和经验积累,根据不同类型的旋转机械来决定。
本文论述制定平衡精度时所依据的原则和实验的方法,并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平衡精度标准。
三、实验确定转子的平衡精度转子——机座——基础系统的振动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机座和基础的振动质量,轴承及基础的刚性,工作速度与各种共振频率的接近程度等等。
振动振幅与转子剩余不平衡量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关系。
有时为了确定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可采用实验的方法。
首先,把要研究的那一类型转子,尽可能地平衡到最小的不平衡状态。
然后在转子上(处于工作状态下)逐渐增加人为的不平衡量(试重),直到能够发现不平衡的影响超过其他因素的干扰水平为止,亦即直到这些不平衡量对振动、运转平稳性或对机器的基础发生显著的影响为止。
当然,考虑到工作条件的变化,实验确定的施用不平衡量应给予一定的公差。
这种方法,可以为我们制定各类机械的平衡精度标准积累现场资料,也可使未作规定的某些特殊要求的转子订出可行的平衡精度规范。
ω(递减的常数)分级四、根据Ge=一般说来,转子质量较大,允许的剩余不平衡量也较大。
因此将许用的剩余不平衡量U per与转子的质量m联系起来是合适的。
E=U per/m是转子单位质量的不平衡量,称为不平衡度Specific Unbalance,对静不平衡转子而言,就是偏心距,它能表示出平衡精度的高低。
另外,在不平衡量相同时,不平衡引起的动效应与转子的旋转角速度有关;如果按照离心力来说,应该是与角速度ω的二次方成正比。
但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对圆周速度相同几何形状相似的转子,其应力相等的条件是eω=常数。
故可能eω乘积的大小作为各类转子平衡精度等级的分级标准。
平衡精度等级的表示方法平衡精度等级以转子不平衡度e和最高工作角速度ω之积来表示(查参阅ISO1940)。
若e取微米为单位,ω=2πn/60以弧度/秒为单位,乘积的位数较大,故把eω除以1000,单位由微米/秒换成毫米/秒,就以其数值作为精度等级的标号。
也就是以eω/1000=G,G的大小作为精度标号。
精度等级之间的公比为2.5。
等级分为:G4000、G1600、G630、G250、G100、G40、G16、G6.3、G2.5、G1、G0.4共十一级。
五、单校正面的转子对支承在两个轴承之间的盘状转子,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一个校正面来平衡。
因每个支承的静荷是总静荷的1/2,故每个支承的动荷也是由许用不平衡量U per 产生的动荷的1/2,即1/2U per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