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汉奇版《中国新闻传播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35分)5*7=35 (其中,*标记表示重要)

1、开元杂报:唐人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中提出,是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记载。很可能是唐代开元年间流传于外的官报,多为政事信息的杂乱报道。没有名称、固定的刊期和报头,是一种近似于“进奏院状”、“邸吏报状”之类的报纸。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2、《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但宗教以不再是最最重要部分,大量篇幅用于宣讲伦理道德及宣扬西方科学文化(亦不再仅限于天文,而是扩展到机械、医学、地理等实用知识)。该刊1835年由“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

Ps:时间:1833年8月1日-1838年10月

创办人和主编:郭士力,普鲁士传教士。他带着搜集情报的使命来到中国,用华名、着华装、讲华语、认义父,以“归化华人”的身份进入广州,以免费给人看病的手法笼络人心,通过贿赂得到地方官的默许。

创刊地:广州

性质:宗教性报刊

编辑方针:重视新闻与言论

内容: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并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已退居次要地位

新闻信息的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量来自广州、澳门的新闻

时间:1833——1838

3、《循环日报》:1874年创刊于香港,由王韬创办并任主笔,是早期国人自办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的报纸。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要为振兴中华、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4、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 家,比1912年初的500 家少了2/3 ,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

*5、邵飘萍: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1926年,因得罪奉系军阀,被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杀害于北京。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

*6、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惯于弄虚作假的记者。针对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1947年,《晋绥日报》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 1947年6月《晋绥日报》刊登了剧本中有关客里空的情节,并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求肃清虚假新闻。并承认自己新闻业务方面的作风问题,克服这些问题的目的是发扬新闻必须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这说明运动是沿正确轨道进行的。由于反“客里空”运动在各解放区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运动在各解放区普遍开展。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

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坚持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密切联系群众,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左”倾影响,运动后期也出现了偏差。“客里空”的问题在思想上属于认识问题,在业务上属于作风问题,但是有的领导人和新闻单位却强调追根寻底,“清除阶级异己分子”。

7、台湾报禁

“一报三禁”:1951年6月10日台湾“国民政府行政院”以全省报纸、杂志“已达饱和点”和“节约用纸”为理由,宣布对今后新申请创办的报纸、杂志、通讯社“从严限制登记”。第二年又以行政命令宣布“停止报刊登记”。上述禁令被台湾新闻界习惯称为“报禁”,它包括“三限”,除上面的限证外,还有限张、限印。

8、定本制度:公元999年,皇帝下诏要进奏院将准备批发的内容,每5天向中央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抄发一次,由枢密院审查批准,产生邸报的样本,进奏官就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到了南宋,邸报被改为门下省编定,由该省的给事中“判报”后的“定本”才发给进奏院报行天下,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

9、《京话时报》:北京历史上第一种销数逾万的报纸。1904年由彭翼仲创办于北京,政治倾向保皇立宪。该报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目的是“开民智”。该报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大胆揭露官府积弊,勇于为下层民众鸣不平。为扩大影响,该报在京城菜馆设讲报处,街巷设阅报牌。后被清廷以莫须有罪名查封。

10、戈公振:我国20世纪20-30年代初著名的爱国进步新闻记者,新闻学者,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拓荒者。1913年,进入上海报界,曾任《时报》总编辑。1920年,他创办的《图画时报》在我国画报史上展开了新的一页。在此期间,他编译了《新闻学撮要》、写出了《中国报学史》,最早论述了我国报刊历史,是我国第一部泛论新闻学和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新闻发展史的先河。成为研究中国文化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文献。戈公振先生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最大贡献,就是他第一次确立了报学史的研究是一门学问。1925年后,他先后在上海几所大学新闻系任教,举办各种新闻讲习班,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新闻人才。

*11、《救亡日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 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文化界统一战线的报纸。名义上是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实际由中共领导。1937年在上海创刊,是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郭沫若任社长,夏衍、樊仲云人总编。

12、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8 年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徐宝璜、一是邵飘萍。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3 期《新闻周刊》,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毛泽东当时正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他参加该学会,并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他一生重视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和学会给予的良好熏陶是密不可分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有些会员,如高君宇、罗章龙等,后来都曾担任中共早期报刊《劳动音》、《向导》周报、《工人周报》、劳动通讯社等的出色记者和编辑。

13、《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这是1948年毛泽东在接见《晋绥日报》工作人员时发表的讲话。毛泽东对该报1947年以来在土地改革的宣传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该报的实践,论述了新闻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总结了解放区新闻事业反右反“左”的经验教训,指出在新闻工作中要经常开展这两项斗争。阐明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他指出报纸应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论述了无产阶级办报应有的方针和风格。他指出,在方针上,应坚持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相结合;在风格上,坚持真理应旗帜鲜明。强调了新闻工作者必须注意加强学习。向群众学习、向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