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及京郊区旅游市场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及京郊区旅游市场分析

以北京为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分析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我国大型入境口岸之一和旅游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一直处于前沿位置。近年来,北京市旅游设施逐步完善,旅游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国内旅游收入以年均近20%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北京市第三产业收入中的重要来源之一。国内旅游收入已经成为北京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

1、北京旅游国内客源流量特征

根据调查显示,距北京市越近,旅游流产生强度就越大,随着空间直线距离越远,旅游流产生的强度就越弱。但是距离在1500公里以上处出现了旅游流强度先是递减之后又稍有回升的现象,但总体上来看呈现递减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应当主要归因于北京其所具有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历史背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巨大影响力。

北京本地市民,占北京市旅游流总流量的38.1%,是北京市旅游流的最大源地。

周边直线距离在500公里内的近郊省市—石家庄、济南、天津所产生的旅游流量占总流量的23.0%,省(市、自治区)均产生的旅游流量7.67%,仅次于中心区,是北京市旅游流重要的客源地。在500,1000公里区域范围内产生的旅游流量为总流量的12.1%,省(市、自治区)平均流量产生强度递减到3.03%,在1000,1500公里范围内,旅游流强度为11.2%,省(市、自治区)平均流量产生强度仅1.24%,而在1500公里以外的省区,省均产生旅游流量强度就表现得更加微弱了。因此,北京市国内旅游流产生强度随空间距离增大而出现明显的衰减规律,但这种空间距离衰减趋势因与旅游流产生源地之间交通便捷程度(时间距离)、人均消费水平、人口规模大小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局部增强现象。

2、北京旅游客源市场目标群体细分

通过分析北京市的客源吸引半径可知:北京市凭借其独特的政治、历史和地理

优势拥有强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吸引范围很大,基本遍及全国所有省份,呈现出明显的吸引力。

根据北京旅游目标群体需求的不同,可以将客源分为三类:

第一类目标群体是国外游客,主要特征是对(东方)古都文化兴趣浓厚,对北京的整体认识尚停留在表层,旅游诉求为探寻东方古老文化,旅游需求以参观游览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胜、皇家园林、民居胡同等成熟旅游产品为主。北京需进一步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满意度。为了让旅游者更好地领略北京风貌,应提高景区接待水平,包括提高景区游客中心的咨询服务功能,加强游客投诉管理等措施。

第二类目标群体是距北京较远的国内游客,北京市是国内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外省市来京游客大致占全部国内游客的三分之二,如按购买北京旅游产品的频度,这类群体又分为首次购买游客和重复购买游客。首次购买游客的主要特征是:诉求侧重于北京作为“首都”的主要特征,既对“古都文化”感兴趣,又对北京作为我国最为“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感兴趣,需求以代表性的历史名胜和现代化建筑为主;重复购买游客的主要特征是以往有过北京游的经历,对“古都文化”和“首都文化”都已经有较多了解,兴趣转移到更深层次,在旅游诉求方面,需要北京旅游市场进一步挖掘风景名胜、主办主题活动,这类需求以风景、度假和商务旅游并存,要求旅游产品能体现“新、美、奇”的特点。

第三类群体是北京市民及近省市游客,主要特征为在京工作或完全熟悉北京,旅游诉求更多以工作日之外调整生活节奏、放松心情为主,需求多是短期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主题公园旅游,对旅游产品更新有强烈要求。在这方面可赋予旅游产品更丰富的内容,通过文化活动延长其生命周期。

北京市郊区旅游市场调查分析及建议

北京郊区旅游近年来一直深受北京市民欢迎,京郊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无数市民在周末、节假日出游,本次市场调查旨在了解北京市民的郊区旅游行为偏好,为把握郊区旅游市场特点、市民旅游行为特征提供第一手资料。

1、调查对象的人口特征统计

在本次市场调查中,人口特征统计变量主要涉及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年收入水平等。

(1)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占总人数的69.4 %,女性占30.6 %,这与本次调查对象限于开车一族而开车者中男性居多有很大关系。

(2)调查对象以青年人和中年人为主,其中19—35岁的占总人数的63.5%,36

—55岁的占总人数的,两者共占总人数的97 %,其余18岁以下的占到0.9 %,55岁以上的占到2 %。

(3)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情况是:管理人员比例最高,占23.7 %;自由职业者比

例次之,占17.5 %;其次为服务销售人员,占17.1 %;司机占10.1 %;公务员占8 %;工人占4.6 %; 科技人员占3.4 %;军人占2 %;退休人员占1.7 %;农民占1.3 %;其他职业者占10.5 %。

(4) 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分布为:研究生及以上占总数的7.7 %;本科占总数的30.6 %;大专占总数的27.7 %;高中、职中、中专、技术学校占总数的28.5 %;初中以下占总数的5.5 %。

(5) 调查对象的年收入水平情况是:一万元以下的占总数的16.1 %;一万—5万元的占总数的51.2 %;5万—8万元的占总数的22 %;8万—15万元的占总数的6.8 %;的占总数的3.8 %。

2、调查对象的旅游消费行为统计分析

(1)在被调查者中,对所驾驶车辆的所有权回答,74.1 % 的车辆是被访者个人拥有,26.9 %的车辆是被访者的单位所有。

(2)郊区出游频率

被访者中,每周都到郊区游玩的占总数的5.2%,经常去的占27.4%,两项合计共占总人数的32.6%,偶尔去的占59.3%,基本不去的占8.2%。三成左右的被访者经常到郊区游玩,这一比例已经足够支撑起一个上规模的郊区旅游市场。

(3) 最喜欢去或旅游次数最多的区域

在北京的8个远郊区和2个县中,被访者最喜欢去或旅游次数最多的区域情况是:选择怀柔的人数最多,占37.4%;其余为密云,占20.7%,两者之和占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接下来依次是昌平7.8%、平谷7.1%、顺义6.5%、通州5.8%、延庆4.8%、门头沟4.2%、房山3.1%、大兴2.6%。可以看出,怀柔和密云在被访者心目中或实际旅游选择中是较受青睐的,其中怀柔是最受欢迎的。

(4)旅游目的地最具吸引力的因素

在回答最喜欢去或去次数最多的区域让你最满意或最吸引你的因素是什么

的问题时,37.4%的被访者回答是景点本身的吸引力,23.1%的被访者回答是个人偏好,21.4%的被访者回答时间更好安排,12.3%的被访者回答费用更便宜,5.8%的被访者回答到外地旅游更不方便。可见景点本身的吸引力在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方面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力,其次为个人偏好和时间的适宜性,费用排在第四说明旅游者对价格并不是最看重的,旅游地的吸引力和个人爱好才是最重要的,人们对旅游的态度更偏向于一种经历的品质,而非廉价的消遣。

(5)每次郊区旅游的平均花费

每次郊区旅游的平均花费,300—500元的消费人数最多,占到42.2%,其次为100—300元,占26.2%,500—1000元占21.2%,1000元以上占5.8%,100元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