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有两种形式:小肠消化和大肠发酵。
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完成。
人体只能吸收单糖,双糖和多糖必须在体内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人体能消化的多糖只有淀粉,糖原易被破坏,在制成食物时已经不存在了。
淀粉的消化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淀粉类型、结构、食物中其他营养素的含量、食物的制作加工过程、物理状况等,按照其在小肠内的消化程度可以分为易消化的淀粉、缓慢但完全消化的淀粉和不能被完全消化的抗性淀粉。
研究表明不同消化程度的淀粉都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健康意义。
小肠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到达结肠后,可以被结肠中的菌群分解,产生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短链脂肪酸等物质,这个过程称为结肠发酵,是结肠的一个消化方式。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主要在小肠被吸收,在肠壁和肝脏内几乎全部转变为葡萄糖。
葡萄糖可以直接被机体组织利用,经分解代谢提供能量;一部分葡萄糖在肝脏和肌肉内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对于维持血糖稳定、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过量的葡糖糖还可以转化成脂肪,这些代谢过程相互联系和制约,维持糖类代谢的稳定。
(三)血糖的调节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消化吸收的葡萄糖,以及来自肝糖原酵解和糖异生作用。
正常情况下血糖水平保持相对恒定,空腹时为3.9~6.1mmol/L,餐后血糖可轻度升高,饥饿初期略有下降。
血糖保持恒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之一。
血糖水平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能够加快血糖进人肌肉细胞和肝脏细胞的速度,促使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抑制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出现高血糖症,发生糖尿病。
除胰岛素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