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基础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专业学科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专业学科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04882903d8ce2f006623bc.png)
中等职业学校《工程造价软件应用2.2》课程专业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必修及主要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以建筑制图、房屋构造、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CAD、建筑工程估价为基础,在掌握手工算量、价的基础上,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利用造价软件编制工程造价,并进行工程的结算审计。
二、课时总课时 68 ,(理论课时 28 、实践课时 40 )三、学分4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⑴巩固计价与计量的基本理论知识⑵强化手工算量价的能力⑶基本掌握鲁班软件的操作⑷比较手工与计算机算量的优劣⑸能够手工与计算机相结合提供工程量价计算效率(二)能力目标⑴具备基本手工算量能力⑵具备基本计算机算量能力⑶在工程实例中能够比较手工与计算机算量⑷基本掌握社会当前算量标准⑸为成为一名造价工作者培养基本素质(三)职业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⑴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算量问题的能力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⑶锻炼学生寻找规律,探索问题的能力⑷提升学生对工程造价的专业热情⑸树立为社会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价值观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实施(一)教学策略理论课时主要以课堂教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实践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操作鲁班算量软件提高计算机算量、价能力。
(二)教材编写(三)资源开发与利用多媒体教室,每台计算机上安装鲁班算量软件七、考核与评价考核方式主要有:课堂作业,课后练习,与期末笔试及计算机考试评价比例:课堂作业20%,课后练习30%,期末笔试及计算机考试50%八、其他说明。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a656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0.png)
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介绍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工程造价的理论与实践,能够独立从事工程造价项目技术应用与管理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立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相关法规法规和标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造价问题,具备自主进行造价计算与分析的能力。
3. 具备工程造价项目技术应用与管理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工程造价相关工作。
4.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工程造价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工程造价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理等。
2. 工程造价方法与技术:包括造价估算、造价控制、造价分析等。
3. 工程造价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案例分析,了解工程造价项目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包括常用的工程造价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系统地介绍工程造价的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教学:通过分析工程造价项目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工程造价软件,掌握工程造价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4. 课程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讨论,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交流。
五、教学要求1.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基础。
2.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够熟练操作工程造价相关的软件。
3. 学生需要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积累实践经验。
4. 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程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参与等。
2. 期末考试:进行综合知识的考核。
3. 毕业设计:独立完成一个工程造价项目的设计报告,包括项目的估算、分析和控制等。
七、参考书目1. 《工程造价基础与实务》王庆利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2010年2. 《工程造价理论与实践》杨志琦主编,中国建筑出版社,2012年3. 《工程造价软件与案例教程》陈军,中国建筑出版社,2016年八、课程总结工程造价毕业设计课程通过系统地介绍工程造价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能力和运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造价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a438b5767f5acfa0c7cda8.png)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适用于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依据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2012年《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河北省消耗量定额》及其计算规则,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实践,通过讲授工程造价的构成、定额的基本原理和工程造价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造价知识,具备较强的编制概预算的能力.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工程预算进行审计和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课程的作用:通过课程项目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实训,让学生掌握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基本操作方法,加强对工程造价工作的感性认识,具备进行预算编制、预算分析、造价控制、成本核算等的实务操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具体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本课程的适应岗位有:预算编制岗位、预算审计岗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岗位.后续课程:园林工程定额与预决算、建筑工程定额与预决算、安装工程定额与预决算、毕业设计.1.2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邀请建筑行业工程造价专家对工程造价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工程造价岗位为核心,以工程造价相关业务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以项目案例的讨论分析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本课程教学中充分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力求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工程造价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f9b8f1e3169a4517723a3ff.png)
《工程造价与招投标》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水利工程专业学制:三年教学时数:52+30学时学分:4分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水利工程专业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即使学生掌握水利水电概预算的编制方法又能掌握工程招标投标的基本知识。
工程造价构成逐渐合理与国际惯例接轨,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制,将竞争引入工程造价管理这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收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能胜任岗位工作及技能证书考核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2.课程设计2.1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是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的职业课程模式。
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在对水利工程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和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工学结合、校站合作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在真实情景或模拟真实情景条件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掌握水文观测的基本技能,会根据水文资料进行基本的水文计算,提高学生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水文分析计算能力。
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确保课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
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景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2.2设计思路该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建筑工程概预算初步知识→定额原理与套用方法→定额计价→ 算量规则→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定额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编制。
→ 基于技能实践型教育,课程设计具体思路应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
该课程与我国水利部2002年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等相关规范、定额联系紧密,并结合水利水电建设实践,比较系统地学习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实例使学生能够有机会真正动手去完成概预算文件,且能够在走出校园之后顺利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f4a4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a.png)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
首先,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学生需要
系统学习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造价管理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应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通过实习、实训等形式,参与真实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了解实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此外,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不仅需要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素质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人才来说同样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最后,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具有很强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非常重要。
因此,课程标准应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该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为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070df5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a.png)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工程造价管理二、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同建设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内容以及工程造价文件的确定方法,为从事不同建设阶段的造价工作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工程造价管理的知识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为将来走上造价岗位从事造价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知识目标掌握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方法,具备造价管理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掌握我国现行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2、掌握建设工程造价确定的依据;3、掌握建设项目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组成和编制方法;4、掌握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的组成和编制,能编制施工图预算,具备工程项目经济分析能力,能熟练运用经济指标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能熟练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的优选和优化;5、能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6、能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度款中间结算,能准确编制工程变更估价,能处理合同索赔;7、能编制竣工阶段的竣工结算文件。
(三)素质目标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a9f17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0.png)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二、适用专业:双证书自考本科(工程管理)三、课程性质与目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是双证书自考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及综合性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地学习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熟悉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确定与控制(即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工、料、机消耗量定额的测定及单位估价表(即计价表)的编制与应用,掌握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及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确定原理;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实践能力,以达到人力、物力和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能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明确工程造价的有关概念,国内外造价的管理体制和造价构成的理论。
为今后从事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基础。
四、课程设计思路鉴于《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如下:1、讲叙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基本原理,领会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基本方法;2、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结合;3、常规性的课堂理论教学与专题讲座的有效结合;4、国外先进的工程造价理论、原理、方法与国内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实践的有效结合,特别注意其在国内的适用性;5、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建筑工程造价确定的方法、工程费用标准与计算方法,建设工程不同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
6、教学案例的选取、使用应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并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
7、配合安排一个综合性的、由教师指导完成的课程设计,内容包括编制建筑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竣工结算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文件等本课程教学重点所涉及的内容。
7、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理论、技术原理和方法等主要内容采用课堂讲授方法;案例分析、研究建议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分组讨论方式;课程设计建议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完成指定设计课题的方式;专题讲座选题需具有针对性,内容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部分应尽量安排上机应用时间。
工程造价专业《专业认识》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专业《专业认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f7ae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9.png)
《专业认识》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专业认识》二、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三、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项目实践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相关专业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感性认识,对本专业主要工种技能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提高动手实践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钢筋工、瓦工技能的基本功训练,典型工程参观等。
四、设计思路按照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够用、实用为目标,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本专业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内容。
五、课程目标1、能独立识读建筑施工图2、熟悉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要求3、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材料睑收标准及材料的使用要求4、熟悉常用房屋的结构情况5、掌握民用建筑构件的钢筋配置原则钢筋技能操作技术及质量验收标准6、掌握民用建筑砌筑类技能操作技术及质量验收标准7、熟悉钢筋工、瓦工验收方法六、课程内容和要求项目一建筑识图(一)适用对象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二)参考学时16学时(≡)学习目标・掌握建筑制图的标准。
・掌握各种建筑材料、构造、配件的图例和常用符号。
・能熟练识读各类建筑施工图、结构图。
・熟悉本专业主要技能工种的技术要求与质量要求。
(四)学习任务制图的标准建筑材料、构造、配件的图例和常用符号识读各类建筑施工图、结构图模块一常用符号及图例模块二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的识读模块三施工图的识读项目二民用建筑构造与结构(一)适用对象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二)参考学时12学时(≡)学习目标・掌握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要求。
・掌握民用建筑各种构造的作用。
・掌握民用建筑各种基本构件的形式及构造要求。
(四)学习任务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民用建筑各种基本构件的形式及构造要求。
项目三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一)适用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二)参考学时16学时(三)学习目标・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征。
・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
(四)学习任务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项目四典型工程参观与录像(一)适用对象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二)参考学时12学时(三)学习目标・了解常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的组成和要求。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c655d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8.png)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1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09103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工程造价总学时: 48(理论学时 30 ,实践学时18 )学分: 2前导课程: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后续课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设监理、工程经济、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写执笔人:巫昊峰编写日期:20216审定负责人:李元希审定日期:202162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2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一门职业必修课,属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2课程设计思路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宏观教学方法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
在不同的学习环节,则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应分别采用讲解法、主题讨论法、信息收集整理法、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案例式、项目法、小组讨论法、协同工作法等教学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尽量以指导者、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尽可以多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应遵从“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要求,对教学环节的进行整体设计,加强生师互动、生生互动、生知互动(学生与相关知识的互动,如收集、识记、内化和应用知识)、生环互动(即学生与教学环境的互动,如,学生与教学仪器设备的互动、学生应用标准与规范解决学习问题,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3课程目标31知识目标311能够掌握建筑材料基本性能能力。
312能够进行具体材料的认识。
313能够掌握建筑材料实验操作。
314有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技能达到专业水准。
32能力目标321能够运用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进行房屋住宅认识的能力。
322通过学习能够准确对建筑材料的实验进行操作的能力。
33素质目标331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爱岗敬业;332与他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33自我管理能力;334科学、缜密、严谨、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335环境保护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4课程内容与要求41单元学习情景设计42教学时数参考表5教学方法与手段51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建议采用理实一体化、情景教学及模拟教学等方式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多组织课堂活动。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1dfb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a.png)
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学生实 践能力。
校企合作育人
深化校企合作,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 培养学生,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02 工程造价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
知识结构培养
建筑工程知识
掌握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包 括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
效果评价与改进
定期的学生评教
定期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意见, 及时反馈和改进教学。
毕业生追踪调查
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职业素养和发展 潜力,反馈到教学和培养方案的改进中。
行业专家评价
邀请行业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评价,了解行业对 人才的需求和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
论和方法。
实践环节培养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和模 拟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亲身 实践工程造价估价和分析的 基本方法。
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 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完成实际工程造价案 例分析。
实习实训:通过校外实习和 校内实训的方式,让学生在 实践中掌握工程造价的实际 操作技能。
以上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 、全面性的培养,使学生掌 握工程造价专业的基本理论 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其在未 来的职业生涯中奠定坚实的 基础。
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造价知识
学习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和方 法,包括工程估价、造价分析 、造价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熟悉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 规和标准,如《建设工程造价 管理条例》等。
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
了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 论和方法,包括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3e491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1.png)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32008使用专业:工程造价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48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专业学习领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系统讲解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基本应用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全面领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建筑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结算等阶段全过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方法,为培养造价专业学生从事造价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前导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施工组织》、《建筑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
后续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二)课程基本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要求为目标,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考核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题的思想。
2、按照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体系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交流沟通,分析出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序化、提炼、整合,确定工作任务对知识的共性要求,并对所需的职业资格进行分析,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
3、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激励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耐心细致、工作责任心等能力纳入过程评价中。
(≡)课程设计思路1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职业岗位能力调研为依据,遵循“必须、够用”原则,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2 .以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将课程内容进行构解、重构、序化、整合、设计学习情境。
3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项目,并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时数制定参考标准4 .课程实施按照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采用理实一体来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能接受为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
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490792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d.png)
查阅招投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大纲,编写投标文件的商务文件和资格文件部分。
(2)组织形式
由3-4人一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负责本小组的投标组织工作和本小组的成绩评定,同时作为投标单位的法人代表履行投标责任。
二、课程训练时间安排
(1)总课时安排28学时,一周。
(2)课时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一:查阅招标文件,包括通用本、专用本,摘出重点内容及注意事项;周二:查阅施工合同,包括通用条款与专用条款,摘出合同实质性内容;周三、周四:分组编制投标文件,装订,密封;
周五:模拟送标、开标、评标、定标。
教学方法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招投标相关知识,举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工程招投标实例,以弥补学生对实践性环节了解甚少的不足和教材部分内容滞后于新技术发展的局限。
(2)融“教、学、做”为一体,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感性认识的培养。
(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现行各类设计,招投标法律法规有关部分的规定和说明。以工程案例为主线,贯穿各章节,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2.实践教学: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实训项目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充分利用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虚拟仿真系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实际的模型,提高学生对于施工工艺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度,让学生更易于掌握施工工艺的核心技能。
考核评价要求
9
任务九
1雨期施工
2
季节性施工2冬期施工
实训项目
1.土的液塑限实验、快剪实验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7afcee2ff00bed5b8f31d69.png)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标准【学分】3 【学时】48(一)授课对象工程造价等专业(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先修课程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
(三)课程教学的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具备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咨询的基本能力。
(四)教学内容1.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1)建设项目概述(2)工程造价概述(3)工程造价管理概述重点:工程造价概述难点:工程造价管理概述2.工程造价构成(1)工程造价构成概述(2)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用(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6)案例分析重点:工程造价构成概述,设备及工具、器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咨询的业务范围难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3.工程定额计价(1)工程定额概述(2)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3)工程定额计价的计量规则(4)案例分析重点:工程定额概述,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难点:工程定额计价的计量规则4.工程量清单计价(1)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概述(2)工程量清单的编制(3)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4)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重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概述,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难点: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5.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1)概述(2)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4)财务评价(5)案例分析重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难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财务评价6.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1)概述(2)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比较(3)设计方案的优化(4)设计概算的编制(5)施工图预算的编制(6)案例分析重点:概述,设计方案的评价和比较,设计方案的优化难点:设计概算的编制,施工图预算的编制7.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1)建设工程招投标概述(2)建设项目施工招标与投标报价(3)投标价控制(4)合同价的确定与施工合同的签订(5)案例分析重点:建设工程招投标概述,建设项目施工招标与投标报价,投标价控制难点:合同价的确定与施工合同的签订8.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1)概述(2)工程变更与合同价款调整(3)工程索赔(4)工程价款结算(5)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6)案例分析重点:概述,工程变更与合同价款调整,工程索赔难点:工程价款结算,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建设项目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1)竣工验收(2)竣工决算(3)案例分析重点:竣工验收难点:竣工决算(五)教学实践环节安排无。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标准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b6d6c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d.png)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标准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重要的技术性质的专业,涉及到工程建设领域的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随着国家对建设工程成本管控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一、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对建筑工程相关软件应用的熟练掌握能力。
(3)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成本计算、预算、核算、审查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4)能够独立承担工程造价管理任务,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团队管理能力。
2. 培养计划根据培养目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课程的设置。
主要涉及到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工程造价原理、成本管理、工程预算、造价调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实践环节的设计。
包括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具体的工作操作技能。
(3)专业技能教育。
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操作、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4)综合素质教育。
包含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培养等方面,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践性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性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实训环节的设置。
包括工地实践、公司实习、技能实训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2)模拟实战操作。
借助模拟软件等工具,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以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
(3)参与实际项目。
学生可以参加校内的实际项目,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标准1. 基础课程(1)建筑材料力学该课程主要是介绍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应用,为后续的工程计算提供基础。
(2)工程勘察该课程是介绍工程勘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为工程预算和设计提供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造价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ZJZ3-01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工程造价授课单位:建筑工程系学时:108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2016.08学分:6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方法上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接轨。
熟练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编制工程量清单。
掌握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并能灵活应用于工程实施的各阶段。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造价基础知识和造价工作原理两大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实际计算造价和建筑施工图预决算的计算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等)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志在培养“施工型”、“能力型”、“成品型”人才。
(二)课程设计理念(注:指指导性的思想观念)《工程造价基础》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紧贴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上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实现相关内容的相互贯通,相互渗透,达到精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满足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的。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所必须的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本课程设计理念遵循任务驱动、理实一体教学过程设计原则,紧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载体设计,编写项目驱动教材,制订课程评价标准,建设学岗融通,学做一体课程。
2.设计思路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出发点,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紧扣职业行动领域能力需要,结合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内容,以建筑市场行为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成六个学习情境,各教学情境内部构成不同内容的以具体化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都包含一项或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工作任务,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
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每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都同时涵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其效果亦由每一个完整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学习过程来体现。
课程学习载体所涉及的工作任务,要求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真实工程,在实训工作室真实氛围下按照企业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学习过程即是最终成果直接或间接用于实际工程。
—学习过程,真正的生产过程。
工作任务的完成伴随学习过程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学生通过缜密的思考、周密的安排、精密的操作完成工作任务,克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元式”教学“讲时不练、做时不想”的弊病,讲练一体,学做一体,达到会想会做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对普适性工作过程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并最终形成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生存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一)专业能力目标了解工程造价的相关基本知识,培养一定的专业素质;掌握施工定额及预算定额;熟练掌握定额应用及其原理;熟练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编制工程量清单。
掌握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并能灵活应用于工程实施的各阶段。
(二)方法能力目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计划决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检查评价、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继续学习能力。
(三)社会能力指标团队合作能力;信息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调控能力;领导指挥能力;适应性与灵活性。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教学单元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
.单元一绪论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2.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内容3.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主要内容工程建设定额概述;工程造价概述;工程造价管理2.教学要求掌握建设项目的分类与建设程序;理解工程建设定额的概念、分类;了解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状况。
单元二施工定额1.主要内容施工定额的概念和作用;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定额。
2.教学要求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理解施工定额的概念与作用;掌握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消耗量的计算方法。
单元三预算定额1.主要内容预算定额的概念、用途及编制原则;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
2.教学要求了解预算定额的概念、用途及编制原则;掌握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及单价的确定与计算。
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单元四1.主要内容建设费用的组成;工程类别的划分;工程费用取费标准及有关规定;工程造价计算程序。
2.教学要求了解建设费用的组成、用途及编制原则;掌握工程取费标准;熟悉造价计算程序。
单元五定额应用1.主要内容预算定额的组成及应用;工期定额的应用;新一代造价软件的应用。
2.教学要求了解预算定额、工期定额的组成、用途及应用范围;熟练掌握造价软件。
单元六建筑面积计算规范1.主要内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面积计算实例。
2.教学要求了解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及原理;通过实例讲解,熟练掌握建筑面积的计算程序。
单元七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1.主要内容概算定额的概念、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作用、编制原则、编制依据;设计概算的编制;投资估算的编制。
教学要求2.理解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的概念与作用,掌握用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估算指标编制相关计价文件的方法。
单元八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1.主要内容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概述;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措施项目清单编制;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规范。
2.教学要求掌握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及编制方法。
课时分配表序号课程内容课时分配(1绪单元21工程建设定额概2工程造价概22工程造价专业学科特点及岗位344工程造价管25.造价工作步骤及工作特(1施工定单元21.施工定额的概念和作2施工定额的水平及要2.2造价员相关考试介3.4劳动定4.4材料消耗定52机械台班消耗定6.7.习题课(造价员历年真题)2(共8)预算定额单元三 2 1.预算定额的概念、用途及编制4 2.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2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3. 人工、定(共10)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单元四2 建设工程费用的组成1.2 2.工程类别的划分2 3.工程费用取费标准及规44工程造价计算程(1单元定额应2预算定额的组成及应1.2工期定额的应243新一代造价软件的应24实践教学(上机操作25习题课(造价员历年真题(建筑面积计算规单元41建筑面积计算规2建筑面积计算实22实践教学(教学楼办公室面积3(单元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估算指21概算定2概算指2.3.估算指标2(共18 )单元八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 1.2013建设工程计价规范2 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2 措施项目清单编制3.2 4.其他项目清单编制2 5.规费、税金项目清单编制4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规范 6.2实践教学(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案7. 例分析2实际案例分析与解86复习考108总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应采用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有理实结合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对比法、习题指导法,综合举例等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采用考核形式包括理论和实践;考核内容包括知识、能力、素质;考核方面包括平时作业成绩;课堂纪律、考勤;实验考核;考试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占30%,考勤、课堂纪律10%,实践考核占10%,考试成绩占50%。
五、课程实施条件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任课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一).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能引导学生学习,促进教学过程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二)对教学条件要求,学校要有一定的实习实训条件,有力学实验室和材料实验室。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资源、人文资源和活动资源。
校内硬件资源包括各种场所和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等;校内人文资源包括教师、师生关系、班级组织;校内活动资源包括实验实习、座谈讨论等。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学方式、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材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工程造价基础》,主编赵勤贤,主审郑惠虹。
课程网站和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网站建设上充分利用教学文件和资料、项目实施指导书、慕课、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学习参考书、专业期刊和专业网站的开发与利用。
六、其他说明(无)编写负责人:建筑工程系日24月8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