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整理--气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因素

1、主要特点:

(一)季风气候显著。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二)强烈的大陆性。大陆性气候强且影响的范围广。特征:

(1)从大陆度来看,全国除台湾、西藏东南部外,大陆度均在50以上,而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2)气温上具有显著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3)降水上具有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强度大(干旱地区除外)的特征

(4)最冷月和最热月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

(5)多数地区春温大于xx

(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除寒带之外的其他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因此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四)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气象地质灾害多,农业生产不稳定。

2、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

(1)由于纬度位置所决定的气温南北差异; -- 基本因素

(2)由于大陆相对于海洋位置所引起的气候东西湿润程度的差别;-----导致的季风环流是中国气候最主要的因素,

(3)高原和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也很大;

(4)地形、高空环流、洋流是中国气候形成的促进因素。

(5)这几方面是综合起作用的,但在不同地区,彼此作用的强度却有很大的

差别。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国家?简要分析我国季风形成的原因。

典型性表现:

与同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北美相比,季风现象明显

与同处于亚洲季风区中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夏季风均显著。

原因:

(1)从行星风系来看,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大致在35°N以北为西风带,25N~35°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带,25°以南为东北信风带。由于热赤道位置的季节变化,行星风带也有季节性的位移,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在东西风带交界处

(25°N~35N),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则受东风带支配。

(2)从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来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同时,中国东南部地区又是行星风带季节变化最显著的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中国以大兴

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乌鞘岭一巴颜喀拉山一唐古拉山一冈底斯山的东部连线为界,其东南部为季风区,冬季近地面层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气流,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气流,气候湿热。

(3)冬季中国大陆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极地大陆冷高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冷锋是冬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4)夏季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盛行偏南季风。大陆热低压与海洋上的高压系统相配合,伴随的极锋或赤道辐合带是夏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5)从高原热力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来看,青藏高原地区冬季盛行辐散气流,夏季盛行辅聚气流,称为高原季风。青藏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所产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中国气候有着深刻影响。

3、xx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一)动力作用

1、对季风的分支作用

冬季:

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 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

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

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

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PS:

对xx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 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

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

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

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

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

大的西风带。

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 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2、屏障作用

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

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

、八M 、亠

消亡。

东侧的四川、汉中一带,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

(二)xx 的的热力作用

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海拔 3 000〜4 000 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

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

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

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总之,青藏高原隆起,干扰了高空行星风系,加强了低空季风环流形势和西北内陆干旱程度,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天气和气候。

4、控制我国冬夏气候的主要气压中心有哪几个,它们之间的盛衰和季风的关系如何?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冬:蒙古高压(地面高压)、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压)、赤道低压冬季盛行气团:极地大陆气团、变性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