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健美运动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健身健美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健身健美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男生健身健美编号:T2001 学时:52学时一、大纲说明本项目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体育部2006年版《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长沙理工大学所有专业本科二年级男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学习健身健美体育课程,使同学掌握人体关节、骨骼的结构和肌肉的分布,以及自我发展诸肌群的健美练习动作和健身锻炼方法与手段。

并通过学习按摩、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及营养卫生,使同学们可根据自身身体情况进行有目的的、科学的参与到健身锻炼当中去,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看老师所讲内容和示范发展诸肌肉的练习动作。

在练习过程中严禁“开玩笑”,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课前不得进入器械房。

(三)教学方式和重点、难点:1、教学方式:课堂教学。

2、重点和难点:发展诸肌肉的练习动作,以及身体肌肉的锻炼方法与手段。

二、教学内容(一)理论部分1.开设健身健美体育课程的意义以及健美运动的概述;2.了解身体主要诸肌肉的位置和功能(人体解剖知识):三角肌、斜方肌、胸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背阔肌、竖脊肌、髂腰肌、臀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

3.入门须知:怎样锻炼;怎样制定计划;何时训练;全面锻炼;动作规范;动作速率;训练所负重量;练习次数;合适的运动量;渐进增重;训练伴侣。

4.运动营养:(1)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水。

(2)膳食指导——合理膳食的策划;减脂即增加非脂肪体重的饮食方法;训练饮食的科学指导。

5.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1)常见运动损伤——开放性组织损伤;闭合性组织损伤;骨折;关节脱位;人体不同部位的损伤。

(2)运动损伤的防治——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按摩疗法;拔罐疗法;冷热疗法;损伤预防原则和伤后康复;晕厥;肌肉痉挛。

(二)实践部分1.肩关节诸肌肉的练习动作——三角肌;胸大肌;斜方肌各肌肉的训练动作。

健身健美教学大纲模板

健身健美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健身健美二、课程编码:(请填写课程编码)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健身健美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健身健美运动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掌握健身健美训练的基本方法、技巧和动作。

2. 能力目标:- 具备独立进行健身健美训练的能力;- 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制定合理的健身健美训练计划;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他人进行健身健美训练。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

四、教学对象:(请填写教学对象)五、教学时间:(请填写教学时间)六、教学内容:1. 健身健美运动概述- 健身健美运动的历史与发展- 健身健美运动的分类与特点2. 健身健美训练理论- 人体解剖学与运动生理学基础- 健身健美训练原则与方法- 健身健美训练计划制定3. 健身健美训练技术- 力量训练技术- 柔韧性训练技术- 有氧运动技术- 健美操技术4. 健身健美训练器材使用- 常用健身器材的种类与功能- 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5. 健身健美训练饮食与营养-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健身健美训练期间的饮食原则- 常用营养素的作用与补充6. 健身健美训练案例分析与评价- 成功案例分析- 健身健美训练效果评价七、教学进度安排:(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教学进度安排)八、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70%):笔试、实践操作、论文等形式。

九、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 《健身健美理论与实践》- 《健身健美教程》2. 参考书目:- 《运动生理学》- 《运动解剖学》- 《营养学》十、教学资源:1. 实物器材:哑铃、杠铃、健身车、跑步机等。

2. 虚拟资源:网络课件、视频教程、相关网站等。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大纲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标题:健美操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健美操是一种集健身、美学、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旨在提高身体素质、塑造完美体型、增强心肺功能、调节心理状态。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健美操的基本理论、技术技巧、编创方法及实践应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锻炼机会。

二、教学目标1、掌握健美操基本技术动作和常用编排方法。

2、了解健美操的锻炼价值、运动规律和注意事项,能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

3、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和力量素质。

4、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三、教学内容1、健美操基本动作与技术:包括基本步伐、手部动作、跳跃动作等。

2、健美操编创技巧:学习编创原则、流程和方法,掌握简单的音乐选配技巧。

3、健美操实践与展示:学生将分组进行编创和实践,最后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介绍健美操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锻炼价值等。

2、技术示范: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讲解技术要点,引导学生掌握规范的动作技术。

3、实践指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技术调整。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动作编排、练习和展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成果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创新和进步。

五、教学评估1、出勤率: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出勤情况。

2、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练习、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的技术掌握、编创能力和展示效果。

六、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2、提醒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3、建议学生多参加健美操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表演能力。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和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为未来的健身锻炼和体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美 教学大纲

健美   教学大纲

健美教学大纲健美教学大纲健美是一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运动方式,通过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有氧运动等综合训练,可以塑造健美的身材,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健美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制定一份健美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健美的基本原理和目标1.1 健美的基本原理健美运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力量训练,使肌肉得到适当的负荷,从而促进肌肉增长和发展。

同时,通过有氧运动和柔韧性训练,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使身体更加协调和健康。

1.2 健美的目标健美的目标是塑造健美的身材,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二、健美的训练方法和技巧2.1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健美运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通过使用自由器械、杠铃和哑铃等训练工具,进行肌肉的有针对性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的负荷和刺激,促进肌肉的生长和发展。

在力量训练中,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受伤。

2.2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健美运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拉伸和伸展等训练方法,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伸展度,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柔韧性训练中,要注意逐渐增加拉伸的幅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拉伸导致受伤。

2.3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健美运动中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进行跑步、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的强度和容量,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持久力。

在有氧运动中,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三、健美的训练计划和周期3.1 训练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训练计划是健美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制定适当的训练强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每周进行3-4次的力量训练,每次45-60分钟,每周进行2-3次的柔韧性训练,每次15-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的有氧运动,每次30-60分钟。

3.2 训练周期健美运动的训练周期一般为12-16周。

在训练周期中,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进展情况,适当调整训练强度和时间。

健身健美课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课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课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ealth and fitness 课程编码:学时:144学时学分: 3学分课程性质:选项必修课课程类别:实践课开课年级:一、二年级使用专业:所有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健身健美是燕山大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选项必修课,它是一项融健美操、力量健身、瑜伽、普拉提为一体,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课程。

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健身健美的锻炼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改善体形、纠正姿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操化动作,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充分展现各种优美的人体造型,体现青春活力。

它分大众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两大类。

在一年级我们开设健美操基础课,二年级开设提高课。

力量健美、瑜伽、普拉提作为健美操课程的延续,目的在于通过力量健美使学生掌握健美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达到发展肌肉、改善体型,而通过瑜伽的体位、调息、冥想等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身体平衡感、调整精神;普拉提教学是通过学习新的身体姿势、使身体保持或回复健康协调的状态,摆脱各种压力,改善因姿势不良而引起的劲、腰、背部的疼痛,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力量健美、瑜伽、普拉提同时也是对健美操课程的的补充,增强健美操锻炼效果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全面协调发展学生的身心。

本课程教学基本任务,学习和掌握健身健美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若干健身健美训练的方法,并能自行制定锻炼计划,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养成终身锻练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健身健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二)使学生掌握健身健美训练组合的方法,培养锻炼的兴趣,体验锻炼的快乐,形成运动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三)促进健康、矫正畸形、改善体态、修塑形体、减少多余脂肪。

(四)增长力量,发展耐力,提高运动器官的机能,均衡全身肌肉的发展。

健身健美课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课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课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掌握健身健美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增强身体力量、耐力和柔韧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健身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健身理论知识a. 健身原理及其重要性b. 营养和饮食指导c. 健身装备和器械使用介绍2. 基础健美动作a. 瑜伽基本姿势和呼吸法b. 拉伸和放松训练c. 基本力量训练和塑形动作3. 有氧健身训练a. 快走、跑步和慢跑技巧b. 动感单车和有氧舞蹈训练c. 游泳和跳绳的健身效果4.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a. HIIT概述和训练原理b. HIIT训练方法和技巧c. HIIT训练对身体的好处5. 功能性训练a. 功能性训练的定义和原则b. 核心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c. 功能性训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 体态和形体训练a. 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势b. 腹部平衡和脊柱保护训练c. 均衡的身体比例和线条训练7. 健身计划和个人指导a. 制定个人健身计划b. 监测身体变化和调整计划c. 鼓励学生自主健身和持续改善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互动讨论:通过课堂讲解和互动讨论,向学生介绍健身健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示范和实践:通过示范教学和带领学生实践,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各项健身动作和训练方法。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训练和互相监督,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 个体指导: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体指导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锻炼和指导。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自我评价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身体变化和满意度。

2. 教师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出勤记录:记录学生的课程出勤情况,及时跟进缺勤学生并提供额外辅导。

五、教学参考资源1. 健身健美教材:提供专业的健身健美教材,供学生参考和深入学习。

2. 健身器械与装备:提供各类健身器械和装备,帮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健身健美运动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运动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运动教学大纲(总1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健身健美运动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授课学时:108学时课程学分6分一、课程性质、任务性质:健身健美运动作为时下最流行运动,它包含了器具,徒手,操课等多种运动方式,本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本专业学生在健身行业取得很好的成绩。

任务:使学生掌握健身健美运动各种运动技能,主要理论知识。

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健身健美教学与训练原则,健身健美营养基础,健身健美各种运动技能的专业用语。

技能目标:增肌,减脂各种运动技能。

瑜伽基本动作24式。

动感单车教学能力素质目标:良好的体型,开朗的性格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版本信息:《健身健美运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张先松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肌肉健美训练图解》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法)fredrdic 编著教材适用评价:《健身健美运动》本书可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学生专修或选修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大学、中学公共体育课的选项课教材,还可以作为健身健美教练员、健身健美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参考用书。

《肌肉健美训练图解》一本畅销全球的健身图书。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人体解剖学》人体的心肺工作原理,肌肉血液分布及工作原理。

《运动营养学》基本营养素的功能,及膳食指导《运动生理学》人体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学期:《肌肉健美训练图解》一、臂部训练没有注明器械的均为哑铃,没有注明姿势的均为站姿。

序号动作名称主要锻炼肌肉附带锻炼肌肉1、杠铃臂弯举(正握)腕伸肌、指伸肌肱桡肌、肱肌、肱二头肌(轻度)2、杠铃坐姿正握腕弯举腕伸肌、指伸肌3、杠铃坐姿反握腕弯举腕屈肌、指屈肌4、锤击式臂弯举肱桡肌(最佳)肱二头肌、肱肌5、坐(站)姿臂交替弯举肱桡肌、肱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前部喙肱肌、胸大肌上部6、坐姿单臂弯举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7、坐(站)双臂弯举肱二头肌前臂肌群8、文斯(垫肘)弯举肱二头肌9、上斜哑铃弯举肱二头肌10、杠铃臂弯举(反握)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腕部和手指的所有屈肌11、拉力器低位臂弯举肱二头肌(最佳)12、拉力器高位臂弯举肱二头肌长头肱肌13、健身机斜托臂弯举肱二头肌(最佳)14、拉力器正握下拉肱三头肌、肘肌15、拉力器反握下拉肱三头肌内侧头肘肌、腕部伸肌16、拉力器单臂反握下拉肱三头肌17、杠铃仰卧臂屈伸肱三头肌18、曲柄杠铃坐(站)姿颈后臂屈伸肱三头肌19、仰卧臂屈伸肱三头肌的三个头20、坐(站)姿颈后单臂屈伸肱三头肌肘肌21、坐(站)姿颈后臂屈伸肱三头肌肘肌22、弓身单臂屈伸肱三头肌肘肌23、仰姿反屈伸肱三头肌、胸大肌、三角肌前部二、肩部训练没有注明器械的均为哑铃,没有注明姿势的均为站姿。

健美课教学大纲

健美课教学大纲

健美课教学大纲健美课教学大纲健美课是一门受欢迎的体育课程,旨在通过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和塑造健美体型。

本文将探讨健美课的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估方法。

一、课程目标健美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和健美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了解健身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体态和自信心。

此外,健美课还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柔韧性、耐力和协调性。

二、课程内容1. 健身知识健美课的第一个内容是健身知识的传授。

学生将学习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各种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课程还将介绍不同类型的锻炼方式,例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以及如何制定个人的锻炼计划。

2. 基本动作技巧健美课的第二个内容是基本动作技巧的训练。

学生将学习各种基本动作,例如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将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和姿势,避免受伤并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3. 健美操健美操是健美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各种健美操的动作和舞蹈动作,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动感的动作,全身参与锻炼,提高心肺功能和协调性。

健美操的训练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4. 器械训练健美课还将包括器械训练。

学生将学习使用各种健身器械,例如哑铃、杠铃和健身球等。

通过器械训练,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不同部位的肌肉,提高力量和耐力。

三、评估方法健美课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课程作业。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将得到评价。

此外,学生还需要完成一些课程作业,例如制定个人的锻炼计划、记录锻炼过程和成果等。

通过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并对其进行指导和激励。

总结:健美课教学大纲旨在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和健美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和塑造健美体型。

课程内容包括健身知识、基本动作技巧、健美操和器械训练。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课程作业。

通过健美课的学习,学生将获得身体健康和美丽的双重收益。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

健美操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健美操2、课程类别:体育选修课程3、课程学分:具体学分4、课程总学时:具体学时二、课程目标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健美操的基本动作、组合和套路,具备一定的健美操表演和创编能力。

2、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等,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3、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4、社会适应目标通过健美操的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1、健美操基础知识(1)健美操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健美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健美操的锻炼价值和注意事项。

2、健美操基本动作(1)基本步伐:踏步、开合跳、弓步跳、后踢腿跑等。

(2)基本手型:掌、拳、花掌等。

(3)基本姿态:身体的站立姿势、手臂的位置和动作的规范。

3、健美操组合动作(1)步伐组合:将不同的基本步伐组合在一起,形成简单的动作组合。

(2)手型与步伐组合:将基本手型与步伐结合,增加动作的多样性。

4、健美操套路(1)大众健美操套路:学习一套适合学生水平的大众健美操套路。

(2)自编健美操套路: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编一套简单的健美操套路。

5、健美操表现力和创编(1)表现力训练:通过音乐感知、表情和身体语言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健美操表现力。

(2)创编方法:教授学生健美操创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健美操的动作要领和规范。

2、讲解法对健美操的动作技术、要领、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和提高健美操的动作技能。

4、纠错法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并给予纠正和指导。

5、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练习和创编,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健身健美课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课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课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健身健美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形体美感。

课程涵盖了力量训练、有氧运动、柔韧性训练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体态,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肌肉的质量和肌肉纤维的密度。

2. 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提升有氧运动能力和耐力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柔韧性,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运动损伤。

4. 提升学生对健身的认识和兴趣,培养自律、坚持的健身习惯。

三、课程安排1. 前期准备a. 学生签到,检查器械和场地的安全性。

b. 导入热身运动,如拉伸、俯卧撑等,准备身体活动。

2. 力量训练a. 介绍主要肌肉群及其功能,并示范正确的力量训练动作。

b. 引导学生使用器械进行力量训练,注重姿势和呼吸的正确性。

c. 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负荷和重复次数,以促进肌肉力量的增长。

3. 有氧运动a. 引导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椭圆机等,提高心肺功能。

b.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适当调节运动强度和时间。

4. 柔韧性训练a. 介绍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对身体的益处。

b. 示范和引导学生进行拉伸、瑜伽等柔韧性训练,增加关节活动度。

5. 课程总结a.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b.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

四、教学评估1. 进行学生体能测试,例如仰卧起坐、俯卧撑、柔韧性测试等,以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情况。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测量,记录学生的肌肉量、体脂肪率等指标变化。

五、教学资源1. 器械:哑铃、杠铃、跳绳、椭圆机、瑜伽垫等。

2. 媒体资料:提供合适的教学视频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动作和方法。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学生在进行器械训练时,应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性。

2. 重视学生的体能状况和身体反馈,避免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3. 确保课堂环境通风良好,保持教学场地的整洁与安全。

健身健美选项课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选项课教学大纲

健身健美选项课教学大纲1、教学目的与任务(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健身健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增长力量,适度发达肌肉并有助于耐力的提高。

(3)改善体形、体态,矫正畸形;修塑形体,减少多余脂肪。

(4)提高运动器官的机能,均衡全身肌肉的发展。

2、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健身健美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大肌肉群的训练方法,掌握若干健身健美训练组合,自行制定锻炼计划。

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养成终身锻练的习惯。

4、基本教材(1)理论教材①人体基础知识简介②健美运动概述③健身概述④女子形体训练⑤营养学基础知识⑥减脂与锻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健美运动概述及健身概述难点:营养学基础知识及减脂与锻炼(2)基本技术①健身健美的基本训练颈肩部肌肉练习法、胸部肌肉练习法、背部肌肉练习法、腰腹部肌肉练习法、臂部肌肉练习法、腿部肌肉练习法②健身健美的训练组合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健身健美的基本训练难点:健身健美的训练组合5、选用教材6、素质教材(1)柔韧、协调(2)速度、耐力(3)力量、弹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柔韧、力量难点:重视全面训练7、教学建议(1)本教材面向二年级选项课学生(2)课堂内容较丰富,进度较快,应加强课外练习8、参考书目(1)相建华,杨润琴,尹俊玉. 初级健美训练过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杨斌. 形体训练纲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金福春.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教材--体育与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李书泉.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教材--健美.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学期一、专项理论:4学时1、人体基础知识简介2、健美运动概述3、健身概述4、女子形体训练二、健身健美的基本训练:18学时1、颈肩部肌肉练习法2、胸部肌肉练习法3、背部肌肉练习法4、腰腹部肌肉练习法5、臂部肌肉练习法6、腿部肌肉练习法三、健身健美的训练组合:4学时四、身体素质:6学时1、柔韧:侧压腿、弓步压腿、头前屈、后屈和绕环2、灵敏:听信号起动、急停转身3、速度:30米加速跑、听信号后加速,150米弯道跑4、力量:引体向上、俯卧撑、半蹲、蛙跳、仰卧起坐5、耐力:12分钟跑、变速跑、1000米跑6、台阶试验7、介绍体质健康评价内容、测试方法五、考核4学时1、12分钟跑2、专项技术(1)卧推(2)屈腿硬拉3、专项素质(1)100米(2)立定跳远第二学期一、理论:4学时(一)专项理论1、营养学基础知识2、减脂与锻炼(二)基础理论1、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2、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3、运动与营养二、健身健美的基本训练:14学时1、颈肩部肌肉练习法2、胸部肌肉练习法3、背部肌肉练习法4、腰腹部肌肉练习法5、臂部肌肉练习法6、腿部肌肉练习法三、健身健美的训练组合:6学时四、身体素质:6学时1、柔韧素质2、力量:引体向上、双臂屈伸、俯卧撑、负重下蹲、蛙跳、腹背肌3、耐力:1500米跑、12分钟跑4、速度:50米加速跑五、考核:3学时1、专项理论2、专项技术:(1)深蹲(2)仰卧飞鸟(3)专项理论健身健美选项课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标准第一学期一、专项技术:30%(一)卧推 15分1、考核方法:每人卧推三次(男生20kg,女生10 kg)2、评分标准:根据准备姿势、动作路线、示范讲解等方面进行评分(二)屈腿硬拉 15分1、考核方法:每人屈腿硬拉三次(男生40kg,女生20 kg)2、评分标准:根据准备姿势、动作路线、示范讲解等方面进行评分二、专项素质:20%(一)100米 10分1、考核方法:每人一次机会2、评分标准:参照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二)立定跳远 10分1、考核方法:每人三次机会2、评分标准:参照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三、基础素质:12分钟跑20%四、平时成绩:30%第二学期一、专项技术:50%(一)深蹲 15分1、考核方法:每人深蹲三次(男生40kg,女生20 kg)2、评分标准:根据准备姿势、动作路线、示范讲解等方面进行评分(二)仰卧飞鸟 15分1、考核方法:每人仰卧飞鸟三次(男生20kg,女生10 kg)2、评分标准:根据准备姿势、动作路线、示范讲解等方面进行评分(三)综合能力 20分1、考核方法:题库里抽题2、评分标准:根据答题情况、示范讲解、动作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分二、专项理论:20%三、平时成绩:30%第二学期。

健身健美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健身健美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健身健美二、课程性质:公共体育课程三、课程学分:2学分四、教学对象:本科生五、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身健美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的知识。

2. 让学生掌握健身健美运动的基本技能,包括动作要领、训练方法、运动器材的使用等。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健身健美运动概述(1)健身健美运动的发展历程(2)健身健美运动的特点及意义(3)健身健美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1)人体运动系统的解剖学知识(2)人体运动系统的生理学知识(3)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3. 健身健美运动基本技能(1)动作要领及示范(2)训练方法及技巧(3)运动器材的使用4. 健身健美运动训练计划制定(1)训练计划的制定原则(2)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3)训练计划的调整与优化5. 健身健美运动中的安全问题(1)运动损伤的预防(2)运动损伤的处理(3)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6. 健身健美运动与心理健康(1)健身健美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2)健身健美运动中的心理调适方法(3)健身健美运动中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健身健美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动作要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健身健美运动的基本技能。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健身健美运动的基本技能。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健身健美运动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5.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健身健美运动概述2. 第3-4周: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3. 第5-6周:健身健美运动基本技能4. 第7-8周:健身健美运动训练计划制定5. 第9-10周:健身健美运动中的安全问题6. 第11-12周:健身健美运动与心理健康九、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健美教学大纲

健美教学大纲

健美教学大纲健美教学大纲健美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锻炼方式,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塑造身体线条,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推广健美运动,制定一份全面而详细的健美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健美运动的定义和意义健美运动是一种以塑造身体线条、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为目标的综合性运动。

它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外观,还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骨骼密度和促进代谢。

通过健美运动,人们可以获得更健康、更有自信的身心状态。

二、健美运动的基本原则1. 适应性原则:根据个体的身体条件和目标,制定适合的训练计划。

2. 渐进性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逐步提高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3. 多样性原则: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综合锻炼身体的各个方面。

4. 个性化原则: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三、健美运动的基本训练内容1. 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燃烧脂肪。

2. 力量训练:包括举重、俯卧撑、深蹲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塑造身体线条。

3. 柔韧性训练:包括伸展、瑜伽等,可以增加关节灵活性和避免运动损伤。

四、健美运动的训练计划1. 初级阶段: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2. 中级阶段:逐渐引入力量训练,注重全身各部位的均衡发展,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3. 高级阶段:综合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注重细节的完善和提高整体素质。

五、健美运动的注意事项1. 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运动损伤。

2.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

3. 饮食均衡,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支持训练。

4. 适当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疲劳。

六、健美运动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的追求不断增加,健美运动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未来,健美教学大纲的制定将更加科学和系统化,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训练。

同时,结合科技的发展,健美运动将更加便捷和智能化,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锻炼体验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身健美运动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授课学时:108学时课程学分6分一、课程性质、任务性质:健身健美运动作为时下最流行运动,它包含了器具,徒手,操课等多种运动方式,本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本专业学生在健身行业取得很好的成绩。

任务:使学生掌握健身健美运动各种运动技能,主要理论知识。

二、课程培养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健身健美教学与训练原则,健身健美营养基础,健身健美各种运动技能的专业用语。

技能目标:增肌,减脂各种运动技能。

瑜伽基本动作24式。

动感单车教学能力素质目标:良好的体型,开朗的性格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版本信息:《健身健美运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张先松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肌肉健美训练图解》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法)fredrdic 编著教材适用评价:《健身健美运动》本书可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学生专修或选修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大学、中学公共体育课的选项课教材,还可以作为健身健美教练员、健身健美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参考用书。

《肌肉健美训练图解》一本畅销全球的健身图书。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人体解剖学》人体的心肺工作原理,肌肉血液分布及工作原理。

《运动营养学》基本营养素的功能,及膳食指导《运动生理学》人体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学期:《肌肉健美训练图解》一、臂部训练没有注明器械的均为哑铃,没有注明姿势的均为站姿。

序号动作名称主要锻炼肌肉附带锻炼肌肉1、杠铃臂弯举(正握)腕伸肌、指伸肌肱桡肌、肱肌、肱二头肌(轻度)2、杠铃坐姿正握腕弯举腕伸肌、指伸肌3、杠铃坐姿反握腕弯举腕屈肌、指屈肌4、锤击式臂弯举肱桡肌(最佳)肱二头肌、肱肌5、坐(站)姿臂交替弯举肱桡肌、肱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前部喙肱肌、胸大肌上部6、坐姿单臂弯举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7、坐(站)双臂弯举肱二头肌前臂肌群8、文斯(垫肘)弯举肱二头肌9、上斜哑铃弯举肱二头肌10、杠铃臂弯举(反握)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圆肌、腕部和手指的所有屈肌11、拉力器低位臂弯举肱二头肌(最佳)12、拉力器高位臂弯举肱二头肌长头肱肌13、健身机斜托臂弯举肱二头肌(最佳)14、拉力器正握下拉肱三头肌、肘肌15、拉力器反握下拉肱三头肌内侧头肘肌、腕部伸肌16、拉力器单臂反握下拉肱三头肌17、杠铃仰卧臂屈伸肱三头肌18、曲柄杠铃坐(站)姿颈后臂屈伸肱三头肌19、仰卧臂屈伸肱三头肌的三个头20、坐(站)姿颈后单臂屈伸肱三头肌肘肌21、坐(站)姿颈后臂屈伸肱三头肌肘肌22、弓身单臂屈伸肱三头肌肘肌23、仰姿反屈伸肱三头肌、胸大肌、三角肌前部二、肩部训练没有注明器械的均为哑铃,没有注明姿势的均为站姿。

序号动作名称主要锻炼肌肉附带锻炼肌肉1、杠铃坐(站)姿颈后推举三角肌(尤其是中部)、斜方肌上部、肱三头肌前锯肌菱形肌、冈下肌、小圆肌、冈上肌2、杠铃坐(站)姿前推举三角肌前部和中部、胸大肌上部、斜方肌上部、肱三头肌、前锯肌3、杠铃前平举三角肌前部、胸大肌上部、冈下肌斜方肌、前锯肌、肱二头肌短头4、杠铃宽握上提三角肌、斜方肌、肱二头肌前臂肌、竖脊肌、腹部肌肉5、坐(站)姿推举三角肌(尤其是中部)、斜方肌上部、肱三头肌、前锯肌6、坐(站)姿单臂推举三角肌(尤其是前部)、胸大肌上部、斜方肌上部、前锯肌、肱三头肌7、侧平举三角肌8、俯立侧平举(俯身飞鸟)整个肩部(尤其是三角肌后部)斜方肌下部、菱形肌、小圆肌、肩胛下肌9、单臂前平举三角肌前部和中部、胸大肌上部10、并握前平举三角肌前部、胸大肌上部、肱二头肌短头11、侧卧单臂侧平举三角肌、冈上肌12、立正提拉三角肌、肱二头肌、斜方肌上部13、弓身前平推三角肌后部14、拉力器单臂侧平举三角肌(尤其是中部)15、拉力器前平拉三角肌(尤其是前部)、胸大肌上部、肱二头肌短头16、拉力器俯立侧平拉三角肌(尤其是后部)斜方肌(中部和前部)、菱形肌17、蝴蝶机反坐双臂平拉三角肌(尤其是后部)冈下肌、小圆肌斜方肌、菱形肌三、胸部训练没有注明器械的均为哑铃,没有注明姿势的均为站姿。

序号动作名称主要锻炼肌肉附带锻炼肌肉1、杠铃平卧推举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部、前锯肌、喙肱肌2、杠铃上斜卧推举胸大肌上部、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前锯肌3、杠铃下斜卧推举胸大肌(尤其是下部)、肱三头肌、三角肌前部4、杠铃仰卧屈臂上提胸大肌、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肌、背阔肌、前锯肌、菱形肌、胸小肌5、平卧推举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部6、仰卧飞鸟胸大肌7、上斜卧推举胸大肌(尤其是上部)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前锯肌、胸小肌8、上斜飞鸟胸大肌(尤其是上部)9、仰卧屈臂上提(同推举式训练机)胸大肌、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肌、背阔肌、前锯肌、菱形肌、胸小肌10、蝴蝶机扩胸胸大肌11、拉力器夹胸胸大肌、胸小肌12、训练架双臂屈伸身体前倾锻炼胸大肌、身体直立锻炼三头肌13、俯卧撑(徒手) 胸大肌、肱三头肌四、背部训练没有注明器械的均为哑铃,没有注明姿势的均为站姿。

序号动作名称主要锻炼肌肉附带锻炼肌肉1、单杠正握引体向上全能的背肌练习。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胸大肌2、单杠反握引体向背阔肌、大圆肌、肱二头肌、肱肌斜方肌(中下部)、菱上形肌、胸大肌3、健身机背阔肌下拉背阔肌中部、斜方肌(中下部)、菱形肌、肱二头肌、肱肌、胸大肌4、健身机颈后下拉背阔肌(尤其是下部)、前臂屈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菱形肌、斜方肌下部5、健身机窄握胸前下拉背阔肌、大圆肌菱形肌、斜方肌、三角肌后部、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6、健身机坐姿划船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7、拉力器直臂下拉背阔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8、单手划船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斜方肌、菱形肌臂部屈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9、弓身划船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肱二头肌10、卧拉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肱二头肌11、杠铃划船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臂部屈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菱形肌、斜方肌、竖脊肌12、杠铃窄握划船斜方肌上部、三角肌中后部三角肌前部、肱二头肌、前臂屈肌、腹肌、臀肌竖脊肌13、杠铃耸肩提斜方肌三角肌14、哑铃耸肩提斜方肌中上部、肩胛提肌和菱形肌15、直臂扩胸斜方肌中部、大圆肌三角肌16、硬拉竖脊肌、头颈肌、背阔肌、大圆肌17、俯卧挺身竖脊肌、头夹肌、颈夹肌五、腿部和臀部训练没有注明器械的均为哑铃,没有注明姿势的均为站姿。

序号动作名称主要锻炼肌肉附带锻炼肌肉1、哑铃深蹲股四头肌、臀肌2、坐姿夹铃伸膝肌四头肌3、俯卧夹铃腿弯举肌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持铃单腿站立提4、三头肌踵5、深蹲持铃提踵三头肌股四头肌6、坐姿持铃提踵三头肌肌四头肌、臀肌、收肌、竖脊肌、腹肌、7、杠铃负重半蹲国绳肌臀肌、国绳肌、腹肌、8、杠铃肩前深蹲股四头肌竖脊肌肌四头肌、收肌、臀肌、国绳肌、竖脊9、杠铃颈后深蹲肌杠铃直臂屈腿上肌四头肌、收肌10、提11、杠铃俯立挺身臀肌、竖脊肌,尤其锻炼国绳肌12、杠铃直腿上提竖脊肌、髋肌、臀肌、大腿肌锻炼全身肌肉。

髋部周围肌肉、腰肌、13、杠铃屈腿上提斜方肌、臀肌、股四头肌14、杠铃坐姿提踵比目鱼肌15、杠铃站立提踵腓肠肌、比目鱼肌16、跪撑屈膝抬腿(徒手)国绳肌、臀肌17、仰卧臀上挺(徒手)国绳肌、臀肌18、侧卧直腿侧平举(徒手)臀中肌、臀小肌19、健身机仰卧小腿屈伸股四头肌、臀肌、国绳肌、收肌20、健身机坐姿腿屈伸股四头肌21、健身机俯卧小腿屈伸国绳肌群、腓肠肌22、健身机站姿单腿屈伸国绳肌群、腓肠肌23、健身机腿内收拉收肌六、腹部训练没有注明器械的均为哑铃,没有注明姿势的均为站姿。

序号动作名称主要锻炼肌肉附带锻炼肌肉1、屈腿仰卧起坐(徒手)腹直肌(或腹部斜肌)2、屈膝仰卧起坐(徒手)腹直肌屈髋肌、腹部斜肌3、小腿搁凳仰卧起坐腹直肌(尤其是脐上部分)髂腰肌、阔筋膜张肌、股直肌4、斜板后仰卧起坐腹直肌、髂腰肌、阔筋膜张肌、肌直肌髂腰肌、阔筋膜张肌、腹直肌、股四头5、斜板仰卧腿上举肌脚夹哑铃坐姿收6、腹直肌(尤其是下部)腹7、哑铃侧屈腹部斜肌单杠悬垂屈膝上髂腰肌、腹直肌、阔筋膜张肌8、举9、横杆转体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健身机坐姿屈膝10、髂腰肌、腹部斜肌、腹直肌、屈髋肌、上举补充内容:瑜伽(教学内容)瑜伽呼吸用呼吸唤醒自己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完全式呼吸瑜伽坐姿冥想,倾听心灵简易坐半莲花坐金刚坐武士坐瑜伽放松静心减压坐姿放松仰卧放松式动物放松式鱼戏式俯卧放松功婴儿式卧英雄式鳄鱼式柔和身体头部转动式肘部练习手臂伸展式蹬自行车式肩倒立式蹲式鸟王式抚平心际颈部练习叩首式犁式蛇击式云雀式铲斗式身心合一拜目式动感单车(教学内容)单车课程前的调整动感单车基本技术1.手的位置2第二手位3第三手位二.踏板技术三. 身体技术四.节奏变化和重音配合五.呼吸方式教学目的要求:所有的运动技能均要熟练掌握。

第二学期《健身健美运动》第一章健身健美运动概述第一节健身运动概述第二节健美运动概述第三节健身运动与健美运动的区别与联系第四节健身健美运动的发展策略与构想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健身运动概述,健美运动概述。

理解健身运动与健美运动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健身健美运动的发展策略与构想第二章健身健美运动锻炼效果的测量与评价第一节健身健美锻炼效果测量与评价的意义、种类和要求第二节健身健美锻炼效果的测量与评价方法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健身健美锻炼效果测量与评价的意义、种类和要求掌握健身健美锻炼效果的测量与评价方法第三章健身健美运动的生理与营养学基础第一节健身健美运动的生理学基础——人体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第二节健身健美运动的营养学基础第三节健身健美运动的膳食指导第四节健身健美膳食的最优化方案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健身健美运动的生理学基础——人体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健身健美运动的营养学基础。

理解健身健美运动的膳食指导掌握健身健美膳食的最优化方案第四章健身健美运动教学第一节健身健美运动教学的任务和特点第二节健身健美运动教学的阶段与要求第三节健身健美运动的教学原则第四节健身健美运动教学方法第五节健身健美课的教学组织与实施第六节健身健美运动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健身健美运动教学的任务和特点,健身健美运动教学的阶段与要求健身健美运动的教学原则。

理解健身健美运动教学方法。

掌握健身健美课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健身健美运动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第五章健身健美运动竞赛表演与欣赏第一节健身健美竞赛与表演训练第二节健身健美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介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健身健美竞赛与表演训练,健身健美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简介第六章健身运动锻炼方法第一节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健身运动锻炼方法第二节有氧与无氧运动锻炼方法第三节休闲健身锻炼方法第四节民族传统与自然力健身锻炼方法第五节运动处方与训练后的恢复锻炼方法第六节特殊环境与特殊人群的健身锻炼方法教学目的要求:本章为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完全掌握第七章健身美体的修塑和矫正技法第一节身体局部过胖的修塑技法第二节不良体形体态的矫正技法教学目的要求:本章为重点内容要求完全掌握第八章健美训练的基本原理、原则与方法第一节健美训练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健美训练的基本原则第三节健美训练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健美训练的运动负荷第五节健美训练计划的制订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内容完全掌握第九章现代健美训练的最佳动作与锻炼方法建议第一节健美颈部肌群的锻炼动作第二节健美肩部肌群的锻炼动作第三节健美臂部肌群的锻炼动作第四节健美胸部肌群的锻炼动作第五节健美背部肌群的锻炼动作第六节健美腰腹部肌群的锻炼动作第七节健美臀部肌群的锻炼动作第八节健美腿部肌群的锻炼动作教学目的要求:本章为技能性内容要求完全掌握第十章体重的控制第一节肥胖的原因及其调节机制第二节肥胖的类型与部位第三节肥胖的标准与测评方法第四节身体成分的控制与减肥方法第五节体重控制与减肥塑身新理念教学目的要求:理解肥胖的原因及其调节机制,肥胖的类型与部位,肥胖的标准与测评方法掌握身体成分的控制与减肥方法,体重控制与减肥塑身新理念第十一章健身健美运动从业指导第一节学校健身健美运动专业课与选项课教师第二节健身健美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学校健身健美运动专业课与选项课教师,健身健美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第十二章青少年增高的原理与方法第一节人体增高的科学原理第二节人体增高训练的方法第三节影响人体增高的重要因素第四节身高的标准与预测方法教学目的要求:理解人体增高的科学原理,人体增高训练的方法,影响人体增高的重要因素,身高的标准与预测方法第十三章健身健美训练的常用术语及体能锻炼方法第一节健身健美运动的常用名词概念与术语第二节体能锻炼方法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健身健美运动的常用名词概念与术语,体能锻炼方法第十四章健身健美运动员的选材及女子形体训练第一节健身健美运动员的选材第二节女子形体训练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健身健美运动员的选材掌握女子形体训练第十五章健身健美运动的科学研究第一节健身健美科学研究的任务、作用和特点第二节健身健美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三节健身健美科学研究的程序第四节健身健美研究课题的申报与论证教学目的要求:本章内容了解六、教学学时分配第一学期《肌肉健美图解》36学时瑜伽6学时动感单车 18学时第二学期《健身健美运动》 30学时七、课程考核要求及其考核方法第一学期技能型考试(采用随机抽取动作)学生在抽取完动作名称后需说该动作锻炼肌肉部位,做出动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