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级领导来我校调研的汇报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级关工委领导来我校调研的汇报材料
学校的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合格学校,学校地处县城北大门,门临207国道,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岗教师44名,在校学生600余人,在校寄宿生170余人。留守学生163 人。多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育人为先、严谨治学”的工作原则,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效,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各类先进教育单位。
回顾多年来我们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校“育人”这项系统工程。在“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教学中,各项工作都深受上级和社会的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注重安全工作,时刻不忘安全警钟。
1、为确保学校师生安全,学校每学年都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负第一责任人,由政工副校长具体主抓安全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学校每学年都健全了安全工作机制。制定了安全工作计划,完善了安全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设立了安全台账,如:学生乘车台账、疫情防控台账、食堂食品安全台账、商店进货台账等。
3、聘请专职保安加强了校联防安全。学校每月对保安工作进行考核,要求他严格履行门卫制度,禁止校外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有效控制在校学生私自外出校园,24小时在校巡逻,并建好安全台
账。学校还成立了护校队,及时预防了校治安事故的发生。
4、学校各职能部门,加强了安全教育力度。政教处与各班级利用升旗、班会、集会、各种教育讲座、宣传栏、警示语等校园班级文化加强了安全教育,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能力。
5、安全工作小组加强了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排查容涉及公共设施(教室、寝室、食堂、商店等)、饮水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疫情防控、学生乘车安全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如:教室护栏的增高改建、教寝室灭火器的增添、校电线老化的更换等。安全隐患的定期排查,从根本上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关协工作,关爱下一代。
1、建立关协组织,构建工作网络
遵照市、县关工委的工作部署,我校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崇连为组长,副校长郭明田,原工会主席袁楚平为副组长的关协领导小组,并聘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和镇司法所长兼法制副校长为委员。关协的成立,为我校关协工作的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建立健全了关协的工作制度,做到了有章可依
为保证关协工作正常开展,关协制定了《关协工作计划》、《关心工作制度》、《助残帮困保学措施》、《财务管理制度》等。使各项工作能够规有序地开展。
3、加强学习、明确目标、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几年来,我们参加了县关工委召开的各种会议,认真学习了上级
关工委有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关协工作的方向与目标,进一步理清了新形势下关协工作的思路,加强了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协通过学校的专栏、橱窗和校讯通网络,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了全体师生和社会各方面自觉保护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青少年的安全与成长
1、学校每期都要组织开展一系列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向青少年灌输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线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每次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接受了教育。
2、学校还拓宽教育平台,每年都邀请法制副校长和校外德育辅导员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去年上期,政教处邀请法制副校长胡宗彪同志来校开展了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还邀请了镇派出所所长唐增同志来校进行了以“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保护”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下期,关协按照工作计划,还邀请了县交通警察大队的政委来校宣讲《道路安全法》,同时,还邀请了农电管理所的同志来校进行了《安全用电常识》专题讲座。去年下期,学校还邀请镇司法所所长来校对学生进行了禁毒知识和如何加强公共安全的讲座。这些专题教育讲座,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也增强了青少年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3、充分利用校园班级文化,净化学生的思想,冶学生的情操。
如今,一走进我校校园,就能看到一些永久性的宣传标语,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加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等。墙上帖了“安全用电常识”、“地震逃生自救”、“道路交通安全”等宣传图画。诚信教育宣传栏图文并茂,校园黑板报每学期都有两期专题容。班级文化丰富多彩,引领学生爱校尊师、勤学守纪、健康快乐成长。
4、开展了生命教育演练活动。
“5.12”汶川震后,我校关协以汶川震为生命教材,先后组织开展了“地震逃生”、“火灾逃生自救”等摸拟演练活动,加强了未成年人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急逃生自救能力。
四、关爱留守学生,帮困保学,构建和谐校园。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已是当今社会的普遍问题。经调查统计造册,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63名,他们父母都不在家,学习和生活都不能得到较好的照顾。为此,学校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为关爱好留守儿童,学校付出了许多心血:一是争取县教育局关心,修建了一栋1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改善了寄宿学生寄宿条件;二是动员较远的留守儿童住校寄宿,并给予了贫困学生的生活补贴;三是将各班的留守儿童由班主任负责跟踪管理:定时谈心,不时家访;五是学校开通“家校通”和“亲人”,将每个学生的在校信息及时发送给家长,同时让每个留守学生每周都和远方的父母通上一次,让留守学生时时能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六是对个别特别困难的或是问题学生确定教师结对帮助,使他们树立向上的信
心。
四年级学生鑫,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由60多岁的外婆照顾其生活。但他因迷恋上网,有时逃学甚至在网吧里睡了一天不回家。班主任了解情况后,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想办法帮他戒掉网瘾,且耐心地帮他补习功课。为了防止他晚上又上网吧,民智老师动员他在校寄宿。但当时,学校正在改建危房,住宿条件有限。民智老师在自己的房里摆了一床,每天晚上和他睡在一起,跟他聊天、谈心、辅导,使他感到父母般关爱。经过一年的努力,鑫终于戒掉了网瘾,学习进步了,人也活泼开朗了。这样的例子在我校数不胜数。
学校工作的核心是爱与责任,我校学生多为农村孩子,许多学生家庭贫困,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为了确定帮困对象,学校关协组织班主任对全校600余名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对困难学生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我校现有孤儿6名,父亡或母亡的特困学生十多名,此外,还有因病或遭灾致贫的困难学生40多名。如何让这些困难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并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关协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是加强了学校与贫困家庭的联系。帮助这些弱势群体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2)、是多方筹措资金,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
首先,关协动员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助学帮困,在校开展“大手拉小手”结对帮困活动,对身边的学生给予关心照顾,并在此基础上,每期开展一次“爱心捐款助学”活动;其次是发动社会有识之士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