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的研宄报告
一、课题研宄的背景
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不愿意写作文,原因主要有对写作没有兴趣,没有素材可写,再就是不掌握写作方法,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难提高,这样就违背了学习语文的目的:读书、交际和写作。
为了在小学阶段打好写作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我们申报了这个研宂题目。
二、课题提出的0的及意义
为了研究此课题,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我们必须了解当前作文教学现状:首先是大部分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他们阅读景小,写作基础差;其次就是一些学生的作文缺乏真实感,充斥那么多假话、空话; 第三就是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把写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活动,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宄使学生能够把写作当作是一种快乐的事,因为可以通过写作展现自己的心灵。
写作是一种创造,可以让思想自由地飞翔。
希望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的心灵世界。
如果学生畏惧写作,就无法获得写作的技能。
他们就注定不可能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研宂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写法,达到能够快速作文,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研宄的主要内容
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分析现状,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原
因,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如何搜集写作素材,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掌握不同题材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主要观点和创新与突破之处
主要观点:寻找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有效途径。
创新与突破之处:尝试着把学生领进快乐的作文殿堂,用“砖”敲开写作文之门,让孩子们把写作文当作一件趣事来做。
五、课题研宄的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通过教师座谈,问卷等形式,调查我校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情况,发现其中的存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便于寻找对策。
(2)行动研究法:根据调查发现,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课题实验课来进行实践,然后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总结经验和方法,最后根据研宄整理出本课题的结论。
(3)对比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现在作文教学方法与过去对比,及时发现存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从而不断修改和完善作文教学方法。
(二)研宄思路:木课题是一个较复杂的探究性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对比法。
从调查研究开始,摸清我校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题教学中进行探究研究,寻找相应的方法和对策,争取通过二年的实验研究,总结出一条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成功之路和有效途径。
1.课题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叶老曾指出:“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
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要局限于课堂内教作文,局限在笔头上练作文。
那样会使作文教学“走进
一条死活同”,只有让作文成为生活的必须,学生方能热爱写作、乐于写作,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理论依据:写作源自生活,需给学生自由生活的空间,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情感是文章的灵魂。
2.写作基于阅读,需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
(1)教学生自己感悟。
(2)教学生在读中传情。
(3)教学生在读中领会知识。
3.写作贵在真实,需给学生自由作文的空间:
(1)要给学生选择写作内容的自由。
(2)给学生选择表达情感的自由。
(3)给学生选择表达方式的自由。
(4)给学生写作时间的自由。
(5)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校长亲自参与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组有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保障课题的顺利进行。
学校提供充足的研宄经费,使课题研宄存了财力上的保障。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承担过“十五”课题的研究,有许多丰富的经验。
六、研宄的周期、步骤与措施:
(一)研宄周期:3年。
(2010年1月——2012年12月)
(二)研究的步骤与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月一一7月)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外地先进经验,针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开展活动。
2、召开课题组会议,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们掌握一定的理论依据,更好的做好研宄的前期准备工作。
3、成立《小学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开展调研。
文献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了解我校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
4、撰写课题研宂方法。
5、召开课题会议,宣布课题正式开题。
6、对实验班级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搜集数据。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2月)
1、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每学期要上好课题实验课,要对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好的做法进行整理和分析。
2、适时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反思和研讨,修订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保证课题研究科学有序地进行。
3、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实施管理。
4、培养课题骨干教师,确保课题研宄质量。
5、撰写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再实施阶段(2010年12月一一2011年7月)
1、继续上好课题实验课,主要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研宄。
对上一
阶段的研宄进行反思,找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进一步研究。
2、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阶段总结。
3、开展学生作文竞赛活动,展示学生作文成果。
4、在学生中进行调研问卷,整理出学生作文成果的方法,为撰写研究报告打基础。
第四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2年7月一一12月)
1、对整个实验阶段的材料进行整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七、预期成果即完成时间:
1.最终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研究论文集。
2.完成时间:2012年月到12日。
八、课题研宄的主要成果:
素材的来源
如今的作文教学,大都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是现象: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要么不会写,要么不爱写,要么不知道写啥,甚至有时还会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作文教学,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我们研究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
学生肯于动笔,乐于动笔,用我手写我心,真正让学生学会写作文,让学生的
作文过程成为一种享受的过程。
所以教会学生如果收集、整理、挖掘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挖掘生活习作资源
中高段的作文不再是写几句话,新课标要求中段学生能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了高段不仅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还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但许多学生一说起作文,就是一个字“难”,究其原因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冰能送孩子一双慧眼,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点点滴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善于观察,就不愁没有材料可写。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材料: 在平时的学习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条件,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引导他们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最主要的也是基本的就是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扑捉细节,学会积累和使用词语,然后真实的表达,要写出优秀的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由观察入手。
我手写我心,要尊重学生的表达,把自己想写的写出来,不限制学生的话语,不给学生条框的限制。
学生的习作兴趣的激发是很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这样的作文才有真实感,才能避免假、大、空,学生写真实的事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才能记录下自已的情感。
学生写作文,最难的就是没右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找到充分的材料,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因此要指导学生随时随地发现素材。
教师可以在习作前一段时间布置给孩子们一些任务让孩子们围绕习
作范围有意发现一些事物。
有活动的牵引,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活动后写写内心的感受。
学生就有感而发了。
如在写<<第一次......>>这个题H前,先要求每个学生在家亲自
实践一项自己从没干过的家务,像洗衣服啦、做饭啦、收拾房间啦等等。
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边做边体会。
在“第一次”这个过程中,你碰到哪些问题,心里怎么样想的,你是如何解决的。
第一次活动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触。
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同学们都能写出富有生活情趣的文章来。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生学作文《观雨》时,其实那天还没到写作文的时候,学生正在写作业,外面下着雨,这时教师突然来了灵感:让学生去观雨,观察这雨中的校园。
同学们都跑到走廊里去观雨,议论纷纷,相互交流观雨的感受,直到下课了,大家还在观雨呢! 所以学生才写出了美文《观雨》。
有的看到雨水积少成多,想到了知识的积累,想到了溪流大海,想到了心胸的宽阔;看到了雨中的小鸟,想到了鸟儿也在观雨;看到了看校老人在捅下水道,说那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篇篇美文!有时候,写作文和聊天一样,不必设置太多条条框框,情之所至,兴之所至,用一点激情的火花点燃的灵感也许更有惊喜。
生成的,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生活的积累和即时的激发共同作用的结果。
儿童就是儿童,他就是想用自己稚气未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无知无畏的话来描述人间,儿童就是那只躺在网袋里失去自由的松鼠,勇敢地对视他们的H光,你会读出抗拒和乞求,放了他们,你才会知道逃离了捆缚的小俘虏原来是这样的活泼伶俐,可爱至极。
所以习作教学要相信学生,亲近学生、解放学生。
别提太高的要求,别限制太多的话题。
(二)挖掘教材习作资源
我们的语文教材,本身便是一个习作素材资源的宝库。
一篇篇课文,便是一篇篇最好的范文,它们不仅仅向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范例,还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作文的方法。
因此,在对写作素材的开发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写作素材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比如指导写文章结构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模仿这样的结构方式去练笔,有文章开头精彩,结尾精彩,还有精彩的段落比喻、拟人等。
可以从教材文本中学习文章的结构、详略的写法,了解习作按一定的顺序去写,条理清楚。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要读懂内容,还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怎样观察和表达的。
学生从课文学方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就会乐写、能写。
练在读写迁移处,模仿文本。
文本中典型的句式、段式、结构等承载了丰富的语言训练信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典范语言进行揣摩、赏析、借鉴,巧设小练笔,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火烧云》一文,赞美火烧云颜色的变化,用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还有......”的句式,在
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去读读描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句子,而后进行仿写。
这样的仿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积淀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
在《山中访友》一文的第四自然段,作者把
山中的一切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和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一致,构成了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中“朋友”的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我在带领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作者还会和山中的哪些朋友打招呼呢?怎么招呼呢?写一个片段。
学习《北京的春节》后,让学生仿照课文按时间顺序存详右略的方法,介绍我们本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白杨》、《落花生》等文章的立意更是匠心独具,教师要有机地引导学生
模仿课文的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
练在文章空G处,发展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课文中,一般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色彩明快的插图不但能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而且能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有的课文已经对插图作了细致入微地描写,无须学生再写,如《少年闰土》中闰土月下刺猹的那幅图;但《和田的维吾尔》中有一幅关于维吾尔姑娘的插图,课文没有作过多的描述,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个这样的环节:让孩子们观察插图,然后用自己的话介绍介绍维吾尔的姑娘。
有的孩子从姑娘的衣着介绍,有的孩子从姑娘的笑容介绍,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维吾尔姑娘,说明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观察,还在观察中学会了思考。
练在情感共鸣处,升华主题。
文本中能拨动学生心弦、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地方,往往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教师应加以巧妙引导,让学生与文本之间生发“高端对话”。
教者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引导学生学完这个感人的故事后,激情小结:“同学们,这座用爱心、用生命、用感动共筑的生命之桥永在,请大家齐读课题。
”
读完题H后我又说到:“大家被感动了,我们在座的各位也都被感动了。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桥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播放相关画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山画而上的文字。
接着相机出示如下文字:桥是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救助小钱;桥是雪灾之中伸出的援助之手;桥是汶川地震后的倾囊捐助......然后对孩子们说:“我
想同学们心中也右自己对桥的理解,请同学们继续把这首诗写下去。
” 学生在震撼与感动中写着自己对桥的理解、认识和感悟。
在师生交流对桥的理解时,令在场听课的老师都为之动容。
师问:“桥是什么?” 生一个一个接说,“桥
是冰天雪地里的一缕阳光。
”“桥是炎炎夏円里的一丝凉风。
”“桥是失败后鼓励的目光。
” “桥是老师语重心常的叮哼。
”“桥是搀扶你走路的那双温暖的手。
”“桥是父母H光中深情的牵挂。
”......真是情到深处人自吟,此时就是再不会写诗的同学说出来
的话都是一句诗,因为他们已领悟了桥的灵魂。
此处的练笔,让学生对桥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爱的火花便在文字与交流中绽放。
多元性练笔,合理创造表述。
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课文内容变为学生的语言。
根据班级的具体学情,在教学古诗《牧童》时,将“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的教学目标具体化、难度化、书面化:将诗中描述的景致、故事的情节等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写一写,力争具体、形象、生动。
孩子们根据古诗改成的习作不仪有意象,而且存故事,也很好地检测了我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材中不少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换种方式表达。
比如,学习了《颐和园》后写导游词,学习了科学小品文《鲸》后让学生改写《鲸的自述》,学习了《手指》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手指或五官的童话......现
在习作教学,当下流行一种观点,那就是习作教学不可讲技法。
习作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单纯地追求表现技巧是徒劳的,但忽视表现手法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学生的基础太差,词汇贫乏,词不达意,教师当然谈不上教写法了;如果学生阅读面,阅读量大,经常练笔,喜欢习作,教师自然可以教学生写法,让学生对习作“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作文教学策略
(一)读、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走进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阅读教学中,教师分析讲解课文头头是道,其实多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说得滔滔不绝,可一旦动笔写作,各种问题却随处可见。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只字不提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时,又只字不提阅读教学,讲课和作文少有联系,致使课堂作文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和陶冶外,还要为写作教学服务,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但是当前还是作文课练作文,阅读课练阅读,各管各的,缺乏联系,好像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阅读课只管理解,只管帮助学生了解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和作文训练缺少联系。
作文课只管表达,特别是书面表达,往往忽视作文和所读课文在写法上的联系,忽视从说到写的训练过程。
有人曾形象地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比喻为“两张皮”。
“两张皮”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学生有“读本”、“写本”两种教材;甚至有的学校有“写作教师”、“阅读教师”两套人马。
另外,个别教师阅读教学不惜肢解课文,力求微观,整体理解意识淡薄;学生习作过程却需要整体构思,宏观组织写作素材,所以我们要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的整合起来,真正做到阅读为习作打基础,进而形成语文训练的合力。
除了阅读教学外,读好书也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发展与提高,所以要抓
好学生的阅读训练。
阅读作文类书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地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不断阅读作文类书籍,呈阶梯式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作文水平,是学生一种综合素养的体现,因而不能仅仅于只读某一类的书籍,尤其是不能只是读作文书。
而应鼓励学生读各方面的书籍。
如文学类书籍、社科类书籍等。
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从读与写的顺序上。
其实,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读”与“写”的安排也是有着讲宄的。
顺序不同,作用也会有所区别,当然效果也存在着差异了。
(1)先读后写,为写作铺平道路。
(2)边读边写,在读中突破难点。
(3)先写后读,寻找不足,加以修改。
“读”在作文教学中决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作为“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的说,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最常用、且最具现实意义的一种技能。
它在作文教学中也起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作文教学应按从说到写,由述到作的顺序训练,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课标的要求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演进顺序。
1、以说促写,突破难点。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给了学生习作材料,学生却不知如何写的情况。
这时我们就采用口头作文的形式,让学生“说” 作文,只有说清楚了,就一定能写清楚。
2、以说代写,减轻负担。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会发生许多有趣或有意义的情感,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以对学生的习作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修养的提高很有帮助。
然而,我们的教学时
间却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进行习作。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说”的训练,比如:课内讨论、开展辩论会、讲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尽情表达,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久而久
之,他们想表达的表达出来了,词汇增多了,语言连贯了。
总之,学生心里有数不尽的话,想把他们表达出来,这才叫有感而发,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3、严格要求,出口成章。
要求学生以标准的普通话,用书面语来表达,在说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但一定要斟酌字句,尽量减少表达不妥当的地方,以达到我口表我心,出口成文章。
(二)写作的方法与指导
确定了写作素材,至于让学生动笔写作文,则只是个内容的选择与时间的安排的问题。
一般应采用的方法有:课内外的有机结合,选取教材中的指定素材,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完成,选取课外的素材,让学生课后时间完成,这样两者有机配合,不仅能能够做到以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增加灵活性,促进作文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同时要做做到教材中的习作与小练笔的有机会结合。
每学期教材中规定的作文篇目只有8—一10篇,这些数量远远达不到提高习作的目的和要求,所以要给学生布置一些小练笔,如片段描写等,这样还可以针对学生习作的弱点进行专项练习,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还要做到定时作文和随机作文的有机结合,在规定的时间内,就进行习作训练,除此之外还可以主抓有利契机随时进行习作训练,另外还要坚持写日记和读书笔记,以配合作文教学的开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为丫使学生作文写的更好一些,我们
也可以在写每篇作文的时候,给出一些好词佳句,一些指定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运用到此次作文当中,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批改与作文讲评的方法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非常重要一环。
学生可以通过作文的批改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学习和改进,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我们让学生读书,只是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基础,而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也只是在写作之路上迈出了很小的一步,离学会写作,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是存相当的距离的。
所以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过程中,要遵循“多批少改”的原则,并且力求批改要抓住关键之处,要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达到让学生能够根据批语自行修改作文的目标。
改多了学生的原作就不是学生的作品了,而是成人的作品,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愿意写就行。
批改作文还可以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与情绪,并以批语的形式进行矫正与心理疏导。
作文本成了师生交流谈心的一片天地。
针对学生学习中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辅导。
巾于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因而双方的心扉敞得更开,交流得更加深入,似乎是朋友间的谈心,解决丫许多问题且效果也非常地地好。
所以批语的写法很有讲究,要少用官话,套话,多用一些人文性的批语,易于学生接受。
在批改时可采用多种批改形式,如多批少改;师批生改;他批自改;自批自改。
作文讲评,在促进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以更加感性、形象的方式教会学生评价与批改作文。
即什么样的作文是好的,好在哪里,我们是如何发现这篇习作的优点的,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什么样的作文存在较大的不足,不足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等。
这绝不是多读几本作文书,多写十几篇作文所能达到的。
在进行作文讲评课前,一定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