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损伤概述
机械性损伤PPT【83页】
![机械性损伤PPT【83页】](https://img.taocdn.com/s3/m/b4c6fd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c.png)
2、根据致伤物的特性,可将致伤物分为钝 器、锐器和火器三大类。
钝器:主要有拳、脚、锤、棍棒、砖石、 酒瓶等,还有在实际办案中经常见到的致 倒地损伤的地面,也属于钝器范畴;
锐器:主要有尖刀、砍刀、匕首等;
火器:是指枪支、炸药。
3、很多物体有不同的作用面,可造成不同 形态的损伤,如砖块,砖面打击肢体形成 常见的皮下出血,而砖的棱边打击肢体形 成条状创;
4、压强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他的表 示公式是P=F/S,P是压强,F是作用力,S 是作用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前提下,作
用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损伤程度越大,如
尖刀等锐器很容易刺破人体皮肤组织达到 深部脏器。
5、致伤物对人体作用力的方式可分为剪切、 牵拉、扭转、压缩等。
6、只有当作用力超过人体组织所能承受的 限度时,才会造成人体损伤。
4、根据挫伤出血颜色变化,推断伤后经过 时间。血液在酶的作用下,其中的血红蛋 白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不同的颜色。 一般的情况是:新鲜的皮下出血为青红色 或青紫色,伤后l~3日出现,保持3~6日; 由青红色逐渐变成绿色,伤后3~6日出现, 保持6~9日;局部皮肤转为黄色,为伤后 8~15日出现,以后全被组织吸收而消失。
(二)可由刺器、火器等直接致内脏器官 破裂,也可由高坠等力的传导,间接外力 形成。
(三)法医学意义
1、根据内脏器官的破裂来分析外力的作用 方式。
2、内脏器官破裂说明有较大的外力作用, 可能与死因密切相关。
肢体断碎
(一)巨大暴力作用人体致人体遭到严重广泛 的破坏并断离和/或粉碎。
(二)多见于火车辗压、爆炸、高空坠落建筑 物倒塌等。分尸案件中的尸块就是肢体离断,只 不过是死后伤而已。
砍创法医学鉴定
砍创一般见于他为,损伤方向不一,程度重,创 口哆开明显,若刃缘锐利锐利,创缘整齐,创壁 平整,创内无组织间桥;如刃缘不锐利,可见创 缘出血。砍创常伴有骨折,轻者为砍痕,重者可 形成骨质砍裂创,有时在骨骼上面刻留有砍器刃 缘的金属碎片,提取这碎片可与嫌疑工具作进一 步检验比对。在他杀案件中同样会见到被害人双 上肢等处有抵抗伤存在。
《机械性损伤概论》课件
![《机械性损伤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6fc7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7.png)
功能锻炼
02
03
心理支持
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指导伤者 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
对伤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应对伤痛和康复过程中 的心理压力。
05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交通事故导致的机械性损伤
总结词
交通意外中常见的机械性损伤
详细描述
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撞击、挤压、摩擦 等作用力,可能导致人体骨折、关节脱位 、皮肤撕裂等机械性损伤。
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血液检查
某些生化指标可以提示 是否存在内出血或器官
损伤。
病史询问
了解受伤时的具体情况 和伤者的既往病史。
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
如休息、冷敷、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等,适 用于轻度的机械性损伤。
康复训练
在恢复过程中,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 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损伤或功能受限,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或重建。
《机械性损伤概论》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机械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 机械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力引起的身体组 织的损伤。
分类
根据外力性质和损伤程度,机械性损 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急救护理
止血
对于出血的伤口,应迅速采取 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带或压 迫止血法。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可能存在呼吸道阻塞的伤 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 时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
转运与急救
及时将伤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 行进一步救治,转运过程中应 注意保持伤者的稳定和舒适。
大学课程法医学第3章 机械性损伤-1课件
![大学课程法医学第3章 机械性损伤-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f29e60941ea76e58fa04a6.png)
胸部水果刀刺切创
胸部刺创:心脏破裂
胸腹部单刃刺创
颈部屠刀刺创
单刃匕首致变异刺入口
较厚的单 刃刺器形成的 皮肤捅伤(下 方为刀护形成
的皮肤挫伤)
心脏刺创
(四)剪创(scissoring wound)
由剪刀刃缘和尖端造成的人体损伤。 分类:剪刺创
剪切创 性质:多为他杀
尸检诊断:脚踢腹部引起神经反射性抑制死亡。2005年5 月12日 ,判柯**犯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有期徒刑3 年,缓刑3年;赔偿杜**父母经济损失2.8万元。
抑制死案例(二)
某女,36岁,因闭经7月被诊断为“宫 腔粘连”而到医院用宫腔镜行经宫颈宫腔 粘连分离术。扩张宫颈后在退出器械时患 者突发双腿抽搐,口唇及面色紫绀,血压 为0 ,心跳呼吸停止。尸检诊断:宫腔镜检 查及扩宫治疗中诱发抑制性死亡。
(四)骨折(fracture)
1、概念
由机械性暴力造成骨组织解剖结构 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破坏。
2、分类
开放性、闭合性 线性、粉碎性
颅骨骨折
菜刀倾斜砍击致颅骨砍痕
(五)内脏破裂(rupture of vicera)
由外力所致人体体腔内器官解剖学完整性 的破坏。
可见于斗殴、高坠、交通事故等,常是机 械性损伤的一种死因。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一、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
1、表皮剥脱(abrasion) 2、挫伤(contusions or bruise) 3、创(wound) 4、内脏破裂(rupture of vicera) 5、骨折(fracture) 6、肢体离断(amputation)
(一)表皮剥脱(abrasion)
颜面部擦伤 (汽车撞倒后擦地所致)
07-第五章-机械性损伤概论
![07-第五章-机械性损伤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2a35a758e9951e79b8927d6.png)
人体外形基本上是一类圆柱形结构。从这一概念出发, 可阐明一部分损伤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致伤物垂直打 击人体,与正切打击所形成的损伤,其形态截然不同。例如 弹头垂直射入人体,其射入口可呈圆形或星芒状;斜向射 击,其射入口呈椭圆形;若以切线作用于人体,可形成沟状 枪创。具有一定打击面的钝器,以平面打击人体,打击平面 不可能完全接触体表,损伤大小不一定能反映钝器打击面的 真正大小。锐器所致的创口长度,不完全反映锐器刃口的长 度。 机体不同部位和组织器官的成分及其结构不同,其弹 性,韧性和张力亦不相同。
㈢致伤物的性质和特征
无论气体、液体或固体均可造成人体的损伤。通常致伤 物绝大多数是固体的。法医学上将致伤物分为三大类,即钝 器、锐器、火器 。每一类内又有各种各样的具体物品,大 小、形状、性质各异。造成损伤力的大小,由致伤物的质量 和运动速度决定。火器(枪弹或爆炸物)速度最高,损伤也严 重。钝器和锐器中有柄的致伤物,易于挥动,打击时速度 快,力量大,故造成的损伤较重。铁质的致伤物在同等条件 下造成的损伤较木质致伤物所造成的损伤更严重。致伤物与 人体的接触面或着力面也与损伤密切相关。具有小而尖或锐 利刃缘的致伤物作用于人体时,其作用力高度集中于其尖端 或刃缘接触的部位,因其作用面积小,作用力集中,造成的 损伤较重。钝圆的致伤物,打击人体时,作用力均匀地分散 于较大区域,故所形成的损伤较轻。
3. 人体受力的面积 ∶ 根据 P=F/S 公式,可知在作用力 (F) 相同的条件下,作用面积 (S) 越小,则压强 (P) 越大,故有锋 利尖端或刃缘的锐器,容易穿破体表组织造成深部组织器官 的损伤。 4.力作用于人体的方向∶垂直作用使人体所受的力大于斜 行作用力,更大于切线作用力。人体受力时有无转动也影响 受力的大小。 5.力的作用方式∶可分牵拉、压缩、剪切、扭转、折曲等 多种,其后果各不相同。 6. 力在体内的传递 ∶ 受力部位体内器官是固体实质性脏 器,抑或空腔脏器,后果不同。空腔器官内容很少时与充满 流质时后果也不一样。按流体力学的原理,空腔器官内充满 流质时如受到外力,则外力将向该器官的四周均匀传递,因 而在该器官的最薄弱处引起破裂。脚跟受力时,力可经下 肢、骨盆、脊椎一直传递到颅底。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伤3.1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伤3.1](https://img.taocdn.com/s3/m/b8481f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c.png)
常见的机械性损伤类型
骨折
骨骼损伤是机械性损伤最常见的 类型之一。
挫伤
皮肤或黏膜受到物体挤压等影响, 致使组织变形、破裂或断裂等形 成损伤。
头部创伤
头部创伤是导致机械性损伤的重 要原因之一。
创伤特征和机械性损伤的关系
1
创伤特征
创伤部位、形状、面积、颜色等是鉴别机械性损伤类型和伤势大小的根据。
2
损伤程度
(法医学课件)03.机械性损 伤3.1
机械性损伤是指在生物体内外,受到外界机械作用而造成的生理、解剖上的 结构和功能紊乱的病理变化。
机械性损伤概述
1 定义
机械性损伤的概念和范畴是十分广泛的。
2 原因
机械损伤可以由物理、机械、动力、化学等因素所产生。
3 危害
机械性损伤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关键。
其他检查
如功能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机械性损伤的治疗原则
急救处理
• 控制出血 • 处理休克 • 解除危急症状
手术治疗
• 骨折手术 • 肌腱修复手术 • 神经损伤修补
保守治疗
• 炎症控制 • 伤口愈合 • 功能锻炼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1 公共环境治理
保障交通秩序,对于一些公共工程或一些疑难路段的治理。
2 教育普及
增加人们安全意识性用设施,提高公众素质。
3 个人自我防护
外出活动要格外小心, 特别是涉及到高空、水域、火源等危险区域。
结论和要点
法医学意义
机械性损伤是法医学常见案例之 一,对了解案情有重大作用。
医学意义
了解机械性损伤的相关知识可以 帮助医学工作者进行更科学的治 疗和保健。
安全意义
4第四章1机械性损伤(概论、钝器伤、锐器伤)
![4第四章1机械性损伤(概论、钝器伤、锐器伤)](https://img.taocdn.com/s3/m/906c5e55ddccda38376baf80.png)
(二)皮下出血形态
1.呈多样性多变性。一般有点状、斑疹状、条状、块状、 片状及其他各种几何形态。 2.皮下出血形态与致伤物接触面形态的关系较为松散。如 圆形皮下出血,致伤物接触面不一定是圆形,圆形物不一定 造成圆形皮下出血。 3.中空性皮下出血一般为圆形、方形、二条痕平行形等。 即周边或二侧有皮下出血,中间没有,甚至呈苍白色。古代 法医学称竹打中空。
(三)皮下出血的颜色变化
新鲜皮下出血量小部位浅的为鲜红色、暗红 色,出血量 较大的为青紫色。出血部位深出血量也大的数小时至一天 后呈现灰紫色、暗 紫色。2—3天后胆绿素作用下,皮下 出血以 绿色为主,为青绿色,随着胆红质的产生,青色 渐退。伤后5—6天变成黄绿色,一周左右为黄色,然后逐 渐淡化,二周左右消失。
表皮剥脱,皮下出血,挫伤,挫创,裂创,挫裂创, 骨折脱臼,内脏损伤,身体断碎。
一、表皮剥脱(擦伤) 致伤物与皮肤挫擦,致表皮脱离真皮的损伤。
(一)皮肤结构
(1)表皮层:厚度一般为0.07-1.4mm。 (2)真皮层:紧贴表皮层,一般厚1-3mm, (3)皮下组织层:疏松纤维组织和脂肪,有较粗的血管和神经纤维
四、查清损伤形态
(一)损伤部位 (二)伤痕形态 (三)伤痕大小 (四)伤痕数目 (五)伤痕走向 (六)伤痕颜色 (七)外表与深部损伤异同 (八)伤痕附着物
五、检查损伤程度,明确伤情
六、检查损伤种类
即检查伤痕特征,从而确定钝器、锐器或火器伤。 钝锐是相对而言,接触面积很小的,一般均归锐器类。 冲击波,力传导扩散所致的损伤属钝器伤,有的称钝力作用伤。
直接造成器官的破裂伤或穿通伤;亦可为间接暴力, 如钝性暴力作用于腹壁造成的腹内器官破裂。 内脏破裂常是机械性损伤的一种死因。
法医学-第三章-机械性损伤
![法医学-第三章-机械性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8a7d8c2dbe23482fb5da4c19.png)
的枪弹创,其射入口因弹头变形、变向而失去射入口特征 ④回旋枪弹创 :为盲管枪弹创的变异,其特殊之点在于
弹头因乏力,遇骨的抵抗,转变方向,无射出口 。
多刃刺创 胸部正中处有 两处形态几乎一致的刺创, 有三个明显的锐角,是三棱 刮刀形成
二、锐器伤
刺创的特点有: ①体表损伤轻,内脏器官或大血管的损坏严
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②体腔内脏的出血量,比创口部出血量多; ③刺入口周围常伴有擦伤、挫伤; ④有时刺入口形态可反映刺器的形状,并留
(-)枪弹创 :
枪弹创有以下形态特征: 1.射入口:贴近射击、近距离射击和远距离射击,
射入口的形态极不一致。 2.射创管:又称创道。贯通枪弹创形成的射创管
呈直线型,而回旋枪弹创的射创管为弯曲型。 3.射出口:射出口一般大于射入口,常有皮肤
撕裂,中心无组织缺损。
子弹从左手腕到手背擦过形成的沟状组织缺损, 擦拭性枪弹创
屋倒塌等灾害事故,也可见于长时间的拷打。 胸腹部受挤压可引起窒息,伴有骨折或大面积皮
下组织损伤时可形成脂肪栓塞或 骨髓栓塞。受害 者可在受伤当时死亡。有的存活一段时间,常出 现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
二、锐器伤
锐器伤(sharp instrument inury): 具有 锋利的刃口或尖端的器具,如刀、斧、匕 首、剑、刺刀、剪刀、玻璃碎片等致伤物 所致的损伤。
左面部 咬伤造 成的圆 弧形的 皮下出 血,并 有牙齿 印痕
一、钝器伤
(三)棍棒伤
棍棒伤(stirk injury)以棍棒或条形硬物等致伤 物造成的损伤。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概述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2c853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3.png)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概述引言机械性损伤是指物体在机械载荷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广泛应用于工程、材料科学、医学等领域。
对机械性损伤进行检验与鉴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损伤的原因、程度和性质,为事故调查、产品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进行概述,包括常见的损伤类型、检验方法和鉴定步骤。
常见的机械性损伤类型机械性损伤可分为两大类:静态损伤和动态损伤。
静态损伤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例如撞击、压缩等。
动态损伤是指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例如拉伸、扭曲等。
常见的机械性损伤类型包括断裂、扭曲、疲劳、剪切等。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方法机械性损伤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测。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最常用的机械性损伤检验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损伤部位的外观特征来判断损伤类型和程度。
外观检查可以利用肉眼、显微镜等工具,对损伤表面的形貌、颜色、痕迹等进行观察。
非破坏性检测非破坏性检测是指在不破坏材料或构件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物理、化学、力学等方法对损伤进行检测。
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射线检测等。
这些方法在不破坏材料的情况下,可以检测出损伤的存在、性质和尺寸。
破坏性检测破坏性检测是指在对材料或构件进行破坏性试验后,通过对损伤部位进行观察和分析来判断损伤的性质和原因。
常用的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直观地展示损伤的形貌和破坏特点,为后续的鉴定提供依据。
机械性损伤的鉴定步骤机械性损伤的鉴定通常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损伤表面观察、材料分析、损伤模式分析和损伤原因分析。
损伤表面观察损伤表面观察是鉴定机械性损伤的第一步,通过对损伤表面的形貌、颜色、痕迹等进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损伤类型和程度。
观察结果应当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使用。
材料分析材料分析是对损伤材料进行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对材料的成分、硬度、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特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机械性损伤》课件
![《机械性损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b7ff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8.png)
目录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机械性损伤的诊断与评估 • 机械性损伤的治疗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部机械力作用导致的组织、器官或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损伤。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损伤;根据损伤的部 位,可分为皮肤、肌肉、骨骼、内脏等不同部位的损伤。
03
机械性损伤的治疗
药物治疗
03
口服药物
外用药物
注射药物
通过口服药物,如非处方药或处方药,可 以缓解疼痛、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
涂抹在伤口处的药物,如药膏、喷雾剂等 ,可以起到消炎、止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
对于严重的机械性损伤,可能需要通过注 射药物来快速缓解症状和促进愈合。
手术治疗
01
02
03
康复训练
对于某些机械性损伤,如 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康 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肌肉 力量和关节功能。
生活方式调整
改变生活方式,如加强锻 炼、改善营养等,可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促进伤口 愈合。
04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1 2
穿戴防护装备
根据工作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眼镜、手 套、头盔等防护装备,以减少机械性损伤的风险 。
机械性损伤的常见原因
交通事故
车祸、撞击等事故是机械性损伤的常见 原因,可导致骨折、内脏损伤等。
跌倒和摔伤
从高处跌落、意外摔倒等事故可引起骨 折、软组织损伤等。
挤压和牵拉
重物挤压、过度牵拉等可导致肌肉、韧 带和关节的损伤。
锐器伤和火器伤
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a2e0eafc0242a8956bece4d6.png)
高坠伤与着地时姿势的关系 1、头部先着地,则颅脑损伤严重。 2、双脚先着地,双侧下肢骨折,脊柱 骨折等。 3、臀部先着地,可造成盆骨骨折,同 时,力沿脊柱传播,可使颅底枕骨大孔出 现环状骨折,脊椎骨有压缩性和粉碎性骨 折。 4、手掌先着地,上肢常发生骨折等。
高坠伤案件性质 多见于自杀或意外事故,少数为 他杀。 判断死亡方式时应根据案情调查、 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综合分析。
砍创的特点 1、创口长度较短,可与刃长一致或短 于刃长。 2、创腔较深,容易伤及骨组织,形成 骨质表面浅砍痕或骨折。 3、刃缘全部砍入时,创口长度等于砍 器刃缘的长度,两创角较钝。若不是全部 砍入时创口长度短于刃缘的长度,创角可 为一钝一锐。
(五)刺创 用具有锐利尖端的锐器沿其纵轴方向 刺入人体所形成的损伤称刺创(stab wound)。
2、射创管 弹头通过身体所形成的创道称射创管 (bullet wound track)。 射创管区由大量破碎组织、凝血块、 血液和各种异物组成。 射创道内可发现各种异物,如衣物碎 片、泥沙、骨组织碎片、弹头破裂的金属 碎片等。
3、射出口 弹头由体内穿出体外时在体表皮肤上 形成的创口称射出口(exit bullet wound)。 弹头发生变形,射出口形态不规则。 射出口边缘皮肤外翻、撕裂,呈星芒 状、裂隙状等多种形状。
切创的特点 1、创口的长短与刀刃沿体表移行的长度 有关,而与锐器刃口的长度无关。 2、创口的深度与切器刃口的锋利程度及 施加的暴力大小有关。 3、创角一般起始段较深,末段常有较浅 的拖刀痕。
(四)砍创 挥动具有一定重量的锐器,以其刃面 砍击人体造成的损伤称为砍创(chop wound)。 砍创多见于他杀,部位多在头面部。 被害者出于自卫本能抵抗时,常在手、 前臂形成损伤,称抵抗伤(defence wound)。
机械性损伤概论ppt课件
![机械性损伤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25e43daeaad1f347933fcc.png)
(三)尸体损伤的检查步骤
1、现场勘验 2、尸表检查 3、清洗血迹后的检查 4、创口对合后的检查及特征检查 5、解剖室内的详细检验
第四节 械性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任务
1、确定损伤类型,分析形成机制。 2、判断损伤程度,确定死因。 3、推断认定致伤物。 4、判断损伤时间。 5、推断致伤方式与死亡方式。 6、判断致命伤后的行为能力。 7、伤与病和/或死亡的关系。
案例
2019年11月13日,宜阳县三乡乡上沟村发 生一起伤害案,三乡乡东阳村李兵帅被打 伤,经解放军150医院抢救无效于2019年11 月17日死亡。
其尸检照片如下:
请大家讨论一下死者的死亡原因。
谢谢大家
三、机械性损伤的分类
根
钝器
据
致
伤
锐器
物
分 类
火器
根据死亡 方式分类
自杀伤 他杀伤 意外伤 造作伤
根据损伤发生时间分类
生
濒
死
前
死
后
伤
伤
伤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一、擦伤
(一)擦伤的概念 擦伤(abrasion)是钝性 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而造成的以表皮剥脱为 主要改变的损伤,又称表皮剥脱。
(二)擦伤的形态及法医学意义 1、根据擦伤形成的部位确定外力作用方式。 2、根据擦伤的分布特点分析作案过程。 3、根据擦伤的形态推断致伤物打击方向。 4、根据擦伤的形态推断致伤物。 5、根据擦伤推断受力部位。 6、根据擦伤颜色确定生前死后伤。 7、根据擦伤综合分析案件的性质和意图。
二、挫伤
挫伤(contusion)指由钝器作用造成 的以皮内或/和皮下及软组织出血为主 要改变的闭合性损伤。
面部挫伤
(一)挫伤的形态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概述课件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与鉴定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7e35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5.png)
2. 伤害程度
伤害程度取决于车辆的速度、碰撞角 度以及人体受影响部位的结构。
3. 案例分析
例如,一起车祸中,驾驶员因安全气 囊展开而受到面部和胸部挤压,导致 肋骨骨折和肺挫伤。
高坠事故中的机械性损伤
总结词
高坠事故中,人体因高速下 落撞击地面而受到严重机械 性损伤,可能导致骨折、内 脏破裂等。
1. 伤害类型
锐器所致的机械性损伤
总结词
锐器所致的机械性损伤通常是由于刀具 、剪刀、玻璃等锐利物体划破或刺入人
体而造成的切割或穿孔。
2. 伤害程度
伤害程度取决于锐器的锋利程度、施 加在人体上的力度以及受伤部位的组
织结பைடு நூலகம்。
1. 伤害类型
锐器所致的机械性损伤可能包括切割 伤、刺伤、穿孔伤等,可导致大出血 、感染等严重后果。
机械性损伤通常是由于交通事故、跌 倒、挤压、碰撞、刀割、烧烫等多种 原因造成的。
机械性损伤的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机械性损伤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 轻度损伤指表皮擦伤、软组织挫伤等轻微伤害;中度损伤指 骨折、关节脱位等需要一定治疗措施的伤害;重度损伤指危 及生命的伤害,如严重脑外伤、内脏破裂等。
脊柱损伤
如颈椎、腰椎压缩性骨折等, 形态多为垂直压缩。
损伤程度与后果
轻度损伤
如擦伤、挫伤等,对生理功能无严重影响,恢复较快 。
中度损伤
如骨折、关节脱位等,需要一定时间的康复和治疗, 可能留下后遗症。
重度损伤
如严重脑震荡、内脏器官破裂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或严重残疾。
损伤时间推断
陈旧伤口
颜色变暗,组织增生,边缘不整齐,可能伴 有感染和疤痕形成。
3. 案例分析
例如,一起持刀伤人事件中,受害者 被刺中胸部,导致心脏破裂而死亡。
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5670d50eaef8941ea66e0568.png)
第六章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概述一、损伤与机械性损伤的概念外力作用于人体,使正常组织、器官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发生位移或发生机能障碍称为损伤。
机械性损伤是指致伤物以机械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损伤。
二、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制形成机械性损伤有三个基本的因素:致伤物、作用力及受伤的机体。
在作用力的推动下,致伤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形成损伤。
由于各种因素的差别,形成的损伤也就不同。
第二节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特征一、擦伤擦伤又称表皮剥脱,指机械暴力作用,造成表皮层或表皮层与部分真皮层的破损。
二、皮下出血皮下出血指致伤物作用使真皮内血管或皮下组织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局部聚集的现象。
三、挫伤挫伤指因钝器的挫压作用,使人体皮肤下或深部的软组织破碎,形成皮肤未破裂开的非开放性(闭合性)损伤。
三、创创是指致伤物作用于人体,致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形成的开放性损伤。
创的组成有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腔、创底。
据形成创的致伤物不同及创本身形态学的特点,创可分为如下几种:1.裂创。
指由于外力牵拉,撕裂组织而形成的创。
2.挫裂创。
指人体受钝器作用而形成的开放性损伤。
典型的挫裂创的形态特点是:创口哆开不明显,局部有组织破碎缺损,不能自然合拢。
创缘不整齐,呈锯齿状,有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形成的“挫伤带”。
创角较钝,可有多个,但亦可在创角处伴有裂创。
创壁凹凸不平,有组织间桥存在。
创腔的形状不一,内有挫碎的组织、出血及异物,创腔大于创口呈囊状。
创底不平整,有时有骨质损坏。
3.锐器创。
由锐器的刃口或尖端作用于人体,而形成的开放性损伤。
锐器创的基本形态特征是:创口呈菱形、梭形或楔形,哆开较显著(死后形成者例外),无局部组织缺损,合拢后呈线形。
创缘整齐光滑,可无挫伤带。
创角尖锐,无撕裂现象。
创壁平整光滑,无组织间桥。
创腔内无组织挫碎及缺损,可有出血及凝血块。
创腔小于创口呈“V”形。
创底平整,骨质上可有锐器作用的痕迹或损伤,并可能留有致伤物的残片或断尖。
3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
![3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f82d958ed1f34693daef3ee2.png)
(四)剪创 scissoring wound
• 1、概念 • 2、常见剪器: • 3、特点:对称的两个创口、外角钝内角 锐利、创道深; • 4、分类:剪刺创:错位、对称;剪切创: S形、皮瓣、剪断; • 5、案件性质:自杀多位于体表血管走行 部位,生命重要脏器部位;
三、火器伤 firearm injury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
第一节 概述
• 一、损伤的概念 (一)按致伤物的性状分类 1、钝器伤 徒手伤咬伤咬伤、棍棒伤、砖 石伤、挤压伤、高坠பைடு நூலகம்等。 2、锐器伤 切创 砍创 刺创 、剪创 。 3、火器创 枪弹创 散弹创 爆炸伤。
• (二) 特殊类型损伤 • 1、交通损伤 汽车交通损伤 铁路交通损 伤 航空交通损伤船舶交通损伤。 2、坠落伤。 3、颅脑损伤。
• (三)按照损伤性质 • 1、自杀伤 受伤者自己采用机械性暴力 加害自身引起的损伤。 2、他杀伤 受伤者被他人采用机械性暴 力加害引起的损伤。 3、意外或灾害伤 自然界灾害或非故意 的人为暴力引起的损伤。
二、形成机制
• (一)影响机械力作用的物理学因素 致伤物运动所产生的动能和形成损伤的大 小,决定于致伤物的质量和运动速度。 1、力F=ma; • 2、Ek=1/2mv2; 3、势能Ep=mgh; 4、压强P=F/S; 5、动量P=m2v2-m1v1=Ft; 6、力的矢量分解;7、流体动力学;8、剪 切力;9、旋转力;10、力的传导;
第二节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 一、以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
(一)擦伤 abrasion
• 概念: 形成机理:压、擦、撞 • 形态特征: 愈合过程:1天:充血水肿、渗出、结痂;3天: 痂周围开始剥离;5-7天:痂脱落。 • 常见分类:1、抓痕:scratches\finger nail abrasion; • 2、擦痕:grazes/brush abrasion; • 3、撞痕:impact or crushing abrasion • 4、压擦痕:fiction or pressure abrasion
机械性损伤--1
![机械性损伤--1](https://img.taocdn.com/s3/m/f904945bd1f34693dbef3ede.png)
23
擦伤的法医学意义
(1)暴力的证明。 擦伤的部位是暴力的作用点,
(2)根据其形态特征推测力作用的方向。 (游离皮瓣、起点、终点)
(3)有助于判断致伤物。 形态特征可反映暴力作用的方向及致伤物的特殊 形态。
24
(4)有时可判断生前伤还是死后伤。 证实为死后擦伤,可证明曾移尸或死后又遭暴力。
8
(3)能量释放的时间 能量释放的形式与释放能量所需时间有关。
公式:Ft=mv1-mv0, Ft=mv,F=mv/t 故要延长冲击力作用时间,以减弱损伤。
9
(4)作用面积的大小 (钝器与锐器的区别)
P=F/S 力的作用方向:垂直、斜行、切线 相互转变的条件:速度
10
(5)力在体内的传递
固体实质性器官→直接传导 液体或柔软易活动器官→波动性传导 1、空腔器官:充盈状态较空虚状态更容易破裂 2、脚后跟受力时,力可经下肢、骨盆、脊柱一 直 传递至颅底。
11
(二)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特征
人体是由不同组织组成的统一整体,但不同部位 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不同,以相同的致伤物, 以同样的方式、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部位, 所致损伤性状、程度及后果不同。
12
1.不同的组织、器官的生物学反应不同
皮肤:富弹性,抗伸张力 > 内脏、骨质。 骨质:质地坚硬,抗压能力 >抗伸张能力。
20
5、在检查或手术时,对手术切除的组织、损伤 部位的附着物或残留物,均应记录其种类数 量及分布情况。
6、尸体剖验时,寻找创内异物,采取血液和指 纹。
7、文字记录时,应绘制简图、摄影摄像,标记 其形态、分布,标记比例尺。
21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类型
2015江西事业单位考试护理专业知识:机械性损伤概述、分类及临床表现
![2015江西事业单位考试护理专业知识:机械性损伤概述、分类及临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350973fa551810a6f5248612.png)
2015江西事业单位考试护理专业知识:机械性损伤概述、分类
及临床表现
一.机械性损伤的概述
机械性损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二.机械性损伤的分类
1.闭合性损伤
损伤部位皮肤黏膜仍保持完整,无开放性伤口。
多由钝性暴力所致,包括:挫伤、扭伤、挤压伤、爆震伤。
2.开放性损伤
损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性被破坏,有伤口和出血,易发生感染。
包括擦伤、刺伤、切割伤、裂伤、剥脱伤、火器伤。
三.机械性损伤的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一般均有疼痛、压痛、瘀斑、肿胀、功能障碍,开放性损伤可有伤口和出血。
2.全身表现
轻症病人无明显全身症状,损伤较重者可出现发热、脉快、食欲缺乏、乏力、体重减轻等。
严重损伤可发生休克或合并内脏损害,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机械性损伤》课件
![《机械性损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9d1c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7.png)
对于关节脱位或扭伤,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或临时支架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 和促进恢复。
搬运
搬运原则
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震动和扭曲,尽量减少伤者的痛苦。
搬运方法
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如单人抱持、双人抱持、担架搬运等 。
04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措 施
安全教育
01
02
03
安全意识培养
THANK YOU
营养与饮食护理
总结词
营养与饮食护理是机械性损伤康复的重 要辅助手段,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可以帮 助患者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
VS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 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肉类、蛋类、蔬菜 、水果等。同时要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等 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对于存在消 化系统问题的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加重病情。
工作场所整洁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有序 ,避免杂乱无章的环境导 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照明设施完善
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确 保员工能够清晰地看到操 作对象和周围环境。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评估和更新规程
根据不同设备和工种的特点,制定详 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 注意事项。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更新情况,定期 评估和更新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其 始终能反映当前的安全要求。
《机械性损伤》课件
目录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常见机械性损伤类型 • 机械性损伤的急救处理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 机械性损伤的康复与护理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力作用引起的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度烧伤
Ⅱ度烫伤
电流损伤
电流损伤
syw
烧(烫)伤程度
• 主要取决于温度高低与接触的时间长 短,二者均与烧伤程度成正比 • 根据局部组织烧伤的程度,法医学上 常采用四度分级
syw
烧伤程度
• 一度烧伤(皮肤红斑) • 二度烧伤(水疱)
• 三度烧伤(坏死) • 四度烧伤(炭化)
40~50℃时发生
50~70℃时发生
65~70℃以上 火焰长期烧灼形成
徒手伤
syw
棍棒伤
竹打中空(铁轨样挫伤)
tramline or railway line bruise
竹打中空
syw
锐器伤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syw
锐器伤共性
• 创角锐、创缘齐、创壁平 • 无组织间桥
• 创缘伴或不伴擦伤 • 创口梭形哆开
syw
切 创 (或称割创)
syw
按损伤严重程度分
• 致命伤 • 非致命伤 重伤—重伤一级、重伤二级 轻伤—轻伤一级、轻伤二级 轻微伤—轻微伤
sபைடு நூலகம்w
机械性损伤的 基本形态
syw
擦 伤 abrasion
钝器 摩擦 表皮剥脱
擦 伤
syw
形态特点及类型
• 抓痕 scratches or finger nail abrasion • 擦痕 grazes or brush abrasion • 撞痕 impact or crushing abrasion
tentative cut
defense wound
犹豫伤
syw
刺 创
stab wound
刺创特点
• • • • 口小、腔深 无组织间桥
syw
常伤及内部器官或大血管而危及生命 刺入口的形状--刺器的类型 他杀多见
syw
剪
• • • 剪刺创 剪切创 剪断创
创
scissoring wound
syw
syw
机械性损伤 概 述
syw
概
念
损伤 injury 致伤物
syw
分类
按致伤物分类
机械性损伤 钝器伤 锐器伤 火器伤 非机械性损伤 高低温损伤 化学灼伤 射线损伤 电损伤 中毒 生物学性损伤
syw
syw
按损伤部位分
颅脑损伤、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
胸腹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 四肢和脊柱损伤 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syw
不规则,常呈星芒状、 常呈线状、纺锤状,与皮 波浪状 纹有关 锯齿状,常伴擦伤、挫 光滑、不一定伴有擦、挫 伤,出血较少 伤,出血多
凹凸不平,创腔内有组 织间桥 多圆钝,常有撕裂 平滑,无组织间桥
创缘
创壁
创角
多尖锐
创腔
较浅
较深
syw
法医学意义
• 暴力作用点 • 致伤物类型 • 创内异物--致伤物 • 特定部位的创--部分事件性质
incised wound
syw
切创特点
• 创口长、创缘平 • 有拖刀、无擦伤 • 无间桥 切器较轻薄,自杀多见
syw
砍 创 chop wound
syw
砍创特点
• 创宽、深、长 • 无间桥 • 可伴擦伤 • 常伤及其下方的骨组织 砍器较厚重,他杀多见
syw
试切痕
抵抗伤
hesitation marks or hesitation wound or
枪弹伤
• 射入口 • 射创管
• 射出口
syw
损伤的愈合及皮肤疤痕
syw
创伤愈合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痂下愈合
手术疤痕(一期愈合-fresh)
左额部疤痕
Old scar
syw
皮肤疤痕
浅表性疤痕
增殖性疤痕 疤痕疙瘩 萎缩性疤痕 凹陷性疤痕
syw
高温损伤
• 烧伤 burn • 烫伤 scalding
syw
全身反应
体温升高
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
钝器伤
blunt force injury or blunt instrument injury
syw
共性 多种损伤并存;表里不一
syw
徒手伤
• 形态各异 • 多为挫伤、擦伤 • 头面部挫裂创多见 • 可伴有骨折(鼻部、眶部、胸部等)
徒手伤
• 压擦痕 friction or pressure abrasion
擦伤
抓伤
syw
法医学意义
• 暴力作用点 • 揭示暴力作用方向 • 分布特点有助于分析施暴意图
• 形态反映致伤物特征
syw
挫
伤
contusion or bruise
钝器 皮内、皮下出血
挫
伤
syw
syw
形态特点
• • • • 皮内、皮下出血 伴表皮剥脱 局部肿胀 炎症反应
皮内出血 衣物的纺织花纹印在皮肤上
皮下出血
撞伤(擦伤+挫伤)
syw
Color Change and Time
• Red—Immediate
• Blue—1-4d • Green—4-7d • Yellow—7-10d
• Normal—14-21d
syw
法医学意义
• • • • • 暴力作用点 生前伤 颜色改变-损伤时间 分布情况--施暴意图 形态--致伤物打击面形态
syw
创wound
概念 开放性损伤 分类 钝器创 -- 撕裂创、挫裂创 锐器创 --切创、砍创、刺创、剪创
火器创
syw
形态特点
• • • • • • • 创口 创腔 创缘 创壁 创底 创角 组织间桥 tissue bridge
创缘 创角
创口
锐器创
钝器创
枪弹创
挫裂创与锐器创的鉴别
挫裂创 形状 锐器创
syw
骨和关节损伤
• • 骨折 fracture 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骨折
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内部器官破裂 visceral laceration 肢体断离 dismemberment
syw
机体对损伤的反应
syw
局部反应
疼痛
组织收缩 炎症反应 创口感染
出血 肿胀 痂皮形成 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