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复习:诗歌表现手法之虚实相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借助联想可跨越时空,增加诗歌内蕴,丰富诗
歌思想情感。借助瑰丽想象可构筑诗歌意蕴,激发读者产生无限联想。
3.虚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 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 实,未知为虚等
4.虚实关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虚实对比、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化虚 为实、化实为虚、主客移位(从对方入笔)
四、理解诗歌中的虚实相生概念
虚实相生: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 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这能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1.虚 ---联想与想象之景。 ①假托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寄情怀。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仙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曾经历过或史上曾发生过的。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 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王之焕《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实景,“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想见抱 负与气度的远大。从这两句诗中还可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四句皆实,“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 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且还可引申出哲理:人们在探寻真理的 过程中,往往会感受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眼 前,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我认为第三联写写山水自然景色写得最好。“红日升起,霞光洒满江面,远 看波光粼粼,仿佛阳光在水面上泛动着;而青青原草,沐浴着火红的朝霞, 在晨光春色中迎风招展,宛如春日风光浮现在青草绿叶之上一样,煞是可爱。 这联绘景运用了虚实相生手法,“风光”本为虚景,不可确指,诗人却通过 春草这一具体物象即实景将其准确捕捉住,维妙维肖地显现出来,流露了作 者无限的赏爱之情。
请赏析下列诗歌中虚实相生的手法。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思人温情的画面。
《夜雨寄北》运用虚实相生手法,前面两句实写现实中的情景,它点明了诗 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秋雨秋夜中诗人愁思满溢。后 两句是作者想象与友人团聚之后,剪烛长谈的温馨画面,那是虚写。虚实结 合,由思念写到希冀,使思念更进一步。
相似联想 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相关联想 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相反联想 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因果联想 由原因想到结果,由结果想到原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联描画出送别地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奠定全诗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惜别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是虚写,想象别后: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天涯海角也犹如 近邻一样。既抒发乐观豁达的情感,也表达诚挚的友谊可超越时空的哲理。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劝勉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③遥想未来之景。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④梦回昔日叹今生。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实--客观世界中存在之实象、实事、实境。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三、考题示例--- 2019高考上海卷
和徐都曹 谢脁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青郊路,迥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注释①宛洛:指宛县和洛县。②皇州,指都城建康。③结轸:指心中郁结而 沉痛 ④迥瞰:远望
14.你认为本诗中哪一联写景写得最好?请赏析其妙处所在。(5分)
想象: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 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形象;凭记忆进行回顾或产生新形象。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 由当前的某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五、明确虚实相生赏析题的解题方略
①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 ②实写的内容 + ③虚写的内容 + ④虚实 相生的艺术效果
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使…形象更丰满/感情更充沛;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 了诗歌意境,营造了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境界(这几点不一定面面俱到,涉及 到哪点说哪点)
六、高中教材中虚实相生的诗篇
别董大(其一)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一、二句实写,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诗人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 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第三、四句虚写,这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 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
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上联含蓄,暗示了很多内容;下联是千古传诵的名 句。以少总多,虚实结合。
杜牧《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以实托虚,用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不但能具体地表 现出“秋色”之“高”,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
诗歌 Hale Waihona Puke Baidu表现手法 之虚实相生
以高考考题和教材内诗词为例
一、考纲摘要
(四)古代诗文 1.理解…… 2.运用
(6)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综合
(2)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4)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5)赏析作品使用的手法。
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1.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伏笔、照应、抑扬…… 2.赋比兴、互文、用典、衬托、白描、对比、动静、虚实、情景交融、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
歌思想情感。借助瑰丽想象可构筑诗歌意蕴,激发读者产生无限联想。
3.虚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 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 实,未知为虚等
4.虚实关系:由实到虚、由虚到实、虚实对比、以虚衬实、虚实相生、化虚 为实、化实为虚、主客移位(从对方入笔)
四、理解诗歌中的虚实相生概念
虚实相生: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 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这能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1.虚 ---联想与想象之景。 ①假托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寄情怀。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仙境
②已逝之景之境。曾经历过或史上曾发生过的。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 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王之焕《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实景,“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想见抱 负与气度的远大。从这两句诗中还可悟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处”,四句皆实,“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隐者的品格,抒发 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且还可引申出哲理:人们在探寻真理的 过程中,往往会感受到某种困惑,即直觉地感到所探寻和追求的事物就在眼 前,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这也是由实见虚,虚实结合。
我认为第三联写写山水自然景色写得最好。“红日升起,霞光洒满江面,远 看波光粼粼,仿佛阳光在水面上泛动着;而青青原草,沐浴着火红的朝霞, 在晨光春色中迎风招展,宛如春日风光浮现在青草绿叶之上一样,煞是可爱。 这联绘景运用了虚实相生手法,“风光”本为虚景,不可确指,诗人却通过 春草这一具体物象即实景将其准确捕捉住,维妙维肖地显现出来,流露了作 者无限的赏爱之情。
请赏析下列诗歌中虚实相生的手法。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思人温情的画面。
《夜雨寄北》运用虚实相生手法,前面两句实写现实中的情景,它点明了诗 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秋雨秋夜中诗人愁思满溢。后 两句是作者想象与友人团聚之后,剪烛长谈的温馨画面,那是虚写。虚实结 合,由思念写到希冀,使思念更进一步。
相似联想 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相关联想 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相反联想 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因果联想 由原因想到结果,由结果想到原因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联描画出送别地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奠定全诗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惜别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是虚写,想象别后: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天涯海角也犹如 近邻一样。既抒发乐观豁达的情感,也表达诚挚的友谊可超越时空的哲理。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劝勉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③遥想未来之景。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④梦回昔日叹今生。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实--客观世界中存在之实象、实事、实境。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三、考题示例--- 2019高考上海卷
和徐都曹 谢脁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青郊路,迥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注释①宛洛:指宛县和洛县。②皇州,指都城建康。③结轸:指心中郁结而 沉痛 ④迥瞰:远望
14.你认为本诗中哪一联写景写得最好?请赏析其妙处所在。(5分)
想象: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 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形象;凭记忆进行回顾或产生新形象。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 由当前的某事物回忆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五、明确虚实相生赏析题的解题方略
①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 + ②实写的内容 + ③虚写的内容 + ④虚实 相生的艺术效果
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使…形象更丰满/感情更充沛;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 了诗歌意境,营造了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境界(这几点不一定面面俱到,涉及 到哪点说哪点)
六、高中教材中虚实相生的诗篇
别董大(其一)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一、二句实写,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诗人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 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第三、四句虚写,这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 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
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诗的上联含蓄,暗示了很多内容;下联是千古传诵的名 句。以少总多,虚实结合。
杜牧《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以实托虚,用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不但能具体地表 现出“秋色”之“高”,而且写出了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
诗歌 Hale Waihona Puke Baidu表现手法 之虚实相生
以高考考题和教材内诗词为例
一、考纲摘要
(四)古代诗文 1.理解…… 2.运用
(6)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综合
(2)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4)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5)赏析作品使用的手法。
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1.联想、想象、象征、渲染、铺垫、伏笔、照应、抑扬…… 2.赋比兴、互文、用典、衬托、白描、对比、动静、虚实、情景交融、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