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
水质理化检验教材
![水质理化检验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63059e580eb6294dd886c5d.png)
隔离存放:易燃类、剧毒类、强腐蚀性类、低温贮存的等 分类放置;存放于通风、阴凉、温度低于30℃的药品柜中。 有些药品遇光容易分解,避光保存。
固体、液体;酸、碱分别放置。
二,水质检验的基础知识
色谱载体及固定液、薄层分析试剂等。与高纯试剂相似之处是,专用试剂不仅主体含
量较高,而且杂质含量很低。它与高纯试剂的区别是,在特定的用途中有干扰的杂质
成分只须控制在不致产生明显干扰的限度以下。
二,水质检验的基础知识
2、化学试剂的储存
大部分化学试剂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有的是易燃、易 爆危险品,因此必须了解一般化学药品的性质及保管方法。
作参比
二,水质检验的基础知识
(二)、化学试剂:1、化学试剂的分类 2、化学试剂的储存
1、化学试剂的分类 化学试剂数量繁多,种类复杂,通常根据用
途分为一般试剂、基础试剂、高纯试剂、色谱试 剂、生化试剂、光谱纯试剂和指示剂等。采用的 标准为国家标准(标以“GB”字样)和行业标准(标 以“HG”字样)。
限, 因为有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 甚至形成危
害, 如谜类, 四氢呋喃, 二氧六环, 烯, 液体石蜡 等,
在日光条件下如接触空气可形成过氧化物, 放 置越久越
危险.某些具有还原性的试剂, 如三氯化锑, 硫酸亚铁,
维生素 C, 维生素 E 以及 铁、铝、镁、锌粉等易氧化变
质生成金属氧化物.
二,水质检验的基础知识
(五)水质指标 所谓水质:是指水及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称为水质指标。
各种水质指标表现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由此可以判 断水质的优劣和是否符合要求。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1836fe9784868762caaed56a.png)
水质理化检验CHAPTER 11.水资源: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指逐年可以达到更新的淡水资源。
2.水环境:整个水圈+生存与水中的生物群落+与各种水体共存的底泥。
3.优先控制污染物:均具有毒性,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不可逆性;生物降解困难,在环境中有长效性;在水中含量低,多为ug/L 乃至ng/L水平。
4.水体自净: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过扩散、稀释、沉淀、氧化、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污染物逐渐降解或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定时间水体基本恢复到原有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水体所具有的这种自我调节、净化的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
5.水环境容量:指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量。
6.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水质本底监测;水污染现状和趋势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监测;为污染预测和预报提供资料。
CHAPTER 2 水养的采集、保存与处理1.采样点的设置A.B.C.D.E.2.原则?3.水样保存方法A.冷藏与冷冻:2~5℃;-20℃;B.过滤与离心分离;C.加生物抑制剂;D.加氧化剂或还原剂;E.调节pH值;F.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4.用于水质理化检验的分离富集方法较常见的有:液液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剂吸附、沉淀或共沉淀、泡沫浮选和气体发生等。
5.固相萃取(SPE):将样品溶液通过预先填充固定相调料的萃取柱,待测组分通过吸附、分配等形式被截留,然后用适当的溶剂洗脱,达到分离、净化和富集的目的。
操作步骤:萃取柱的预处理;上样富集;淋洗杂质;洗脱待测物。
CHAPTER 3 一般理化检验指标1.水温水温计:水表层;-6~40℃深水温度计:水深<40m;-2~40℃颠倒温度计:水深>40m;主-2~32℃、辅-20~50℃2.臭和味等级:0级无;1级微弱;2级弱;3级明显;4级强;5级极强嗅阈值法(稀释倍数法)用无臭水将水样稀释至分析人员刚刚嗅到和尝到臭和味时的浓度,称为嗅阈浓度。
水质理化检验
![水质理化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405d3b7b27d3240c8447ef42.png)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供卫生检验专业本科使用)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系二OO六年10月水质理化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主任:张凯开课单位:卫生检验教研室课程编码:105018 课程中文名称:水质理化检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Water《水质理化检验》课程是检验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
《水质理化检验》以检验专业工作为逻辑起点,以检验本科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水质检验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水质理化检验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具备水质检验实际技能,从而胜任水质检验相关工作。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已具备有关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特别是仪器分析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将主要给予学生有关水质理化检验的理论知识,水样的采集、保存与处理,以及水的一般理化检验指标;着重于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生活用水和沉积物等物质检验原理的阐述,包括有关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阐述水质理化检验实验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数据与水的卫生状况的关系。
先修课程要求:仪器分析本课程计划90学时,4学分。
选用教材:水质理化检验张克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考核方法:考试教学进程安排表:课内实验安排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水污染概况和水污染预防措施,熟悉水质理化检验的意义和特点,以及对分析方法的要求。
掌握水质理化检验的任务和基本指标。
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一、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的分布主要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土壤水、地下水、冰川、大气水等。
2.水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生产的必备条件。
3.水的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变换地理位置和物理形态的运动过程。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教学大纲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e63fb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b.png)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教学大纲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教学大纲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内容。
一、背景介绍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是一门涉及环境科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对水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3.熟悉水环境评价的指标和标准;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水环境监测是指对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评估水质状况和污染程度的过程。
学生将学习水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分析方法等。
2.水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学生将学习常见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通过实验和实践,学生将掌握这些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3.水环境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水环境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指标和标准,对水体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估。
学生将学习水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如水质指数、富营养化指数等。
他们将了解这些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
4.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将通过实验和实地考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他们将被鼓励提出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教师将向学生传授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将亲自进行水环境监测和评价的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3.实地考察学生将参观水处理厂、河流湖泊等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包括课堂考试、实验报告、实践项目等多种形式。
《水质理化检验绪论》课件
![《水质理化检验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f63f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4.png)
比较与借鉴
国内水质标准的制定可以借鉴国外先 进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 水质检测与处理的水平。
05
水质理化检验的挑战与展望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的需求
检测标准的统一与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水质理化检验 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满足日益严 格的检测要求。
由于水质理化检验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技 术,因此需要建立统一、完善的检测标准 ,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数据整理
对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使其具有可比性和可分析性。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水质状况和水质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示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便于理解和比较。
04
水质理化检验的应用与标准
水质理化检验的应用领域
饮用水安全保障
检测饮用水中的有害物质,确 保居民饮用水安全。
采样与样品保存
采样点的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样,避开污 染源和死水区域。
采样方法
按照规定的方法采集水样,保证 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样品保存
在适当的条件下保存样品,防止 样品变质和污染。
样品预处理
过滤
去除水样中的悬浮物和杂质,使水样清澈透明。
消解
分解水样中的有机物,使其变为可测定的无机物 质。
分离
。
工业生产
为工业用水提供合格的 水源,确保生产过程的 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水质理化检验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初,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 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 益严重,水质理化检验开始受到
重视。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水质理化检验技术不断完善,检 测项目和手段日益丰富。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ee4823b84ae45c3a358c43.png)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供卫生检验专业四年制本科使用)
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是水质理化检验教学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指标的测定,使学生熟练掌握水质分析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各类检测方法的原理、条件及适用范围。
三、实验教材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讲义.广东药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编,2006年。
四、实验考核
实验成绩:实验教学过程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各占50%。
实验过程表现成绩:包括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等方面。
实验报告成绩:包括实验报告格式是否正确、原理是否论述清楚、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是否符合逻辑,报告字迹是否清楚等方面。
五、实验项目表。
(2021年整理)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
![(2021年整理)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03e47849b6648d7c0c746cb.png)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生物材料检验》教学大纲卫生检验专业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系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物材料检验(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s)课程号:50418130-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 24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生物材料检验》是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考试课程。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机体后的生物转化代谢过程;掌握生物样品中重要毒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原理及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当介绍本学科的发展新动态。
三、教学内容(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基本术语、生物材料检测的技术路线、毒物代谢一般机制和排泄途径、检验指标的选择及分类、检验结果的评价、样品的收集与保存、生物材料样品的预处理、生物材料检验方法的质量保证、标准物质及其在生物材料检验中的应用、生物材料样品正常参考值的制订、人体生物样品正常参考值及其意义。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
![水质理化检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830b28ba1aa8114431d97e.png)
《卫生化学》教学大纲供 2012级预防医学专业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卫生化学(Sanitary Chemistry)课程号:504120020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现修课程:大学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学分:2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目的:让学生了解卫生化学的重要性、特点和内容,卫生化学的手段和检测技术。
要求:掌握卫生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器的基本结构,并初步具有应用所学方法解决相应卫生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绪论(2)卫生化学的任务、对象、方法和特点第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6)光的性质。
吸收光谱的产生,比色法及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朗伯-比尔定律:A= -lgT = -lgIt / Io= lgIo/ It= KbC(数学表达式及物理意义)。
吸光度(A)、透光率、摩尔吸光系数(ε)、吸光系数(a)、比消光系数(E1%1cm),吸收曲线,最大吸收波长。
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各部件的作用。
定量方法:标准曲线法、比较法。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的选择,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用量、溶液酸度、温度、显色时间,共存离子的干扰及干扰的消除)。
光度测量条件选择:入射光波长、参比溶液*、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第二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共振线和吸收线,积分吸收,锐线光源与峰值吸收*,谱线变宽(多普勒变宽、自吸或自蚀效应、劳仑兹变宽)。
火焰中基态原子的分布,定量依据−朗伯-比尔定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类型、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对各部分的要求及各部分的作用。
光源(空心阴极灯的构造、原理、使用注意事项)。
原子化系统*(火焰原子化法、。
分光系统(倒线色散率、分辨率、集光本领、光谱通带)。
检测系统(光电倍增管)。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课件
![《水质理化检验实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9b69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a.png)
各种方法基于不同的化学反应或光谱学原理,用 于准确测定水中的各种组分。
03
实验步骤
实验前的准备
01 实验材料准备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试剂和样 品。
02 实验环境设置
确保实验室安全、整洁,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
03 实验人员培训
确保实验人员了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 项。
实验操作流程
水质理化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推动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质理化 检验将更加依赖于高精度的仪器和先 进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 性。
智能化和自动化
多元化检测指标
随着人们对水质安全需求的提高,水 质理化检验的检测指标将更加多元化 ,涵盖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指标。
未来水质理化检验将更加智能化和自 动化,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不便,提 高工作效率。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是 否符合预期,并解释可能的原因 。
结果评价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其可 靠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并提出 改进建议。
实验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识别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 ,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环境因素 等。
误差评估与控制
对误差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一
实验操作不规范:部分学生在实验过 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如试剂
用量不准确、仪器使用不当等。
问题二
实验数据异常:在实验过程中,有时 会出现数据异常或误差较大的情况。
解决方案
加强实验前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学生 熟悉并掌握实验操作规程。
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材料检验》教学大纲
卫生检验专业用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检验与检疫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生物材料检验(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课程号:50418130-0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24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生物材料检验》是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考试课程。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了解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机体后的生物转化代谢过程;掌握生物样品中重要毒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当介绍本学科的发展新动态。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基本术语、生物材料检测的技术路线、毒物代谢一般机制和排泄途径、检
验指标的选择及分类、检验结果的评价、样品的收集与保存、生物材料样品的预处理、生物材料检验方法的质量保证、标准物质及其在生物材料检验中的应
用、生物材料样品正常参考值的制订、人体生物样品正常参考值及其意义。
第二章金属元素的测定
铜铁锌(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血清中铜铁锌的测定、头发和骨中铜锌的测定);
钙镁(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血和骨中钙和镁的测定);
锰(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血和尿中锰的测定);
铝(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血和头发中铝的测定);
铅(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尿铅和血铅的测定、血液中游离原卟啉的测定)
镉(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血和尿中镉的测定);
汞(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尿和发中汞的测定);
铊(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尿铊的测定)。
基底改进剂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非金属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一氧化碳(代谢和生物检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的测定、终末呼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测定);
二硫化碳(理化特性、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和保存、尿中2-硫代噻唑烷-4-羧酸的测定、呼出气中二硫化碳测定);
硒(理化特性、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和保存、血和尿中硒的测定);
碘(理化性质、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血和尿中碘的测定);
砷(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尿和发中砷的测定);
氟(代谢及生物监测指标、尿氟的测定);其他生物材料中氟的测定。
氰化物(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尿中硫氰酸盐的测定)。
第四章芳香烃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苯(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呼出气中苯的分析、尿中苯
酚的测定);甲苯和二甲苯(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呼出气中
甲苯和二甲苯的测定、尿中马尿酸和甲基马尿酸的测定);
乙苯(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呼出气中乙苯的测定、尿
中扁桃酸的测定);
苯乙烯(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呼出气中苯乙烯的测定、尿中苯乙醇酸和苯乙醛酸的测定);
苯并[ ]芘(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尿中1-羟基芘的测定)。
第五章芳香族硝基和氨基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苯胺(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和保存、尿中对氨基苯酚的测定);
硝基苯(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和保存、尿中对硝基酚的测定)
三硝基甲苯(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和保存、尿中4-氨基-2,6-二
硝基甲苯测定)。
第六章卤代烃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氯乙烯(代谢及生物监测指标、呼出气中氯乙烯的测定、尿中硫代二乙酸
的测定)
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尿中三氯乙酸的测定、尿中
三氯乙醇和三氯乙酸的同时测定、呼出气中三氯乙烯或四氯乙烯的测定)
第七章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有机磷农药(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血液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全血胆碱
酯酶活性的测定)。
有机氯农药(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血液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血液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测定)
杀虫脒(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尿中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第八章其他有机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五氯酚(理化性质、代谢与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尿中五氯酚的测定);
甲醇、乙醇(理化性质、代谢及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尿中甲醇的测定、血中乙醇的测定);
丙酮(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样品采集及保存、呼出气中丙酮的测定、尿中丙酮的测定);
正己烷(代谢和生物监测指标、呼出气中正己烷的测定、尿中2,5-己二酮的测定)。
第九章生物材料检验中的新技术
DNA加合物的测定,蛋白质加合物的测定,兴奋剂的测定
四、教材
生物材料检验,孙成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五、主要参考资料
1.鲁长豪主编.生物材料检验.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王夔.生物材料中微量元素分析与数据手册.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
3.沈惠麒,顾祖维,吴宜群.生物监测理论基础及应用.北京:北京医科
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4.廖自基.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及生物效应.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5.线引林主编.生物材料中有毒物质的分析方法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6.王世俊主编.临床职业病学.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7.夏元洵主编.化学物质毒性全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8.何凤生主编.中华职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9.金泰廙主编.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杨克敌主编.微量元素与健康.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1.梁友信主编.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六、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试成绩和课间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成绩。
理论考
试为闭卷,理论考核50%,平时成绩50%。
注:为熟悉内容;为掌握内容;其他为了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