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建
设
方
案
I
目录
第1章前言 (30)
1.1、建设背景 (31)
1.1.1、相关政策 (31)
1.1.2、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 (32)
1.2、环境面临问题 (32)
1.2.1、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32)
1.2.2、国内面临环境问题 (33)
1.3、生态环境发展需求 (33)
1.4、建设目标 (34)
1.4.1、业务协同化 (34)
1.4.2、监控一体化 (35)
1.4.3、资源共享化 (35)
1.4.4、决策智能化 (35)
1.4.5、信息透明化 (36)
第2章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37)
2.1、设计原则 (37)
2.1.1、以标准化为纲,促进系统建设规范化 (37)
2.1.2、以数据流为轴,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 (38)
2.1.3、以顶层设计为本,破解业务系统建设偏失 (39)
2.1.4、以流程规范为重,通过整合与重构推进业务协同 (39)
I
2.1.5、以数据挖掘和模型技术为径,提升综合决策能力 (40)
2.2、设计依据 (40)
6、《环境信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41)
8、《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41)
第3章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总体规划 (1)
3.1、建设目标 (1)
3.1.1、广泛感知、一体化管理。 (2)
3.1.2、海量聚集、智能处理。 (2)
3.1.3、面向决策、面向管理 (2)
3.1.4、应急决策、及时响应。 (2)
3.2、建设原则 (3)
3.2.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3)
3.2.2、需求导向驱动、界面友好 (3)
3.2.3、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 (3)
3.2.4、充分发挥各领域专业厂商的优势、做到强强联合 (3)
3.2.5、统一标准规范、保障安全 (4)
3.3、总体框架 (4)
3.3.1、一个中心:环境数据中心 (4)
3.3.2、两大门户:内网办公门户和外网公众服务门户 (5)
3.3.3、三个平台 (5)
3.3.3.1、环境地理信息平台 (5)
II
3.3.3.3、数据交换平台 (6)
3.3.4、四类应用 (6)
3.3.4.1、在线监控一体化应用 (6)
3.3.4.2、移动环保一体化应用 (6)
3.3.4.3、环境决策一体化应用 (6)
3.3.4.4、环境协同业务一体化应用 (7)
3.3.5、三个体系 (7)
3.4、技术体系层次 (8)
3.5、生态环境”详细设计 (9)
3.5.1、一个中心 (9)
3.5.1.1、环境数据中心 (9)
3.5.1.2、环境数据中心平台 (11)
3.5.1.3、数据建库 (13)
3.5.1.4、数据中心应用 (15)
1、数据中心服务应用 (16)
2、数据中心综合维护子模块 (16)
3、提供全局信息搜索模块 (16)
4、集成配置 (17)
5、分析决策 (17)
3.5.2、两大门户 (22)
III
3.5.2.2、外网公众服务门户 (23)
1、环保政务 (23)
2、环保专栏 (24)
3、网上办事 (25)
4、公众互动 (27)
5、网站导航 (28)
3.5.3、三个平台 (29)
3.5.3.1、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29)
1、地理信息系统引擎 (29)
2、地理信息系统建库 (31)
3、基于环境地理信息平台的应用 (33)
3.5.3.2、综合办公一体化平台 (40)
1、办公自动化系统 (40)
2、数据交换平台 (41)
数据交换引擎 (42)
3、交换体系架构 (44)
4、元数据设计与建模 (46)
3.5.3.3、子系统清单 (47)
1、共享交换服务中心 (47)
2、共享交换监控中心 (47)
IV
3.5.4、四类应用 (48)
3.5.4.1、在线监控一体化应用 (48)
1、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48)
2、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52)
3、视频监控系统 (54)
GIS联动展现 (55)
4、放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 (55)
5、全过程在线监测系统 (57)
6、危险固废监控与管理系统 (59)
3.5.4.2、移动环保一体化应用 (60)
1、移动执法管理系统 (60)
●任务管理 (61)
2、移动办公系统 (64)
●任务管理 (64)
3.5.4.3、环境决策一体化应用 (65)
1、环境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65)
●环境质量评价 (65)
(1)历史评价 (65)
(2)现状评价 (65)
V
1、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66)
(2)河流水质状态评价 (67)
3、声环境质量评价 (67)
4、综合环境质量评价 (67)
5、环境质量评价应用 (68)
污染源管理 (69)
3、污染源水/气排放综合分析 (70)
4、污染源超标排放情况综合分析 (71)
5、污染源专题分析 (71)
一、污染物总量减排 (71)
二、总量控制指标辅助决策 (74)
三、总量统计分析 (74)
四、区域环境容量管理 (75)
1、水环境容量测算 (75)
2、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76)
(1)GIS图形展示 (77)
(2)对比分析 (77)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