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法大纲.ppt

合集下载

建设法规3土地管理法律制度PPT参考幻灯片

建设法规3土地管理法律制度PPT参考幻灯片
超过35公顷,或征用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 必须报国务院审批 ❖ 征用上述以外的其他土地由省政府批准,并 报国务院备案
25
❖ 2、征用土地的补偿 ❖ (1)土地补偿费 ❖ (2)安置补助费 ❖ (3)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 (4)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26
三、国有建设用地
❖ 国有建设用地可通过有偿使用和划拨两种方 式由建设单位使用
❖ 3、无权批准或越权批准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 对相关人员可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34
案例分析
❖ 1997年12月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土地监察大队在巡 查中发现,广东岸华珍珠实业公司在徐闻县土产进出 口公司的院内兴建酒楼.徐闻县土地局责令其停工,并 颁发了停工令,但岸华公司仍继续施工。为此湛江市 国土局决定办理这起土地违法案件。
续利用 ❖ (5)占用耕地和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17
❖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 ❖ (1)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 ❖ (2)省会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及
国务院指定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 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 ❖ (3)其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省政府批准
18
三、耕地保护
人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利用公开场合,就 所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地块公开叫价竞投,按 “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土地使用权受让 者的一种方式。 ❖ 拍卖出让使用于投资环境好、赢利大、竞争 性很强的房地产业、金融业、旅游业、商业 和娱乐用地。
31
❖ ④挂牌出让 ❖ 挂牌出让是指出让人发布挂牌公告,按照公
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 定的土地交易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 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 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方式。 ❖ 挂牌出让适用于地块较小,起价较低的项目。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大纲第一章:总则1.土地是人民的神圣之地,国家所有制土地应当受到保护和尊重。

2.土地所有权的确立和转让应当依法进行,保障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

3.本法的立法宗旨是维护国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农村土地承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第二章:土地使用权1.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对土地的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

2.土地使用权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依法进行,不得违背法律规定。

3.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应当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保障农民的基本土地权益。

第三章:土地承包经营权1.农民依法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有相应的使用、收益权。

2.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调整,但不得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和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合理、效率的原则。

第四章:土地征收与补偿1.土地征收应当依法进行,保障被征收者的合法权益。

2.土地征收所需补偿应当合理、及时,不得损害被征收者的利益。

3.土地征收项目必须经过合法审批程序,不存在违法分配或挪用。

第五章:土地资源保护1.国家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行严格的土地利用准入制度。

2.加强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的查处和整治,保护土地资源不受侵害。

3.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第六章:土地治理与农业发展1.积极推动土地整治工程,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利用效率。

2.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3.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增强农民土地经营权益。

结语中国土地法大纲旨在建立健全的土地法律制度,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遵守土地法规,共同维护我国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利用。

土地管理法PPT课件

土地管理法PPT课件

25
1.1.4 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 所有权
占有、使用、收益
集体 和处分的权利,也 土地 可依法转让、抵押 所有 和租赁,但它不得 权的 自行将土地非法 行使 转让为乡(镇)
村建设以外的建
设用地。
村民集体所有
乡(镇)农民 集体所有
村集体经济组织或 村民委员会经营、
管理
乡(镇)集体经济 组织经营、管理
29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其使用权。中央国

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使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

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其建 设用地使用权。


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 造册,负责保护管理。
改变。另一方面,用地单位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
是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利,它包括了对土地的占有、使
修改了《宪法》的有关条款,在《宪法》中删去了禁止土地出租的
条款,增加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的内容。这就
为我国实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和转让提供了《宪法》依据。
20
1988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
根据(宪法》修正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法》做了相应修改,规定: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
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
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从此有了法律依
据。
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
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
条明确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

土地管理法规ppt课件

土地管理法规ppt课件

4、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概念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农民集体依法对土地进行占有、 使用、收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农村或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 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客体范围(见课本P50) ●特征(见课本P50)
1、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责任 土地违法的种类 : 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 犯罪 土地违法的行为 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责任
2、违法案件的处理 ●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机关和处理范围 ●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程序 ●土地违法案件处理的回避制度
案例分析
李某非法占用集体土地建厂案 基本情况:2008年2月,李某未经依法批 准,擅自占用乐昌市乐城街道办事处河南 塔头村委会塔头村小组集体山地10.1亩建设 混泥土搅拌站,该项目用地不符合乐昌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基本情况:张某未经批准,于2008年8月擅自 租用南雄某街道某村委集体土地建设水泥 砖厂。经查实,上述土地原为耕地,不符 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查处情况:2009年6月,南雄市国土资源局对 张某非法占地建厂行为予以立案查处,并 作出处罚决定: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 限期自行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 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并处 非法占地20元/平方米,共计人民币26930.2 元的罚款。张某逾期不履行,2009年10月, 南雄市国土资源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国 务院颁布; ●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年7月国务院4发布);
●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1992年3月);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1997年10月); ●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3月); ●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办法》(1996年9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007年3月) 。 这些法律、法规的颁行,使我国的土地管理纳入了法制轨 道。

中国革命各时期土地路线 ppt课件

中国革命各时期土地路线 ppt课件
•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 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 级的土地,”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性修改。后来又改变了《井冈 山土地法》中关于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农民只有 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
土地革命时期:
• 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符合中国农村实 际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分配办法,即:依 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 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 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 多补少,抽肥补瘦。
抗日战争时期:
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收租收息
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2月,中共中央在《致国民 党三中全会电》中,曾承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抗战 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即地租一般 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 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实行 这一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 大农民的抗战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
《中国土地法大纲》
•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指1947年9月13日,由全国土地会议所通 过的土地改革法规(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公布实行)。中 共中央在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中指出:中国的土 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据有约70%— 80%的土地,残酷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 农、中农及其他人民,仅有约20%一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 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我们民族屡受侵略、压迫及贫 困、落后的根源,亦是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 的基本障碍。为了废除封建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 有其田,中国共产党制订、公布了这一指导土地改革运动的法规。

土地法学ppt课件

土地法学ppt课件
➢ (二)土地法学的研究目的:是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土 地在开发、利用、保护、改造过程中,一切对土地的作 为或不作为都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保证土地 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以实现社会经 济和土地的可持续的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土地法学的研究特点
➢ 特点之一:防患于未然 ➢ 特点之二: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类幸福 ➢ 特点之三:从事物现状分析其自身矛盾确
➢二、我国立法权限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限
➢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限 ➢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 法律。
➢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权限 ➢ 制定除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也就是说制定除刑法、民法、国家机构等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 本法律有权进行部分的修改和补充;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有 权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有关 的决定、命令等。
❖ 一、宪法 ❖ 二、法律 ❖ 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 四、国务院所属部、委发布的行政规章 ❖ 五、地方法规 ❖ 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七、其他法的渊源
返回
第五节 土地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 一、土地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属于第一层次;而 民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则属于宪法以下的第 二层次的基本法。
二、各级政府在落实土地基本国策方面 承担的责任
➢ (一)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 ➢ (二)确保本辖区内耕地总量不减少是省级政府的法定义务 ➢ (三)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 (四)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 (五)非农业建设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 ➢ (六)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维护排灌工程设施,改造中、

最新土地法律制度ppt课件(-61页)

最新土地法律制度ppt课件(-61页)

13
第二节 土地的利用和保护
一、土地的所有权
1、国家土地所有权 范围(续) (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
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 (6)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
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 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7)土地所有权有争议,不能依法证明争议的 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属于国家。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PPT课件 (-61页)
内容提要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 土地管理基本制度 建设用地的取得
12.11.2020
2
案例
某市甲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土地使用
权转让合同,乙公司将其拥有使用权的一块土地转让给甲公
司,甲公司支付了转让费。不久,在甲公司正式开工之前,
乙公司就同一块土地与丙公司签订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并协助丙公司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过户登记手续。现在甲公司
与丙公司对土地使用权归属发生争议,双方诉至法院。
试分析:
(1)本案中,谁拥有这块土地的使用权?请说明理由。
(2)乙公司在本案中是否承担责任?承担何种责任?若不承
担责 任,请说明理由。
(3)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12.11.2020
3
第一节 土地管理法概述
12.11.2020
14
第二节 土地的利用和保护
一、土地的所有权
2、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农民集体全体成员 依法对其所有的土地进行占有、使用、 收益、处分的权利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 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 委员会经营、管理
12.11.2020
15
第二节 土地的利用和保护

1中国土地法大纲

1中国土地法大纲

一、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同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

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

土改前的土地契约、债约一律缴销;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本法公布前已平均分配的地区,农民不要求重分,可不重分。

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三条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

第四条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中共中央注:本条所称应予废除之债务,系指土地改革前劳动人民所欠地主富农高利贷者的高利贷债务。

)第五条乡村农民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乡村无地少地的农民所组织的贫农团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区、县、省等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

第六条除本法第九条乙项所规定者外,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中共中央注:在平分土地时应注意中农的意见,如果中农不同意则应向中农让步,并容许中农保有比较一般贫农所得土地的平均水平为高的土地量。

在老区半老区平分土地时,应按照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二日中共中央关于在老区半老区进行土地改革工作与整党工作的指示进行。

)第七条土地分配,以乡或等于乡的行政村为单位,但区或县农会得在各乡或等于乡的各行政村之间,作某些必要的调剂。

在地广人稀地区,为便于耕种起见,得以乡以下的较小单位分配土地。

第八条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

第三章 土地管理法.ppt

第三章 土地管理法.ppt

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 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 法、民法、商法、刑法等等;
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 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 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 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 程序法等等。
3、土地管理法既包括强行法规范,又包括任意法 规范。
二、土地管理法特征
1、土地管理法既பைடு நூலகம்括财产法规范,又包括行 政法规范;
2、土地管理法既包括实体法规范,又包括程 序法规范;
法理学在研究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过程中, 依据不同的标准,将法律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可 以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
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审判 活动则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
③ 其他事项变更。土地面积、地上附着物、土地使用年限 变更等。
(3)土地使用权的终止。 ① 因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期限届满而终止。 ② 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前,国家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并根据土地使 用者使用土地的实际年和开发土地的实际情况给予补偿。 ③ 因土地使用者严重违反城市规划或违反土地使用权出让 合同而被国家强制收回土地。 ④ 因土地灭失而导致土地使用权的终止。地震、海平面升 高、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土地性质改变或 地貌的改变。土地使用权终止后。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全 部权能回归所有人(国家)。
② 土地使用权具有物权性。土地使用权人对 土地享有独立的支配权和排他性的占有、 使用、收益权。除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外, 土地使用权行使使用权不受他人干预。
③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 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我国的土地制度PPT教学课件

我国的土地制度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5
二、建设用地供应制度
(一)建设用地的分类:a、存量建设用地;b、增量建设 用地。
1、存量建设用地是指已经成为建设用地的土地,由于前手 的转让、租赁或其他形式的交易而为后手取得,用于新项 目的建设;
2、增量建设用地是指来源于农用地或未利用土地的建设用 地。
◄由于我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大多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因而 城市新增的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农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 地转变成为城市建设用地只能通过征收,因此,征收成为 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唯一途径。
2、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存在了,那么相应的这个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的土体就归国家所有。
3、在我国,虽然法律规定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都是土地所 有权的主体,但是这两个主体是不平等的,因此,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在不断减少,这些土地不断 被兼并为国家土地,而我们几乎看不到国家土地变更成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这种现象。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 必然趋势。
2020/12/09
2
第十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 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 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 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 管理。
我国的土地制度
邓玉华,
2020/12/09
1
一、 我国土地的权利归属制度
土地的权利归属解决的是土地归谁所有的问题。 (一) 《宪法》 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 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土地的权利归属。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是土地权利有关法律法规的总称,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利,规范土地的使用行为,保护公共利益,确立和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等。

一、历史沿革中国土地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法制度,农法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法律体系,其规定了对土地的保护、产权归属、土地使用和土地转移等内容,但在现行土地法中未得到充分体现。

现代中国土地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制度和改革的发展,中国土地法框架逐步形成,并在国家《民法总则》的基础上,专门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完善了土地所有者权利的保护。

二、法律依据中国土地法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调查证明及抵押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经营权及租赁管理条例》等为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确立和保护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和继承权。

私有财产在保护的范围内,由人民法院保护,不能被没收、征用或者其他侵害。

”这一条款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私有财产的充分保护,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着私有财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对土地权利的保护也受到充分保护。

三、法律规定1、关于土地所有权中国土地法规定,土地所有者有权享受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指的是使用者有权使用土地,从事有关的建设、发展、经营和营利活动。

土地所有权在法律上受到充分保护,任何机构或者个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土地所有权,除非经过法律程序获得授权。

2、关于土地确权中国土地法规定,土地确权是指土地的实际使用者通过法律程序,获得土地不动产登记部门的认可,从而获得使用权的法律程序。

中国土地法规定,按照市场价格向国有所有者购买或租用土地,并确权,获得土地使用权。

获得土地使用权的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土地,从而使用者在经济上受益,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3、关于土地市场中国土地法规定,土地市场是出售、购买、租赁、买卖土地的法定市场。

土地政策的纲领或主张(1840-1990) PPT

土地政策的纲领或主张(1840-1990) PPT

(一)新民主主 (二)社会主义 义革命时期(土 革命与建设时期 地改革或革命) (农村生产关系
的调整)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时 期
1919-1949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土 地 革 命 时 期
时间 1931年 实质:废除封建剥削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 内容 封建剥削和封建债务
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 地所有制。 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生活有保障, 提高反“围剿”的积极性
路线
成效
及时反馈
1、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 中建立起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实质是: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苏维埃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合作社土地所有制
时间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地区 内容
1941-1942年 敌后抗日根据地
“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
实质:限制封建剥削 成效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提高抗日的积极性
知识拓展
1.赋税制度与土地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与土地占有形式密切 相关。赋税制有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 衰征”、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 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2.中外史联系——欧美各国处理土地问题的 方式及影响
思考: 在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俄、日三国是如 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各给他们本国经济的发展带 来了什么影响? 英国:通过没收教会土地和圈地运动
小专题复习
土地政策的纲领或主张 (1840-1990)
• 识记不同时期土地制度的名称; • 理解不同时期土地制度的原因、内 容、意义; • 掌握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 整; • 分析中共土地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翻 了身。
3. 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4. 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人民政权,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斗地主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翻 身 证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人 民 做 主 人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农 民 成 立 保 家 独 立 团
土中 地华 改人 革民 法共
和 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952年,
2. 你已经学过哪几次土地制度改革?它 们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推荐书目:《中华上下五千年》
推荐网站:/history
除部分少数民

族地区外,全

国基本上完成 了土地改革。
土 地 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土地改革圆满完成。从此,农民翻身、 获得解放。
农 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 得 牲 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土地改革圆满完成。从此,农民翻身、 获得解放。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1. 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解放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 封建土地制度状况:
农民 地主
农村人口比例
土地比例
这种封建 制度严重阻碍 农村经济和中 国的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 民 生 产 积 极 性 提 高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 民 欢 庆 土 地 改 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选 举 新 的 政 府 委 员
1. 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的土地分给 农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