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全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四周低中间高
四周高中间低
说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 侧,坡度向外侧 降 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 侧,坡度向内侧 降 低
从山顶到山麓 凸起、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 分水线
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 集水线
相邻两个山顶 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 处,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 合 重叠 在一处
12/10/2021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等值线图)
基础知识
12/10/2021
地形 山地 山峰
盆地 洼地
表示方法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符号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示意图
山脊 山脊线
等高线凸向低处, 山脊连线
山谷 山谷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连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和 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
12/10/2021
12/10/2021
图示
工业区、 居民区 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 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12/10/2021
步骤 一看图名
二看数值特征
三看疏密
说明
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 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 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1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1 原比
n
n
例尺缩小 1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n (1- 1 )
n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 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温馨提示 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 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 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用千米或米表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和地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和地图
45°E 90°E 135°E
三 经纬网的特征及应用 1、定位置: ①确定某地的地理坐标
方格状经纬网
M: (40°N ,20°W) F: (20°S , 60°E)
20° W 20°E

M
60° E
40° N
10° N

20° S
F
三 经纬网的特征及应用 1、定位置: ①确定某地的地理坐标
极点俯视图
本初子午线(0°经线),即通过英 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
(1)本初子午线的确定及经线的划分 (2)形状及指示方向
①半圆,正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圈; ②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③指示南北方向(绝对)。
(3)长度 ①长度都相等;
②均长约2万千米,1°纬度约长111千米
路程方向例题分析:
表面积: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与经纬网 1.地球仪:依照地球形状,并按一定比例把它
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
北极星
• 2.地轴:地球_自__转___所围 绕的轴(倾斜方向不变)
• 两极:地轴指向北极 星的一点为北极,与北 极相反的一点为南极。
3.纬线与纬度
定 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行驶100千米,请问,该车最终停在( )
A、A点 B、A点正东 C、A点正西
D、A点正南
E、A点正北
例: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
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 B
A.6600km
B.5000km
C.3330km
D.4200km
典型例题
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
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
(78°55′N,11°56′E)建成。据此回答: 1.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其形状特点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二、经纬度和经纬线1.纬线和纬度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圆圈,表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等。

自赤道向北向南各分90°,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

2.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两极的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

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东经度的度数向东增大,西经度的度数向西增加。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为20°W-0°-160°E,西半球为160°E-180°-20°W。

三经纬网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2.应用:(1)定位置①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书写地理坐标时应将经纬度用小括号括起来,如(25°W,55°N)。

②确定区域位置:根据经纬网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和大洋等区域。

(2)定方向①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看自转方向,定南北(北顺南逆);确定南北半球,定东西。

左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D在E的正东方,C在E的西北方。

右图,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B在A的正东方向,C在B的正南方,C在A的东南方。

②方格状经纬网A 确定南北方向分别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点在北,南半球的点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B 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数值大的在东;同在西经度,数值大的在西;分别在东经度、西经度的两点:两者之和<180°,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两者之和>180°,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图中,A地位于B地的东北方向,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ppt课件

2、某人从赤道以北3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
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D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 D.出发点以东
赤道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例题分析:
1.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
面积最大的是 ( C )
A.甲 B.乙 C.丙 D.丁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知识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 扁、赤道略鼓的不 规则的椭球体 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讲义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讲义

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最新考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知识体系导引考点一地球仪与经纬网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由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________稍扁,________略鼓的________体。

2.地球仪读地球模型图,回忆下列知识。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其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4)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二面角) 某地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从________向南、向北各分【疑点辨析2】东西半球为什么不是依据东西经度来划分的?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加是南纬,用“S”表示;向东增加是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加是西经,用“W”表示。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为北纬;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则为南纬。

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

3.根据对称点判断经纬度(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之和为180°;纬度相同。

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之和为180°;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如A(40°N,20°W)与D(40°S,160°E)。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讲义地理高三一轮复习1第一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与地图1、赤道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 千米。

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0W向东到160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

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0)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 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 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 海拔在1000m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 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其相对高度(n-1)-d≤△H<(n+1)-d(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高三地理复习精品课件19:1.1地球和地图

高三地理复习精品课件19:1.1地球和地图
A.一直向东 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特权福利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 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3.顺着地球自转方向,_东__经__度__逐渐增大。
二、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
(1)经纬线指示的地理方向 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南、北极点分别为世界的最南、最北处。
因此,北极点的四面八方为正南方,南极点的周围为正北方。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N
S
注意: 从南极上空看,向东呈顺时针方
向;从北极上空看,向东呈逆时针 方向。 世界上只有最南、最北的地方,没 有最东、最西的地方。
地球和地o N
0o S
90o
纬 度 的 变 化 规 律
()
90o


30o
北 度
北 纬
20o
数 越
10o 大
赤道
0o
()
10o 越
南 纬
20o
向 南
30o 度



90o
二、经度的划分
经度的变化规律
180o 30o 20o 10o 0o 10o 20o 30o 180o
形状特征 长度 指示的方向 度数范围 0°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规律
划分半球的界线
纬线
经线
圆 赤道最长
半圆 相等
东西方向 180° 赤道
南北 360° 本初子午线
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向西向东各180°
赤道
20°W160 ° E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讲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讲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课件
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
若a的经度为45°E,b的经度为135°W,从a到b最短航线的航向为( )
特 ① 30° 纬线是中、低纬度 只要知道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或估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即用两点间的经度差值乘以111cos φ千米。
长 度
都相等(约 2 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 渐 缩短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 赤道上最大
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 隔 相等
关 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所有纬线都相互 平行
-6-
2.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图 示
划 从 本初子午线 向东、向 从 赤道 向南、向北各分
分 西各分 180°
90°
1°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如上图中AB。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
就可以计算或估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即用两点间的纬度差值
乘以111千米即可。
-17-
考点一
考点二
②若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或几乎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1° 的纬线长度约为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上图 中AC。只要知道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或估算出两地之间的 实地距离,即用两点间的经度差值乘以111cos φ千米。
经 度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如上图中A(40°N,20°W)与D(40°S,160°E)。
纬度
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②弧线式划经纬网2图0(以°极点W经~纬0网°图为~例1)上6相0对°方E向的确定。
第一讲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分 为 东半球 , 以 赤道 为界,以北为北半 第(2)题,结合图示知,甲、乙两地的距离约为555千米,根据比例尺公式即可计算出①图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 000。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讲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讲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 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 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
[解析] 据上题可知,该图所示为北半球,利用经纬 度确定①地所在经度为 45°W,对应的大洋是大西洋; ②地所在经度为 90°W,对应的大洲是北美洲;③地所 在经度是 170°W,位于太平洋。故选 B。
读经纬网图,回答 7~8 题。
7.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 的是( C)
A.①纬线是②纬线的 1/2 B.②纬线比③纬线长 C.③纬线比④纬线长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解析] 纬线的长度均不相等,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故③纬线比④纬线长,C 项正确;其他选项不 符合纬线的变化特点,故可排除。
分界线;
② _1_80°__经线大致
与日界线重合
①__30°__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
__60°__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②_2_3.5°__是热带、温带界线, __66.5°__是温带、寒带界线
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 (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
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这种判断方法适合 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解析] 图中显示,甘德机场位于 50°N 纬线以南不 远处,如果该飞机沿经线向北或者向南飞行,在 1 小时 内飞过 650 千米,根据纬度相隔 1°的经线长度约 111 千 米,可推算飞机大致飞行了 6 个纬度,因此 1 小时后飞 机所在纬度位置最北约 56°N,最南约 44°N。故选 A。
考点集训(一) 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3)不规则线(如河流、铁路等),可用直尺分段 量出总长度,再在经线上标出所跨纬度数,然后用所跨 纬度数×111 km。
2.定范围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基础知识讲义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基础知识讲义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基础知识一、知识要点(一)地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两极_________,赤道略鼓的_________。

赤道周长:约_________千米。

(二)经纬线和经纬网1.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子午线)定义在地球仪上,同_______平行的线在地球仪上,连接_______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特点形状圆圈,除极点外,每一条纬线都自成纬线圈,但只有_______能平分地球_______,两条正对的经线(其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向两极_______,赤道最长(约4万km),60°纬线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两极缩短为点,南北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_______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关系所有纬线互相_______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距赤道上被两条经度差为1°的经线切得部分长约为111㎞(4万㎞/360°);所有经线被两条纬度差为1°的纬线切得的部分长度也约为111㎞。

2.经度和纬度纬度经度定义几何性质当地和地心连线(或是当地地平面的垂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当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构成的二面角起算线面赤道(即0°纬线)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划分从_______向北、向南各划分为90°,分别称为北纬、南纬从_______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80°,分别称为东经、西经表示方法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判断方法自南向北纬度增大的为北纬,自北向南纬度增大的为南纬自西向东经度增大的为东经,自东向西经度增大的为西经半球划分以_______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_______和_______为界,_______以东、_______以西为东半球,反之则为西半球低中高纬划分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3.经纬网与地理坐标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

例如,上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公路一侧为利用太阳 能的路灯,对于我国北方而言,路灯太阳能帆板朝向正 南时接收的太阳辐射最强,由此可以判读出南北方向, 然后根据南北方向推测东西方向即可。此图中公路呈南 北方向延伸,图中汽车向北方行驶。
(2018·北京卷)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 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 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
四、定“航线、航向”(最短距离)
2.若没有现成大圆,则要作大圆劣弧。
①北半球两点的大圆劣弧如图甲所示,应是向高纬(或者向极点)弯曲, 所以若从E到F,则最短距离走向为东北—东—东南;若从F向E,则最 短距离走向为 西北—西—西南 。
四、定“航线、航向”(最短距离)
2.若没有现成大圆,则要作大圆劣弧。 ②南半球的大圆劣弧也应向 高纬 弯曲, 如图甲中从G到H,则最短距离走向为 东南—东—东北 ; 从H到G,则最短距离走向为 西南—西—西北 。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A(40°N,20°W)与 C(40°N,160°E。) 经线 相对,和为 180°,纬度 相同 。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
A(40°N,20°W)与 D(40°S,160°E)。 经线 相对 ,和为 180°;纬度相反 , 数值 相等 。
[方法技巧]
二、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课后延伸: 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为何 等于该地北极星的仰角?
2.确定半球位置。 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
20°W
160°E
3.确定纬度带和温度带位置。 4.地球表面上对称点的确定。
4.地球表面上对称点的确定。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1讲 地球与地图 课件(人教版)(75张PPT)

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1讲 地球与地图 课件(人教版)(75张PPT)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 1 讲 地球与地图
第一章 行星地球
最新考纲 1.结合有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 本讲内容为地理基础
状和大小, 大小。
知识部分,在高考中单
地球仪、经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和经度、 独命题的频率很低,它
纬网及其地 纬度的划分。
往往和区域图相结合,
理意义。 3.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 在区域空间定位和判
2.地图上的 的位置、判断方向、计算距离等。 读地图方面显得尤为
方向、比例 4.能够正确地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重要。因此要养成良好
尺、常用图 掌握比例尺的应用,识记常用的图 的读图习惯,掌握正确
例与注记。 例。
的读图方法。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经纬网及其应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特殊经 线
界线
纬度 ②__1_8_0_°___经线 ②_2_3_°__2_6_′_纬线是热带、温带分
大致与国际日界 界线,66°34′纬线是温带、寒
线重合
带分界线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行星地球
[自我检测]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若图甲中点 O 为北极点,则 OA、OB、OC、OD 均表示 ________,且 A、B、C、D 均位于 O 点的________(方向)。 若图甲中点 O 为除极点外的任意一点,AB 和 CD 相互垂直, 当 AB 为经线时,CD 一定为________线;当 AB 为赤道时, C、D 两点的度数不大于________。 (2)图乙中 A 在 B 的________(方向),D 在 C 的______ (方向)。 (3)图丙是________(南或北)半球经纬网局部图,其中 D 在 C 的________(方向)。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1章 第1节地球与地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1章 第1节地球与地图
(1)图中M点在O点的________方向, N点在O点的________方向。 (2)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 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
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A.回到M点 C.在M点正西方
( B.在M点正东方 D.在M点东南方
)。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3)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 440千米 B.3 330千米
用图中比例尺线段的长度度量,
不能使用米尺上的刻度单位度量。如 右图中每厘米单位长表示5 km实地距 离,但图上的厘米单位明显小于米尺 的厘米单位,说明该图幅已缩小,应 用图中单位度量两点间的图距。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方法技巧
等高线地形判读中的“五读”要领
赤道
赤道
以____为界,以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 愈大 ____,南纬的度数 北为北半球,以 愈向南____ 南为南半球
愈大
(3)经纬网及其意义 ①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 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
)。
C.2 220千米
D.1 820千米
(4)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
A.一直向东
C.一直向西
B.先东北再东南
D.先东南再东北
(5)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________。
答案 (1)正北 (5)丙>乙>甲 东北 (2)B (3)C (4)B
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4.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1)本初子午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2)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1)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2)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5(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确定对称点①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B(40°S,20°W)。

②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

如A(40°N,20°W)与C(40°N,160°E)。

③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D(40°S,160°E)。

三.经纬网图的应用1.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如图1中A在B的西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①如图2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先确定A、B两地经度差小于180°,再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2.定“距离”(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千米,如图3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3中AC。

(3)图3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3.定“围”(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4.定“最短航线”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如图4所示。

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

如图5所示。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如图6中的两段劣弧。

【典型例题】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岛位于的()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2)该岛出现最大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A.180千米B.1 800千米C.400千米D.4 000千米答案(1)D(2)B四、地图三要素(一).比例尺1、概念(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2.比例尺大小的判断(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图上面积相同时,实际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

如图,甲、乙、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甲>乙>丙。

3.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1)规律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围越小,但表示的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围越大,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2)规律应用:大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4.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5.比例尺的缩放(1)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 000,比例尺变大。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 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 000=1/160 0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6.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1)根据比例尺求距离如下图,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

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

(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如下图,AB间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距离,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典型例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一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________厘米()A.20 B.40 C.60 D.80答案(1)D(2)A(二).方向(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东西,经线定南北。

(三).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五、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1.判断地势高低这主要是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

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

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有时又叫降坡线。

2.判读地貌类型(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4)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3.判读地形部位地形地形特征等高线图判断方法山峰山丘四周低中部高数值高外低,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部低数值低外高,示坡线画在等高线侧山脊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①等高线凸向低值处;②脊线高于两侧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①等高线凸向高值处;②谷线低于两侧鞍部位于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位于两山峰之间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①等高线重合;②根据陡崖符号部位 A B C D E4.判断坡度的大小(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为:C>A>D>B。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3)坡的类型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如下图中的甲、乙;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如下图中的丙、丁。

5.判断河流流向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再根据“水往低处流”即可判断;(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3)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进行判断,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特别提醒(1)闭合等高线的判读等值线的闭合原则: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

如下图中200<A<300、100<B<200。

(2)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