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特点

合集下载

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1840年--1894年)

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1840年--1894年)

第6讲近代前期中国的沉沦与转型(1840-----1894)阶段特征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事件有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等。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加强对华经济侵略,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艰难、缓慢地发展着。

政治上: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丧师失地,赔款并转让主权;具有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清朝中央机构开始了半殖民地化和近代化。

思想文化上:“新思想”的萌发使中国人对西方有了新认识;在洋务运动期间,近代科技和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一、经济——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9世纪40年代(1)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

(2)表现:,洋纱、洋布涌入,纺织分离,织耕分离;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3)影响: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误区警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但就整体而言,其解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外商企业:19世纪四五十年代(1)背景:18世纪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展开了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以期开拓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相继开放,列强纷纷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2)概况: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列强陆续在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

主要是一些代办处,船坞,修船厂,码头,转运站,从事纺织,窼丝,茶叶加工,面粉稻米加工等,如英商于1865年在上海创办耶松船厂,1861年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在中国运营。

(3)影响:①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刺激作用。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主题进行论证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主题进行论证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主题进行论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本文将从政治演变、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变四个方面来探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主题。

一、政治演变近代中国最大的政治变革就是从封建专制到共和政体的转变。

在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列强,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国家沦为半殖民地状态。

思想家启蒙运动的兴起使中国人开始关注政治制度的变革。

辛亥革命后,终结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政治形势迅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在19世纪末,中国的经济仍然是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经济体,各种落后制度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但是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使中国人意识到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薄弱。

从此,中国开始大力倡导民族工业,在经济上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一。

三、社会变革在政治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社会矛盾开始显现。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乡差距加大,城市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此外,传统文化的冲击、封建社会的解体、劳工阶级的觉醒等因素,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组和社会观念的改变。

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和谐状况受到严重的破坏。

四、文化转变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迁,近代中国的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梁启超提出的维新思想,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对中国近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结来说,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深刻领会这种变迁,我们必须从多个维度来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才能全面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

通过对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主题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今后中国的发展进程提供借鉴和启示。

第4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年)课件--2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4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年)课件--2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作用。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受 原因 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
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表现
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 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重要转折点 (1)列强侵华方式:列强经济侵略开始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 输出为主。 (2)民族危机程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 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学习内容: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西方制度。 (5)革命力量:中华民族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
第四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年)
【阶段特征】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伴随着西方列强 的侵略,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社会生活变迁,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 代化迈进。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反映出中国人民
政策 制,再到鼓励的演变
2.近代中国出现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类别 外资企业 洋务企业 民族企业
性质 外国资本 洋务资本 民族资本
出现时间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19世纪六十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地点 通商口岸 沿海、沿江地区 沿海地区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变迁之根源——社会的变异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冲突与融合之势、新旧事物的摒弃与吸收之势。

(2)变迁之趋向——政治的导向性:一方面政治导向和政府政策直接引导社会习俗的变迁,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以风俗改良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应时而出,它们的宣传与政府的政策遥相呼应,促进社会习俗的变迁。

(3)变迁之催化——商业发展的趋利性:鸦片战争以后, “重商”政策开始推行,世人重商一度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出现唯利是图、讲排场、比豪华、及时行乐和攀比等现象。

(4)变迁之前奏——思想的革新性:西方文明中新的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资产阶级的这些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浸润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开始出现。

(5)变迁之诱发——传教士的引导性:教会和教堂不仅成为传教士宣传宗教的圣地,也成为他们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

他们往往通过出版书刊、开办学堂、育婴堂、孤儿院、救济院和鸦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机构,来引导人们反对迷信、宣传科学,并对各种陋习加以批评,鼓励人们劝诫鸦片、提倡天足,并反对纳妾。

除此之外,洋货输入、传教灌输、租界展示、出洋考察以及民众的接受和传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中推动着近代民俗的变迁。

2.特点(1)地域差异大: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最早开始于革命党人和社会的开明上层人物,并逐渐向一般的平民百姓转移。

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缓慢:由西方引进。

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不尽相同: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浅析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摘要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中,文化的转型起着及其重要而有特殊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的农业文明,是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机制、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

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量和综合国力的迅速跌落,因西方列强坚船炮利的逼迫而发生地是整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中,中国人被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揭开了近代来痛苦而缓慢的文化转型的序幕。

关键词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一、物质层面的文化转型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从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就开始了,但直到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 中国文化才发生明显变化。

那时候中国人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鸦片战争中亲眼所睹的坚船利炮。

因此,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最初的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自然地从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推断出,中国的失败主要在于技术落后于“西夷”,从而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意向主要是仿船造炮。

60年代,清政府便进行了一场以“变器”求“自强”的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成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中西两种文化如何结合的重大问题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冲击和动摇了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然而,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使人们认识到,洋务派‘变器不变道’的技术主导论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

二、制度层面的文化转型19世纪70—80年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

与洋务派不同,改良派不仅要在物质方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即从学习“西技”发展到学习“西政”。

“从1895年起, 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君主立宪为目标,致力于变法图强,并开始启蒙宣传活动,他们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提倡民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从而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 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 娘大脚丫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 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 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 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 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 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 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 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 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 《易》。损益可知,著于《论 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 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 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夜焦劳, 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 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 衅。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 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懿训以 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
1895-1919年,中国的社会转型迅速 从经济方面向政治思想方面深化
近代社会转型的特点 (1)被动性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曾是长期被西方思想家所 钦羡的对象:一个以皇权为核心、职能分明 的中央集权官僚政府在广阔的国土上有效地 行使着治权;巍峨的宫殿、精美的工艺品体 现着中华文明的巨大成就。但是
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碎了中国的“天朝 上国”的迷梦,把中国轰出了“中世 纪”,中国社会被迫进行大转型
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 教育方面:
新式教育始于何时?
列举著名的新式教育机构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 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 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 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再思考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再思考

中国文化转型和它们之间关 系三个方 面进行探讨 , 由于概念和 中 国近代史基本 线 索认识 分歧 , 难 形成共识。我认为 , 很
近代 中国社会 变迁是在鸦 片战 争后 内外 交困情况 下, 体现近代化 内容、 中国特 色和社会 主义方 向, 一场反帝反封 建反 是
官僚资本主 义的革命 。历经 中体 西用、 全盘 西化和 综合创新三个 阶段 , 到社会 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 , 形成 了新 民主主 义社
由, 文化科学, 国家民族决定了近代社会 自由、 民主、 平等、 人权、 科 学等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念的产生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 型可分为三个 阶段即从鸦 片战争到 甲午战争, 近代 中国初步社会 变迁和文化转型阶段 , 主要体现在经济 、 军事方面, 追求富国强兵, 坚持中体西用指导 ; 从戊戌变法到国民革命 , 近代中国进一步社会
主义工矿企业的产生 , 出现了官僚买办资产 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
制、 保守、 等级、 迷信是其根本特征 。 近代欧美式 的工厂资本社会
是先进于传统农耕封建社会的文明社会形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济上, 货币被看成
是财富的标志 , 重商主义盛行 ; 以资产阶级的资本所有为基础, 以
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生产关系和在此基础上运作的机器工厂是商品 经济发展 的基本形式 , 商品交换是其 目的; 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是
国, 聚族成国; 家族至上 , 君主至上; 家族就是国家, 族长就是君 主,
家法就是国法 ; 君主绝对权威, 中央高度集权 ; 封建王朝更迭就是 家族更迭 , 君主传位就是族内世袭 ; 强化神权、 君权 、 族权 、 父权; 实
二、 近代 中国社 会变 迁和 文化转型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嬗变论析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嬗变论析

第42卷第3期 济宁学院学报2021年6月Vol.42 No.3 JournalofJiningUniversityJun.2021 文章编号:10041877(2021)03000105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嬗变论析颜景虎1 陈文殿2(1.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曲阜273155;2.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 要:从发生学视角来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嬗变的外部背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则是传统文化嬗变的内部原因;从文化嬗变的历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嬗变大体经历了“文化启蒙”的思想准备、“中体西用”的初步萌发和“中西会通”的初步倡导这几个阶段;从文化嬗变的趋势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呈现出传统文化身份危机、文化启蒙与文化救亡、文化现代化价值观生成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传统文化;嬗变 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022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传统文化向度研究”(15ADJ008)作者简介:颜景虎(1962),男,山东曲阜人,济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陈文殿(1964),山东微山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化是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文化问题”古已有之。

中国近现代“文化问题”是在西方资本主义近现代化运动和资本主义国家全球范围内文化殖民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发生学视角看,西方资本主义近现代化运动具有“原发”性,中国的近现代化运动则具有“外源性”和“后发性”。

这种似乎“天然的”被动性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嬗变无法摆脱的时代境遇。

正是在近现代化、西方化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呈现出危机,开始了自身的近现代嬗变和文化启蒙。

回顾和反省近代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嬗变的原因、表现和趋势,对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转型:路径、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变迁

中国社会转型:路径、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变迁

性 ,也 就 是 说 ,既 要 遵 循 人 类 现 代 文 明 发 展 的 一
时 期 以 14 8 0年 的 鸦 片 战 争 为 起 点 , 中 国农 耕
既 有 社 会 转 型 的 一 般 特 点 ,又 有 社 会 转 型 的特 殊
文 明 的 自给 自足 的 皇 权 传 统 模 式 被 打 破 了 , 国 外
资 本 主义 列 强 的入 侵 使这 个 在 i 0~1 5世 纪 人 均 收 入 高 于 欧 洲 ,并 在 随 后 几 个 世 纪 一 直 是 世 界 上
实 际 上 属 于 三 种 “ 同 的 道 路 的 文 化 ”, 即 西 方 不 文 化 、 中 国 文 化 和 印 度 文 化 , 而 其 根 本 差 异 在 于 历 史 道 路 的 不 同 。西 方 文 化 是 以 意 欲 向 前 要 求 为 根本精 神 的 , 中国文 化 是 以意 欲 自为调 和 持 中 , 为 其 根 本 精 神 的 , 印 度 文 化 是 以 意 欲 反 身 向后 要 求 , 为 其 根 本 精 神 的 , 由 此 ,人 类 生 活 大 约 分 为 三 个 路 径 : 向 前 面 要 求 、调 和 持 中 、 向 后 去 要 求 。 他 对 这 三 种 文 化 比较 后 认 为 ,彼 此 之 间是 不 可 通 融 的 , 中 国 既 不 能 走 与 自 己历 史 完 全 相 异 的 “ 方 道 路 ”, 更 不 能 走 “ 度 道 路 ”, 只 能 走 中 西 印 国 自己的 道 路 。梁 漱 溟 的 观 点 引 发 了是 化 ” 还是 “ 方 东 “ 方 化 ” 抑 或 “ 三 条 道 路 ” 的论 西 第
关 系到 中 国崛 起 的 速 度 、 方 向 以 及 社 会 结 构 的根 本 变 化 和 人 的 生存 方 式 的根 本 变 革 。 这 里 需 要

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

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

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一、洋务运动与物质文化的转型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是在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之中被迫仓促展开的。

所以有人将这次转型比喻为“中西文化的一场遭遇战”。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经形象地说,“中国一向是一个农业文化的国家,他一切以…安足‟为目的,现在他骤然遇见了西欧一个以…富强‟为目的之商业文化,相形见绌了。

”身处此“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逐渐放弃传统的文化中心主义和自大心态,放眼世界,认识和学习当时人认为先进的西方文化,这便是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实质。

从文化的内在结构来看,这次文化转型首先从物质层面入手,逐渐深入到制度层面,最终到达思想层面。

在历史实践中,这次文化转型大致表现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

洋务运动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少数政治精英们在深刻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双重困境下作出的艰难抉择。

1861年初,奕忻、文祥等人在一封奏折中详细描述了这种困境:“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

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

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由此不难看出,尽管第二次鸦片战争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终于结束了,但是英法联军攻陷京城而遗留给清廷的深刻震动无疑还将持续存在。

不过,这也意味外国军事势力带来的威胁已经退居次席,而南方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此时成为满清政府的关注焦点。

在当时人眼里,为了应付清政府所面临的深刻政治和社会危机,最简捷的方法便是创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李鸿章所言,“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这种思想来源于魏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著名洋务思想家冯桂芬进而将此主张分为三个阶段,“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

他特别强调道,“且用其器,非用其礼也,用之乃所以攘之也”。

由于物质文化的具体感知性,中国人在近代认识西方的过程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西方的坚船利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转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转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转型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西方历史是一个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时代,也值得关注。

清末民初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也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社会的沉沦与进步共生。

工业文明从内外两个层面冲击传统中国。

中国社会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沉沦的同时,因为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展开得到升华。

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迅速发展。

这也为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是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并存。

中国近代化进程大大加快的同时,封建专制制度虽然被推翻,民国建立、约法颁布,但是仍然出现帝制复辟的逆流,整个中国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一再出现迅速发展的势头,但仍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主科学日益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接受,但专制独裁、愚昧落后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文化仍然占统治地位;社会生活呈现中西合辟、土样并存的局面。

三是多重统治区域的分立导致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多形式、多线条的发展姿态。

2.依据:从现实热点看,今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同时也是民国建立、清帝退位和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

国共两党都高度评价辛亥革命。

从当今社会看,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很多问题需要突破与变革。

百年前清朝与民国政府的治乱得失,对现实中国很多启示。

从命题人角度看,丁贤勇教授对江南区域史、民国浙江史、近代交通史颇有研究。

李学功教授对孙中山思想、南浔为代表的晚清民国江南市镇变迁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州有研究。

陶水木教授对浙江商帮与近代金融、辛亥革命、康有为对外开放思想、自治运动、浙江地方史等有研究。

从教材角度看,涉及必修一辛亥革命、民国建立、清帝退位和临时约法颁布,必修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大时期以及相应的社会生活变迁,必修三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和选修四人物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与实践。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趋势和方向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趋势和方向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趋势和方向在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因为它曾经是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古国,而后来却落后了。

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中国经历了许多颠簸和变革,不断试图迈向现代化。

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中,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一些重要的趋势和方向。

这些趋势和方向的变迁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革,也影响了中国的未来发展。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属于传统社会,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变化,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等。

这些事件逐渐引发了中国社会的变化,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

其间,一些趋势和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资本主义在中国逐渐兴起。

随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国内的失调,一些中国商人开始在经济上跟随西方,开始了新式商业的尝试,并逐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其次,教育改革在中国不断深化,引发拥护和反对的声音。

近代教育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知识,同时也激发了中国工业化的需求。

此外还有改革的思想在中国盛行,启示了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大拓展了民众的思维范围。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和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1950年代初,国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农业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全面的改革。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也带来了一些重要的趋势和方向。

首先,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措施来吸引外资,加速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使得中国商业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其中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智能化、高效性等因素也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的优化和发展。

最后,人口政策逐渐放宽。

虽然中国实行过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当时的政策和现在的政策已经不同。

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

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主题理解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

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各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具体的时代)•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

•过程及实现:战争、思想解放、制度创新等。

◆阶段特征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

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特征:社会经历大变革,属封建化转型。

政治:各诸侯国变法,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推动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分封制走向集权制。

经济: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兴起,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户为单位,男耕女织为特点的个体经营,小农经济产生。

文化:由于阶级立场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出现“百家争鸣”民族:争霸和兼并战争,推动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精神”,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明末清初(17~18世纪)总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属未能实现的近代化转型。

政治: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封建社会的衰落。

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发展壮大,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文化:承古萌新。

“承古”: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

“萌新”: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工商皆本”思想的出现;明显具有反封建色彩的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过去一百年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
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新陈代谢。

这种新陈代谢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转型和发展,更包括社会制度、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变革。

社会制度的变革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在社会制度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从封建帝制到共和
制度的建立,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的政治体制正在经历着不断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私有制逐渐成为主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这种制度的转变为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文化观念的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迁。

传统的封
建伦理道德观念逐渐被现代理念所取代,个人主义、平等思想、民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新的文化观念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价值观念的变化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不仅表现在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方面,也体现在人们
的价值观念上。

传统的家庭观念、责任观念逐渐被个人发展、自由选择等现代价值观所取代。

人们开始注重个体的权利和发展,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

这种价值观的变化为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支持。

结语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和进步。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保持文化独立性,推动社会发展,使中国社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清代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

清代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

清代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清代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经历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的历程。

本文将从社会、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变迁。

社会变迁清朝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封闭的状态。

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传统文化的束缚,对外界的认知和交流非常有限。

直到19世纪上半叶,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侵略和割地让利的行为。

此时,中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和弱小,也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民族复兴。

这种思考的典型代表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开端,它以学习西方的技术和文化为目标,涌现出一批有国际视野的先进思想家和科学家。

他们在求知上不断探究,不断学习西方的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同时,也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制度,并尝试实行。

这场运动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暴露出了洋务派对传统文化缺乏尊重和理解。

洋务运动虽然是龙钟恒等一批国家利益至上的官员的发起的,但难以避免地包容了一些西化派的力量。

这些人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落后和阻碍进步的障碍,渴望引进西方的一切,却忽略了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

20世纪初,近代化进程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种新的中国思潮的兴起。

五四运动中,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和科学理性,用西方的思想武器来反对传统的封建文化和道德观念。

五四时期有着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的倾向,以及转型中国的危机感,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新思潮、新文化代表的新自我,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变革。

文化变迁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传统文化融合了西方文化的思想和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的革命,它致力于推翻旧的文化、旧的道德和旧的思想观念。

这场运动把自由、平等、人权、科学、民主等普世价值推崇为新的社会理想和文化标准,号召人们反叛封建思想、旧文化和旧制度。

同时,新文化运动倡导了现代文学和美术的诞生和繁荣。

陈独秀等以“文学革命”为主旨,鲁迅则在后期成为了文化标志,对此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发出了对旧文明的警告,掀起了在文学史上空前浩大的现代文学热潮。

经济社会学论文广州近代社会经济变迁与城市文化特征

经济社会学论文广州近代社会经济变迁与城市文化特征

经济社会学论文广州近代社会经济变迁与城市文化特征广州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

近代以来,广州经历了许多社会经济变迁,这些变迁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也塑造了广州独特的城市文化特征。

首先,广州的近代社会经济变迁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广州开埠。

当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广州成为了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

这一变迁带来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和技术,推动了广州的工业化进程。

同时,外来文化也随之涌入广州,对当地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其次,广州的近代社会经济变迁还与政治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20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中国逐渐走向了民主与现代化的道路。

广州成为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各种政治思潮和运动在这里兴起。

这一时期,广州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这种变迁不仅改变了广州的城市面貌,也深刻地影响了广州人民的思想和价值观。

第三,广州的近代社会经济变迁还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广州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城市。

广州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这一变迁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为广州的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化的商业街区、高楼大厦和购物中心在广州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广州的近代社会经济变迁还与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州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移民。

这些人口的涌入,使得广州的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加速了广州的社会经济变迁,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为广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之,广州的近代社会经济变迁与城市文化特征密不可分。

这些变迁不仅改变了广州的经济结构和城市面貌,也对广州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广州不仅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

未来,随着广州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广州的社会经济变迁和城市文化特征也将不断演变和发展。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报告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报告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报告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指中国社会在近代时期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和转型。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治方面,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专制到现代民主的转变。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面临着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政治格局的彻底改变,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转变不仅使中国社会实现了政治体制的革新,还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经济到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

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剥削,国家经济陷入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文化方面,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变迁。

传统的封建文化长期束缚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通过学习西方文化,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中国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一时期的变革和转型,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然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政治改革的过程中,中国社会面临着政局不稳定、权力争夺等问题;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面临着资源短缺、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中国社会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国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智慧。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进程。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和转型,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新陈代谢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需要中国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述评_郑大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述评_郑大华

[收稿日期]2007-09-10[作者简介]郑大华(1956)),湖南永顺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邵华(1980)),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述评郑大华1,邵 华2(1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北京100006;21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关键词]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文化转型[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角度考察了中国近代史的衍变与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与细化,研究方法的不断演新。

本文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关系等方面对此作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述。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7)12-0072-0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开始从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角度来考察中国近代史的衍变与发展,并发表了许多成果。

考察这些成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与细化,研究方法的不断演新。

另外作为新的研究视角,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引进已经逐渐摆脱了原来按图索骥的模式,在反思其利与弊的同时更加注重其本土化的应用。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研究成果作一系统的回顾与评述。

一、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11社会变迁概念的界定。

关于社会变迁概念的界定,多数学者主要是借用马克思以及国外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来加以阐述的。

如罗玉达就指出,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范畴,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近代中 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

近代中 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近代中国,是一段波澜壮阔且充满变革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文化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转型。

这种变迁与转型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轨迹。

从社会层面来看,鸦片战争的爆发成为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导火索。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大量涌入,冲击着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

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率先受到影响,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农民失去土地,大量人口被迫涌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或从事其他服务业。

政治方面,封建帝制的腐朽和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变革。

从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良的方式实现君主立宪,到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的政治体制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新的方向。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传统的士农工商阶层结构逐渐瓦解,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积极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无产阶级则在艰苦的劳动条件下逐渐觉醒,成为后来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在文化领域,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同样引人注目。

西方文化的传入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从科学技术、教育制度到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西方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

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和创新。

白话文的推广使得文化传播更加普及,平民百姓也能够更容易地接受知识和信息。

教育方面的变革也是文化转型的重要体现。

传统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新式学堂纷纷建立,西方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被引入。

这不仅培养了大批具有现代知识和观念的人才,也为社会的变革提供了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特点
自从上个世纪年代中期出现“文化热”以及年代社会史研究随之复苏以来,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文化转型的持续研究和探讨就始终是国内学术界的一大热点。

本文作者提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具有外源性、差异性、艰巨性和不彻底性等四大特点。

这一结论建立在对国内学界近年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的基础上,条分缕析,自成一说,或可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外源性:从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动力上看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外源性。

尽管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和思想内部已经孕育了某些新的社会和思想因素,这些新的社会和思想因素构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起点。

但是,这些新的社会和思想因素只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提供了可能性,而没有成为现实性。

这是因为,它们并没有突破传统的坚厚外壳,开始其近代的转变。

在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国家,政治上是封建专制,经济上是小农经济,文化上是一元的中国传统文化。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是从年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是一种外源性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

所谓外源性是相对于内源性而言的,意思是说这种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不是(或不全是)“由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而是在西方的外来因素的刺激和作用下发生的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

正因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是外源性的,“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启动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近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在变迁与转型的过程中,除了内源性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所碰到和必须解决的“古今”问题外,还有“东西”问题。

“东西”与“古今”问题的并存,使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任务,比之属于“内源性”的一些国家(如西欧)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来说要复杂得多和困难得多。

二、差异性:从不同地区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节奏看
差异性是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我们考察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时就会发现,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启动和发展最早、最快,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启动和发展其次,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启动和发展最晚、最慢,整个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呈现出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

其原因就在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是在西方的外来因素的刺激和作用下启动的,“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影响很大,而首先受“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影响的便是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具体来讲是长江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这些地区的上海、广州和其他口岸城市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输入文化的桥头堡。

以文化而言,舶来的西方文化经口岸城市在向内地的其他城市和广大农村辐射的过程中,因内地的其他城市和广大农村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口岸城市尤其是作为全国文化和西学传播中心的上海之间联系的紧密与否,而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成浪圈形向四周扩散的时代特点”,离上海越近,与上海联系越紧密,其辐射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一“互相问答”栏目,专门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前后年中,读者共提出问题个,提问者注明籍贯的有人次,除美国的人外,其余的人次来自于全国的个省区。

其中《格致汇编》所在地上海的提问人数最多,达到人次,占总人次的五分之一;其次是临近上海、与上海的联系非常紧密的浙江和江苏,分别达到了和人次;再次是地处东南
沿海、与上海交往便利的广东、福建和山东,其提问人数均在人次以上;“其他各地提问人数的多寡,大抵因与上海的距离远近、交通便否而变化”(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卷《晚清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页)。

提问人次的多少虽然不能说明西方文化传播的全部情况,但就一般情况而言,某地提问的人越多,说明该地阅读此刊物的人也就越多,西方文化对此地的辐射力度也就越大。

除地区之间的差异外,城乡之间以及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般而言,城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要早于和快于乡村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大城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要早于和快于中小城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

所以,就某一地区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而言,又呈现出从大城市再到中小城市最后到乡村而逐渐递减的趋势。

三、艰巨性:从实现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阻力看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艰巨性。

这主要表现为:第一,在进入近代以前,中国是一典型的传统社会,历史悠久,发展完善,不仅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而且还具有极强的历史惰性,因此,要将这样一个典型的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其艰巨性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内部因素曾对这种变迁和转型起过非常大的阻碍作用,比如封建地主阶级及其封建专制制度对政治近代化进程的拼死抗拒,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顽强阻扰,旧的封建主义思想文化观念对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观念在近代中国传播的负面影响,等等,这也就是马克思讲的死人抓住活人的问题。

第二,除了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内部因素的阻力外,西方的外来因素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阻力也是巨大的,尤其是西方列强(包括后来的日本)始终都想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为达此目的,它们不仅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国近代的社会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它们还和中国统治者相勾结,破坏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进步事业,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

第三,就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来看,新兴的资产阶级是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推动者和领导者。

但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仅产生和形成较晚,直到世纪末世纪初才开始产生和形成,而且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中国民办资本主义企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愿意参加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和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中国民办资本主义企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之间存在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一定的依存关系,又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外国侵略和反对封建压迫不坚决、不彻底,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所具有的这种软弱性和妥协性,使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更为艰难。

因为,许多应该由资产阶级承担和完成的历史任务,由于资产阶级的形成晚和形成后所具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得不由农民阶级、开明士绅甚至地主官僚来承担。

如作为中国经济近代化之开端的洋务运动就是由清政府中的一些中央官员和地方督抚来倡导和主持的,而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之开端的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过程中的封建士大夫阶级。

这也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不彻底性:从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实际效果看
不彻底性是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第四个特点。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艰巨性,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不彻底性。

就社会变迁而言,在经济结构上,虽然旧的封建经济在逐渐衰败、减少和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在不断产生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