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对数学建模的五种错误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除对“数学建模”的五种错误认识
新课标把传统的“双基”扩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其中基本思想即基本的“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包括“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5种——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概括为3种,“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一个是抽象,……一个是推理,……一个是模型”。
本文只讨论模型思想,因为最近就此与一所小学的数学老师们发生了争执:他们坚持要把“数学建模”只作为课堂的第三环节,而我反对!
为阐明我的反对理由,不得不建议消除以下对数学建模思想的五种误识。
一、说“模型思想”不如说“数学建模思想”准确
我认为课标“模型思想”的说法过分简略,不够准确,容易引起误解。
完整的说,应该象课标另一处那样,称为“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的思想(比较好的简称应该是“数学建模思想”)。
首先因为数学不是什么模型都用,它要建立和求解的只是数学模型(数、式、图、表、概念、法则、定理、方法等),其他学科建立
和求解的则是建筑模型、语言模型、物理模型、化学模型、生物模型(如仿生学)等等。
其次因为数学建模不能止步于“建立数学模型”,至少还需“求解”这个数学模型,否则得不出问题解决的答案(为何说“至少”,后面补充说明)。
二、运用数学建模思想是一个多环节过程,光建模不够
课标说得好:“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可把这个过程简称为“建题→建模→解模→检验”(其中“建题”是把存在很多冗余信息的问题改建成数学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这四个环节中较难的是第一个“建题”和第二个“建模”。
三、学生不是创建新数学模型而是找到现成的数学模型
对学生来说,数学建模中的“建”可别狭隘理解成“创建”!因为他们不是数学家,创建不了新数学模型,他们只能到学过的现成数学模型中找到一个合适且有用的。
这没什么不光彩,除开屈指可数的大数学家,地球人都只有这个水平——包括人数众多的应用数学家。
这反倒很光彩:正如课标所说,通过长期的数学建模活动,学生能“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感悟数学思想”、
“初步形成模型思想”、“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应用意识”。
此外,解决某问题可用的数学模型可能不止一个,学生能比较、选择、一题多解,而这就是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再此外,会有不少学生聪明地发现你没教过的新方法(新数学模型),虽然算不上“独创”,却初露了数学家的“小荷尖尖角”!有这么一个史实:1787年,德国小男孩高斯才10岁,老师刚解释完题目“求自然数从1到100的和”,他就把写了答案“5050”的小石板交了上去。小学生高斯创造性地发现了等差数列求和方法“s n=n(a1+a n)÷2”——后来他成了与阿基米德、牛顿、欧拉齐名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四位数学家”(载百度网)!
四、不止应用问题,纯数学问题的解决同样要用数学建模方法
按前面所引课标的那句话,似乎数学建模只用来解决“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即“应用题”)——其实不对,解决纯数学问题同样要用数学建模方法。
为弄清这一点,先要对“数学模型”有正确的理解。
数学的“祖宗”是自然数1、2、3、……,它并不是客观事物而是人造物——数学模型,作为基数它模拟着实物集合元素个数的数量性质,作为序数它模拟着实物集合元素间的顺序关系。既然祖宗都是数学模型,那全部数学知识作为它的后代岂不都是数学模型?
因此张奠宙、李士锜、李俊在《数学教育学导论》中指出:“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数量的模型。算术是现实生活中数量增减的模型;函数与微积分是运动连续变化的模型;矩阵是研究线性关系的模型;极限论是处理无限关系的模型;方程是各种等量关系的模型,等等。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学习如何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21页);沈文选则在《数学建模》一书中指出:“数学模型……也包括从现实原型抽象概括出来的一切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定理、理论体系等等,……按广义解释观点,整个数学也可以说是专门研究数学模型的科学”(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年7月版第9页)。
举一个最简单的实例:计算“1+1等于几”要不要用到数学模型?要!首先自然数1就是数学模型,然后加法概念、相等概念、自然数加法法则又是数学模型,总共要用到4个数学模型!当然对一年级孩子别这么要求,凭借遗传和教育的造化,他们无需做这种原始的事,更新、更重要的数学建模还等着他们去做呢!
五、所以:数学建模应贯穿全课而不能只束缚在某一环节
这才是本文所追求的终极结论。
此前曾提出,一堂数学课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串”,那么它就该解决一连串的问题。既然不论应用题还是纯数学题都要用数学建模来解决,那数学建模就应贯穿全课,而不能把它只束缚在某一环节
——您同意吗?
当然,一堂课的多次数学建模应有深有浅、有难有易,指导着学生先学习数学建模、再尝试自主数学建模。这正是叶澜“新基础教育”所提倡的“学结构→用结构”教学法——因为数学模型本来就是一种数学结构。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