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高分子介绍
中科大高化第二章
![中科大高化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88e0efdb5022aaea998f0f52.png)
讨论
① 作为聚合反应的有机反应,应具有专一、单向和定量等特 点; ② 逐步聚合的单体至少有两个“官能团”。
2013-8-9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3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缩合聚合、简称缩聚(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
聚对苯二甲酸2OH + n HOOC COOH H OCH2CH2OC + (2n - 1) H2O O C n --- F2-1 OH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Diels-Alder聚合
O CH2 CH2 CH2 + CH2 O O O O O O O
2013-8-9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0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三、逐步聚合反应的单体 1. 单体的种类 依据官能团类型:醇、胺、酸、酸酐等; 依据官能团的数目:双官能团单体、多官能团单体;
第一节 逐步聚合反应概要
逐步取代聚合,如聚砜的合成反应
O n Cl S O Cl + n NaO O S O O O n + 2n NaCl ---F2-6 ONa
讨论 ① 氯代芳烃的吸电子取代基(砜基)存在,使得芳氯发生 亲核取代反应; ② 使用非质子极性溶剂,130~160 º C反应。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成环的可能性 和环的大小
2013-8-9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
14
第二节 线形逐步聚合反应
本节以线形缩聚反应为例,讨论线形逐步聚合反应中 动力学、分子量控制等问题。 一、官能团等活性
1. 概念:同类功能团具有相同的反应活性,与分子的大小和 其它官能团是否反应无关。 2. 目的:简化问题,方便速率方程和分子量关系式的建立 逐步聚合体系中存在不同多聚体之间的反应,它们的反应 速率常数是否相同? 3. 实验证据: 小分子同系物与相同底物的反应速率 癸二酰氯与二元醇(HO(CH2)nOH)的聚合速率: n = 5, 6, 7, 8, 9, 10 k = 0.60, 0.63, 0.65, 0.62, 0.65, 0.62 (10-3 L/(mol· s))
中科大课件5
![中科大课件5](https://img.taocdn.com/s3/m/16c64ad049649b6648d74741.png)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
16
四、链终止和链转移反应 碳阴离子活性中心难以被终止(无杂质) 无杂质)
不会发生双分子终止(两个增长链相互终止); 不会发生双分子终止 不会与反离子(金属离子)发生结合终止 发生结合终止; 不会与反离子 发生结合终止 难以发生链转移(向单体或聚合物):H-的转移; 难以发生链转移 :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
12
三、链增长反应
增长链活性中心数) 单活性增长链和双活性增长链(增长链活性中心数)
H RLi + CH2 CH RCH2 H RCH2 CH CH2 C- Li+ kp RCH2 CH CH2 C- Li+ kp
CH 2 CH
---F5-4a
H C- Li+ ---F5-4b
烷基锂引发 苯乙烯聚合 为单阴离子 增长方式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
22
五、活性阴离子聚合
活性聚合的动力学
聚合速率: 聚合速率:[I]0为引发剂的浓度;
d[M] Rp = − = kp[M ][M ] = kp[I]0 [M] dt
聚合度:[P]高分子链的浓度;n为分子链的活性中心数目; 聚合度:
[M ]0 − [M ]t [M ]0 − [M ]t [M ]0 − [M ]t Xn = = =n [P] [I]0 / n [I]0
H RLi + CH2 CH RCH2 C- Li+ ---F5-4a
H R3N + CH2 C Y R3N+ CH2
H CY
10
---F5-5a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
阴离子引发
阴离子引发的实质 引发剂(形成)的碱性物质转变成单体的阴离子,对于烯烃单 体而言为碳负离子;
高分子学科简介
![高分子学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0a15a3743323968011c925b.png)
1920年施陶丁格发表了“论聚合”的论文,他从研究甲醛 和丙二烯的聚合反应出发,认为聚合不同于缔合,分子靠正 常的化学键结合起来。这篇论文的发表,就像在一潭平静的 湖水扔进一块石头,触发了一场严肃而又激烈的学术论战。
美国人Carothers 1896-1937(杜邦公司) 风靡一时的尼龙袜
3)、Ziegler和Natta配位聚合反应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等规PE、PP聚合反应成功 (诺贝尔化学奖)
Ziegler 德国人
基础研究 与工业化 的完美结 合
Natta 意大利
4)、Merrifield和功能高分子的发展
能源工业
输电工程 轻便、容易 运输、安装
高分子材料的消耗率
3. 高分子学科的发展简史
人们没有高分子的概念,但木材、棉、麻、丝、漆、橡胶、 皮革和各种树脂等天然高分子材料都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和 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分子学说是难产儿,经过50年的争论才诞 生。在其诞生以前,已开始了合成高分子材 料的生产。高分子学说创立以前,不能忘记 的几个人和事。 1)Goodyear和天然橡胶的硫化(1839)
1926年,瑞典化学家斯维德伯格用超高速离心机 成功地测量了血红蛋白的平衡沉降,由此证明了高分子 的分子量的确是从几万到几百万。而在美国,卡罗瑟斯 通过缩合反应得到了分子量在2万以上的聚合物,支持了 大分子学说。 1932年,施陶丁格总结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论,出版了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橡胶和纤维素》,成为高分子 科学诞生的标志。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989375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a.png)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的一个重要学科方向。
该专业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特点和魅力。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这些教师们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领域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
他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科研项目,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还有机会参与各类实验室实践和科研项目。
通过实验和科研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能测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竞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学习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学习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知识。
这种综合的学科背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领域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创新。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科研项目中经常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研究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解决问题和取得成果。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以其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吸引了众多的学生。
这个专业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这里将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为未来的科研和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为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发展而努力!。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2f3584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6.png)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中科大高分子化学2021―2021,2021-2021年期末考试试题.do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2021―2021年期末考试试题我填空:(35分)1.该聚合物的名称是------------------------------,所需的合成原料为--------------------------结构单元为--------------------------------------和----------------------------------------------,重复单元------------------------------------------,n称为-------------,记作---------------。
2.聚合物的命名方法各不相同,可称为体系命名法。
3.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包括-----------------、-----------------、-----------------、-----------------基元反应,推导自由基聚合反应微分方程式,用了三个基本假定,分别是--------------------、------------------------、-------------------,如果rp对[i]的反应级数为0.8,说明---------------------------------------,如果rp对[m]的反应级数为1.5,表明--------------------------------------------。
4.顺-1,4-聚丁二烯橡胶采用------交联,乙丙橡胶采用------交联。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降解的主要产物是--------------------当PVC被加热时发生。
5.在离子聚合中,活性中心离子旁存在着-----------------,它们之间的结合可以是-----------------、-----------------、-----------------、-----------------四种形式,并处于平衡中。
中科大功能高分子课件-分离膜-第四章 高分子分离膜
![中科大功能高分子课件-分离膜-第四章 高分子分离膜](https://img.taocdn.com/s3/m/139307b590c69ec3d5bb75da.png)
密度膜、乳化膜、多孔膜
12
第一节 高分子分离膜概述
8
第一节 高分子分离膜概述
中国的膜分离
1958年,开始研究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膜。 1966年,开始反渗透膜的研究。 同时,其它类型分离膜的研究工作相续展开。 上世纪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水淡化技术为 标志)。 至今,从事膜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几十家,成立国 家液体膜工程研究中心;从事膜分离设备和膜材料 生产的厂家超过百家。分离膜和膜技术被广泛应用。
表4-1 高分子膜材料的分类
类别
膜材料
举例
纤维素酯类
纤维素衍生物类 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聚砜类
聚砜,聚醚砜,聚芳醚砜,磺化聚砜等
聚酰(亚)胺类
聚砜酰胺,芳香族聚酰胺,含氟聚酰亚胺等
非纤维素酯类 聚酯、烯烃类
涤纶,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腈等
含氟(硅)类
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当不能经济地用常规分离方法得到较好分离效 果时,膜分离技术往往是首选考虑的手段。同时, 将膜分离技术和常规分离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获得 更好的经济效益。
4
第四章 高分子分离膜
膜分离过程不涉及物相的变化(渗透蒸发膜除 外),常温下即可操作;由于避免了高温操作,所浓 缩和富集物质不容易发生性质变化,因此在膜分离 过程食品、医药等行业使用具有独特的优点;膜分 离装置简单、操作容易,对无机物、有机物及生物 制品均可适用,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5第四章 高分子分离膜
膜材料
通用膜
分离膜 光致发光薄膜
功能膜
高分子概论_课程介绍
![高分子概论_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9109a02de80d4d8d15a4f45.png)
塑料 Plastics
热塑性塑料 (Thermoplastics)
聚乙烯, 产量最大,结构最简单. 聚乙烯 Polyethylene: 产量最大,结构最简单. 聚丙烯,Polypropylene:最轻的塑料. 最轻的塑料. 聚丙烯 最轻的塑料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全能的塑料,价格低廉. 全能的塑料, 全能的塑料 价格低廉.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ylate):最透明的 最透明的 塑料,不会碎的玻璃. 塑料,不会碎的玻璃.
ppt的地址是 的地址是: 的地址是 /polymer_introduction.ppt
内容安排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第三章 光与高分子材料 第四章 光子学聚合物 第五章 高分子导体与半导体 第六章 聚合物在生物高分子中的分离作用 第七章 凝聚与溶解 白如科 潘才元 施文芳 张其锦 张兴元 王延梅 朱平平
结构单元 重复单元
CO(CH2)4CO
结构单元
n
聚合度:大分子中的重复单元数或结构单元数, . 聚合度:大分子中的重复单元数或结构单元数,n. 数均聚合度Xn ,重均聚合度Xw . 分子量: 分子量:数均分子量 Mn ,重均分子量 Mw .
聚合物结构类型
线型 Linear Polymer 支化型 Branched Polymer 交联型 Crosslinked Polymer 星型及树状 Star Polymer Dendrimer
三,发展历程
天然高分子利用
7000多年前,天然油漆 我国已使用天然油漆涂饰船只.中国漆(大漆) 1839年,天然橡胶硫化 美国人古德伊尔(Charlers Goodyear). 1869年,第一种人工塑料 赛璐珞( Celluloid,硝化纤维素) 美国 人海厄特(Jhon Wesley Hyatt). 1887年,第一种人造丝 硝化纤维素,Count Hilaire de Chardonnet.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PPT课件
![中科大高分子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de8bc3650e52ea5418987e.png)
二、链式聚合反应类别
根据活性种(活性中心)的种类,链式聚合分为
1. 自由基聚合(radical polymerization) :多为碳自 由基;
2. 阳离子聚合(cationic polymerization):多为碳 阳离子;
3. 阴离子聚合(anionic polymerization):碳阴离子 居多,也有氧负离子;
H
CH2 C Z + 活性的物种
Y
R*
---F3-1d
思考题 链终止和链转移有什么异同?
2021/4/11
4
第4页/共109页
第一节 链式聚合概述
三、链式聚合反应的特点 1. 反应历程:几个基元反应; 2. 分子量与转化率的关系:基本与转化率无关; 3. 链的生长:活性种和增长链对单体的加成反应;
2021/4/11
8
第8页/共109页
五、单体聚合类型的分析
2. 烯烃单体的取代基的电子效应
• 给电子性:烷基、氨基、烷氧基、酰氧基;
氧和氮有孤对电子,可发生p-p共轭,使碳碳双键电子
云密度增加,利于亲电试剂进攻;同时可分散碳正离
H
H
CH2 C+ 子的电荷密度CH2,C增加碳正离子的稳定性---F。2-3a
还会与碳正离子、碳负离子反应,使这些单体的聚合反 应变得复杂。
3. 位阻效应
2021/4/11
2021/4/11 3. 羰基化合物:醛、酮
6
第6页/共109页
a-
四、烯类单体可进行的聚合反应(返回)
含含含 烯共给吸 烃轭电电 :取子子 配代取取 位基代代 聚的基基 合:的的 、三:: 自者自自 由皆由由 基可基基 乙 、、 烯 阳阴
高分子生物材料
![高分子生物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42277a6aef8941ea76e0586.png)
高分子生物材料第二讲中心法则(1):复制、转录2013‐9‐11本次课目标Lecture Goal•能够描述DNA双螺旋结构、复制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能够描述RNA聚合酶的结构、功能和转录过程•能够记忆所有天然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字母简称dogma中心法则Central 本周下周蛋白质翻译t l ti复制translation 细胞质cytoplasm细胞核nucleusDNA的组成单元:的成单元脱氧核苷酸G iA deninephosphateuanine鸟嘌呤腺嘌呤organic baseT hymine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phosphate C ytosine胞嘧啶DNA的方向:5’→3’为什么不是3’ →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 and G+CDNA通过两条高分子链形成双螺旋结构(double‐helix)∆G = ∆H‐T∆S3.4 Å3.4 nm0b10 bp10 ÅDNA的聚合反应:复制(replication)•链式聚合反应–引发剂: 引物primer–单体: 三磷酸脱氧核苷2’‐deoxynucleosideytriphosphates–催化剂: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加成聚合方向5’ 3’–聚合是自发反应( G<0!)•高分子组成–由遗传信息本身决定由遗传信本身决定–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是半保留复制引物DNA 链增长方向模板链催化剂的结构(佛手)催化剂的功能是什么?2聚合反应:S聚合反应N催化碱基配对焦磷酸酶在内酯的开环聚合中环张力的释放是链增长的思考•在内酯的开环聚合中,环张力的释放是链增长的动力;在DNA 聚合中动力是什么?DNA 聚合具有方向性,两条链如何同时进行?5'滞后链3'Lagging strand DNA 连接酶5'5'前导链3'Leading strand DNA 聚合的速度大约是每个聚合位点每秒中800个碱基!(实验上如何验证?)DNA聚合酶具有自带的校正(proof‐reading) 功能错误外切酶异构体I 异构体II 问题:如果37II I4 kcal/mol摄氏度时异构体的能量比异构体高出/,那么由此引发的DNA出错几率是多大?5’3’为什么DNA 合成的方向是5 35’3’引物DNA 链增长方向3模板链本次课目标Lecture Goal•能够描述DNA双螺旋结构、复制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能够描述RNA聚合酶的结构、功能和转录过程•能够记忆所有天然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字母简称RNA 和DNA 的异同之处1. 尿嘧啶(Uracil ) 替代胸腺嘧啶(thymine)22.核糖(Ribose ) 替代脱氧核糖(deoxyribose)3. RNA 一般是单链高分子4RNA 4.可以通过单链的折叠形成特殊的3D 结构复制和转录的相同之处转录因子1.RNA聚合酶模板链合成:都使用模板聚合2.化学:完全相同(S N2)5’3’3.合成方向:都是5 to 34.单体:都是三磷酸腺苷NTPs复制和转录的不同之处转录因子RNA聚合酶模板链1.RNA聚合酶使用三磷酸腺苷(NTPs) 而非脱氧三磷酸腺苷(dNTPs)2.RNA 聚合酶无需引物就能合成RNA3.转录为非对称聚合(只有个链是模板)3只有一个链是模板4.RNA高分子是单链挤出,没有配对55.转录过程只有部分DNA作为模板使用6.转录会根据需要启动或者关闭,并且一段基因可以被反复拷贝在进化过程中RNA聚合酶的形态得到了高度保留细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通过打开和关闭抓住DNA分子蟹爪!mRNA 的末端修饰:5’流感病毒携带的一种酶可以偷走宿主的帽子流感病毒携带的一种酶,可以偷走宿主的帽子•5’加“帽子”mRNA 在5需要封端(加帽子)•为了能够成功的翻译,封端mRNA 成熟的标志mRNA的末端修饰:3’RNA的剪接(splicing)高分子生物材料中国科大2013‐秋张国庆本次课目标Lecture Goal•能够描述DNA双螺旋结构、复制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能够描述RNA聚合酶的结构、功能和转录过程•能够记忆所有天然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字母简称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构建单元两性离子脱质子产物质子化产物天然氨基酸是L构形H: Hidden (at the back)N: NorthR: RightTwo exceptions: glycine andp甘氨酸g y脯氨酸proline高分子生物材料中国科大2013‐秋张国庆本次课目标Lecture Goal•能够描述DNA双螺旋结构、复制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能够描述RNA聚合酶的结构、功能和转录过程•能够记忆所有天然氨基酸的化学结构和字母简称。
中科大功能高分子课件
![中科大功能高分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b3d0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5.png)
良好的热稳定性
总结词
功能高分子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不易分解或氧化,具有良好的 热稳定性。
详细描述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较好,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稳 定的性能,不易分解或氧化。这使得它们在高温环境下的应 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航空航天、汽车、能源等领域 。
动态共价键合成
利用动态共价键的特性,合成具有 自修复和可重构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开发多功能和智能化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多功能性
通过分子设计和功能化改性,赋予功 能高分子材料多种特殊性能,如导电 、导热、发光、磁性等。
智能化
将传感器、驱动器和执行器等智能元 件集成到高分子材料中,实现智能化 响应和调控功能。
良好的电性能和磁性能
总结词
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磁性能 ,能够满足各种电子和磁性器件的需求。
详细描述
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绝缘性 、磁响应等性能,能够满足各种电子和磁性 器件的需求。这使得它们在电子、通信、信 息等领域中具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导 电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电极、导电线路 等电子器件;磁性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
提高力学性能
研究和发展新型增强剂和填料,以提高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强度、韧 性和耐冲击性能。
优化加工性能
改进加工工艺和开发新型加工设备,以降低加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 率。
探索新的合成方法
绿色合成方法
开发环境友好、低能耗和低排放 的合成工艺,减少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活性聚合方法
利用活性聚合技术合成具有精确结 构和分子量分布的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南京工业大学等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中科大、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南京工业大学等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e68dbec77da26925c5b026.png)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说明:全部答题包括填空、选择题必须答在考点下发的答题纸上,否则,一律无效。
试题名称:高分子化学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1. 开环聚合;2. 交联聚合物;3. 官能团等活性;4. 活性聚合反应;5. 动力学链长;6. 凝胶效应;7. 接枝共聚物;8. 聚合物老化;9. 竞速率;10. 几率效应。
二、结构式、名称和合成(30分)1. 以系统命名法命名以下聚合物并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8分)A)维尼纶;B)Kevlar纤维;C)PTFE;D)等规聚丙烯。
2. 如何合成结构单元头-头方式连接为主的聚氯乙烯?写出由单体到产物的合成反应式,并注明所使用的引发剂。
(4分)3. 写出合成下列聚合物的反应式,具体注明所用引发剂。
(9分)A)线性聚乙烯基亚胺;B)两个端基皆为羧基的聚苯乙烯;C)线性酚醛树脂。
4. 接枝共聚物可通过“在主链高分子存在下接枝共聚”、“主链和支链相互反应”和“大分子单体”法进行合成,分别举例说明。
(9分)三、从下列提供的可能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4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关于单体、结构单元、重复结构单元和单体单元说法最为确切的是()。
A)单体是一类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高分子的小分子化合物;B)对于聚氯乙烯而言,单体单元具有与单体相同的化学结构;C)对于尼龙6而言,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是等同的;D)聚乙烯醇是合成维尼纶的原料,而合成它的单体是乙烯醇。
2.下列关于逐步聚合和链式聚合比较不确切的是()。
A)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所需的时间;B)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C)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聚合反应是否存在引发、增长、终止和转移等基元反应;D)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高分子的“成长”是通过单体和高分子的反应还是反应体系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反应。
3. “功能团等活性”假定是逐步聚合反应的重要概念,但是在某些场合下该假定和实际情况不符合,以下所述不正确的是( )。
高分子科学概述-高分子化学PDF课件-中国科技大学-01
![高分子科学概述-高分子化学PDF课件-中国科技大学-01](https://img.taocdn.com/s3/m/f0632c1759eef8c75fbfb30e.png)
高分子
熟悉而陌生
陌生——还不了解;新种类、新问题、新 现象 ※为什么蛋白质和DNA的合成是如此之精确 和准确? ※ 如何实现高分子合成的可控性? ※ 如何探求新的合成方法、寻找新原料?生 物合成法 ※ 如何赋予高分子材料特殊功能? ※ 结构和性能关系。
高分子化学第一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16
John B. Fenn;
Koichi Tanaka;
Kurt Wüthrich
2002年Noble 化学奖得主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structure analyse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for their development of soft desorption ionisation methods for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e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 "for hi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for determin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n solution"
高分子化学
总学时:80学时;周学时:4学时; 主讲老师: 辅导: 聚合反应:单体转变成高分子过程中的故事;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高分子的化学性质;
高分子化学第一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1
中科院考研成功经验!
![中科院考研成功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bb4b09ea856a561252d36f75.png)
工作签了之后就真的开始认真复习了,每天早上8点钟去看书,有时候9点钟了,甚至干脆不去,都是以前的习惯不好啊!!但是坚持每天都去,最少一天在自习室呆6个小时,最多呆10个小时,认真看专业课,我由于害怕专业课,所以有时候一天所有的时间都在看一门专业课,有时候头好疼啊,啥最后都看不进去了,回去玩游戏到睡觉。就这样坚持到了11月结束,然后12月猛记单词,狂看政治,英语看的是新航道的胡敏的核心词汇与往年阅读理解真题,完形填空用的是新东方的资料,政治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一到四,当然中间仍然要看专业课的,词汇记了最少四遍,政治序列一认真看了两遍,最后序列四看了6遍,也大声的读了,就是记不住。原来听说任汝芬的点睛班很好,由于政治看的少,不放心,最后还花了90块钱去听了,结果又是很失望的,本来看看序列四都就知道了,而且只花5块钱买个盗版的就可以了,我为啥要花90块的听课费,14块钱的书费去听呢,我好郁闷啊!!一直坚持着,到考试前一天的时候做了两套英语模拟试卷,是北京考研班的最后三套题,感觉还可以。最后就回去看电影,第二天就上战场了!!!一切感觉都很顺利,因为没有考数学,而他们都说数序好难,所以我还很庆幸!!!
还好了,去复试之前心里乱糟糟的,根本就没有看书,去了之后在我同学他们学校的图书馆借了两本实验书,看了一下就去复试了,虽然看了的东西都没有用上,可是复试问到的问题都是我以前看过的,都知道,所以很顺利,10分钟就解放了,按规定应该是20分钟以上!我的导师坐在我的旁边,他开始根本就不看我,也不问我问题。因为规定进去之后学生不许说自己报考方向与所报考的导师,所以那些老师根本就不知道我报考的是谁的,稀里哗啦一阵狂轰乱炸,而且我的导师都是接着别的导师问的问题往深入问,问题一个接一个,中间不给你思考的时间,很幸运,我基本上对答如流,10分钟解决战斗!我们专业一共招4个,我们专业复试的有八个,在复试前还是很怕,可是复试完后,感觉必上!结果真的上了!!!老师最后签字的时候说对我很满意!!!
中科大高物名词解释Polymer Physics
![中科大高物名词解释Polymer Physics](https://img.taocdn.com/s3/m/799d206bf5335a8102d220ba.png)
Polymer Physics1.软物质:处于理想液体和理想固体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带物质。
其间的弱连接性和密度低导致了它的“软”,并且外力作用主要不是能量效应而是熵的效应。
2.内聚能:1mol物质出去全部分子间作用力而使其内能增加的量。
3.内聚能密度:单位体积内某物质内聚能的大小,表征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物理量。
4.近程结构:是构成高聚物分子链最基本的结构,包括高聚合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结构单元的键接顺序、端基、支化与交联以及空间构型等。
5.远程结构:是指单个高分子链的大小和在空间存在的各种形状(形态、构象)例如:伸直链、无规线团、折叠链等,又称二级结构。
6.构型:由化学键所固定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7.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所含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在整个高聚物中所占的比例,也叫立构规整度。
8.全同指数:全同指数(IIP)是全同立构聚合物占聚合物总量的百分数。
9.自由内旋转:如果内旋转时完全不发生能量的变化,即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中各种排布方式能量相同,这样的内旋转称之为自由内旋转。
10.受阻内旋转:实际的高分子链的内旋转不是自由的,因为C原子上所带的取代基在旋转过程中距离发生改变导致旋转时能量发生变化,内旋转受阻。
11.构象:是指分子中原子或是原子团由于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在空间的排布称为构象,构象是不稳定的。
12.内旋转位垒:分子在内旋转时从最稳定的构象到最不稳定构象所需克服的能量。
13.内旋转异构体:对应位能曲线上不同深度位谷的相对稳定的构象即位能曲线上极小值点处的构象。
14.柔性:是指高分子链能够通过改变构象而无规卷曲的特性,柔性是长链高分子最主要的结构特征,是高聚物特有的结构层次。
15.刚性:与柔性相对的概念,之高分子链难以或不能改变其构象的性质。
16.持续长度:无限长的旋转链在第一个键方向上的投影平均值,是高分子链的刚性尺度。
中科大高等高分子化学课程
![中科大高等高分子化学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b59ac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f.png)
中科大高等高分子化学课程
中科大的高等高分子化学课程涵盖了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
实践应用。
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高分子化学基础知识,介绍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聚
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等。
2. 高分子物理化学,讲授高分子的物理性质,如溶液行为、玻
璃化转变、结晶行为等。
3. 高分子合成方法,介绍高分子合成的各种方法,包括自由基
聚合、离子聚合、环氧树脂固化等。
4. 高分子表征技术,学习使用各种分析技术对高分子进行表征,如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等。
5. 高分子应用与发展,了解高分子在材料、医药、生物工程等
领域的应用,以及高分子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学生在学习高等高分子化学课程时,通常需要进行实验操作,
掌握高分子合成和表征的基本技能,并且需要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高分子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课程还可能涉及到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中科大的高等高分子化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科大 历年高化名词解释
![中科大 历年高化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2d822eaf121dd36a22d8257.png)
有下划线的部分,表示该概念的核心,有助于快速记忆。
第一个句号以后的为拓展知识,可不作答。
第一部分科大历年考研名词解释2011活性中心等活性:链终止反应:聚合度:2010界面缩聚:两单体分别溶解于两不互溶的溶剂中,反应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缩聚,具有明显的表面反应的特性。
最高聚合温度:聚合和解聚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温度胶束成核:乳液聚合中,对于水溶性小的单体,通过自由基扩散进入胶束内引发单体聚合,使胶束变成胶粒的过程均相成核:水溶性较大的单体,除了胶束成核外,自由基会引发水相中的单体聚合,聚合物发生沉淀并吸附乳化剂于表面,形成乳胶粒子的过程。
定向聚合:能够生成立构规整聚合物的聚合。
理想共聚合:竞聚率 r1*r2=1的共聚反应。
2007遥爪聚合物:分子链两端带有特殊官能团的聚合物。
悬浮聚合: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立构规整聚合物的质量占总聚合物质量的分率。
活性聚合:无终止的聚合反应。
①单体消耗完后,活性中心仍然存在,再加入单体可继续聚合(如活性阴离子聚合制备SBS)②无链转移,产物单分散接枝反应效率:2006开环聚合:状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开环,形成线形聚合物的聚合反应交联聚合物:分子链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聚合物官能团等活性:在缩聚反应中假定两官能团或多官能团单体的官能团反应活性是相等的,与分子量的大小无关动力学链长:引发聚合反应的自由基所消耗的单体分子平均数凝胶效应: 在自由基链式聚合中,反应速率随转化率的提高自动增加的现象接枝共聚物:聚合物主链只由某一种结构单元组成,而支链则由其它单元组成聚合物老化:聚合物及其制品在加工、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及力学性能逐步变坏,这种现象称老化竞聚率: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用于表征两单体的相对活性几率效应:高分子链上官能团相互反应,或与小分子反应时,由于反应了的官能团之间残留有未反应的单个官能团,因这些官能团难于继续进行反应,存在着最大转换率2005聚合物:有许多结构和组成相同的单元相互键接而成的大分子本体聚合:在引发剂、热、光或高能射线照射的作用下只有单体存在的聚合反应诱导期:聚合体系中存在杂质、阻聚剂等时,聚合反应完全停止,只有当阻聚剂耗尽时,聚合才开始进行,聚合反应停止的的这一阶段叫做诱导期自动加速效应:在自由基链式聚合中,反应速率随转化率的提高自动增加的现象。
高分子合金(中科大USTC)
![高分子合金(中科大USTC)](https://img.taocdn.com/s3/m/f14e4754be23482fb4da4ca1.png)
1934 1942
1942
First use of the term “alloy” in reference to thermoplastic: ―Styralloy-22‖ commercialized by Dow Chem. Co., an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of styrene and butadiene.
PISO
Polyarylether
Polyimidesulfone
Union Carbide
Celanese
1986
1987 1987 1987
APEC
PPMB PA-4,6 ----
Aromatic polyestercarbonate
Poly-p-methylenebenzoate Polyamide-4,6 Sulfone based on ―super engineering‖ polymer (Amoroon)
1979
1980 1980 1981
Table 1-2 (continued) 1981 New blends of poly(styrene-co-maleic anhydride) (SMAn) with ABS (Cadon) and PC (Arloy) introduced respectively by Monsanto and Arco.
1978
Code LCP
PES
Polymer Polymer liquid crystal
Polyethersulfone
Producer Carborundum
ICI
1978
1982
PEEK
PEI
在防疫抗疫中大显身手的高分子材料
![在防疫抗疫中大显身手的高分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dcf8ca67ec102de3bd8985.png)
1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Chemistry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No. 12
doi: 10.3866/PKU.DXHX202008089
65
图 1 防疫抗疫中常用的医用防护装备
这些防护装备的制备材料大多是用高分子材料。为什么在众多的各种材料中选择高分子材料作 为防护隔离材料呢?为什么在新冠病毒防疫抗疫中高分子材料能如此“大显身手”?这正是由高分 子材料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性能所决定的。
高分子材料质轻,不像金属材料那么重,却可以像金属一样坚固[1]。高分子材料柔韧,不像玻璃 和陶瓷那样脆,却可以像它们一样透明和耐腐蚀。高分子材料加工性能优良,不像金属和陶瓷那样 需要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只需要在一两百摄氏度的条件下加工,而且可以根据使用性能要求、调整 加工条件来改变和完善制品性能以满足不同需求。甚至可以用同一种单体,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来
64 •专题•
Univ. Chem. 2020, 35 (12), 64–70 doi: 10.3866/PKU.DXHX202008089
www.dxhx.pkuຫໍສະໝຸດ
在防疫抗疫中大显身手的高分子材料
金邦坤 1,朱平平 1,2,*
1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230026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26
收稿:2020-08-31;录用:2020-10-15;网络发表:2020-10-30 *通讯作者,Email: zhupp@ 基金资助:2018 年安徽省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8jxtd118);2020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点线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0xxsjg02);2019 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xjyxm0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研究室/实验室功能高分子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潘才元教授(博士生导师)纳米分子组装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何平笙教授(博士生导师)涂层辐射固化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施文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瞿保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聚合物光子材料和光子学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张其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高分子电学性能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张兴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高分子辐射化学实验室及科大创新辐化分公司学术带头人:张志成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高分子合成与新材料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白如科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梁好均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应用高分子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吴承佩教授医用、生物组织工程材料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方月娥教授(博士生导师)功能高分子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潘才元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实验室曾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企业的委托项目和日本、香港、美国等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这些项目涉及高分子合成化学,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如:ABC杂臂星型高分子、石墨/高分子复合材料、复合纳米乳液,高分子材料的表征、结构与性能等。
本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分子合成化学和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
近几年来获得的主要成果有:1双环单体的开环聚合。
反应过程中,聚合物体积膨胀,可以与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等共聚,以减少这类树脂在聚合过程中的体积收缩,减少树脂基体的内应力和提高制件的尺寸稳定性。
在医用材料、粘合剂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如为南京天文仪器厂制造的天文望远镜的副镜固定配制了粘合剂,不仅固定了副镜,而且光学性能保持不变。
2自由基开环聚合反应。
采用自由基共聚方法可以在烯类聚合物的主链上引入酯基、醚、酮、酰胺等功能基团,赋予聚合物以光降解、生物降解的功能。
也可以改进现有商品聚烯烃树脂的性能,或制备其它方法难以合成的聚合物,如聚烯烃-聚酯嵌段或无规共聚物、聚烯烃-聚醚(聚酮、聚酯)无规共聚物等。
3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
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很难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物的结构,也不易得到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
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基本上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很多单体如苯乙烯、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丁二烯以及亲水性单体如丙烯酸、苯乙烯磺酸等均能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其分子量和聚合物结构均能控制。
4新型结构如线形及非线形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采用不同的活性聚合方法,或将其有机组合可以设计并合成预定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
这些聚合物可以在乳液、粘合剂、聚合物共混的增溶剂、纺织助剂等许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5利用微刻蚀技术制备有规则的图形,在制备集成度更高的线路板和微电子工业得到应用。
除此以外,本实验室还从事高分子液晶和掺杂液晶显示材料、磁性高分子、电子封装材料、无机纳米掺杂材料的研究,在高密度存储芯片的散热、提高电子封装材料的脆性、制备高分子基板材料等均做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成果。
本实验室在产品开发方面曾研制成功镁钙、镁钙碳耐火材料用的无水树脂结合剂;提高织物的耐水、耐油性用的聚胺酯复合乳液;以及根据企业提出的课题进行产品开发和工艺改进的研究工作。
本实验室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一次、四等奖两次,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220多篇论文,80%以上被SCI和EI收录。
>>返回页首纳米分子组装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何平笙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实验室从事多项不同领域的研究课题,连续得到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已在Langmuir,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约200篇。
本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二维状态下的聚合。
二维状态下的聚合反应有许多特殊性,特别是有些在三维状态下不能聚合的单体如亚油酸却能在二维状态下发生聚合反应。
本实验室研究了不同目标膜压、不同聚合温度、亚相pH等对二维聚合的影响,从而推知了PDA单分子膜聚合时,其活化性复合物本质上是单分子的。
在对PDA LB膜的聚合研究中观察到在Cd2+亚相中沉积的LB膜有明显的二套周期结构,随紫外光照时间增加,二套周期结构转变为一套周期结构;在Tb3+亚相中沉积的LB膜只有一套周期结构。
研究发现由Cd2+和Tb2+亚相中沉积的PDA LB膜在紫外光照聚合时的链增长机理不同,前者是均相增长,后者则是异相增长。
2. 聚合物的二维橡胶态。
聚合物在一维和二维这样低维时有许多特殊的问题需要研究。
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合物单分子膜是否在室温存在橡胶态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通过研究亚油酸单分子膜的聚合和聚合反应时单分子膜动态弹性的影响,首次明确提出了二维橡胶态的概念并给出了初步的实验证明。
用动态方法测定了聚合前后亚油酸单分子膜的动态弹性,发现聚合反应后的亚油酸单分子膜的动态模量下降到40.4mN/m,比辐照前的96.3mN/m低得多。
考虑到亚油酸分子中有二个双键,而且树脂状固体物不溶于常见的溶剂,可认定亚油酸发生了交联。
如果聚合反应后的单分子膜的玻璃化温度比室温低,那么它将处于高弹橡胶态,因此单分子膜的弹性反比其聚合前的来得低。
据此首次提出了单分子膜的二维橡胶态的概念。
3. 聚合物的微制造。
纳米科学在现代高技术领域中的巨大应用前景,正在把众多不同的学科紧紧交叉在一起。
其中亚微米和纳米级的微制造技术和聚合物材料的结合有望在高分子科学领域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增长点。
本课题是应用软刻蚀中的微接触印刷、微模塑等技术来探索全范得华力干型仿生粘合原理、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和亚微米量级的微聚合反应器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
本实验室还对插层聚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C60LB 膜、热固性树脂的固化以及高分子物理教学有不少研究。
出版物有《高聚物的力学性能》(中国科大出版社,1997);《高分子物理实验》,(中国科大出版社,2002);《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科学出版社,第二版,1995)和译著《热塑性塑料的性能和设计》(科学出版社,1986)等。
>>返回页首涂层辐射固化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施文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本实验室曾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科院“七五”和“八五”攻关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和开发项目。
同时开展了与德国BASF公司、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和芬兰NESTE公司等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经费资助)。
这些项目涉及高分子合成化学,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如:树枝状/超支化聚合物、光敏聚合物、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以及它们的表征、结构与性能等;研究它们在光固粉末涂料、无卤阻燃涂层、光固水性涂料和光学材料中的应用。
本实验室已成功制备了多种树枝状/超支化聚合物,如超支化聚(胺-酯)、树枝状聚(醚-酯)、超支化聚氨酯、超支化聚酯等等,而且进行改性,制备双键端基的辐射可固化超支化聚合物,它们具有低粘度、高活性以及固化膜绝缘性好,收缩率小和粘附性好等优良性能。
研究它们在光固粉末涂料、无卤阻燃涂层、光固水性涂料和光学材料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可望进行某些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负责人施文芳教授曾于1994年在瑞典进修时获准国际专利一项。
本实验室长期以来(1982)从事涂层辐射(UV/EB)固化的研究与应用。
辐射固化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为“绿色科技”,它应用于木材、塑料、金属、光学纤维等各种基材, 以及粘结材料,如层压、密封、压敏材料以及电子器件粘接等,还用于复合材料、印刷技术、立体模型制备、信息贮存材料等。
实验室合成和改性UV/EB可固化的预聚物和功能性单体,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室数据。
本实验室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子课题之一“辐射可固化磷氮类无卤阻燃涂料及其阻燃机理研究”。
无卤辐射固化的阻燃剂燃烧时在基材表面形成一个膨胀碳层,具有低导热系数及优良的隔绝性能,使得燃烧得到有效的阻止。
目前已合成了若干个高效无卤阻燃剂,可应用于辐射固化涂层。
实验室获中国科学院院级鉴定成果1项;在国内外重要杂志杂志上发表120多篇学术论文,大多数被SCI和EI收录;申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4项(均被受理)。
>>返回页首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瞿保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本实验室曾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七五”和“八五”攻关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和开发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紫外光交联聚烯烃新材料和光交联电缆新技术、无卤阻燃聚烯烃新材料和阻燃新技术、和聚烯烃/橡胶共混型热塑弹性体动态光交联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
涉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表征、结构与性能等;其研究目标是研制高分子新材料,开拓新技术新工艺,最终实现产业化。
近几年来获得的主要成果有:“紫外光交联聚乙烯电缆新技术”项目是一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不仅在聚烯烃光交联的机理、结构和性能等基础研究上有创新,而且在工业应用上有重大突破,研制了光交联电缆工业设备,开创了紫外光交联电缆新工艺,成功地试制了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新产品,实现了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铁道部的科学技术成果联合鉴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紫外光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生产新技术为交联电缆生产开拓了一条新途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制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新产品性能优异,可以投入批量生产”。
本项目申请了二项发明专利专利,现已授权,正在推广应用。
作为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子课题之一“纳米氢氧化镁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的研究”,重点解决聚合物材料的低烟低毒无卤阻燃的科学问题,发展有利于环境和安全的洁净化火灾防治的阻燃新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重点研究纳米级氢氧化镁阻燃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与膨胀型磷氮类和膨胀石墨无卤阻燃剂的协同机制。
研究目标是采用价廉易得的原材料,合成针状和薄片状的纳米级氢氧化镁,经表面处理后单独或与有机硅、磷氮类无卤阻燃剂复配,应用于聚烯烃,制备成一种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对环境友好的、易于成型加工的纳米增强型无卤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
本实验室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150多篇论文,极大多数被SCI和EI收录;主要获奖成果和专利有1.“聚乙烯光引发交联的机理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获1999年度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紫外光辐照交联电缆新技术”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九届(2000年)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和特别金奖;3.“紫外光辐照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新技术和新产品”获得中国科学院和铁道部院部级鉴定成果;4.“生产电缆用紫外光交联设备”和“光交联聚烯烃绝缘电力电缆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设备”获中国专利授权;5.“一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和“针状或薄片状纳米级氢氧化镁及其制备方法”已申请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