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新时代”的理解
浅谈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谈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陈明艳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21期青年群体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在当今社会,社会瞬息万变,青年接受信息非常广泛,在价值观形成期间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研究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非常重要。
文章结合高校实际结和当代青年人的特点进行价值观研究、教育和宣传,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
一、研究现状能否拥有良好的价值观,能够深刻的影响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接班人和潜在力量,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必须加强引导与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那么,新时代在信息爆炸、网络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受到网络文化的极大冲击,使得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不能忽视网络文化。
因此,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如何确立科学的培育目标、培养思路与方法,建立长效的培育机制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蔡洁(2011)《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研究》中提出:目前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是依托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来建设,使用同样的教育组织,利用“两课”教育、团委组织活动等常规渠道,其教育机制的可行性、保障性和长效性都存在缺失。
范佳佳(2018)在《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中提出要加强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教育,从而让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实现“内化”成为青年学生的共同信仰。
龚志军,牛玉萍在《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究》中提出,当代青年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
从前人研究现状及时代的发展来看,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青年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新时代如何建立培育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有效机制来加强青年价值观建设将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浅谈学习党史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浅谈学习党史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党课讲稿近日,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发出通知,要求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讲党性、学党史、树典型、当先锋,掀起创先争优新高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通知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知识、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建党90年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增强知党、爱党、兴党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
通过了解党的历史,加深对党的认识,增强对党的感情,更加忠诚于党的事业。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党要永葆先进性,就要不断从党史中汲取经验,寻找规律,以便更好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各项建设,因此学习党史是时代赋予全体党员干部的一项迫切要求。
一、学习党史,有助于继承和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今天拥有近8000万党员之众的世界第一大党,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学习党史,就是去感受党在这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去领会和总这些独特的、成功的宝贵经验,不但要继承下来、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这对于当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学习党史,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党。
通过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会对党有更多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历史必然性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会进一步增强对党的认同感,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真谛,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党。
学习党史关键就是要落实对党的认同和热爱,只有这样,党才能把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学习党史,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我们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存在一些理解和认识上的局限和偏差,学习党史,可以使我们不仅看到眼前,还能看到过去,从过去和现在又可以看到未来,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眼光更加长远,认识更加全面、科学;学党史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感受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表现的领导智慧和大家风范,帮助我们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浅谈新时代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

浅谈新时代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作者:阙路琴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2期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的到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创造更丰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新时代人自由全面发展现实意义一、新时代的含义新时代的到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这样一种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环境下,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提供了基础设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共产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特征表现为三点。
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人的自由一般意义是指从束缚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这包含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深刻理解: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
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指人的行动自由,也就是在实践中驾驭了客观必然性,从而获得了实在的自由。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有四层含义:第一,身与心的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新时代科技思想浅谈

新时代科技思想浅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新时代科技思想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
科技思想的涌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模式,还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深入理解和探讨新时代科技思想,对于推动科技发展、引领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科技思想的内涵新时代科技思想是指在当前信息时代,随着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思想日益成为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科技思想首先是指在科技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观念和新思想,涉及科技与人类关系、科技与社会关系、科技与文化关系等多个方面。
1.科技与人类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新时代科技思想关注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理念,强调科技应当服务于人类,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人类生活水平。
2.科技与社会关系。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社会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环境。
新时代科技思想强调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呼吁科技创新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实现科技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3.科技与文化关系。
科技在为人类创造繁荣的物质生活的也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科技思想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强调科技发展要与本国文化传统相结合,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新时代科技思想既反映了科技发展的现实需求,又体现了人类对科技发展的理想追求。
新时代科技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大势,促进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新时代科技思想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不断创新。
新时代科技思想强调创新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鼓励科技工作者在探索未知领域中不断创新,不断推动科技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3.开放共享。
新时代科技思想强调科技共享,倡导开放的科技合作模式,促进各国科技成果共享,实现科技合作共赢。
4.生态环保。
新时代科技思想注重科技发展与生态环保的结合,提倡绿色、可持续的科技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对环境的友好性。
浅谈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浅谈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作者:陈忠月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6期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意味着中国青年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要珍惜“新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更要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本文将着眼于当前新时代这个背景,强调了牢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加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使命与担当;中国梦一、引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这条任重而道远的道路上,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站起来努把力、加把劲,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的兴旺发达,衰弱强大关乎每一个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等方方面面;国家的发展繁荣,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用心用行动去创造;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离不开全国十四亿人的共同付出、共同铸造。
而青年正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这个时代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二、新时代青年的相关概述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将青年年龄范围定为14-35周岁,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将历经实现两个百年计划,也就是说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实现,正是当代青年奋斗的全过程。
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掀起的一场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涌现出一批秉承科学民主信念、反思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强国之路的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他们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的精神值得今天我们每一位青年学习敬佩。
当然,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特定的历史使命,一百年前五四时期的青年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浅谈新时代大学生当以行动践初心,以鸿志筑未来

student Parent society3481 青年志则国志 青年强则国强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新中国建立时的一穷二白,到今天小康社会日臻实现,是几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精神创造的奇迹;是无数有志青年、有识之士以英勇的智慧之笔谱写的壮丽史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又一代无数年轻有为的弄潮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于创业,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使我们的祖国实现了伟大复兴,走上了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对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经济繁荣了,实现了伟大的中国梦。
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的出现,便捷了人民的生活。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商用飞机、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使我国成为世人瞩目的科技强国。
通过70年不断的探索和推进,我国逐步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后40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帮助这些人脱贫致富奔小康还是目前我国面临的很艰巨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
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大战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国家发展尽力。
我们当树立远大的志向,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在祖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走向富强的过程中,奉献新时代年轻人的青春和热血。
2 承大国脊梁之任 担中华青年之责2020年是我国硕果累累的一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这一年是我国承前启后的一年,更是龙腾虎跃的一年。
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中,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也长期稳定,这是我们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两个奇迹。
浅谈新时代教师

浅谈新时代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教师角色的转变、专业素养的提升和教育方式的创新等方面,浅谈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能力。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新时代,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更应扮演着引导者、启发者与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需充当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二、专业素养的提升专业素养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能力,包括教育情境分析、教学设计、教育评价等方面。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其次,教师需要有创新的教学设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最后,教师要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三、教育方式的创新新时代要求教师探索创新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教学和在线学习。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设计和作业布置。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要重视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给予他们及时的关心和支持。
四、终身学习与成长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和课程研究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技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参与教育研究和教改实践,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的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具备引导、启发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
我们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式。
浅谈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志向

浅谈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志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的重大论断。
作为青年党员,如何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伟大时代赋予我们建设现代化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为企业的高质量长足发展贡献力量,成为我们今后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首要任务。
青年党员作为党的建设充实力量与动力源泉,是具有革新与创造精神的优秀群体,是新时代推进与创新的重要抓手。
要锤炼塑造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坚持以理论与实践引领相结合,引导青年党员自觉践行“转观念、勇担当”,充分发挥新时代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青年党员的初心承载好党的初心,用青年党员的责任践行使命担当。
如何进一步激发青年党员爱岗奉献,勇创一流的坚韧毅力呢?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指明志气、骨气、底气是新时代中国青年顶天立地、干事创业之根、之魂、之源,为中国4.15亿青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行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五四运动是由青年发动的,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充分展现了青年的开路先锋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国青年历史地位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彰显了中国青年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作用。
青年是时代的觉醒者。
一个时代的开启,以思想的觉醒为先导。
青年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成为时代最早觉醒的群体。
五四运动的发生,就是由于经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青年首先觉醒起来,意识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所蕴含的民族危机,并在探寻国家出路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以自己的行动唤起了全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觉醒。
浅谈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浅谈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时代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在此时期,我国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这需要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来支撑。
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广大青年和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他们更好地担当起塑造未来和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提供有力支持。
广大青年和干部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他们能否担负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的重任。
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提升青年和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和方针,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最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
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促进我国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形成强大的文化品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加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是提升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促进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贡献力量。
浅谈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浅谈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篇文章将探讨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1.思想政治工作是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旨在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社会稳定是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如果稳定受到威胁,国家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和信心,对于稳定社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和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加强和深入开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素。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宣传,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观念。
同时,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国民文化,使每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直接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促进全社会文明和谐。
3.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重要手段理想信念是人们行动的最根本动力和引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通过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等手段,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精神层面上的幸福。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重视物质方面的幸福。
比如加强扶贫工作,让贫困群众能够过上好日子,增强幸福感。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把握全局、紧扣实际。
要加强工作力度,理论武装、教育引导、舆论引导、制度保障、重在实效,全力以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浅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05决策探索2018.6下 文/ 赵科慧浅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决策观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科学论断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新内容和新要求而提出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色性和逻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成果。
因此,在了解和认识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对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判断和明确我国社会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对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建设具有关键作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依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判断共计三次。
第一次是1956年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党中央判定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的矛盾,“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次判断明确党和国家的中心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第二次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次论断明确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性。
第三次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它强调了人民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与此同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
浅谈新时代社会建设

年第2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社会建设相关领域,统筹规划、精准布局,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有效推动社会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与实践担当,明确其在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引领指南作用,思考新发展阶段中国社会建设未来的担当与作为,切切实实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鲜明的时代特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世界瞩目。
日益走到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未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挑战,来自于外部的风险与国内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交织叠加让我们在风险社会的现实情境中求新思变。
社会建设领域未来的发展何去何从,如何在风险社会的艰难中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实现人民生活和谐幸福,这些都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
从发展方位来看,我国社会建设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建设7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走过了严重缺位、自动改善、赶超式发展等建设阶段;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社会建设不断优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全新期待。
社会建设问题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之忧,安全之求,而是全方位、高层次的提升问题,质量提升成为未来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比如在教育领域,进入新发展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教育在横向上要更公平、在纵向上要更高质,真正实现学有优教、人民满意。
在社会保障领域,公平统一成为新阶段社保的全新定位,如何实现制度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成为社保领域质量提升的重要着力点。
从民生全局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立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浅谈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浅谈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
在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本文将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国家安全、民族精神等方面探讨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
在一个多元化、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多元化,各种声音纷杂,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很容易出现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动荡,威胁着政治的稳定。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也可以及时引导、化解社会矛盾,避免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确保政治稳定。
二、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标志。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引导社会成员共同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引导人们自觉维护社会和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国家观念,弘扬社会正气,提高社会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新时代,国家面临着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和挑战,包括恐怖主义、极端思想、网络安全等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引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人们对于国家安全的信心和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民族精神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国家安全和民族精神,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和力量,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伟大目标。
新时代的心得体会

新时代的心得体会
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
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在我看来,
新时代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开放的思维。
新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
需要有开放的思维,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
只有这样,才能跟
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
其次,要有创新的意识。
在新时代,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我们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勇于突破传统,寻找新的发展
路径。
再次,要有合作的精神。
在新时代,一个人很难做到所有事情,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目标。
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
拓展视野,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最后,要有责任的担当。
新时代,社会问题日益复杂,我们需
要有责任的担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
力量。
总而言之,新时代需要我们有开放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和责任的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主题

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主题作者:解晴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8期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治国理政新的重要讲话。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一书为主要参考依据,本文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其中,坚持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传承复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深化改革传承复兴中图分类号:D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213-0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蕴含着许多具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要求新论断新观点。
在他的种种论述中,有三个主题贯穿其中,即坚持发展、创新改革、传承复兴。
这三个主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为我们在新的历史定位中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思考方向和实践途径。
一、坚持发展是根本发展,无疑是人类世界的永恒命题。
辩证唯物观中的发展,是由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矛盾不断地促进事物的更新和成长的所有变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呈现出前进性和曲折性并存的状态。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在不断的发展实践中逐渐完善,但也存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的演变。
这样的实际情况让许多人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疑问。
当前,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失败的例子在前,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会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会让中国陷入这些国家失败的泥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下面临的多种挑战和问题前还能继续多久。
要肯定的是,社会主义自崛起以来,为人类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文明,使野蛮的殖民主义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诚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苏东剧变等失败的例子,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政策的制定实施没有跟上实践的需要和发展。
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代的价值

浅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代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本观点之一,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代具有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价值。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动力,也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指导和推动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我国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任务,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在于提醒人们实践具有决定意识、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以实践为基础,不断推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不断指导理论的良性循环。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代具有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价值。
实践观强调实践是群众的实践,强调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实际,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关注群众的痛点和难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做到真正的人民公仆和人民政府。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了解群众的思想和需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我们的工作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期待。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代具有坚守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价值。
实践观强调实践的基础是历史的实践,历史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价值在于提醒我们要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避免走弯路和错误的道路。
也要认识到实践的创新性和主动性,不能简单照搬过去的经验,要根据新的实践需要,科学分析问题,创新社会主义实践的路径和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时代性和适应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新时代具有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价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源泉。
浅谈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精神新时代奉献精神

浅谈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精神新时代奉献精神
浅谈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岳飞、戚继光抵御外敌、保家卫国;钱学森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数十年呕心沥血、攻坚克难;王继才同志无怨无悔守岛卫国32年。
鼓舞和支撑着他们的,正是胸中燃不尽的爱国之火。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需要青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各自平凡的位置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赞歌。
首先,增强爱国意识。
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要有“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实干精神,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
其次,于新时代建功立业。
新时代青年已有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更需要的是现实的打磨。
因此,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深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第一线,扎扎强本领,兢兢业业干实事,实实在在惠人民,用实干成就梦想,用奋进谱写辉煌。
第 1 页共 1 页。
结合实际及所学专业,谈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的认识和体会

结合实际及所学专业,谈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点的认识和
体会
在新的现代化建设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变得越来越突出,中国的发展正不断迈向新的高度,越来越趋于繁荣。
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研究者,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认识。
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宏大的社会发展蓝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加强法治建设,实现社会公平,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国家主权和自由民主,实现社会公正。
其次,在新时代,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了我们全新的思考,基于'发展'的理念,突出重心放在现代化建设上,把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生产力发展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建设任务,把科学技术发展作为最根本的途径,把社会主义法治作为最基础的保障,把发展观念贯穿全部社会活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繁荣,使中国走向发展的新高度。
最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以和平发展为主要路径,虽然有许多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坚持主题,坚持方向,坚持有效的政策,就可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持续进步,人民福祉持续提高。
总之,浅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深刻体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和有效的政策,既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认识,又为国家发展走向更加繁荣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