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解析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

个性化服务
国际化传播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内容推荐和服务体验。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国广播电视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03
02
01
02
CHAPTER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最常见的广播电视信号接收设备,通过天线接收信号并显示在屏幕上。
电视机
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设备,可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特点
03
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推动广播电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01
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
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广播电台和早期的电视节目。
02
发展期(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电视媒体迅速崛起,成为主流媒体之一,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内容、技术、平台的共享和整合。
针对社会热点和问题,广播电视应积极报道和评论,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进步。
广播电视媒体应注重节目质量,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低俗化,提供健康、有益的视听内容。
06
CHAPTER
案例分析:国内外著名广播电视节目介绍
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在内容、形式和制作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特点。
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的年度冠军赛,以其盛大的庆祝活动、广告和音乐表演而成为美国最大的体育盛宴之一。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竞争性市场结构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呈现出竞争性特点,各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通过提供差异化的内容和服务来吸引观众和听众。
付费模式
通过向观众和听众收取订阅费或收视费来获取收益。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重点总结一、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1.广播的起源:广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使用。
2.电视的起源:电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拟广播电视到现代的数字广播电视,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技术和制度革新。
4.广播电视的作用:广播电视具有传播信息、娱乐休闲、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1.广播:广播是指将声音、图像等信息通过电磁波传播到广大受众的一种传播方式。
2.电视:电视是指通过电子技术将图像和声音传送到使用者的一个传媒工具。
3.传媒:传媒是指用于传播信息的各种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4.媒介:媒介是指传递信息和传播声音图像的工具和设备。
三、广播电视的组织形态1.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是指负责制作和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分为电台和电视台两种形态。
2.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是指由广播电视台建立的一种机构和工作方式,可以实现节目的互联互通和全国范围内的播放。
3.广播电视产业:广播电视产业是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放、广告投放等相关的产业链。
四、广播电视的技术手段1.广播技术:广播技术包括调频广播、调幅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技术,通过调制和解调电磁波来传送声音。
2.电视技术:电视技术包括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等各种电子技术,通过扫描线和电子束来传送和显示图像。
3.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通过数字信号传输和处理来提供更多的节目和服务。
五、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政府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很多国家都是由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管。
2.行业管理体制:广播电视在一些国家中由行业协会或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管理。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的重点包括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基本概念、组织形态、技术手段、管理体制等内容。
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概论知识有助于对广播电视行业的了解和理解,对于从事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广播电视: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媒介。
2. 电视台:是制作和播放电视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教育、娱乐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3. 广播电台:是制作和播放广播节目的机构,包括新闻、音乐、故事等多种类型的节目。
4. 电视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电视图像和声音信息。
5. 广播信号: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的广播声音信息。
二、填空题1. 广播电视是利用____和____两种技术手段,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网络向广大地区或特定受众传送声音和图像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
答案:无线电技术;电视技术2. 我国第一家电视台——____于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答案: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3.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能够及时地反映社会现实,引导舆论。
答案: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4. 数字音频广播(DAB)与传统的模拟调频广播相比,具有____、____、____等优点。
答案:音质好;抗干扰能力强;频道资源利用率高5.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广播电视必须坚持____、____、____的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答案:党性原则;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特点?A. 广泛性B. 即时性C. 选择性D. 互动性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信号的类型?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音频信号D. 视频信号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音乐C. 电影D. 体育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电视节目的类型?A. 新闻B. 电视剧C. 广告D. 体育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广播电视的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2.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包括哪些?()A. 地面波B. 卫星波C. 有线电视D. 光纤波E. 无线电波答案:ABCDE3. 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前期策划B. 拍摄录制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4. 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A. 选题策划B. 录音制作C. 后期编辑D. 播出E. 销售答案:ABCD5.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A. 新闻传播B. 文化教育C. 娱乐休闲D. 商业广告E. 政治宣传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只有地面波。
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一)

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一)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1. 广播电视•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网络向大众传递信息和娱乐的技术和媒介。
•示例:广播电视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等,通过无线电或有线传输信号,将音频、视频等内容传递给听众和观众。
2. 频道•定义:频道是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划分的不同节目内容播放区域。
•示例:例如电视台中拥有新闻、娱乐、体育等不同类型的频道,观众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不同频道观看。
3. 电台•定义:电台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向广大听众传递音频节目的媒介。
•示例:例如FM电台、AM电台等,会通过无线电波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新闻、广告等节目内容。
4. 电视台•定义:电视台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网络向广大观众传递视频节目的媒介。
•示例:例如CCTV、BBC等电视台,在不同频道上播放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各类内容。
5. 节目•定义:节目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中独立的、有主题和内容的表演或展示活动。
•示例:例如新闻节目、电视剧、体育赛事直播等,是电视台或电台播放的具有独立完整性的内容。
6. 直播•定义:直播是指即时传输音视频内容,观众可以在线实时收看或收听。
•示例:例如体育赛事、综艺节目等可以通过电视台或电台实时进行直播,并且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或收音机收听或收看。
7. 广告•定义:广告是指为了宣传推销产品、服务或想法而制作和发布的媒体内容。
•示例:例如在电视或电台中播放的商品广告、服务广告等,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而进行的推销活动。
8. 新闻•定义:新闻是指记述事件、事实或观点的报道,提供给公众了解实时信息的媒体内容。
•示例:例如电台播放的新闻时事节目、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联播等,传递时事新闻给观众。
9. 体育赛事•定义:体育赛事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比赛活动。
•示例:例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电视台或电台会进行现场直播。
10. 监管机构•定义:监管机构是指负责监督、管理广播电视行业运营和内容的组织或部门。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课后习题及详解(第一章 广播电视史前史)【圣才出品】

第一章广播电视史前史1.人类早期通过哪些媒介进行沟通?答:人类早期沟通使用的媒介主要包括:(1)通过视听的人际沟通是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在人类诞生后数百万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内,人类只能依靠一些原始而简单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最早的人类传播主要是人际沟通——人们靠观看对方的表情、动作和收听简单的声音,此外还有少量的图画,来了解各自提供的信息。
(2)语言的形成和使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最早的人造传播媒介是语言,它同时又是视听的内容。
语言是从早期人类的体态语言——姿势、表情和简单的声音——发展而来的。
语言传播的优点是:口、眼、耳、身并用,传播的理解、接受率高,传递比较迅速、准确、丰富,且自由灵活,还有反馈及时。
语言在历史上一直是有效的传播媒介,人们用口头语言来传播信息至今仍无处不在、沿用不衰,这已成为人类交流的最基本形式。
(3)文字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革命文字能把语言长久记录下来。
过去保存在记忆中的知识、历史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传统法律、教义,都能以较大的保真性记载后长期保存,传向远方、传与后世。
用文字传递的信息比用口头语言传递的更准确,传递范围也更广;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大规模的社会管理控制提供了可能。
文字传播是伟大的人类进步,它极大地克服了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限制,使人类有了准确的历史记录方法。
文字至今仍为方便、有效的传播媒介。
(4)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真正使文字插上翅膀,成为信息传播重要媒介的首先是轻薄、便宜、易携带的纸张。
正是印刷术的运用,让书籍成为最早大批量生产的信息产品。
印刷术一开始被用来印制宗教、历史经典。
从此出现了大众传播媒体。
(5)新闻媒介诞生,发明印刷机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媒介得以大量印刷、复制,传播规模迅速扩大,传播范围更广。
1609年在德国出版了《报道与新闻报》,这是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报纸。
它标志着人类的新闻传播从局限于亲身传播、群体传播飞跃到大众传播即面向整个社会的高效传播。
广播电视学概论习题解答

当今的美国,广播电视领域的激烈竞争已由国内转向国际。雄厚的资金和发达的科技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而新市场的优厚利润回报率使得各大电视网纷纷加入了竞争的行列。而今美国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新闻频道之争。
二、英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答:英国是世界是最早建立无线电广播电台的国家之一。1920年英国的马可尼开始了试验性广播。1922年英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正式播音。192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1959年国内共有广播电台78座,普及率几乎达100%。1929年英国试播无声图像。1936(1936年11月2日)年英国第一座公共电视台在伦敦建成,同时这也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46年二战结束后的英国恢复了电视广播。1949年英国第二座电视台成立。1952年5座电视发射台在英国建成,覆盖了英国80%的人口覆盖区。1955年10月10日英国开始了彩色电视实验性广播。1962年英国首次通过“通讯卫星”转播黑白及彩色节目。1967年7月1日正式播出彩色节目。从1989年二月5日起,英国“天空电视公司”通过欧洲的一颗广播卫星,也开始向英国家庭直播电视节目。90年代以后,英国的广播电视网开始了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大陆的网络覆盖,并不断通过数字、有线和卫星传送,扩大电视观众。据1995年统计,英国5820万人共拥有2220万台电视机,平均每2.72人就有一台电视机。
五、人类社会中,传播媒介经历了那些变革?
答:经历了四次变革:最早的是语言媒介,口头传播是一种自由广泛的传播方式,它可以在语言共享区域中广泛地传播。这一传播方式至今不衰。文字媒介是人类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作为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可以把语言记录下来,长期保存,长期传播。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文字通过印刷术的武装而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传播方式,报纸、刊物、书籍……均属此类。无线电的发明形成了一种现代的电子传媒,它是人类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大全

广播电视概论名词解释大全广播电视概论是广播电视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介绍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和发展历程。
下面是一些与广播电视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广播: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波传播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通过调制和解调无线电频率来传输声音、音乐、新闻、故事、广告等内容,广播资源通过电视、收音机以及互联网等传播到听众和观众中。
2. 电视:电视是一种通过图像和声音来传递信息的电子传媒。
它通过摄像机捕捉图像,经过编码、传输和解码等过程,将图像和声音传送给观众。
3. 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台是生产和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
它可以是国家级的、地方级的或私人经营的机构,通过广播和电视信号向大众提供各种节目。
4. 频道:频道是广播电视中用于分类和组织节目的方式。
通过将不同类型的节目分配到不同的频道,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收听或收看。
5. 节目:节目是广播电视中特定时间段内播出的内容。
它可以包括新闻、娱乐、教育、体育等各种类型的节目,旨在吸引观众和听众,并传递特定的信息或享受娱乐。
6. 直播:直播是指将实时事件通过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到观众或听众的过程。
与预先录制的节目不同,直播节目是实时发生的,观众可以即时获取最新信息。
7. 媒体:媒体是广播电视行业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用于传递信息和娱乐的各种平台和工具。
包括广播电视台、报纸、杂志、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8. 传媒:传媒是传播媒体的简称,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工具和渠道。
9. 电视频道:电视频道是指通过电视信号传播的特定类型的节目。
每个电视频道由电视台负责制作和播出,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机选择不同的频道收看。
10. 电视节目单:电视节目单是电视频道每日或每周的节目表格,列出了各个时间段播放的节目和节目名称,观众可以根据节目单了解和选择感兴趣的节目。
以上是一些广播电视概论中常见的名词解释,它们涵盖了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机构、节目内容及传播方式等方面。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

1925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电 视机,1920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商业广播电台 。
技术进步与变革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技术也不断进步,从黑 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画面质 量越来越清晰。
变革
广播电视不仅在技术上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内容上也发 生了很大变化,从单纯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到各类专业频 道和互动性节目的出现,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未来趋势与展望
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将朝着更加多元 化、互动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展望
未来广播电视将更加注重与新媒体的融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内容质量和用户 体验,同时还将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形态。
02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传播方式与特点
广播电视产业经营与管理
产业现状与格局
01 产业规模
全球广播电视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庞大 。
02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日趋多元化,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 合发展。
03 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激烈,大型媒体集团占据主导地位。
广告经营与盈利模式
广告收入
广告收入是广播电视产业 的主要盈利来源。
盈利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付 费内容、品牌合作等。
《广播电视概论》 PPT课件
目录
•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广播电视的类型与节目形态 • 广播电视产业经营与管理 • 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与责任
01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01 起源
19世纪末,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 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新闻定义:广播电视新闻是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信息的广泛、迅速的传播。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1.时效性强,电子新闻采集设备的现代化、微波转播系统在采访和转播中的运用、还有全球通讯卫星系统等等,实现了广播电视新闻和新闻事实发生的同步化。
在节目编排设置上有“半点新闻”和“整点新闻”的时段,又给新闻提供了半小时或一小时的更新周期。
此外,它不受邮政等传播“梗阻”的影响,是一种直接性的传播。
2.信息量大,广播电视新闻在电台和电视台播出的数量多,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信息符号多,可以将文字和音像结合起来,所以信息量大。
3.传真性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无论哪种传播媒介都应该注重真实性。
因为广播电视的音像符号具有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给人真实的形象感染,同时还有试听兼备的效果,所以广播电视的传真性强。
广播电视的特殊传播规律:特殊的传播规律a 直线律顺着时间不可逆转b顺序律依据时间顺序反映事件先后,若要颠倒顺序就必须明确表明报道中时间空间概念c完整律声音完整,不可随意卡断电视特殊规律:a 近距离亲切律b 分立定位律。
教育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是以传播政治、思想、伦理观念和科技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广播、电视节目。
教育性节目的特性: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2)施教者的权威性3)教育内容的多样性4)教学方式的形象性教育性节目的作用:1)提高思想理论水平2)普及科技文化知识3)补充正规学校教育教育性节目的类型1社会性教育节目(知识性、对象性、竞赛性)2 教学性教育节目(综合性、专业性、应用性)教育性节目制作原则:1,从受众需求出发,需要补充什么知识,就制作什么节目。
2,教育类节目的制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专业修养,保障节目内容的专业性和正确性。
3,服从党的教育和安排,进行社会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
4,灵活把握教育模式,改变宣讲模式,减少说说教意识。
5,利用广播电视的特点,使受众可以体验文化。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知识总结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知识总结一、广播的定义:一种“定点传送、群点接收”的通讯方式。
“广播”的两层含义: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
2、特指:声音广播。
二、广播电视的特点:1、形象化:以声音和影象的形式来传递资讯。
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资讯。
3、广泛性:覆盖範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
三、广播电视的发展沿革1、三代广播:(第一代)am-调幅声音广播,(其次代)fm-调频声音广播,(第三代)dab-数字声音广播。
2、三代电视:(第一代)黑白电视广播,(其次代)彩色电视广播,(第三代)数字电视和高清楚度电视广播。
四、广播电视系统的根本组成和作用1、节目製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装置及技术手段製作出符合标準的广播电视节目讯号,并按肯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传送传输端。
2、传送与传输:将广播电视节目讯号进行肯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製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广播、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
3、接收与重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讯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影象及声音。
4、监测网:对广播电视链路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讯号的监测,及时了解播出安全的播出的质量情况。
五、广播电视的根本传输方式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主要业务有调幅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vhf/uhf频段电视广播等。
(1)调幅广播:中波mw调幅广播的频率範围是526.5~1605.5 khz,每个频道的频宽为9 khz,共划分为120频道;主要是地波传播。
短波广播sw的频率範围是2.3~26.1 m hz,每个频道频宽是10 k hz,;主要是天波传播。
(2)调频广播:频率範围为87~108 m hz,每套调频节目所佔频宽为200 k hz空间波直线传播(视距)。
(3)vhf/uhff地面电视广播:每个频道频宽是8 m hz,共安排了68个标準频道,从ds-1到ds-68,其中,甚高频(米波)vhf的标準频道从ds-1到ds-12;特高频(分米波)的标準频道从ds-13到ds-68,空间波直线传播(视距)。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课后习题及详解(第七章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圣才出品】

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类型1.什么叫节目?节目有哪些类别?其划分依据是什么?答:(1)节目的含义节目指的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方式安排、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一个台的节目至少包括三个层次,即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以及一次节目。
(2)节目的类别①按内容划分,可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以及服务性节目。
②按形式划分,可分为综合性节目、专题性节目以及杂志型节目。
③按类别形成划分,可分为“原生节目”和“派生节目”。
原生节目是指在广播电视媒体诞生之前即具有成熟、特定表现形式的内容。
派生节目是指内容没有相应固定的表现形式,要借用原生节目的形式来予以表现。
主要是教育和服务节目。
④按播出时间划分,广播电视节目可分为直播、录播、转播节目。
(3)划分的依据①分类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要求:a.穷尽,指的是对各个类别的子项没有遗漏,全部收入;b.不交叉,指的是各类别内不存在同时适合两个类别的子项。
②分类从内在规律性的角度来看,要求有相同性和相等性。
a.相同性就是要以属性为标准来分类;b.相等性就是指对象在属性或类型、层次上要对等。
2.什么是教育性节目?它主要有什么内容?答:(1)教育性节目的概念教育性节目是指以文化和知识传播为目的的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系统中最早出现的类别之一。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教育节目是指以传播各类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听观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己任的节目;广义的教育节目则属于社会教育的大概念,有着更为广泛的教育职能。
(2)教育性节目的内容主要内容是教学节目,特征是系统教授文化科学知识,教学内容往往与学校教育内容相似或互补。
根据教学内容及数量可以分为综合教学、专科教学及应用教学;依据播出形式可以分为系统教学节目和讲座、专栏性节目两大类。
(3)广播电视教学节目的优点①直观、形象,可以超越课堂局限,将一些实景和生动活泼的形式使用进来;②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如请到最优秀的教师,采用最好的教学实验手段等;③传播面广泛、学习方便,广播电视的教学节目随着媒体覆盖面提升致使受众广泛。
广播电视概论1

《广播电视概论》知识点:1、广播电视学的两大特点:①实践性强;②综合性强。
2、广播电视的定义:是运用电磁工具把信息信号同时供给特定地区大批受众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3、广播电视的共同特点:(1)传播的迅速及时;①即时性的时效性效果。
②同步性的连续性效果。
(2)播映的超越空间;①超时空的渗透性。
②同所性的现场感。
(3)信息的直观可言;①声画兼备,声情并茂。
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4)接受的家庭方式——接受的随意性。
4、广播与电视的特点。
根本差异在于:广播是听的,电视是看和听的;广播的信息符号是声音,电视的信息符号包括声音,图像和文字。
①在传播手段上:电视是视听兼备,观众极易感知,音像符号是直观的,类似于现场情景直接再现,信息量更为丰富。
广播是用来听的,声波不易被隔断。
其优势在于,“听”的单一性,受声音控制听众可以听到一些理性思维较强的内容。
还有“听”的随意性。
听众可以边干其他的事儿边运用听觉。
②在传播内容上,电视综合性强于广播。
③在传播方式上,广播节目的录制更加简便,节目成本低,费用低,所以广播在接受方式上的随意性更大。
5、广播电视的弱点:①传播手段的易逝性。
②广播内容的表面性。
③接受方式的被动性。
6、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包括哪些内容。
(1)社会性。
广播电视的党性原则:①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③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④努力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的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大众性。
①受众的广泛性。
②兴趣多样。
③受众参与程度高。
6、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①宣传功能。
②娱乐功能。
③服务功能。
④教育功能。
⑤舆论功能。
⑥新闻功能。
7、广电病的定义及其具体表现。
(1)对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有所影响。
(2)对人们智能的全面发展有所妨碍。
(3)某些节目造成的社会污染。
(4)对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所妨碍。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课后习题及详解(第十三章 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目前世界上的广播电视体制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目前世界上的广播电视体制主要有:(1)公营体制①公营体制的概念公营体制以追求公众利益为核心目标,公营体制下广播电视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由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来管理,国家不直接出面管理,也不由商业集团或个人控制,其所有权归独立的法人单位所有,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法制范围内独立组织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又称为社会公营体制。
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台都实行这种体制。
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广播协会(NHK),以及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很多国家的主要电台电视台。
②公营体制的特点a.资产为国家所有,但电台、电视台保持相对独立,作为“特殊法人”存在,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
b.根据法律规定,组成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进行领导管理,其成员有较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具体业务由电台、电视台自主组织,政府依法加以规范和监督。
c.公营广播电视的经费来源最主要的是收音机、电视机用户按照规定缴纳的执照费用;其次是少量的国家财政拨款,也包括一定量的广告收入。
d.公营体制旨在实现教育、告知和娱乐大众的多重目标,同时保证节目的多元性、高质量和普及性。
(2)私营商业体制①私营商业体制的概念在私营商业体制下,广播电视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实体,资产为私人所有,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国家只是依据法律调控管理。
私营商业体制以美国最具代表性,美国在广播创办之初即为此体制,又在1934年由国会通过的《通信法》最终确定下来,目前,私人经营的商业电视占美国全部电视台的80%以上。
②私营商业体制的特点a.以市场为导向,以广告等经营性收入为创办经费。
b.重视受众需求,以提高自己的视听率和市场占有率。
c.在激烈的相互竞争中,不断改进经营管理、不断更新传播技术,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以获取生存空间。
d.以营利为目的,把商业利益放在首位,甚至有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罔顾社会责任。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课后习题及详解(第六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圣才出品】

第六章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1.中国广播事业始于何时?其早期路径如何?答:(1)中国广播事业开始时期中国广播事业开始于北洋政府时期。
1922年12月,美国商人奥斯邦与一位旅日华侨合作,开办了“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是XRO,功率50瓦,这是我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中国广播事业早期路径①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广播事业只是初具雏形。
当时总共约有电台10来座,发射功率一般较弱,收听范围限于电台所在地周围。
没有全国性电台,出现了自办电台、民间办台、政府办台。
②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广播事业国民党成立中央广播电台,电台设备技术相对提高不少,地方电台、民间电台大幅度增加,对外广播电台开始出现;抗战爆发,国民党广播电台迁往重庆,大批电台落入敌伪手里,全国电台数目大幅度减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敌伪电台,新建了许多电台。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于抗战期间,初期国民党严密封锁。
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治病回国,带回一部共产国际援助的苏制广播发射机。
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并责成军委三局九分队具体担负建台任务。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43年春,由于发射机上一大型电子管损坏没有配件更换,播音被迫停止。
停播一年多后,经无线电技术人员昼夜奋战,成功安装了一台广播发射机,延安开始试验播出,1945年9月5日正式恢复播出。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2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之后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陕北台更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当晚对全国播音,具有中央台的性质。
1949年6月5日,党中央发出通知: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领导全国广播电台;与新华社平行,受中宣部领导。
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又改组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新闻总署领导。
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讲稿——张建民第一章广播电视的发展与现状•一、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况•1、什么是广播电视•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broadcast)。
•传播信号分•传输方式分•覆盖范围分•技术标准分二、广播电视的特征•1.对象广泛•2.时效性强•3.丰富直观•4.接受随意•5.顺序接受•6.转瞬即逝三、广播电视组织结构与体制1、国家拥有和经营型2、公共机构经营型3、私有商营型四、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1、“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的强大威力•2、客厅里的民主——电视和当代政治•3、“电视的一代”——电视与青少年社会化第二章广播电视传播观念与传播功能的新发展•一、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与时效观•1、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信息与时效•1.)广播电视新闻与信息的关系•首先,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新闻的魅力主要是信息本身的力量。
•其次,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信息量的多少。
2.)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特点•(1)广播电视传播时效性强。
•(2)传播覆盖面广。
•(3)受众层次分布丰富、面广。
•(4)传播接收方便。
•(5)传播的“搭车”效果好。
•(6)传播的容量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观念与时效观念•首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量信息。
•其次,广播电视要适应和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再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和时效的竞争。
•最后,从实践来看,新闻节目数量增多、节奏加快、信息量加大、深度加强,的确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的主旋律。
3、大信息量和快节奏——广播电视传播信息观与时效观的具体体现• 1.)新闻直播•广播电视的直播,是节目“直接播出”的简称,是指不经过预先录音或录像将事件现场情况、演播室播讲或表演同步播出的广播电视传播形式。
• 2.)滚动播出•所谓“滚动播出”,是指广播电视新闻首播之后,以正点为单位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在后续播出时视新闻的重要程度增减删改,并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每次播出都增加新信息、淘汰旧内容,而非简单的重播。
《广播电视学概论》课件

伦理规范
从业人员应遵循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 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坚决杜绝有 偿新闻和虚假报道等不良行为。
广播电视行业的自律与他律机制
自律机制
行业内部应建立自律机制,通过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等组织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推 动行业健康发展。
他律机制
除了自律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他律机制, 包括公众监督、媒体曝光和法律制裁等手段 ,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惩罚,维护行
营销策略
通过合作、赞助、广告等方式,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受众。
推广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扩大节目传播范围,提高节目覆盖率。
06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与伦理问题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体系与监管机制
法规体系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体系由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等多个 层级构成,确保行业有序、规范发展。
《广播电视学概论》ppt课件
目录
• 广播电视学概述 •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与特点 •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编排 •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与市场分析 •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与伦理问题
01
广播电视学概述
广播电视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广播电视学是一门研究广播电视传播活动的学科,其特点包括跨学科性、实践性和应用 性。
宣传语和海报设计
创作吸引人的宣传语和海报,提高节目知名 度。
活动推广
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如观众见面会、话题讨 论会等,吸引关注度。
05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与市场分析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特点与需求分析
受众特点
受众群体广泛,年龄、性别、职业、 地域分布多样;受众需求多样化,包 括娱乐、信息、教育等方面。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周小普《广播电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绪论0.1复习笔记0.2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编认识广播电视媒介第一章广播电视史前史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产生与技术发展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广播电视新媒体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编走近广播电视媒体第五章外国广播电视事业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编操作广播电视媒介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类型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广播电视采访摄录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第九章广播电视新闻语言写作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广播电视节目声画编辑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一章广播电视文字编辑与节目编排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二章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三章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编理解广播电视媒介第十四章广播电视的产业经营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第十五章西方广播电视研究经典理论概述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
广播电视概论第四章广播电视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概论第四章广播电视传播特性介绍广播电视传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缆等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大众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讨论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包括无线传播特性、传播媒介特性和传播方式特性等。
无线传播特性无线传播是广播电视传播中最常见的形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广播电视信号可以跨越较远的距离传播,从而覆盖广大地区的受众群体。
2.无线传播具有广播性质,即一个信号可以被多个接收设备接收到。
3.无线传播信号容易受到物理障碍物的干扰,如建筑物、山脉等。
这种干扰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或无法接收到信号。
为了克服无线传播的障碍,广播电视系统通常会建立多个发射台,以覆盖更广的范围。
此外,使用天线来接收信号也可以提高信号质量。
传播媒介特性传播媒介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基础,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特性:1.无线电波传播:广播电视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波具有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的特点。
但由于无线电波受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传播距离和信号质量会有所减弱。
2.有线电缆传播:有线电缆传播具有稳定、高质量的特点。
信号通过电缆传输,不受外界干扰的影响,因此信号质量较好。
但有线电缆传播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广播电视系统通常会综合利用无线电波和有线电缆两种传播媒介,以确保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传播方式特性广播电视传播方式是指信息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分为广播传播和点播传播两种。
1.广播传播:广播传播是指将信息通过广播信号广泛传播给大众,所有接收设备都可以接收到同一信号。
广播传播具有广泛覆盖范围、信息传递速度快的特点,适合大规模公开信息的传播。
2.点播传播:点播传播指的是用户根据个人需求主动选择和获取特定的信息内容。
与广播传播不同,点播传播是一对一的传播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想要观看的节目。
通过广播传播和点播传播的结合,广播电视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总结广播电视传播具有无线传播、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等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8 年大跃进期间,提出了“广播工作大
跃进”口号。到 1960 年,我国电视台、试 验台、转播台已经达到 29 座, 63 年达到 36 座。
我国早期电视特点
节目形式简单,新闻以口播和纪录片为主。
电影和戏剧转播在电视节目中占很大比重。
节目的重播量非常大。
特别重视宣传性和政治性。 受众面非常小
波传播的。
3.直接传播(又称空间波传播)——无线
电波经地面上空的介质层,由发射台直接
到接收机的传播方式叫直接传播。电视广
播、超短波调频广播一般采用直接传播。
无线电传播的特点:
无线电的传播因波长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 方式。波长较长的可采用地波传播方式、 波长较短的,宜用天波传播。电波的频率 越高,电离层对电波的反射作用就越弱
无线电传播的方式
无线电波的分类及应用
什么是无线电波 ?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的 一种运动形式 电磁波的产生
1.地波传播——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 叫地面波或地波。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 中短波就是主要靠地面传播的
2.天波传播——电波发射到空中,通过 电离层的反射折回地面进行传播,这种 传播方式叫天波传播。短波主要是靠天
电话技术:1876年2月14日,美国人贝尔在费城的百年 博览会上展示了他的电话系统,人类开始了用电传播 声音的时代。
电磁波技术: 1887 年,德国人赫兹首先验证了电磁波 的发生和接收。
晶体检波技术: 1906 年,美国人皮克特 发明了晶体检波器。晶体材料的运用,
后来引起了整个媒介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色彩
色彩。色彩的种类和强弱形成色调。色彩 使画面更加逼真,更具艺术风格。 彩色电影开始于40年代,彩色电视开始于 50年代。色彩使画面的造型更接近于现实, 使物体的质感更强。 一般说,红、橙、黄给人暖的感觉,绿、 蓝、青给人冷的感觉。
第四章
电视镜头
电视镜头的定义:
镜头是一系列画面组成的画面流。这是从动态的、 线性的、时间方面来考察的。从拍摄的角度来定 义:摄像机每次开机到关机过程中摄录的连续画 面,就形成一个镜头。从编辑的角度来定义:两 次切换之间的一段完整而连续的有效画面,就是 一个镜头。
从光学镜头的结构来定义,镜头分三种: 标准镜头、广角镜头、窄角镜头。
标准镜头
当焦距(透镜的中心到焦点的距离)值在25毫米 时,镜头的视角在45度左右,十分接近人眼的正 常视角。这时镜头中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透视 感十分接近自然状态。 我们把25毫米的焦距称为标准焦距,把这种焦距 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 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自然真实,最适宜拍摄中 近景。
广播电视技术与原理
广播电视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与艺术
电视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基本原理
1981年,日本广播公司首次推出1125行扫描线的高清晰度 (模拟)电视。 1998年,美国率先开播数字电视,并准备在2015年完成全
美数字电视的推广
播内容多样化
电视传播的新趋势:
传播范围国际化、传播方式数字化、传播对象个体化、传
关电磁破特性分析的最早论著。赫兹发现了产生、发
射与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发明了测量光波及电磁波
波长的方法。无线电波一度称为赫兹波,1965年,国
际无线电协会通过以“赫兹”为无线电电波频率的计
算单位名称。
1896年,马可尼(意大利)取得无线电报专利权,1899 年3月28日,成功将电报自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拍发至法 国。
第二节
电视传播符号
电视传播符号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 类:图像(画面)、声音、文字。 电视的画面。主要靠景别、角度、主体、 陪体、背静、前景、景深、运动状况来表 现。
声音的本质
电视的声音。“声音本身就是画面。你可 以使用它而不需要可见的形象的支持—— 一旦声音被识别出来,就不用表现便能知 道是什么事情”(罗森海默《电影的本性》
电视字幕
电视字幕属于画面,因为它主要是由屏幕 体现,是供人看的。但它又不完全属于画 面。
字幕的作用
1、说明、提示和强调。如节目的标题、人 名、身份、地名、时间、数字、专有名词 等。 2、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量。表达同一个内 容的画面再加上必要的字幕,可以使观众 从两种符号获取信息,这就增加了信息量。 3、构成文字与声音之间的蒙太奇。 4、可以同观众直接交流。如临时更改节目 播出时间的字幕告示。
广角镜头
又称短焦距镜头。其焦距值在16毫米以下, 视角大于60度。超出人眼的正常视角,因 而叫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具有视角宽、景深长、透视感强 的特点。适宜表现宏大的场面、揭示主体 与背景的关系,便于场面的纵深调度,还 适宜于抓拍和偷拍。
广角镜头的局限
视角大、包容的景物多、因而不利于展示局部; 景深长,清晰度高,导致主体与背景画面难以区 分,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通光量大,容易产生镜头的眩光; 可能产生几何畸变。离景物越近,水平和垂直线 就变得越弯曲,矩形变成桶状,也叫鱼眼镜头、 桶形失真。 用广角镜头拍摄人物近景时,会导致人脸和五官 的变形,能起到强调或丑化的作用。
能力随着光的照射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光电效 应的发现从理论上奠定了电传图像的基础。后 来人们就用硒来制造光电池和半导体晶体管。
• 1973年,麦克斯韦(英国,电磁学之父)推导出
电磁学基本原理,发表《电磁论》,指出电磁波 传播速度为30万公里/秒,相当于绕地球7圈半。
1888年,赫兹(德国)发表《电磁波及其反映》,是有
1906年12月25日,费森登(加拿大)首次做声音广播实 验成功,这次试验被公认为无线电声音广播诞生的标志。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一家实验电台播 出这个州的粗选新闻,被认为是最早的广播新 闻。
1920年11月2日,世界公认的第一家广播电台
开播——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
传真技术: 1843 年,苏格兰人贝恩发明 了传真的基本原理。 电报技术: 1844 年 5月 24 日,美国人莫尔 利用他发明的莫尔斯电码从华盛顿向巴 尔的摩传送了一句话:“ What hath god wrought”。
广播电视概论
王晴川
第一章 中外广播电视发展进程
什么是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向特定范 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统称 广播。
电视是除了电影、摄影、文学、 美术、音乐、建筑、雕塑等之 外的“第九艺术”。
广义的广播
广播
声音广播 有线广播 无线广播
电视广播 有线电视 无线电视
特点是:电视机成本高,但性能最佳,收看效果好
3.SECAM制
法国为首的一些国家1966年研制成功,采用“顺序传送彩 色于存储”(Sequenntial couleur a me moire)的法
文缩写
特点是:电视机效果间于PAL制和NTSC制之间,成本较高,兼
容性能较差
以上的电视制式,都是相对于模拟电视 来说的。今天,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使 用,又带来了新的传播制式问题,目前, 美国、日本、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又 开始了一场新的传播制式竞赛。
1.NTSC制
1953年起用于美国,采用美国全国电视系统委员会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的英文缩写
命名.
特点是:电视机成本较低,兼容性能较好,但彩色不稳定
2.PAL制
西德1962年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采用“逐行倒
相”(Phade Alternation Line)的英文缩写命名
镜头是一个单独的画面。这是从静态的、 面性的、空间方面来考察的。从这一点来 说,一个镜头就象一幅图画,或者一张照 片。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镜头是电视的基本单位,画面则是镜头的 基本单位。 若干个幅画面连成一体,就构成长短不一 的镜头。可以说,画面是镜头的切面。
第一节
电视镜头的分类
从景别的变化、镜头焦距的变化、机位的 变化来定义,镜头分两大类:固定镜头 (远中近特)和运动镜头(推拉摇移升降 甩跟)。
窄角镜头的局限
第一节
电视的出现
电视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它是在传真技
术、电报技术、电话技术、电磁波技术、
无线电通信技术、电子管技术、图象扫描
技术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硒(xī, selenium)元素的发现:1817年,瑞
典人柏济力阿斯发现了一种新元素:硒。1873
年,英国人梅发现硒是一种发电体,它的导电
第二节
电视传播的制式
电视制式是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所采用的特定制 度和技术标准. 目前,世界上用于广播的彩色电视制式有三种,不同制式的 节目不经制式转换处理,彩色会失落,而且噪波也多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60年代美、德、法三国在技术上激烈 对抗的结果。而这种技术上的竞争,其本质其实是世界传 播文化的竞争,也是世界霸权的真正体现
声音的作用
声音与画面构成某种关系(声画蒙太奇)。 声音与声音构成的某种关系,可以把各类声音有机 组合,使在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声音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声音可以起到结构的作用。在一些电视片中,可以 用声音起、承、转、合。 声音可以起到扩展时间、空间的功能。 声音可以起到渲染气氛、抒情的作用。 声音可以作为画面组接和转换的依据。 声音还可以表示动作、描写环境、刻画人物心理等。